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需不足原因解析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张路雄
原载:《香港传真》
内需不足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虽然中央已经在多年以前就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但内需不足问题仍在不断加深。原因何在﹖看来必须深入分析造成内需不足的原因。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在统计年鉴上公布的数据为基础﹐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得出了一些别人不曾提到的观点。
一﹑对一些相关观点的分析
为了确立本文的一些基本观点﹐首先要对一些观点进行讨论。
1﹑“内需不足”是一个必须承认的现实
中国的内需不足是不是一个真实的客观情况﹖对此﹐各方面有不同的意见。比如﹐2007年3月当时的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人大会议期间的记者会上讲﹕“中国是否内需不足或者消费不足﹖国内需求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我们几十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从1979年到2006年﹐GDP年均增长9.6%﹐其中内需贡献92%以上﹐外需只占7~8%。特别是从国际比较看﹐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增幅﹐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是7%﹐美国是3%﹐世界平均是2.4%。这不是我的数据﹐而是世界银行的数据。所以很多外国专家不说消费增长1%﹑2%﹑3%的国家消费不足﹐反而说我们增长7%的国家消费不足﹐我认为是不客观的。”[1] 由于马凯的特殊地位﹐我们不得不在这里对这些说法给与专门回答。
图~1﹕中国投资率与消费率的变化﹐1978~2007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看图~1﹐从1978年至2007年消费率曲线是呈下降趋势的﹐尤其是2000年以后﹐消费率陡然下降。2000年以前的消费率基本上都在60%以上。2001年消费率为61.4%﹐2002~2007年分别是59.6%﹑56.8%﹑54.3%﹑51.8%﹑49.9%﹑48.8%。六年共降低11.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09年7月份在全球智库峰会上透露﹐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为51.3%。[2] 按此计算﹐2008年中国的消费率又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为48.7%﹐而投资率与净出口率合计达到51.3%。
尤其是居民消费部分﹐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到2007年只有35.4%。全部国民生产总值中居民消费部分只占了三分之一多一点。这就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这难道符合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吗﹖
做一下国际比较更可以看出我国消费率低的特点。2000年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7.2%﹐2001﹑2002年分别为78.3%和79.6%。[3] 根据世行的数据﹐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4%﹐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60%比重﹐甚至低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1%的比重。[4]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在《发展的模式1950~1970年》的研究结果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不同水平时的消费变化呈动态分布。以1964年的美元来衡量﹐居民消费率在人均GNP低于一百美元时(中值70美元)为最高﹐达到77.9%﹐为贫困型高消费。此后﹐随着人均GNP提高到一千美元﹐居民消费率开始直线下降﹐累计下降16.2个百分点。但是﹐当人均GNP迈过一千美元门坎以后﹐居民消费率开始步入上升阶段。美国1942年人均GDP首次超过一千美元﹐到1962年达到3144美元﹐20年间年均经济增长4.9%﹐GDP总量增长2.62倍﹐人口增加5167.8万人。按照支出法核算﹐同期美国居民消费率从1942年的54.9%提高到1960年的63%﹐18年间提高了八个百分点。[5]
所以不论从我国自己的消费率减少﹑还是与国际对比中我们都无法否认﹐目前我国消费率过低的客观事实。
马凯还讲到消费额的增加幅度问题。消费额与消费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消费额的增加幅度要与GDP的增加幅度相比较。请看图~2﹕可以看出从2001~2007年每年的GDP增加幅度都比最终消费额增加幅度高两个百分点以上﹐2003﹑2004﹑2005年高五个百分点以上。所以﹐最终消费率在GDP中的比重不断降低。
图~2﹕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和最终消费额增加幅度之比﹐2001~2007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虽然我国最终消费额的上升速度比较快﹐但与GDP的增长一直不同步。比较国际
上其它国家的情况更可以看出差别。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1986~1995年﹐发达经济体实际GDP年均增长3%﹐私人消费增长3.1%﹔1996~2005年﹐发达经济体实际GDP年均增长2.8%﹐私人消费增长2.9%。在这两个十年中﹐私人消费均高于实际GDP增速0.1个百分点﹐反映了私人消费略微超前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同样﹐在前后两个十年中﹐最终国内需求分别增长3%和2.9%﹐也都保持同步或略高于实际GDP的增长速度。[6] 所以虽然中国居民的消费额是绝对增加的﹐但在GDP的增长中﹐老百姓所享受的收益有限。
至于说到内需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马凯的数字好像有问题。请看国家统计局的数字。
表~1﹕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
|
最终消费贡献率 |
资本形成贡献率 |
净出口贡献率 |
2001 |
50.0 |
50.1 |
-0.1 |
2002 |
43.6 |
48.8 |
7.6 |
2003 |
35.3 |
63.7 |
1.0 |
2004 |
38.7 |
55.3 |
6.0 |
2005 |
38.2 |
37.7 |
24.1 |
2006 |
38.7 |
42.0 |
19.3 |
2007 |
39.4 |
40.9 |
19.7 |
注﹕贡献率指三大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从表~1可以看出﹐净出口的贡献率在2005~2007年都在20%左右﹐2005年高达24.1%。而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从2003年以后都在40%以下。
这是国家统计局计算的按三大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所显示的贡献率。如果按三大需求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三大需求的贡献率﹐结果确实有很大不同。
表~2﹕按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变化﹐2001~2007年 (%)
|
投资率 |
消费率 |
净出口率 |
2001年 |
36.5 |
61.4 |
2.1 |
2002年 |
37.9 |
59.6 |
2.5 |
2003年 |
41.0 |
56.8 |
2.8 |
2004年 |
43.2 |
54.3 |
2.5 |
2005年 |
42.7 |
51.8 |
5.5 |
2006年 |
42.6 |
49.9 |
7.5 |
2007年 |
42.3 |
48.8 |
8.9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比较表~1和表~2﹐可以看出﹕按增加值计算比按全额GDP计算﹐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下降9.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的贡献率下降1.4个百分点﹐而净出口的贡献率增加了10.8个百分点。所以如果用增加值来看贡献率﹐外贸出口的贡献率更大﹐接近20%。
2﹑对“外贸依存度”的一些思考
有人认为我国内需不足与外贸依存度过高有密切关系。
