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高度警惕现代生物技术研究过程的职业风险与环境污染
蒋高明
最近和几位学生聊天,他们提到了一些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个男同学反应,他们宿舍里有搞转基因研究的男生,做了几天实验下来以后,不想吃饭,整天躺在那里无精打采,好像中毒一般。这个同学反应的现象被另外一名女生证实了,据该女同学介绍,她的一个同寝的师姐,发誓今后绝不读生物技术方面的博士生了。在她们眼里,搞这项研究有很大的职业风险。
这些同学反应的情况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呢?我又向一名曾经在转基因研究的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女同事了解情况。她指出,做这个研究的确有风险,进入实验室要穿厚厚的防护服。她同时增加了一些例证,某某从事转基因研究的女研究生结婚后多次流产甚至有过死胎。从事转基因一线研究的多为青年学生,导师的任务是负责争取经费,尤其那些院士级别的导师,更很少进实验室,他们自己很少受到污染。学生们尤其女生的健康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在方法学上,转基因有几种方法,即基因枪,化学转染,电击法等;在植物上转基因常用的是基因枪法,即把外源基因微粒轰击进植物体内,靠随机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还有一些方法是用辐射办法获得突变株,这可能是导致健康风险的另一重要原因。
百度一下,发现了下面的文章《基因枪轰击高粱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辽宁农业科学,2003年第6期),摘要如下:
利用基因枪轰击高粱幼穗愈伤组织,把Bt蛋白基因转移到体细胞中,在20mg/L潮霉素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到抗性愈伤组织,并分化出10株再生植株。对经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再生的绿色植株取叶片进行GUS活性分析,从10株再生植株中GUS阳性反应的7株,另有3株无GUS表达。对GUS活性表达阳性的植株,利用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对GUS活性表达阳性的植株7株中,6株扩增出0.6kb左右的DNA杂交信号带,说明Bt已整和到高粱基因组中。以基因枪法将Bt基因转移高粱愈伤组织过程中,高效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的建立是转基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遗传转化过程中应避免转基因的嵌合体现象,通过抗生素的浓度及培养。
关于转基因材料引起环境污染问题,这在有关管理办法中是明确规定的。下面的文章介绍转基因实验材料的一些管理办法 (见卢长明的博客)。
为了防止转基因生物在温室以外环境中存活,所有的实验材料在销毁前都必须进行生物灭活(使它失去生存能力)。对土壤和植物材料进行安全销毁的终止程序应该作为实验计划的一部分。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可能制定一项政策,根据实验的生物安全水平和需要处理的材料数量,列出可以接受的转基因研究材料的销毁程序。植物材料和土壤在离开温室或实验室之前应该完成灭活,最后送到垃圾填埋场。
植物及相关的生物可以通过高温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进行灭活。在灭菌锅或灭菌容器中通入高温高压蒸汽是较常用的方法,如用来处理生长基质、巴氏杀菌、培养基灭菌、容器消毒等等。小规模实验的材料可通过对植物体,植物成分,容器,种植土壤等进行灭菌来达到灭活的目的。对于较大量的实验材料,将公认对环境不构成损害的实验植物和土壤材料进行堆肥处理是可行的方案。植物可以通过脱水干燥灭活,或者通过切碎或粉碎使它无法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碎片进行灭活。焚烧也可用于销毁易燃、干燥的植物材料;但是,焚烧必须谨慎使用,因为棉籽等种子不容易燃烧。对于要求更高的材料,我们建议所有材料在离开温室之前都通过高温高压灭菌进行失活。
销毁非常小的转基因种子需要特别小心。可以在丢弃之前用细网格袋套住花序;也可以将一张BenchKote a之类的湿白纸放在工作表面,以便收集容易散落的种子。在BL2-P设备中的砾石应该用次氯酸钠(家用漂白剂)之类的溶液进行消毒。将液体盛在一个开口的大容器中以便其蒸发是一个简单的选择。
温室管理人员遗弃或遗忘的实验材料的事情时有发生。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的一项政策规定,PI对处理被忽视或遗弃的材料转基因材料负有明确的责任。这项政策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发生由于PI死亡,辞职,或仅仅由于疏忽而将转基因材料留在温室中发生基因逃避的现象。
然而,遗憾的是,规定归规定,许多从事转基因研究的实验室,实验材料是随手丢弃进垃圾箱,或者从用水冲洗后进入到下水道的,较少有人按照上述要求对转基因材料进行严格处理。这些异常危险的东西,以科学研究的名义污染环境,其后果是很可怕的。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正面面对这个严肃问题,不要让转基因研究在造福人类之前,就对人类形成了危害,更况转入到生物体内的外源基因还有发作并产生危害的那一天。
对转基因,无论研究过程,还是应用阶段,一定要慎之又慎。进入食物链,更需要经过时间的长期检验。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