皇甫平:如何看待改革的第三次大争论
:夏秋
2006年06月02日 东方网
本文为“皇甫平”系列评论创作群体主创人、前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
从个人私人品滞后到社会公共品滞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换句话说,社会公共品严重落后于老百姓的需求,就是中国内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矛盾方面在继续改革的前提下获得很好解决,大概要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后。
三次大争论的由来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市场化改革的主题有过三次大争论。
第一次争论是1980年到1984年,围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展开。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此后经济学家薛暮桥、吴敬琏等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这得到邓小平的高度评价,称之为“新的政治经济学”,“讲了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
第二次争论是1989年到1992年,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展开。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说法,这是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这个提法在“八九风波”后遭到了有些人的批判,认为“市场化、私有化”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后来邓小平出来表态:十三大报告一个字也不能改,我看不出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他还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当时,还有些人把改革开放与反和平演变对立起来,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反对搞市场经济。而“皇甫平”文章的发表更引起激烈的论争,其实“皇甫平”文章就是按照邓小平思想写的。这场争论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告终,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得到了肯定。
第三次争论是2004年到现在,围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医疗、教育、住房改革、贫富差距等问题展开。2004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走到这一步,出现了房价高、看病贵、教育乱收费、贫富差距拉大等新矛盾、新问题,利益分配格局矛盾的积累导致人们对改革产生了怀疑。我认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今天之所以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少了政治体制改革、法律体制改革的配套、相随,不是市场经济引发问题,而是经济体制改革得不够深刻、不够全面、不够完整。2004年以来,社会上有一股借反思改革来否定改革的思潮出现,这很危险。去年底刘吉撰文批郎咸平,高尚全呼吁警惕否定改革思潮,这是促使我写《改革不可动摇》的主要动机,虽然还有客观因素,比如《世界》杂志约稿。我在文章中提出,一切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当依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并批评了当前否定改革的部分言论倾向。对于反对之声,我看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民粹主义有滋长的倾向,这在网络中更明显,他们以嘲讽、挖苦、打倒权威为快事,例如将吴敬琏等视为利益集团代言人。二是年轻人情绪化,他们对当前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住房难等现状极为不满,由于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便迁怒于改革,认为都是改革的错。三是有一部分人,一直抱着极左观点,从来不认同改革,利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将争论引入意识形态,重现“姓社姓资”之争,从而定论改革失败。他们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改革,要走回头路,这是要害,也是我最担心的。
中国围绕改革的三次争论,前两次都是由邓小平出来讲话,肯定改革的方向为终结。第三次争论还没有完,但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已经明确指出,将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应当重视公共产品供给滞后的问题
改革初期社会主要矛盾是老百姓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换句话说,是解决个人私人品缺乏的问题。
进入2000年,中国贫困人口从当初的3亿多人减到目前的两千多万人,大多数群众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人们在吃穿不愁之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社会公共品开始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例如人们希望住得更宽敞,出行更方便迅速,“住”和“行”也成为公共品,而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司法公正、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品,更成为人们关注甚至担心的焦点。而社会对这些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的供给是短缺、低效的,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义务教育,本来应该由国家财政承担,后来却要靠“希望工程”,叫人难以理解。从个人私人品滞后到社会公共品滞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换句话说,社会公共品严重落后于老百姓的需求,就是中国内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矛盾方面在继续改革的前提下获得很好解决,大概要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后。
而当前内地社会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中国内地过去的社会主义,主要是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实际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原理,弊端越来越多,最后导致苏联解体。我们按照斯大林的模式走了很多年,一切都是政府管着,搞全能主义政治。改革开放后,尽管有了市场经济,但是政府职能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扮演经济指导型的角色,工作重点还是放在财政收入上,放在GDP是否增长、增长了多少上。
