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华杰 张梦薇 李春艳 金辉 时间:2009-06-04 |
▲2009年5月29日,美国国债钟悬挂在纽约国内收入署办公楼的外墙上,所显示的数字在不停变动,国债钟实时更新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并显示每个美国家庭所要负担的数额。 5月31日,抵达北京的美国财长盖特纳开始了他在中国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盖特纳在来华的飞机上表示“美国经济在复苏,请中国放心”。 但是,盖特纳并没能给出令中国人放心的理由。在盖特纳希望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同时,中国却充斥着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疑虑。 最近克鲁格曼撰文指出,中国积攒了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即便不考虑美国国债收益过低(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问题,由于所持的这些资产都是以美元标价的,一旦美元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就会遭受巨大资本损失,陷于难以自拔的“美元陷阱”。 有鉴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报》专访了10位学者,就“美国是否将陷入新一轮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中国的美元资产是否安全”、“现阶段中国是否应该停止买入美国国债”、“中国落入了克鲁格曼所说的‘美元陷阱’,能否从中解套”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左图,部分学者观点如下。 美元长期走软不可避免 ■丁一凡 美联储现在这种做法,包括美联储发行货币、买不良资产、国债等,在经济学上是典型的印钞票的做法。这种狂发钞票的做法肯定会有很多遗患,未来肯定会发生通货膨胀,甚至是恶性膨胀,很多投资者认为会出现两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所以,最近几天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石油价格又涨起来了,五月上升了30%多。石油价格是一个风向标,除了美国国库券以外的债券都在上涨。这种情况在目前是很危险的,因为走出衰退还没有明确的时间,一旦出现滞涨,更加难办,世界经济甚至有可能仅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很难说宏观经济政策就有效。 ■向松祚 可以肯定,美国正在迈向长期通胀之路,美元的长期贬值必然发生。第一,巨额财政赤字、货币供应量急速膨胀、巨额外债、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所有这些都是本币贬值和长期通胀的充分必要条件。无可置疑,美国面临长期通胀的巨大危险。第二,观察美国通胀,不能仅看CPI,还要看GDP平减指数。今年一季度,美国GDP平减指数上升2.9%,是非常明确的通胀信号。第三,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持续震荡上升,是美元货币扩张将诱发全球通胀的预兆。 中国美元资产面临风险 ■余永定 近几个月,为了遏制美国经济迅速下滑,美国政府采取了极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由于信用危机严重,但世界上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依然强劲,美国国债的价格并未明显下降,且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也很低。应注意的是,由于美元供应急剧增加,我国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实际已经贬值。当前我国储备资产的价值主要依赖于一系列不确定、不稳定和不正常的因素。即便不考虑美国国债收益过低的问题,由于我国所持的这些资产都以美元标价,一旦美元贬值,我国外汇储备必定要遭受巨大损失。而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货币供给量的急剧增加、巨额的外债和赤字,所有这些因素都指向了一个结果——美元的贬值和美国的通货膨胀。 ■李向阳 美元的稳定与否不取决于美国领导人的决心,而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复苏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话,中国的美元资产就是不安全的。 ■房 宁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一直都存在风险,只不过现在的风险正在加大。美国说要保证中国购买的国债安全,但是没有说具体将采取何种措施,如何让中国完全放心? ■周 琪 美国所采取的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实际上会使中国手中握有的美国债券无形中贬值,但安全不安全很难说,贬值其实也是一种不安全的表现。资产是不能放置的,必须要投资,投资就面临什么是最好的选择的问题。我们可能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就目前来看,只有美元能投,而且现在中国已经和美国密切相关,所以支持美国经济其实也是为了中国更好的稳定和发展。 “美元陷阱”如何解套 ■张宇燕 有人建议不购买美国国债,但是,不购买美国国债的话,购买什么?现在全世界的黄金储备只有几千亿美元,中国全都买回来也不够。欧盟经济比美国更加糟糕,欧元下降的程度更大;而日本经济下挫得也十分厉害,在发达国家中是最差的。因此,比较而言,购买美元的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丁一凡 欧元没有统一的债券,日本经济负增长比较厉害,而美元流动性强,还是比较稳定的。当然买资源、兼并企业是一种做法;在没有选择时,中国还可以进口黄金。买美国债券是因为技术操作的问题,是因为不想汇率上升太快,必须要买进,不只是有没有风险的问题。尽管知道有陷阱,但我们现在还没有逃脱的办法,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好在我们与其他一些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比如与巴西、俄罗斯。如果进口的石油不以美元计价,就会好得多。另外就是搞亚洲地区的合作,这样都可以使我们的货币减少受美元波动的影响。 不必太在意人民币升值 ■向松祚 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基本态势要求人民币汇率稳定。本来2005年人民币升值的决策就是巨大错误,除了诱发热钱制造巨大资产泡沫,以及将大量出口企业置于死地、让中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之外,人民币升值没有给中国经济带来任何正面效果。只要坚持稳定汇率的基本货币政策,只要符合我国现行外汇管理规定,外币资金愿意进来就让它进来,另外将人民币大量放出去是好事,无需担心。 必须马上启动结汇体制改革,流入国内的美元资金或外币资金无需结汇给中央银行,应该鼓励民间持有外币资产去海外投资,藏汇于民才是长期的正确决策。 ■丁一凡 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年德国没有干预马克对美元的升值,其经济一直健康发展。而日元升值时,日本政府企图通过较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规避汇率上升对经济带来的紧缩效应,反而引起通胀泡沫经济。 这里面关键的一点是我们的经济结构问题,必须生产出别人替代不了的产品,即使汇率上升导致商品价格上升,但生产的是独一无二的东西,仍然可以销售出去。 关键在于国内 ■余永定 尽管我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有关,但它们都不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结果。例如,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并不必然导致我国选择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更不必然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由10年前的1000多亿美元猛增到现在的2万亿美元。 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关键还是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对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中央已经出台一系列有利政策,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内需上,当前的暂时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尽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紧迫问题也并不一定有直接帮助,但我国仍应积极参与在全球层面的以IMF为主要平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和G20旨在克服全球经济危机的努力。除在全球层面的活动外,我国还应继续推进区域金融合作,不放弃建立区域货币联盟和区域货币的尝试。最后,我国还应适当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金融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工作应该协调推进,不可偏废。 ——链接〉〉———————————————————————————————————— 彭博新闻社6月2日: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资深货币分析师尚卡罗(Sean Callow)说:“中国如果在美国经济复苏上催得太紧,那么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假如中国对美国经济状况过于担忧,大量出售美元和美国国债,他们的损失将比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国家都大。” 《金融时报》6月2日社评《美中要与他国共舞》: 在访华行程伊始,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发表演讲,阐述了如何让双方关系良性发展的计划。不过,修复全球经济,需要的不仅仅是双边会谈。 从短期上讲,中国和美国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两国集团(G2)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占全球产出的31%,全球贸易的四分之一。但尽管它们的关系至关重要,仅凭这两位巨人,并不能让世界回归正常。今天的全球经济是一种多边关系,众国必须共舞。盖特纳及东道国都应牢记这一点。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