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
不久前,由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编写,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100问》(以下简称100问),该书试图用科学原理、科学数据证明回答社会上对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的质疑。
到目前为止,反转派并没有阻止中国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意思,相反还要建议国家加大力度研发,与美国竞争,占据生物战争武器制高点。然而,向人类食品里转,需要让公众有知情权,因为转基因技术还有许多不确定性,贸然实行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是有很大风险的。
面对公众质疑,《100问》用转基因专项经费及时出版,也多少反应了信息透明与社会进步。
然而,这本没有、没有参考文献、没有详细论述的许多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的科普工作,却给人一种信息拼凑之感,且都是挑选对自己有利的说,反对方提出的一些有道理的质疑没有提及。一些信息老化,且许多存在大量争议,部分是非专业人员提供的欠严谨证据,容易让人对该书的权威性产生怀疑。
我粗略读了一些《100问》,因为许多解答比较简单,也就容易记住一些“硬伤”。从现在起,我陆续不定期就《100问》中的10-20个问题,谈一谈我熟悉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的一些看法,其余问题期待相关专家解读。这里发表第一篇文章。
农民种植转基因棉只打2~5次药吗?
43.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好处?
答:科学研究和长期监测表明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花对生态环境有利。我国科学家针对不同棉区大面积种植抗虫棉后对农田生态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连续10多年跟踪监测,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得出了几个明确的结论: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和红铃虫的为害。棉铃虫和红铃虫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以往棉农防治棉铃虫一年需要打药10~20次;大量用药导致农民成本提高,收益减少,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天敌减少,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之后,品种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抗虫效果,一般只需要打药2~5次,就能有效控制这两种主要害虫,不仅棉花上农药用量减少达70%以上,而且大豆、玉米、花生上棉铃虫的数量也显著减少。二是为天敌和益虫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农田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由于减轻了农药对害虫天敌和有益昆虫的伤害,瓢虫、草蛉、蜘蛛和寄生蜂等害虫天敌和有益昆虫的数量成几倍到几百倍的增加,抗虫棉田及其周边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多样,有利于农田环境保护。三是发展了配套的害虫综合治理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多种害虫,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随着主要害虫得到有效控制和农药用量显著减少,次要害虫种群数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蚜虫数量减少,盲椿象数量增加。围绕抗虫棉的栽培管理,及时灭除杂草和转主寄主,合理使用低毒农药,可以确保棉花丰收。
书中说,种植了转基因棉花后,农民由原来的打10~20遍农药,改为只需打2~5遍农药。为了了解确切信息,我从山东棉农那里得到下面的信息:
棉花播种为4月中旬,出苗时间为7-10天。以4月20号为出苗期,十月中下旬收获结束,期间共经过5、6、7、8、9月5个整月,以及4月下旬与10月上旬2周,共22周,播种的第1周不需打农药,再加上出苗期1周,共21周。收获期已经成熟显然不需要打药,这样10月份不计算在内。
棉花一出苗就开始配施农药防治蚜虫,大约每周喷施一次;待棉花结出蚊子嘴之后主要防治棉铃虫,大约一周喷施一次农药;开花后,主要防治橡皮虫,也是大约每周喷施一次农药。
这样看来,22周棉花生长期间约有20周要打农药,再扣除棉花吐絮前后1-2周,棉农种植转基因棉依然打农药次数在18-20次之间,其变幅超过了种植普通棉的10-20次农药。
种植一亩地棉花整个生育期大约花费一百元的农药。由于国家补贴,一般农药在10元左右,以下是农药参考价格:
蚜螨1滴绝 500ml 每瓶12元
蚜螨块杀 300ml 每瓶9元
三唑铜粉剂 80克 每袋1.5元
三唑铜乳油 300ml 每瓶7元
一桶净 50克 每袋1.5元
从上述价格判断,农民花100元买的农药应在5000毫升左右,按照一次施加200毫升,需要25次打完。再结合农民回忆的打药次数,种植转基因棉花后,农民打农药的次数依然在20次左右,并不是《100问》美化的那样“一般只需要打2~5遍药”。
棉田常见害虫约23种,益虫约20种,基本平衡。只有停止农药,有益昆虫数量才能够像文章说得那样增长,一年20遍左右的农药,何谈有益昆虫数量增加?只有不打农药恢复生态平衡才是硬道理,转基因技术我看未必。
参考阅读 《转基因抗虫棉缘何还要打农药?》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