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后,大部分钱用来改造城市,建高楼大厦,结果政府办公楼(包括公安、司法、财政、工商管理)一个比一个漂亮。中国地一级城市政府办公楼,很多都比美国同等规模城市的政府办公楼漂亮得多,这在美国是无法办到的,因为政府的财政收入是纳税人的钱,政府把自己的办公楼盖得富丽堂皇,纳税人不会支持。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府不应该再扮演指导型角色,应当充当服务型角色,着重解决老百姓更迫切需要的教育、卫生、住房、治安、司法、环保等问题。这方面美国现在做得不错,但是在20世纪初,美国这方面也是很混乱的。1912年前后,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动员新闻界广泛揭露社会弊端,称为“扒粪运动”,同时下大力气解决社会公共品问题,建立社会保障体制,让每一个公民都有享受教育、就业、住房、医疗保险的权利和公平机会。当然也有差别,这种差别是钱多的人房子住得大些,钱少得人房子住得小些,不会丧失住房的公平机会。
现在我们的政府主要精力还是在经济发展的第一线,依然在做市场应做、而且可做之事,整天忙着如何招商引资,没有真正承担起政府应做、可做,而市场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对公共需求品考虑不够,富余的财政收入也没有及时向公共事业倾斜。现在内地大小城市高楼大厦确实比从前多了很多,也漂亮了,但这只是改善了市容,对老百姓更迫切需要的教育、卫生、住房、治安、司法、环保等问题研究不够,解决不够。例如看病难的问题,包括香港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及城市,公营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收费就应该便宜,有钱人觉得公营医院服务水准不够,去看私家医院好了。我们现在是公营医院的收费很高,这就违背了社会公约。公共品短缺低效是当前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
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
我大学毕业后,60元的工资拿了十多年,但是过得还可以。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政府在群众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注意提供公共品。我上初中到大学,国家提供助学金,教育收费低廉;生病了,有公费医疗和劳保制度保障;住房是公家分配;公共交通费用也很便宜,等等。所以尽管贫穷,却感觉到了公平。
改革后,经济发展了,个人收入提高了,私人品的供应充足了,但社会提供的公共品不足,公共品供给不仅短缺,且不公平、不公正,这就成问题了。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虽然贫富收入的差距也很大,但由于政府提供给社会的公共品比较平等,穷人富人一样享受,例如旅游胜地富人能去穷人也能去,无非富人住五星级宾馆,穷人住三星级宾馆,社会矛盾就不突出了。现在我们有人感觉到社会不公平,是公共品短缺低效造成的,政府应该在自己的身上多找找原因。
中国改革继续向前发展,最主要的是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从经济指导型转变为社会服务型,多发展社会福利,解决公共品欠账的问题。换句话说,改革该改到政府头上了。
应该承认,中国社会尽管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在主要方面还是好的,国家领导人并不是经济实体的占有者、垄断者。不像有的国家,领导人及其家族,控制所在国的国民经济一半以上,这是最大的腐败。但是政府的角色不转到服务型上来也是不行的,同样可以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例如房地产改革,享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农民、市民在其中没有话语权,政府和地产商成为最大的得益者。其结果不是带来政府的腐败,就是让地产商暴富。老百姓并不反对勤劳致富,但是如果像一些地方的官员搞权钱交易,由此产生腐败暴富,群众就不答应了。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公共管理,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增加,政府要更重视向民众公平、公正地提供基本的社会公共品,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多年来我们一再强调政府职能做这方面的转变,但就是转变不过来,这关系到体制问题。
我们的经济体制目前还是政府主导,不是市场主导,资金的使用、资源的配置往往政府说了算;而一些垄断行业或是占有特殊资源的行业,却可以得到过高的超额利润分配。一些生产社会公共品的企业,因为利润太薄停产了。我们的社会公共品不是在发展,而是在萎缩。
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好处是,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改革就此停止,甚至走回头路,中国内地就会出现夹生饭的局面,旧体制的坏处全面显现,新体制的好处却没有得到。所以我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才能救社会主义。可喜的是,在“十一五”规划中看到了政府在向社会服务型转变的决心和一些措施,财政也在向发展社会公共品方面倾斜,希望这些举措能够落到实处。(原标题为:如何看待改革的第三次大争论)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此主题共分: 1 2
第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夏秋 于 2006-06-02 10:18:5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二是年轻人情绪化,他们对当前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住房难等现状极为不满,由于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便迁怒于改革,认为都是改革的错。
-----------------------------------------------------------------
那应该是谁的错?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夏秋 于 2006-06-02 10:36:5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公共管理,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
这个定位比较准确,但是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如果达到这样的境界了,那么多的官员又做什么去?他们手中的权力和既得利益又怎么能够得到保障?还有多少人愿意挤着去当"公务员"?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西山青竹 于 2006-06-02 11:01:1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现在我们的政府主要精力还是在经济发展的第一线,依然在做市场应做、而且可做之事,整天忙着如何招商引资,没有真正承担起政府应做、可做,而市场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对公共需求品考虑不够,富余的财政收入也没有及时向公共事业倾斜。===========================================================你弱智吗?政府主要精力不在经济发展的第一线.怎么有发才贪污的机会.?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公共管理,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政府凭什么把主要精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你当他们还是毛泽东时代为群众服务的干部?(那是要通过群众批判改造思想才可以的).你当他们都是圣贤???---私有制和市场竞争所释放出人性的贪婪,享乐,淫秽早把他们污染成了动物.