外贸依存度是指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由于进出口总额与GDP的统计口径不一样﹐所以不能说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是多少。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在1978年为8.9%﹐[7] 1980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12.5%﹐到1990年已经超过30%﹐2000年达到44%﹐尤其是最近几年﹐外贸依存度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节节上升﹐由2002年的48.8%﹐上升到2003年的60.0%﹐再上升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于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外贸依存度略有降低﹐约为63.9%。根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按照传统定义计算﹐2002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50.2%﹐高于美国的18.1%﹐日本的18.9%﹔但低于德国的56.0%﹐加拿大的67.1%﹔略高于英国的40.3%﹐法国的46.9%﹐意大利的41.8%﹐俄罗斯的48.3%。[8]
对外贸依存度是有争论的﹐很多学者有不同看法。[9] 由于进出口总额与GDP的统计口径不一样。进出口值是总值﹐而GDP是增加值﹐两者不可比﹐所以不能说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是多少。由于各国产业结构不同﹐尤其是加工品的出口所占比重不同﹐所以不同国家外贸依存度的数字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比性。但这个指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该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密切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贸依存度概念是有意义的。但其概念确实有不准确之处。有的学者已经提出了外贸依存度指标的改进方法﹐确有一定道理。根据这个外贸依存度新公式﹐可得出如下计算结果﹕2002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16.5%﹑美国为9.7%﹑日本为9.8%﹑德国为24.9%﹑英国为17.3%﹑澳大利亚为16.2%﹑俄罗斯为24.4%。[10] 按照新的外贸依存度指标﹐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数字降低了﹐但大家都降低了﹐排序没有改变﹐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依然大大超过美国﹑日本﹐低于德国等国家。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正好显示了外贸依存度过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没有内生的经济危机﹐是由于其它国家的经济危机引起了中国进出口额大幅下降﹐进而使得中国GDP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007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为13%﹐2008年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GDP增长速度只有9%﹐下降了四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只有6%多一点。这足以证明外贸依存度过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核算中有一个指标叫做“货物与劳务净出口”﹐这是按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三个指标之一。国家统计局还把三大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作为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我有一个问题﹕如果货物与劳务净出口值是零或者是负数﹐就是说﹐我国虽然进出口总值仍然很大﹐但是这时我国进出口完全平衡或者是净进口﹐这时的贡献率如何计算﹖所以﹐我认为以“货物与劳务净出口”作为衡量外贸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有值得商榷之处。[11] 还是把外贸依存度的统计方法加以改进﹐使之可以与国内生产总值直接比较﹐从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以直接得出外贸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起的作用。外贸依存度高只是说明了进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程度﹐但外贸依存度高低与国内需求不足没有正相关关系。从按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三个指标的关系中我们才可以真正了解造成国内需求不足的原因。
二﹑从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三要素来分析消费率下降的原因
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三个项目组成﹕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意义
在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三项内容中﹐一般的学者比较注意的是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两项﹐而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一项关注不够。“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意味着什么﹖统计局似乎没有明确地解释。但我们认真研究统计年鉴中按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表﹐就可以发觉﹐当“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负数时﹐就是说货物和服务为净进口时﹐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之和是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当“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正数时﹐就是说﹐国家处于净出口状态时﹐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之和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郑学工有一篇文章详细解释了按支出法核算GDP的三项指标﹕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但是他在解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时﹐只是讲到净出口值为正的情况﹐而没有讲到净出口值为负的情况﹐在国家处于净进口时﹐这个指标的意义何在﹖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有“休养生息”的说法﹐实际上当时国家就是处于净进口的状态。1978~1989年的12年间﹐国家有七年处于净进口状态﹐其中最多的1986年﹐由于净进口﹐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之和超过国内生产总值4.1%。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讲﹐这是用国家的储备或者是借债多进口了货物﹐使得国内实际使用的价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所以﹐国家和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
表~3﹕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年份
年份 |
净进口比重 |
1978年 |
0.3% |
1979年 |
0.5% |
1980年 |
0.3% |
1985年 |
4.1% |
1986年 |
2.4% |
1988年 |
0.9% |
1993年 |
1.9%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的数字计算。
