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同此凉热:三千年世界史
一、 冷抑暖扬的文明韵律
因为日-地关系的周期性“旋回”,存在年际、甲子(六十年)及至千年际的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周期,较长尺度是较短尺度变化的背景。而全球气候变化是区域变化的背景,作为大尺度时空来说,中国的历史延续性和地域宽广度是最为合适的全球化标本。总之,地球上气候大的变动是受太阳辐射所控制的,所以,如冰川时期的寒冷是全世界一律的。但气候上小的变动,如年温1-2℃的变动,则受大气环流所左右的,大陆气候与海洋气候作用不同,在此即可发生影响。
尤其在文明发展的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而且主要依赖农业生产,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限,气候变化通过对农业进而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畜牧业作为食物链的上层处于依附性地位)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暖期时,温度升高可使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变大(陆地变温幅度大于海洋),季风环流增强、雨带北进,季风系统维持时间较长;冷期时,季风环流减弱、雨带南移,系统维持时间较短、雨量减少。通体来说,暖期气候变率减小,洪涝灾害频率降低,利于生态及社会发展。
我们把英国CEP@Brooks所制的公元3世纪以来欧洲温度升降图与中国同期温度变迁图作一对照可以看出,在同一(全球性)波澜中,欧洲的波动往往落后于中国,但存在相继的关系:如中国的12世纪是一个寒冷期,而欧洲要到13世纪才寒冷下来;而17世纪的寒冷,中国也比欧洲早了50年。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冬天都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则中国寒冷而欧洲温暖;反之,则北欧冷而中国温和。(这似乎也可以解释匈奴、突厥、蒙古等历代游牧部落对中原农业文明的压迫周期、在受抵制后的西迁路径及对欧亚大陆历史进程影响的时空差异)
二、 成文史的第一千年(商周青铜)
在气候千年震荡的背景下,全新世中国曾出现多个持续时间不同的寒冷时段
或事件。较长的寒冷时段持续时间为400-800年,通常由两个及其以上长达百年以上的冷锋组成;较短寒冷时段一般持续100-200年。从这些寒冷时段与事件出现的时间间隔看,它们重现期最长时间间隔1600年、最短1100年,平均为1310年。从各个千年冷暖旋回的过程看,它们与出现在这些寒冷时段及事件间的温暖时段及事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千年冷暖旋回。北大西洋记录的全新世寒冷事件在中国表现为明显的变冷或变干,暖期最盛时,300mm年等降水线与现代200mm等降水量线位置相当。
《史记@殷本纪》“自契至汤八迁”……《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这段历史一般解释为从游牧到定居的过程,但是这种都城的时段性变迁不同于季节性的迁徙(两点的旋回),应当考虑到气候变迁的长时段效应。《蔡传》“自祖乙都耿,圯于河水,盘庚欲迁于殷。”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认为除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外,三代都邑的频繁迁徙,与第四纪全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导致黄河中下游主河道及其支流水系的决口改道、泛滥成灾有着更密切的因果关系。
商周之际(距今3000年)的气候突变与周克商及长江流域青铜器文明中心的衰落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这次降温可能是过去五千年中国气候变化过程中最显著的一次。与周克商同期,近东和地中海东部地区,如希腊、埃及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青铜文明也出现了广域性的衰落。而从西周暖期至春秋暖期,则达到了上古文明的鼎盛时期,先是自然适宜条件下的社会发展为分封制和伦理制的推行提供基础(成康之治),接着“周召共和”又开启了周宣王50年的太平盛世。
三、 汉唐盛世是承启的“旋回”?
从近两千年的气温变化曲线来看,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分别经历了暖-冷-热的三期变化,而这与宋—元(蒙-回)明(满-藏)清——现代的曲线基本吻合,这样一个“旋回”似乎呈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世界文明的进程开始越出大陆板块的自然区隔而进入与全球气候同步的“寰球同此凉热”时期,譬如中国的唐朝与阿拉伯人的地中海时代正相匹敌(唐玄宗时的中亚遭遇战)。汉唐盛世能否成为三千年世界史的起承转合,还有待后世的证明……
从“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到五胡乱华是农牧分界线从被动隔离到半自动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一个以淮河为过渡带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二元文明。首先是汉初的和亲政策,继而是汉武帝以来的剿抚并用,直至匈奴分裂: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归化。但是我们如果考虑到同时期汉帝国对西南蜀人和东南越人的归并,则此时段版图与此后宋代的版图甚为接近,前者非绝后、后者亦非空前,有着自然时空的界线。就自然基础来说,就是暖期往往有利于南北双方的共同繁荣,而冷期时季风峰面降雨带南移,结果往往产生北旱南涝的格局。
暖期反应在政治经济上,就是从鲜卑汉化到“武周之治”(周朝的轮回本身是一个有意味的标签,正如孔子学院的全球化)达致生态均衡:先是北周统治集团的八柱国制,然后是贞观时期的房谋杜断、魏征马周,这不仅是人才的问题、也是政权的组成架构问题,房杜的亲信、魏征是化敌为友、马周则来自中下层,直至武周的科举制达到南北士人的制衡。而冷期则是从匈奴到五胡乱华,从突厥到安史之乱,继而陆上丝绸之路中断,而海路继起。
四、 “三生世界”是否可以实现?
宋明与元清的情况类似于汉晋与两汉之间及南北朝的情况,其温度曲线至为相似,但是其地理格局更为宽广,这也许是竺可桢所说的第三种情况:只有当西伯利亚高压足以控制全部欧亚时,两方就要同时出现寒冷。南宋《诸蕃志》所记录的市舶司贸易已遍布印度洋直至地中海,而郑和与哥伦布的前后继起则更似乎是在冷空气及蒙古牧民驱使下而南下暖洋的候鸟。
所谓大洋时代并非是渔业,这似乎是常识,但人们却习惯的以为是海上贸易本身推动了世界发展。但是根本上来说,应当是大陆间贸易,或者说大陆贸易海陆通道的双向流通和竞争推动了世界贸易体系的信息反馈和调节机制。实际上,英国的崛起是通过与西葡、法德竞争的结果,也是建立在亚非拉殖民地基础之上的中间商制度(所谓的交易所)。
人们首先通过对各大陆农作物的交流提供了工业发展的劳动力,然后是矿产(包括货币材料)为生产和流通体系的建立提供基本条件。特别是生化技术对传染病的防治,基础工业和交通设施对物理时空和气候涨落的均衡。这从局部和区域上缩小了自然条件的时空落差,但是也使得“环球同此凉热”不但成为气候问题也成为经济问题甚至地球生态问题。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葛全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