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排放 中国又成冤大头
近期关于碳排放成为世界的热门话题,中国又成为焦点;正如庞大的贸易顺差成为欧美日等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口实,中国的外汇储备成为为世界救市(为IMF改革买单)和为美元输血(购买美国国债)的冤大头之外,低碳排放使中国又一次被推倒风头浪尖,极有可能再一次成为为全球低碳排放埋单的冤大头。
据《环球时报》社论“低碳经济不能让中国百姓埋单”一文计算,为实现中国减排目标,需每年增加780亿美元成本。按当前汇率计算,相当于目前5000万退休职工年养老金总额,有关部门据说正在研究推出碳税……
除了目前国内的强烈反弹,我们大都忽视了中国成为碳排放大户的来源和基础,姑且不论“碳排放是否真的会导致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在学术界还是个正在争论的命题。
拙著《美元刀》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基础是完全立足于13亿中国人民的生产需要,是量体裁衣;由于秉承全球社会分工和全球产业转移的“重任”,自从进入经济全球化循环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不是完全建立在国内的物质生产需要上,而是立足和偏好于全球的物质消费的投资基础。
说白一点,以前是为我自己生产,现在要为世界人民生产,此即中国“世界工厂”的由来。由于地域差异和地区利益,于是全国各地总会显现出投资的相对不足,此即“投资过剩”的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出国的人会发现,欧美等国城市多少年都不会有明显变化,至少从外观上看是这样,而中国则是日新月异,到处是新开工的工厂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建设)。这是表象,其背后就是欧美等工业强国物质生产已经满足了其居民生活需要,根本没有更多的可投资领域和地区。
以钢铁为例,中国第一次大跃进提出的钢铁产量“赶英超美”的目标早已实现,据有关资料反映,实际上,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已超过2亿吨。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产能过剩是针对国内的消费而言的,对世界而言,也许仍然是不足。
相反,改革开放以来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平均保持40%以上的投资率,这在整个近代工业史上也是罕见的。与此同时,国内消费需求却一降再降,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世界平均消费率达约),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为历史最低水平。近几年来的相关数据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全球化的分工,由于“比较优势”的结果,还把大量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新兴国家,而发达国家则继续以货币霸权和标准(专利)、设计等知识产权和贸易壁垒等非关税手段控制新兴经济体,达到利润和利益最大化。
换言之,就是新兴经济体在“代替”发达国家在烧石油,在碳排放,在出人出力,在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在污染环境,这也不过是近二三十的年事;而80%的碳积累是发达工业国家过去近百年来所做的“贡献”。
由此形成的高碳排放、石油消耗、贸易顺差以及净储蓄等等今天却成了工业强国指责新兴国家的口实。这种既要里子,又要面子的霸权行径和无赖嘴脸,美国早就表演过多次。
多哈回合谈判谈了十几年至今未有结果,《京都议定书》由于美国抵制至今不能得到完全的执行,这次低碳会议,美国更叫嚣“不会为中国减排出钱”。
我们横看历史,纵观世界格局,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在这论的全球低碳排放浪潮中会再一次成为冤大头。
悲愤之余,我们不仅要问,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帽子要戴到何时?!
注:文章部分数据和描述引自《美元刀――美国全球经济殖民战略解析》2009年7月 中国经济出版社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