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只有1993年一年是净进口﹐1994~2007年的14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净出口状态。尤其是在2002年以后﹐净出口比重不断扩大。1994年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2001年为2.1%﹐2002年为2.5%﹐到2007年已经达到8.9%。净出口的增加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认为﹐净出口实际上是我国把自己生产的货物和劳务转给国外使用。目前﹐我国每年辛辛苦苦生产的货物和劳务中﹐有近10%没有在国内消费﹐而是转给了世界其它国家﹐其中不少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12] 我们只是得到一些外汇﹐这实际上是一些随时可能贬值的纸币。也可以说﹐我国实际使用的GDP只由90%多﹐由此也可以说我国的人均GDP近年来虽然提高很快﹐但实际使用率只有90%﹐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人均GDP只是名义上的。
为什么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一般的学者只是指出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外贸依存度与最终消费额无法进行比较﹐所以无法讲清楚外贸对最终消费的影响。可以比较的是最终消费与净出口。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净出口增加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最终消费率的比重。
下面我们再从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者关系中分析消费率下降的原因
前面列举了1978~2007年中国投资率与消费率的变化图﹐可以看到﹐2000年以后消费率陡降。下面我们列出2001~2007年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变化。
图~3﹕按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变化﹐2001~2007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2001~2007年间投资率和净出口率都是上升的﹐而消费率是下降的。2001年投资率﹑消费率﹑净出口率分别是﹕36.5%﹑61.4%﹑2.1%﹐到2007年变为﹕42.3%﹑48.8%﹑8.9%。2007年比2001年投资率增加了5.8个百分点﹐净出口率增加了6.8个百分点﹐而消费率下降了12.6个百分点﹐正好与投资率﹑净出口率两者增加的百分点之和相等。是投资率﹑净出口率的增加使消费率下降。其中﹐投资率的增加占了46%的份额﹐净出口率的增加占了54%的份额。
2001~2007年中国的最终消费额增长速度在7.2~16.1%之间﹐资本形成总额增长速度在14.1~23.6%之间﹐净出口额增长速度在负3.5~150%之间。请看图~4﹕
图~4﹕消费额﹑投资额和净出口额增速﹐2001~2007年 (%)
2007年比2000年最终消费额增加1.1倍﹐资本形成总额增加2.2倍﹐净出口额增加8.8倍。最终消费额增加速度大大低于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额的增加速度﹐这样就造成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率所占比例下降﹐而投资率和净出口率所占比例上升的局面。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多年来居民消费比重也一直呈下降趋势﹐但2000年以后下降更为剧烈。要弄清原因﹐首先要看最终消费结构中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的变化。按照在最终消费中的各自比例比较﹐2001年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比是73.6比26.4﹐2007年之比是72.7比27.3。2007年比2001年﹐政府消费相对于居民消费比重只增加了0.9个百分点。但是按照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进行比较﹐2001年居民消费比政府消费是45.2比16.2﹐2007年两者之比为35.5比13.3。2007年比2001年﹐居民消费比重下降了9.7个百分点﹐而政府消费下降了2.9个百分点。在最终消费率下降的12.6个百分点中﹐居民消费因素占了77%﹐而政府消费因素只占23%﹐就是说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下降的幅度最大﹐政府消费虽然也下降了﹐但程度要小很多。
目前﹐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只有三分之一强﹐这不但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在世界上也可以称为“之最”了。据世界银行数据﹐19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基本稳定在77~79%﹐在所统计的36个国家中﹐只有八个国家低于70%。以2002年为例﹐当年世界平均消费率为80.1%﹐其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为80.7%﹐中等收入国家为74.3%﹐[13] 高收入国家为81.0%。2002年﹐中国当年的消费率仅为58.2%﹐而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在一千美元左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当年的消费率分别为81.2%﹑78.8%和68.9%。[14] 中国与印度相比消费率也有较大差距。印度同是人口大国﹐其消费率绝大多数年份一直稳定在77~78%之间的较高水平﹐最低为1995年的74.67%﹐最高为1998年80.31%。而同一时期﹐我国平均水平不超过60%﹐比印度低近20个百分点左右。[15]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1995年人均GDP 730美元以下的49个低收入国家中﹐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位居倒数第二﹐26个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新加坡的居民消费率低于中国。[16] 印度尼西亚﹑泰国﹑玻利维亚﹑菲律宾﹑哥伦比亚和韩国六国在人均GDP一千美元左右时的居民消费率当时均在60%以上﹐而中国2003年的居民消费率比六国的平均水平大约低了25个百分点。[17]
2﹑储蓄率与投资率﹑净出口率的关系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极为专业﹐在这里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按照2008年统计年鉴公布的2005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计算﹐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国外部门储蓄
总储蓄=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但按照2008年统计年鉴中的历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C0217)中计算的投资率﹑消费率﹐是把国外部门储蓄计入总储蓄﹐因此﹐总储蓄值较高。在这里公式又变为﹕总储蓄=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国外部门储蓄。[18] 这个计算公式对最终消费率没有影响。
按照总储蓄=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的公式﹐如果净出口为负值﹐即国家是净进口﹐那么﹐储蓄率和投资率都会下降﹐而消费率会增加。就是说净进口会使消费率增加。20世纪80年代的“休养生息”就是实行了净进口政策。当然﹐净进口是不是会扩大消费﹐最终还是要看消费需求。美国大量的净进口是靠消费者借贷消费﹐以及国家用发行美元来形成大量外债所支撑的。从长期借债的条件看﹐中国目前没有长期净进口的条件﹐但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外汇结余﹐因此可以以净进口来扩大国内消费﹐只是看国内的消费需求如何了。但是﹐净进口肯定会使国内商品价格下降﹐并由此而增加消费。原因就是净进口使国内商品增加﹐引起商品价格下降。本人长期实地观察比较中国与美国的零售价格﹐2000年以后﹐中国的国内商品与美国比较﹐汽车﹑电器﹑服装等日用品﹐美国的零售价格都比国内低﹐只有食品价格比国内高。[19] 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美国多年以来一直维持净进口。美国1998~2002年的净进口率为1.7%﹑2.8%﹑3.7%﹑3.5%和4.1%。[20]
按照2001~2008年统计年鉴中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加以计算﹐[21] 可以得出这几年总储蓄中政府部门﹑企业﹑住户各自所占的储蓄比例。见图~5。
由于年度间比例波动较大﹐我们以各自总值的变化加以比较。2005年与2000年比较﹐企业储蓄的总值增加了168%﹐政府部门的总值增加了105%﹐住户的总值增加了169%。按照这个数据就无法得出居民储蓄下降的结论。