不懂得改造人性的都是庸才!!!!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swangxh 于 2006-06-02 11:09:4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皇甫平们的思想是新时期的两个“凡是”:
并不是所有的改革都是好的,都是符合人民愿望利益的,他们的思想已经脱离群众:认为凡是改革都是对的!凡是反对改革都是不对的!还生活在往日的光环下!可笑啊!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jklasdf 于 2006-06-02 11:24:5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对于反对之声,我看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民粹主义有滋长的倾向,这在网络中更明显,他们以嘲讽、挖苦、打倒权威为快事,例如将吴敬琏等视为利益集团代言人。二是年轻人情绪化,他们对当前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住房难等现状极为不满,由于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便迁怒于改革,认为都是改革的错。三是有一部分人,一直抱着极左观点,从来不认同改革,利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将争论引入意识形态,重现“姓社姓资”之争,从而定论改革失败。他们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改革,要走回头路,这是要害,也是我最担心的。
----------------
新的三种人?这帽子够大的.哈哈.
打倒权威?笑死人了,谁封的权威?那个属于权威?老人家是不是权威?
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吗?
西山会议讨论是什么?难道不是意识形态吗?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大毒枭云飞扬 于 2006-06-02 11:29:0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改革必须坚持,但楼主所说的否定改革,我想多数人是不会这样想和这样说的。大家否定的不是改革,而是改革中那些明显错误的地方。如果明显错了还不能否定,还要坚持推进,岂非要葬送改革?
人们所否定的是改革中的错误思路,和错误的方法:包括医改、教改、房改的失误;包括所谓的MBO;包括大力推行的企业职工下岗等。这些做法不只伤害了人民,而且长远来看将伤害国家,断送改革本身。那些还继续坚持推进这些错误改革方法的人,是改革的叛徒,其目的无非是攫取私利。
我们的改革思路必须重新界定,改革的目标必须重新回归--改革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强大,实现全民的生活富足,如果这一根本目标出现了偏差,那么说明我们的改革方法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调整了。小平当初说过,最后要实现全民富裕,但如果我们的改革方法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远,说明我们哪里做错了,必须纠正和改变,如果继续坚持错误的方法,是对改革本意的不忠诚。
同时,有些人特别是一些经济学家,过分看重了经济的自由化属性,而日益忽视和放弃了对经济国家控制属性,甚至放任市场任意发展,出现矛盾也不加干涉或只进行词不达义的无力干涉,这是非常危险的。正式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会导致其自身规律性的间歇休克,所谓经济危机。西方国家总结出来的方法是,当市场出现危机苗头时,及时进行有力的国家调控和干预,从而实现稳定增长。我们的国家也应该了解这些思路,估计市场,但调控市场。鼓励自由,但限制自由。只有充分认识到经济自由、市场自由的相对性时,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地发展市场和繁荣经济。
另外,楼主说的一些年轻人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迁怒改革,这是对中国年轻人的诬蔑和不负责任之言辞。我所见的更多的年轻人不是在为自己的生活义愤和呼喊,是他们看到那么多自己不认识的人,那么多中国的人民生活困窘,生命无依时,出于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发出的呼喊。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家言 于 2006-06-02 11:29:5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标题应当加一个“我”字。你个人如何看待,是你个人的事,企图影响他人如何看待,并且是隐藏了极强烈的个人倾向,就很成问题了。这也是为什么得不到多数人认同的原因。此人的自我感觉太好了,以至于常将民意视为无物,做这种自话自说的勾当,也就不奇怪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万岁人民 于 2006-06-02 11:32:2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例如将吴敬琏等视为利益集团代言人
来个对号入座的!
