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临“水破产”水应尽快纳入国家战略资源
2009年03月05日 环球财经
水资源作为一种使用广泛而又日益匮乏的自然资源,已经具备了国家战略资源的各种特性,但因其价格低廉、容易取得而不引人注目
□ 李智慧/文
国融大通董事总经理,水业改革和发展资深研究专家
水资源作为一种使用广泛而又日益匮乏的自然资源,已经具备了国家战略资源的各种特性,但因其价格低廉、容易取得而不引人注目。
全球面临“水破产”危机
全球变暖、天灾频仍,一系列环境变化的迹象表明:水资源将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在可预见的未来,谁控制了水资源,谁就可能成为影响国际地缘政治关系、国内经济布局和财富分配的利益主体。2007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关于水的讲话言犹在耳,“水资源短缺可能成为未来国家间发动战争的诱因……亚洲的这一危机尤其严重。”2009年1月,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年会的报告又提出警告,全球正面临“水破产”危机,“不到二十年时间……人类就不能像以往那样使用水资源,否则全球经济网将崩溃”。
我国是贫水之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4%,也是大国中唯一缺水的国家。在世界水资源日益匮乏、警报四起的环境中,我国不仅不能独善其身,问题还尤其严重。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发生大面积旱情,北京百日无降水,超过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重灾,并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机制。而之前,有关省份存在的水资源调配困难,农业用水和城镇用水之间、上下游城市之间因水打仗的现象屡见不鲜,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西部地区,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16左右。十年九旱,西部沦为我国最为贫困的经济区域。河北、山西、河南等中部省份和南方的部分区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水问题。
影响民族历史进程
在中国历史上,水资源变化是造成人口迁徙、文明位移的重要因素。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从西部高原(黄土高原)迁徙至中原地区,并以此为中心散居九州,中原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后来,我国的文明中心、经济中心逐渐向东南方向转移,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逐渐落后下来。从时空关系上看,这一历史变迁和物候变化所引发的水资源变化情况完全一致。偏居西南的四川则因水利之便,在以土地平整的成都平原为中心造就了天府之国。
古人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可谓至高、至全。于天地,“水乃万物之源”(《管子》);于国,水乃国运所系;于人,水为至德(《道德经》)。在以农业为主的农耕经济时代,水当然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进入工业时代和新经济时代,水的影响力并未削弱。一方面,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依然来源于以水灌溉的土地;另一方面,工业建设、城市发展也需要大量用水,用水方式及其污染则影响了水资源的正常循环、减少了洁净水的绝对量。目前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但不能摆脱水的约束,还会加重对水的依赖。
我国现在的经济发达地区,一般都位于水资源丰沛的地方,北方如关中平原、郑洛地带、松江平原、山东半岛等。北京虽然不是丰水区,但因为是政治中心而实行行政调配,临近的河北省为此很受影响,已从解放初的丰水省转变为目前的贫水省。在耗资数千亿元开工兴建南水北调工程之前,国内曾多次发生迁都的讨论。
各文明古国均发源于土地平整而又水源充沛的大河三角洲地区,如埃及位于尼罗河下游,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印度位于恒河中下游。今天,前两者因水系萎缩、环境退化和文明变迁而复兴无望。近代以来,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外交纠纷和局部战争从未停止过。
维护水权愈发紧迫
国家战略资源,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本国战略目标所能利用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关键资源。这一概念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目前,被我国列为国家战略资源的自然资源有石油、橡胶及少数贵金属、稀有矿藏。
在现实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水资源作为一种使用广泛而又日益匮乏的自然资源,已经具备了国家战略资源的各种特性,但因其价格低廉、容易取得而不引人注目。
我国是大国中唯一缺水的国家,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如果不及早重视、有效应对,势必影响国家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
人们对国家战略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莫过于石油。和石油相比,水的重要程度怎样呢?西方人对此有如下看法:
2005年,荷兰银行在北京发布广告,其广告中心词是“水,未来的石油!”
2009年1月,达沃斯论坛发布报告称,“水资源今后可能比石油还昂贵”。
石油是可替代资源,水则不可替代;石油短缺会影响一部分人的生活,水缺乏则会影响所有人的生活……在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的今天,维护水权愈发紧迫和重要。
水资源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只是个时间问题。
以非常规手段解决水问题
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我们就应该尽快行动起来,尤其是对涉及民族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错失良机,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患。举例说明,如计划生育问题。如果当时不采取措施,改革开放后再快的经济增长也会被庞大的人口增长所吞噬(反例如印度)。
而“水少”之害远甚于人多之累。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一个具有全面性(全人类)、深远性(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重大课题,很可能会成为改变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件大事,其负面影响远远不是增加了几届、十几届政府的执政难度。“水少”将带来的一系列内政、外交难题,宜早筹谋,尽快出台政策。
及时将水确定为国家战略资源,曾经长期影响水行业发展的下列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改善:
水资源的全国性统一开发、调配和利用;
水的定价机制对资源稀缺性的必要反映;
水污染流域治理的鼓励政策;
再生水的使用,包括中水价格杠杆效应的发挥;
城镇水务的控制主体等。
其中,水务控制主体理应坚持以我为主的政策,即由我国的内资(包括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及其控制下的经济实体负责经营。
以上政策在讨论和执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既得利益集团的激烈反对,利用外交、传媒等各种手段以妨害公平贸易、投资环境恶化等耸人听闻的理由干扰我们的意志——正如西方政客反复以人权、民族问题干扰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一样。
我们必须认识到,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和恒久性远甚于人口问题——人口数量减少后,可在政策引导下再增加,其负面影响也只有几任政府,而水资源短缺则具有不可逆的特征,其负面影响之全面、深远非人口问题所能比。
以非常规手段解决水问题,需要民众的共识,并通过代议机构的认可上升为国家意志。
水务改革和发展的影响
将水资源确定为国家战略资源,大处讲能够及时掌控影响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利益。
小处说,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当前洋水务廉价并购和控制我国水业资产的狂潮,改变内资在国内投资方面的非国民待遇现象。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世界的一个契机。一方面,西方政治家设计的救市政策剥离了其一贯标榜的用于责难中国政府的所谓先进价值观的华丽外衣,更重要的是,也将欧美企业管理和资本市场监管的所谓先进性暴露无遗。金融海啸袭来,西方政客及企业均成为裸泳者。在水业并购领域,中国已经到了反思引进外资政策的时候了。
回顾2002~2007年间,在市场化的思路下,一些地方政府掀起了向外资溢价转让国有水务资产的狂潮,可谓害莫大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