图~5﹕国民经济核算中政府﹑企业﹑住户储蓄所占比例﹐1998~2005年
由于所用的数据年代和数据不一样﹐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按照统计年鉴中的银行年末存款结余看﹐1978年年末存款余额与GDP之比是5.8%﹐1990年为38.1%﹐2000年为64.8%﹐2007年为69.1%﹐银行存款总额比重在不断增加。其中企业存款的比重也在增加﹐2007年企业存款已经占存款总量的35.6%﹐而同年居民储蓄才占存款总量的44%。而1999年居民储蓄占存款总额的54.8%﹐八年间居民存款比例减少10.8个百分点。按这个数据的比较就反映出居民储蓄的比重严重下降。
笔者理解﹐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总储蓄与银行存款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储蓄=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在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两项中﹐净出口是实际数字﹐资本形成总额中的固定资产形成也应是实际数字﹐存货有可能是估计的数字。就与平衡表中的库存数一样﹐是别的统计数据相加后的余额。所以﹐净出口数从统计角度讲是最有依据的数字。
在这里﹐我们想讨论一下净出口与投资率的实际关系。由于近几年净出口连年大幅度增长﹐所以我国的国际贸易都是顺差﹐于是我国持有的外汇量越来越大﹐目前总量已经超过二万亿美元。从当年情况看﹐每年的净出口都有外汇的净结余﹐然后我国政府要发行人民币﹐把这些外汇换成人民币。单纯从人民币的角度看﹐我们是多发行了货币。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外汇是否会流回到国内﹐又变成了投资﹖
从笔者对一些企业的实际运行看﹐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在全局中﹐总量有多大﹖国家统计部门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从历年外商投资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一些情况。
在统计年鉴中有一个按国别(地区)分外商实际投资额表。我们看看近几年的这张表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些小国和地区在外商实际投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2007年为例﹐2007年外商实际投资为783.39亿美元﹐而其中香港﹑开曼群岛﹑维京群岛﹑萨摩亚四个地区之和就达510.86亿美元﹐占全部外商实际投资的65%。笔者接触过不少商界人士﹐谈到许多中资企业在香港注册一个企业﹐并把国内的资金打到香港﹐然后再作为外资回国内投资﹐这样可以享受到外资企业的优惠待遇。香港的情况大家都了解﹐本文不做叙述。
开曼群岛(Cayman Islands)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的英国殖民地。面积259平方公里。人口4.19万人(2002年)﹐开曼群岛目前在世界上是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的第五大金融中心﹐金融业的成长是受到群岛赞成课征法治税和账户保密的鼓励﹐光是在这里注册的银行和信托公司就有五百多家。[22]
维京群岛﹐又译英属处女群岛﹐位于加勒比海地区﹐维京群岛主要由托土拉岛(Tortola)等四大岛所组成﹐还包括有一些细小的岛屿和岩礁﹐群岛一共有人口二万多人。维京群岛的离岸公司注册为群岛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截止2004年﹐有逾55万所公司在当地注册。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2000年为英国政府就离岸司法所作的调查所示﹐全球41%的离岸公司皆在维京群岛注册。由于在群岛注册公司后可省免不少税项﹐因此当地一直被外界称为“避税天堂”。[23] 根据有关方面统计﹐80多万家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企业中﹐大约近20万家与中国企业有关。专家指出﹐众多中国企业对英属维京群岛趋之若鹜﹐无非三个目的﹕避税﹑上市和转移资产。[24]
萨摩亚面积为2934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南部﹐17.7万人(2005年7月)。
这几个地方的共同特点是﹕都是非常小的地区(国家)﹔公司生产经营地点与注册地可以分离﹔该地以收取企业注册费和金融服务费为主要收入之一。这就为一些中资变为外资提供了条件。
笔者无法估计在近三分之二的外商实际投资中有多少是中国国内的资金。但是中国确实有这样做的条件和要求。第一中国有大量的外汇盈余﹔第二国内银行又长期存在存贷差现象﹐2008年末贷存比为62%﹐[25] 就是说2008年底国内有38%的存款没有贷出去。我国的银行和企业都已经市场化了﹐他们都要以营利为目标﹐所以大量的外汇结余和银行的存差都有要赚钱的动力。加上我国多年来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巨大优惠﹐这就是资金出口转内销的基础。第三﹐有这些允许异地注册的地区﹐这就为中资转为外资﹐再回国投资提供了方便条件。
笔者虽然没有找到宏观的数据﹐但最关键的证据是﹐每年外商投资都主要来自这几个小地方。笔者认为发达国家的企业不会转个圈再到中国投资﹐这几个地方的资金来源是有问题的。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如此巨大的外商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国内的资金流出去﹐再流回来。其动力在于外商投资比国内投资可以得到许多优惠。但这样运行的结果就使得净出口所得到的外汇又加入了国内投资﹐净出口的增加就会增加投资﹐净出口与投资率互相促进。
三﹑影响居民消费比重下降的因素
以上只是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分析了居民消费率的下降原因﹐在实际上居民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从别人的研究成果看﹐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社会制度环境(如社会保险制度的情况﹑教育制度的情况)﹑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等。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1﹑居民收入水平相对降低
按照2001~2008年统计年鉴中公布的1997年与2005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的数据进行比较﹐[26] 2005年比1997年GDP增加值增加了144%﹐劳动报酬增加了87%﹐生产税净额增加了147%﹐固定资产折旧增加了172%﹐营业盈余增加了306%。1997年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54.9%﹐生产税净额占13.5%﹐固定资产折旧占13.6%﹐营业盈余占18%。而到2005年﹐各自所占的比例为41.7%﹑13.6%﹑15%﹑30%。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下降13.2个百分点﹐生产税净额所占比重增加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重增加1.4个百分点﹐而营业盈余所占比重增加12个百分点。详见表~4。
表~4﹕2005与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项收入比较 (亿元)
1997年 |
2005年 | |
增加值合计 |
75704.07 |
186256.06 |
劳动者报酬 |
41540.35 |
77731.60 |
生产税净额 |
10244.91 |
25337.64 |
固定资产折旧 |
10312.22 |
28010.29 |
营业盈余 |
13606.59 |
55176.53 |
分析表~4情况可以看出﹐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企业盈余增长最快﹐实际上固定资产折旧也归企业﹐所以企业所得在2005年实际上占到44.7%﹐超过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才占41.7%。有一点还必须提醒各位﹐企业的老板和高管的工资也在劳动者报酬中﹐而且所占比重不低﹐除去这些人的报酬﹐劳动者的收入所占比重会更低。在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到﹐劳动报酬在GDP中所占比重近些年来不断下降﹐就是说从全局看﹐居民的收入比重是下降的。
我们再把国家统计局家计调查中居民的收入数据与GDP数据做一个比较。