大概作合也属于权威一类之人,但是,有说话权就威?!!!嘿嘿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jklasdf 于 2006-06-02 11:34:0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不是要民主吗?
是对是错,大多数老百姓说了算.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假如您要嫁人一定要嫁给我! 于 2006-06-02 11:56:2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现在的刊物都还垄断着话语权,不是事实么?根本没有人与你们争论过吧!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假如您要嫁人一定要嫁给我! 于 2006-06-02 11:57:3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修正主义的代表!一言堂的代表!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汉唐儿女 于 2006-06-02 11:59:4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支持楼主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凡事较真 于 2006-06-02 12:07:4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一是民粹主义有滋长的倾向,这在网络中更明显,他们以嘲讽、挖苦、打倒权威为快事,例如将吴敬琏等视为利益集团代言人。二是年轻人情绪化,他们对当前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住房难等现状极为不满,由于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便迁怒于改革,认为都是改革的错。三是有一部分人,一直抱着极左观点,从来不认同改革,利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将争论引入意识形态,重现“姓社姓资”之争,从而定论改革失败。他们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改革,要走回头路,这是要害,也是我最担心的。
赞成这个判断。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汉唐儿女 于 2006-06-02 12:19:4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第三次争论还没有完,但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已经明确指出,将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对,支持楼主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321321 于 2006-06-02 12:36:3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周瑞金不要把自及摆得高高在上,表现一下自觉自爱的精神.别吃饱了就指责饿汉的不是.再不吃饱后就一边去好好消化,别再当一个人见人厌的胀头疯.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08:4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我认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今天之所以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少了政治体制改革、法律体制改革的配套、相随,不是市场经济引发问题,而是经济体制改革得不够深刻、不够全面、不够完整。
待批驳!!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11:0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2004年以来,社会上有一股借反思改革来否定改革的思潮出现,这很危险。去年底刘吉撰文批郎咸平,高尚全呼吁警惕否定改革思潮,这是促使我写《改革不可动摇》的主要动机,虽然还有客观因素,比如《世界》杂志约稿。我在文章中提出,一切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当依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并批评了当前否定改革的部分言论倾向。
待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不才) 于 2006-06-02 13:16:0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08:43.0 发表
我认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今天之所以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少了政治体制改革、法律体制改革的配套、相随,不是市场经济引发问题,而是经济体制改革得不够深刻、不够全面、不够完整。
~~~~~~~~~~~~~~~~~~~~~~~~~~~~~~~~~~~~~~~~~~~~~~~~~~~~~~~~~~~~~~~~~~~~
要国最后这关,可能牵涉面子问题.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sfr55 于 2006-06-02 13:17:5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不深化改革,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而且只会越来越严重。
一般人最好不要讨论改革的问题,这需要知识!