从图~6可以明显地看出﹐GDP的增长速度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2007年比1999年GDP增加了178%﹐而城镇居民收入增加135%﹐农民纯收入增加87%。所以无论用何种数据作比较﹐结论是一致的﹕在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中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大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在经济发展中得益最多的是企业。资本所有者(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办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劳动者虽然收入的绝对水平有所提高﹐但收入的相对水平下降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受益大打折扣。
图~6﹕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例的比较﹐1999~2007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1986~2005年的20年中﹐发达经济体私人消费均高于实际GDP增速0.1个百分点﹐反映了私人消费略微超前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也呈现了类似的趋势。由于私人消费占据全部最终消费的绝大部分﹐其增长速度整体上快于GDP的增速﹐世界平均消费率因此总体趋于上升”。[27] 在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对比中﹐更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收入决定支出﹐所以﹐居民收入水平相对降低是我国居民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过低的最重要因素。
2﹑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急剧扩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请看表~5。
表~5﹕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化
|
城镇居民家庭 |
农村居民家庭 |
城乡居民 |
1978 |
343.4 |
133.6 |
2.6 |
1980 |
477.6 |
191.3 |
2.5 |
1985 |
739.1 |
397.6 |
1.9 |
1990 |
1510.2 |
686.3 |
2.2 |
1997 |
5160.3 |
2090.1 |
2.5 |
1998 |
5425.1 |
2162.0 |
2.5 |
2000 |
6280.0 |
2253.4 |
2.8 |
2007 |
13785.8 |
4140.4 |
3.3 |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字计算。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1978年时2.6比1﹐改革开放后有所下降﹐到1985年为最低﹕1.9比1。以后十年中有时扩大﹑有时缩小。从1998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年扩大﹐到2007年城乡收入差距已达3.3比1。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个多年的难题﹐虽然政府一直要解决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什么成效。包括政府取消农业税﹐使农民负担水平明显下降﹐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并没有明显提高。
根据国际经验﹐农民收入速度的提高一是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从日本和台湾的经验看﹐就是国家给农民大幅度的补贴。这样做要有两个前提﹐第一是在全国人口中农民要是少数﹐多数人补少数人才补得起。第二是农产品国内市场是封闭的。日本的高补贴政策靠的是国内市场保护。不然﹐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就会有进口产品﹐并引起国内市场价格的降低。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虽然有几年过渡期﹐但农产品市场已经与国际接轨。目前过渡期已过﹐主要农产品价格都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运费的情况﹐就会形成进口﹐所以政府已经难于对农产品价格进行直接补贴。在有进口产品的情况下﹐政府的补贴不知是补了我国农民还是补了别人。
另一方面﹐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根本措施是扩大农民的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对大田作物来讲﹐我国目前实行分户经营的联产承包制﹐尤其是近些年来实行30年不变的耕地承包政策﹐承包期内集体没有任何调整土地的权力。务农户希望扩大规模﹐但不稳定的离农户不愿意放弃承包权﹐他们只愿意短期转让。稳定的离农户根本不把这点农业收入当回事﹐他们要保留土地的占有权。所以﹐我国耕地规模难以扩大。目前实现规模经营比较有效的形式是各地政府带强制性的把农地出租给企业。但这些企业大部分都以高效益农业(园艺业)为主。不过在中国发展高效益农业不可能过多﹐不然就造成产品过剩﹐价格大跌。从笔者接触的情况看﹐大部分公司型农业企业并不赚钱﹐他们都寄希望于土地的非农利用。所以﹐目前的中国并没有形成发展规模经营的制度条件。因此﹐中国提高农民收入速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努力难以实现。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使得农民的消费水平相对下降。1978年农民消费占消费总量的62.1%(当时农村人口比重为82.1%)﹐以后比重一直下降﹐到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只占25.6%。而同年农村人口为总人口的55%。[28] 就是说占人口总数一半以上农村人口的消费只占了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也可以说一个农村居民的消费额不到一个城市居民消费额的四分之一﹐而在1978年时一个农村居民的消费为一个城市居民消费的三分之一强。
第二﹐基尼系数扩大﹐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国家统计局从没有公布过中国的基尼系数﹐统计局只承认城镇和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29]“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1988年只有0.23﹐到2002年也只增加到0.319﹐距离0.4的警戒线还很远。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比城镇的基尼系数稍大﹐1988年为0.303﹐2002年增加到0.366﹐但也没有达到0.4的水平。”[30]
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是世界银行发布的关于中国的基尼系数。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布了根据2001年调查的中国基尼系数是0.45。[31] 根据这个报告中列举的数据﹐全世界基尼系数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高于中国。[32]
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持续增长与包容性发展战略》报告中指出﹕过去15年﹐基尼系数增长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中国1990年数值为0.335﹐2004年数值为0.469。印度1993年数值为0.3152﹐2004年数值为0.3678。中国的基尼系数比印度高许多﹐印度还在安全线以内﹐而中国已经大大超过安全线。过去15年﹐基尼系数减少的国家有巴西﹐1990年数值为0.6068﹐2004年数值为0.5699﹔智利1990年数值为0.5552﹐2004年数值为0.5492。这两个国家的基尼系数都极高﹐是世界最高国家之列﹐但他们在下降。
其次﹐比较权威的还有亚洲开发银行关于中国的基尼系数。2007年8月﹐亚洲开发银行发表了〈减少不平等﹐中国需要具有包容性的增长〉的新闻稿﹐并公布了《亚洲的分配不均》的研究报告。其中指出﹕“在22个纳入亚行研究范围的国家中﹐中国勇夺贫富差距之冠﹐在衡量分配不平等的两个常见指标中﹐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与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的比率﹐中国是11倍﹐高出其它国家一大截﹔基尼系数﹐2004年中国的数值是0.4725﹐仅比尼泊尔的0.4730低微小﹐远远高于印度﹑韩国﹑台湾。亚行指出﹐从1993到200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407扩大到0.473﹐己达到拉丁美洲的平均水平。”[33]