对什么有意见就发表对那个问题的意见。
改革的问题不是一般人能够谈的!!!!!!!!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我不入地狱_谁入地狱 于 2006-06-02 13:20:2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我在文章中提出,一切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当依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并批评了当前否定改革的部分言论倾向。
-----------------------------------------
进行了概念偷换!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24:5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改革初期社会主要矛盾是老百姓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换句话说,是解决个人私人品缺乏的问题。
待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27:3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社会公共品严重落后于老百姓的需求,就是中国内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矛盾方面在继续改革的前提下获得很好解决,大概要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后。
待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29:1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改革开放后,尽管有了市场经济,但是政府职能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扮演经济指导型的角色,工作重点还是放在财政收入上,放在GDP是否增长、增长了多少上。
待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33:5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例如看病难的问题,包括香港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及城市,公营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收费就应该便宜,有钱人觉得公营医院服务水准不够,去看私家医院好了。我们现在是公营医院的收费很高,这就违背了社会公约。公共品短缺低效是当前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
待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36:1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虽然贫富收入的差距也很大,但由于政府提供给社会的公共品比较平等,穷人富人一样享受,
待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38:04.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国家领导人并不是经济实体的占有者、垄断者。不像有的国家,领导人及其家族,控制所在国的国民经济一半以上,这是最大的腐败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39:1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例如房地产改革,享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农民、市民在其中没有话语权,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心随幡动 于 2006-06-02 13:40:0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你姓皇,就能够颐气指使,以太上皇自居?不久前看一个啥纪要,见高尚全指示中央发一个要坚持改革的讲话,实在想不明白。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大毒枭云飞扬 于 2006-06-02 13:42:4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改革需要坚持,也需要深化。但未来以什么样的方法去深化,在当前已经呈现诸多矛盾之际,还不去思考和研究。继续盲目推动改革,将是非常危险的。其危险性不只在于改革本身的成败,还关系到整个国家乃至政党的成败(试想如果我们的改革方案失误,带来全国人民的贫困,企业发展的停滞,乃至大量人民的失业,我们的国家会出现怎样的动荡)。在这种紧要关头,还不听各方意见,认真总结和运筹未来的改革方略,而盲目地不讲方式方法地说什么深化改革,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的改革之路,是否全面照搬西方的国家模式就一定能胜利呢?这个问题还有待研究。有个例子也许能说明问题,去看看俄罗斯,他们的改革成功了吗?国家富强了吗?人民富裕了吗?所以,我们要探索自己的改革之路,要推动市场,推动经济,推动国民富裕。但怎样推动,难道现在不该认真研究一下了吗?
如果说我国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完全在于我国的上层建筑或者说政治体制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如此。如果没有国际列强的竞争和压制,乃至疯狂的掠夺和威胁。施行类似美国的全套方案,也许是优势方案。但中国并非如此,而且社会矛盾当前如此集中,空谈政治体质改革,强行推进弱化政府执政能力的民主,无疑对当前的中国是一剂毒药。与当初的休克改革法也许会达到同样的效果。
当前,中国政府更应该施行强制权利,快速拨乱反正,纠正改革中的失误,与民休息,打压暴利阶层,提高国民收入。只有如此,政府的威信才能树立巩固,只有在经济社会环境形式稳定的情况下,稳步小步推进政治体质改革,才是正确的道路。否则,很可能形成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直接威胁执政党的执政,中国社会就可能陷入动荡。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45:0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例如旅游胜地富人能去穷人也能去,无非富人住五星级宾馆,穷人住三星级宾馆,社会矛盾就不突出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47:14.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公共管理,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增加,政府要更重视向民众公平、公正地提供基本的社会公共品,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多年来我们一再强调政府职能做这方面的转变,但就是转变不过来,这关系到体制问题。
待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3:49:2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我们的经济体制目前还是政府主导,不是市场主导,资金的使用、资源的配置往往政府说了算;而一些垄断行业或是占有特殊资源的行业,却可以得到过高的超额利润分配。一些生产社会公共品的企业,因为利润太薄停产了。我们的社会公共品不是在发展,而是在萎缩。
待与西方国家对比!!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与世接鬼 于 2006-06-02 14:00:0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哈哈!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以此而能成功者,从来没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伪学者们虽然是人,可还没有完全从动物的属性中进化而来,还时时表现出狼性、狗性.....时时咆哮、时时准备吃人、时时对人吠叫。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与世接鬼 于 2006-06-02 14:04:3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邓小平关于改革的忠告——
——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
——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
——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
——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
——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说来,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摘自邓小平文选P229)之《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副首相的谈话》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夏秋 于 2006-06-02 15:02:3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后,大部分钱用来改造城市,建高楼大厦,结果政府办公楼(包括公安、司法、财政、工商管理)一个比一个漂亮。中国地一级城市政府办公楼,很多都比美国同等规模城市的政府办公楼漂亮得多,这在美国是无法办到的,因为政府的财政收入是纳税人的钱,政府把自己的办公楼盖得富丽堂皇,纳税人不会支持。
--------------------------------------------------------------
是这么回事!