在中国做过较大面积调查并且计算过基尼系数的是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3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以全国城市居民为总体﹐完成了一次严格的抽样调查﹐总样本量为5893户。他们计算的个人年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529。人均家庭收入基尼系数0.561。这比他们利用1996年全国性调查数据所测算到的城市内部人均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0.422相比﹐高出了0.14。[34]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程永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所作的计算结果是﹕自1992年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一直大于或等于0.4﹐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0.4430和0.4418﹐大岛指数也分别达到11.3和11.1﹐[35] 这已经大大超过公认的上限6.0。程永宏还指出﹕“若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以个人收入为基础计算基尼系数﹐则结果会更高﹔若把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考虑进来﹐结果会进一步升高。”“城镇基尼系数及其对总体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增长速度最快﹐目前是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首要影响因素。”[36]
按照程永宏强调的观点﹐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调查虽然面小一些﹐但是比较有说服力﹐就是因为这是城市内部的基尼系数﹐城市基尼系数的扩大会更加扩大全国的基尼系数。另外﹐国家统计局家计调查的居民收入数据﹐由于没有税务部门的收入数据作支撑﹐而以个人自报为依据﹐这样不可避免要造成高收入人群的许多灰色收入不计入﹐其结果就是高收入者的收入被大大低估。[37] 所以﹐本人同意一些学者的意见﹐中国城市的基尼系数在0.5以上﹐就城乡统一计算的话﹐基尼系数会更高。
国家统计局总是强调中国城乡两元结构﹐认为统一计算的基尼系数意义不大。但是﹐印度的农村人口比重超过中国﹐他们是同一计算基尼系数的。所以﹐国家统计局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另外。我们对国家统计局的居民收入分组数据做一些分析。2000年城镇最高10%的户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与最低10%的户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相比﹐收入差距为5.02倍﹐而2007年此比值变为8.74倍﹐收入差距七年增加了3.7倍。[38] 可见﹐我国的收入差距不只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而且﹐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急剧拉大。要知道﹐高收入人群的灰色收入基本上是瞒报的﹐并且高收入者获得额外收入的机会比低收入者高许多。所以﹐实际上差距比统计数字要大许多。
很多学者都指出了收入差距扩大会引起消费倾向的下降。我们从国家统计局分组的收入与消费比较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到。
图~7﹕城镇分组消费~收入比﹐2007年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家计调查的数据计算。
从图~7可以看出﹐收入越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就越大。困难户的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是大于其收入的。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生活消费比重随着收入提高而降低。这非常明显地证明了﹐收入高者的消费倾向降低。收入差距拉大后﹐高收入者占总收入的比重上升﹐低收入者的消费必然会受到抑制。再请看农民分组的收入消费比﹕
表~6﹕农民分组人均消费比﹐2007年 (元)
项目 |
低收入户 |
中低收入户 |
中等收入户 |
中高收入户 |
高收入户 |
平均每人纯收入 |
1346.89 |
2581.75 |
3658.83 |
5129.78 |
9790.68 |
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 |
1850.59 |
2357.90 |
2938.47 |
3682.73 |
5994.43 |
消费比 |
137% |
91% |
80.3% |
71.8% |
61.2% |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家计调查数据计算。
通过表~6可以看出﹐低收入户的生活消费支出是大于收入的﹐收入从低到高﹐消费比是在不断降低﹐收入越高﹐消费比重越低。这一趋势与市民是一致的。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根据中国1985~2003年的收入与消费支出数据回归计算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利用1988~2003年数据回归计算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当期消费主要取决于当期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72和0.85﹐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显著高于城镇居民﹐并且城镇不同收入组居民的消费行为呈现不同的特征﹕高收入居民(最高10%)﹑中等收入居民(中间10%)与低收入居民(最低10%)三者边际消费倾向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0.66﹑0.89和0.90。[39]
武汉大学曾国安通过研究证明﹕“经济中可支配收入越是倾向于均等化﹐居民整体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大﹔反之﹐可支配收入的分配若趋向于非均等化﹐则居民整体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小。”[40]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富人和穷人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低收入者拿到一百元花掉88元﹐高收入者同样拿到一百元只花掉64元。[41] 还有其它学者许善达﹑张东生等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42] 所以收入差距扩大是居民消费比重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3﹑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体制不完善
从表~7可以看出﹐2007年比1990年﹐食品﹑衣着等消费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在下降﹐而明显上升的项目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主要是家用轿车和手机的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主要是孩子的教育费用。看来﹐在城镇中教育支出还是家庭支出的一笔大开支﹐占13.29%﹐几乎是除了食品消费以外的第一位支出。[43]
表~7﹕城镇居民消费分项比重变化﹐1990~2007年 (%)
|
1990 |
1995 |
2000 |
2006 |
2007 |
食品 |
54.25 |
50.09 |
39.44 |
35.78 |
36.29 |
衣着 |
13.36 |
13.55 |
10.01 |
10.37 |
10.42 |
居住 |
6.98 |
8.02 |
11.31 |
10.40 |
9.83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10.14 |
7.44 |
7.49 |
5.73 |
6.02 |
医疗保健 |
2.01 |
3.11 |
6.36 |
7.14 |
6.99 |
交通通信 |
1.20 |
5.18 |
8.54 |
13.19 |
13.58 |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
11.12 |
9.36 |
13.40 |
13.83 |
13.29 |
杂项商品与服务 |
0.94 |
3.25 |
3.44 |
3.56 |
3.58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社会保险的覆盖率低﹕
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44] 截至2008年底﹐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9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416万人﹐5595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在这三种养老保险中﹐只有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程度还算可以。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由于不能异地转移﹐实际上农民工所得甚少。农村的养老保险保障程度太低。为了进行比较﹐我们不考虑这三种养老保险的差别﹐这样参加各种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99亿人﹐占当年全部2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30.7%。就是说养老保险全国的覆盖率只有大约30%。
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18亿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266万人。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要达到3.9亿人﹐比2008年增加72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按照政府的最新规定﹐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每年80元补助。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上是大病保险﹐日常生病基本上没有补助(包括那些常年的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虽然﹐近两年医疗保险各地发展较快﹐但是按照目前已经出台的政策﹐医疗保障还不能实现全覆盖﹐而且对大部分人﹐尤其是农民保障水平太低。
失业保险覆盖面。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4亿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549万人。但是按照2008年统计年鉴的数据﹐2007年城镇就业人数已达2.94亿人。按此计算﹐失业保险覆盖率只有42.2%。
从三大保险的覆盖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保险覆盖率还不够高﹐保障水平也比较低。所以﹐老百姓依然要存钱﹐以防生病及养老﹑失业的支出。
另外﹐由于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还未得到解决﹐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目标还远未实现﹐一些家长为了上好学校﹐就要交赞助费﹐这对许多低收入居民也是一笔大的负担。
总之﹐国家财政在社保和教育方面的投资相比较那些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是造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低的一个基本原因。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09年7月的一个会议上说﹕2008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政府支出比重为7.5%﹐低于德国的55.5%﹐加拿大的45.6%﹐美国的30.2%。[45] 由此看来﹐中国要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还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居民的消费水平肯定会受到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完善的抑制。
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下降﹑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完善﹐这三个方面实际上都有深刻的体制和制度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下降主要是在经济发展中企业或者说资本所有者得益过多。从制度方面分析其原因在于﹕第一﹐在中国﹐宪法取消了游行﹑集会及罢工的自由。在市场经济国家﹐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是工人斗争的结果﹐不允许游行﹑集会及罢工﹐职工就失去了基本的斗争手段。第二﹐中国的工会是官办的﹐在实际上工会基本上是站在所有者一方﹐维护所有者权益﹐很难代表职工的利益与所有者进行斗争。这样﹐职工争取工资增长的手段在中国就没有了。所以在中国市场化改革加快的过程中劳动报酬相对于资本收益急剧下降。虽然政府可以制定居民的最低收入标准﹐但这并不能提高劳动报酬。
中国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制度原因在于﹕中国的再分配制度不完善。虽然个人所得税制度早已出台。但是由于中国一直到现在﹐主要还是实行现金交易﹐税务部门难于掌握准确信息﹐所以富人大量偷税漏税。从这方面看﹐没有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个人所得税制度很难完善。另一方面﹐一直到目前为止﹐中国都没有出台遗产税﹐而且官方的态度甚至认为是没有必要。目前﹐中国第二代富人已经开始接班﹐在此时﹐不出台遗产税来抑制收入差距﹐实在是毫无道理。笔者只能讲﹕这种做法完全是站在富人立场上﹐为维护富人利益服务。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影响消费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也是政府对农民的补贴不到位。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直接的农产品价格补贴很难实行。必须实行对农民的收入补贴政策﹐但目前中国农民人数太多﹐比重太大﹐由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恐怕国家财政难以承担。所以﹐必须要转移农民﹑减少农民。首先是解决好1.4亿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不然﹐农民人数还是难以减少。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与中国经济不够发达有关。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福利体制﹐而且在相当长时间里没有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职能。所以﹐中国的社会保障程度低﹐政府一直到现在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都还远远不到位。进一步分析﹐老百姓对政府的制约权太小﹐是因为政府是上级任命的﹐而不是老百姓直接选举的。所以﹐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下降有着深刻的制度原因。
影响居民收入水平下降还有消费传统和消费观念问题。因本文主要关注体制问题﹐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1]〈马凯﹕中国内需不足之说不属实〉﹐凤凰网2007年3月7日(http://finance.ifeng.com/news/domestic/200703/0307_193_85112.shtml)。
[2]〈中国储蓄率超五成一﹐智库称促消费应先“均贫富”〉﹐中新网2009年7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cn/cj/news/2009/07-04/1761191.shtml)。
[3] 王子先﹕〈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趋势﹑比较及启示〉﹐《求是》网络版2006年第4期(http://www.qstheory.cn/zxdk/2006/200604/200907/t20090708_8411.htm)。
[4] 肖明﹕〈居民消费率低﹐收入分配改革五路出击〉﹐《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7月7日(http://www.21cbh.com/HTML/2009-7-7/HTML_9IJI26QPBVFD.html)。
[5] 王子先﹕〈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趋势﹑比较及启示〉﹐《求是》网络版2006年第4期。
[6] 王子先﹕〈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趋势﹑比较及启示〉﹐《求是》网络版2006年第4期。
[7] 郑磊﹕〈外贸依存度之辨与中国经济之路〉﹐价值中国网2008年5月10日(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5/10/114528.html)。
[8] 高国珍﹕〈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商业时代》2006年第11期(http://lw.china-b.com/jjlw/20090214/92247_1.html)。