但是至今仍还看不到有什么动静改变这一状况,反而是政府办公楼(包括公安、司法、财政、工商管理)继续一个比一个漂亮!是不是体现我们比美国优越?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夏秋 于 2006-06-02 15:02:5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夏秋 于 2006-06-02 15:03:0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
帖子附图: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hussheng 于 2006-06-02 15:21:1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改革,改革永远不会停顿,纵观古今中外,一直在改革。错了就要改。不适应就要改,从这点来说,改革不可动摇,不会停止。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tiantian9 于 2006-06-02 15:41:5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人民诗人: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公共管理,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增加,政府要更重视向民众公平、公正地提供基本的社会公共品,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多年来我们一再强调政府职能做这方面的转变,但就是转变不过来,这关系到体制问题。==========你等认定换成西美体制就解决问题了,白痴之见!!!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5:59:2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当前,中国政府更应该施行强制权利,快速拨乱反正,纠正改革中的失误,与民休息,打压暴利阶层,提高国民收入。只有如此,政府的威信才能树立巩固,只有在经济社会环境形式稳定的情况下,稳步小步推进政治体质改革,才是正确的道路。
支持!!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游手 于 2006-06-02 15:59:54.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文中史实方面的硬伤
第一次争论是1980年到1984年,围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展开。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此后经济学家薛暮桥、吴敬琏等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是吴敬琏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嘿嘿!
建议还是亲口问问吴敬连吧!或者学习一下中国改革发展史。
198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权威是薛暮桥、孙冶方、刘国光、千家驹他们,提出并获得中央认可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许有吴敬琏的一些作用。
但是,当时吴敬琏、厉以宁他们在中国经济学家队伍中还排不上号。吴敬琏与薛暮桥不可能并列!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6:03:0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第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swangxh 于 2006-06-02 11:09:4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皇甫平们的思想是新时期的两个“凡是”:
并不是所有的改革都是好的,都是符合人民愿望利益的,他们的思想已经脱离群众:认为凡是改革都是对的!凡是反对改革都是不对的!还生活在往日的光环下!可笑啊!
说得好!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共产党是我们的大救星 于 2006-06-02 16:05:5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问一句:周同志你有几套房子?有没有在炒楼?这次泡沫是不是也有你的贡献啊?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二少爷 于 2006-06-02 16:16:2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第三轮的争论没有一个核心,不象前两次。
第三轮的争论更多的是民生问题,但没有个核心,需有个基调才行,象前两次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直观明了,各形成了一套体系。
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影响是深远,
三个代表次之,
胡总需要及早出一套,让国家再来一次突飞猛进,不一定是经济上。
现在基本上是巩固原有的改革成果,关注百姓生活,这很好,
但我觉得还是要有个类似前两次那样的突破性的跃进,
再一边清理战场,巩固成果好一点,否则看到的尽是前进路上留下的创伤。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lmdms01 于 2006-06-02 16:29:4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从来没有人敢与你们争论啊,也没有机会与你们争论,也没有资格与你们争论,你们典型的霸权主义者,不是么?
谬论、谎言当下岗了吧?真理、科学当上岗了吧!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6:37:5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我认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今天之所以出现一系列问题.
皇精英 既然承认出现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说反思这些问题的社会根源、理论
根源的网民是反对改革呢?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lmdms01 于 2006-06-02 16:43:2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心不正,学识太差,追逐谬论,哗众取宠,不忠不孝,抱着谎言不放而严重脱离中国实际和人民群众之需求的投机分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人民诗人 于 2006-06-02 16:47:2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不是市场经济引发问题,
市场经济的概念,不只是生产、交换,包括消费、分配。上学难、看病难、
住房难、就业难那一个不是市场经济问题,不是老百姓的收入少、生活艰难
造成的。目前的微观经济存在问题,宏观经济也存在问题,资本经济存在问题
公共经济也存在问题。
怎么能说不是经济体制问题,而是政治、法律问题呢??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网民一个 于 2006-06-02 16:54:5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1980年在哈尔滨的全国党校经济理论教学年会上,中央党校的王珏等教授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命题。
更早的时候,1979年4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的全国价值规律理论讨论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于祖尧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早倡导者和杰出贡献者。
皇甫平如此缺乏理论知识,还在那里吓唬人!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714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5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lmdms01 于 2006-06-02 17:05:0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冥冥之中,是有定数的!你不要不知好歹地无视一切。天堂上有神悔恨地盯住你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