[9] 可看下列文章﹕〈影响我国外贸依存度高估的主要因素〉﹐股票界网站2009年4月21日(http://www.gupiaojie.net/gupiaozs/2009/4/094211449133523.html)﹔孙宝强﹕〈也谈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 兼与李丽同志商榷〉﹐人民网2007年4月3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5555387.html)﹔欧阳觅剑﹕〈外贸依存度的“调校”〉﹐《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4月15日(http://www.21cbh.com/HTML/2009-4-15/HTML_761OLBYW3JDP.html)﹔邱林﹕〈为何总拿外贸依存度高来说事﹖〉光明网《光明观察》2009年3月4日(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3/04/content_893535.htm)﹔沈利生﹕〈如何正确计算及评价外贸依存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2005年1月27日(http://www.cass.net.cn/file/2005012733186.html)。
[10] 孙宝强﹕〈也谈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人民网2007年4月3日。
[1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郑学工说﹕“净出口率只体现了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对GDP的影响﹐无法反映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全貌﹐因而在分析时﹐还应结合外贸依存度等指标”(〈郑学工﹕如何测度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中国统计信息网2005年1月12日﹐http://www.stats.gov.cn/tjyj/tjllyj/t20050112_402223588.htm)。
[12] 因为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最大。
[13] 其中﹐上中等国家为75.2%﹐下中等国家为72.4%。
[14] 李健﹕〈中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主因﹕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中国评论新闻网2007年4月20日(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5/1/9/10035193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351937)。
[15] 王子先﹕〈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趋势﹑比较及启示〉﹐《求是》网络版2006年第4期。
[16] 曾国安﹑胡晶晶﹕〈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的实证分析〉﹐《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一期。
[17] 曾国安﹑胡晶晶﹕〈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的实证分析〉﹐《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一期。
[18] 或者说总储蓄本身已经包含了国外部门储蓄。
[19] 按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进行比较。
[20]〈郑学工﹕如何测度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中国统计信息网2005年1月12日。
[21] 缺2002年的统计年鉴。
[22] 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653.htm)。
[23]〈维京群岛〉﹐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维京群岛)。
[24]〈资本天堂维京群岛揭密﹐其作用不仅是合理避税〉﹐《每日经济新闻》2005年11月23日(http://www.ce.cn/macro/gjbd/om/200511/23/t20051123_5289348.shtml)。
[25] 李迅雷﹕〈从资产负债表看中国财政政策空间〉﹐《新财富》2009年6月号(http://www.p5w.net/newfortune/zhuanlan/200906/t2394112.htm)。
[26] 缺2002年的统计年鉴。
[27] 王子先﹕〈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趋势﹑比较及启示〉﹐《求是》网络版2006年第4期。
[2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29] 何娅﹕〈基尼系数﹕城乡历史政策的解构〉﹐国家统计局网站2007年4月11日(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基尼系数:城乡历史政策的解构&channelid=6697&record=1)。
[30] 魏杰﹑谭伟﹕〈基尼系数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碰撞〉﹐《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http://www.gmw.cn/01gmrb/2006-02/14/content_373070.htm)。
[31] 见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2] 于泽远﹕〈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超过国际警戒线〉﹐联合早报网2008年2月25日。
[33]〈亚行揭露中国基尼系数扩大到0.473已达到拉美平均水平勇夺亚洲冠军〉﹐roomx的博客(http://roomx.bokee.com/6413027.html)。
[34] 刘精明﹕〈贫富差距与社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4》第二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 大岛指数是指最富20%个体收入总和与最穷20%个体收入总和之比﹐是反映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见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演变及其城乡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4/35497.html)。
[36] 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演变及其城乡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7] 详见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居民收入差距〉﹐《香港传真》No. 2007~7。
[38]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计算。
[39] 李健﹕〈中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主因﹕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中国评论新闻网2007年4月20日。
[40] 曾国安﹑胡晶晶﹕〈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的实证分析〉﹐《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一期。
[41]〈中国储蓄率超五成一﹐智库称促消费应先“均贫富”〉﹐中新网2009年7月4日。
[42]〈许善达委员﹕把增加居民消费列为增加内需最优先目标〉﹐新华网2009年3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3/07/content_10965176.htm)﹔张东生﹕〈居民收入下降使得中国消费不振〉﹐搜狐财经2009年7月4日(http://business.sohu.com/20090704/n264977125.shtml)。
[43] 2007年其比交通通讯支出稍微少一点。
[4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2008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年6月11日(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9-06/11/content_1337841.htm)。
[45] 肖明﹕〈居民消费率低﹐收入分配改革五路出击〉﹐《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7月7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