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挺身而出 ——华山抢险30周年回眸与思考
2013.11.19 来源: 解放军报 : 侯培琪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政治部
1983年5月1日,在以险要著称的华山千尺幢,第四军医大学一百多名干部学员冒着被挤落山崖的危险,奋力抢救因拥堵而从崖梯上腾空摔落的受伤群众,组成人墙安全疏散上千名游客,中央军委授予他们“华山抢险战斗集体”荣誉称号。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关于人生价值的大讨论,使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的青年一代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30年后的今天,面对社会多元多变的价值取向,如何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大爱,做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拥护者和模范践行者,回顾抢险战斗集体的英雄之路,仍然是照亮这个时代的精神丰碑。
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的壮举激励青年人为人民勇于担当,争做传递正能量的火炬手
任何一个时代,青年人都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是勇于担当的民族希望。华山抢险战斗集体正是青年人的榜样。当十几名游客从80多度倾角的悬崖上腾空跌落时,这些20岁左右的青年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用双手托举生命,用臂膀挽起人墙,让命悬一线、惊慌失措的群众看到了生的希望。这一托,托出了那一代青年人将人民群众安危举过头顶的担当意识;这一挽,挽出了改革开放初期各类价值观激烈碰撞中,人民群众对青年一代的信任和赞赏。正如当年一位被救青年的感言,“我原认为寻求人生真谛靠个人奋斗就行,对别人的事情总是冷眼旁观。子弟兵的行动证明‘洁身自好’的想法既可怜又好笑,作为青年人必须勇于拼搏。”旗帜常在,精神常新。30年时光虽已过去,但抢险战斗集体的英雄事迹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为祖国和人民奉献青春和热血。
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少数青年弱化了责任意识、远离了崇高理想,世俗化、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有所抬头。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我们在看到年轻战士们奋战一线、无数青年志愿者驰援灾区的同时,也见到了某些虽顶着高材生的光环,却逃避职责、丢失阵地的逃兵。参加抢险战斗集体的青年们用行动告诉我们,青年人只有摆脱单纯的自我设计、极端的个人主义,胸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才能真正在社会思想发展变化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引领新风尚,传递正能量,让真善美闪耀永恒光辉,用热血和激情筑起社会的道德屏障。
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的精神感召大学生为人民乐于奉献,争做实现中国梦的先行者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活力的知识分子群体,是肩负更多社会责任和人民期盼的时代先锋。华山抢险战斗集体正是大学生的楷模。危难关头,在华山之巅的二仙桥、青柯坪,人们看到的是华山抢险战斗集体正用自己学到的医学知识紧急施救,为许多重伤患者赢得了最佳治疗时机。30年来,那段青春的奉献之歌,在他们各自的工作岗位传承延续,他们有的成长为服务基层的好医生,有的已是精于术业、硕果盈枝的专家,无论身处何方,身居何位,知识报国、倾心为民的抢险精神无一例外地浸入了这些年轻大学生的灵魂和血液。
今天,中华儿女正在齐心协力地追赶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华山抢险战斗精神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会给每一个为实现中国梦而矢志奋斗的大学生带来无穷的榜样力量。榜样告诉我们,只有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做追梦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才能在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与人民并肩奋进中体现价值、成就事业。
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的事迹引领革命军人为人民敢于牺牲,争做能打胜仗的排头兵
军人因使命而存在,因无畏牺牲而崇高。华山抢险战斗集体正是革命军人的典范。华山抢险亲历者、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雷伟说:“那一瞬,有人在哭喊,有人在旁观,我们作为军人必须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正是在火热军营培树出的使命意识、牺牲精神,才让这些年轻军人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面对死亡时选择了挺身而出。军人的伟大,就在于关键时刻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广大人民利益为重。在空军某部的一次飞行训练中,一架战机骤然失去动力,为避免飞机坠落到人口稠密地区,飞行员果断改变飞行轨迹,放弃逃生机会壮烈牺牲。没有一种东西比人的生命更宝贵,没有一种精神比让出生的机会更伟大。就像这样在生死关头,放弃自己生的机会,给予他人活的希望的军人还有很多很多,冯思广、曾毅、武勇明、喻亮、沈星……正是这些英雄,他们以自己的牺牲来延续他人的生命,才使整个社会、民族、国家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从亚丁湾护航到利比亚撤侨,我们看到,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延伸拓展到哪里,军人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当代革命军人应该始终像抢险战斗集体等英雄们那样,面对危险挺身而出,面对牺牲英勇无畏,切实按照强军目标的要求,涵养军人血性,砥砺军人作风,培树战斗精神,时刻准备为保卫国家和人民赴汤蹈火、英勇献身,勇做能打胜仗的排头兵。
解放军报:“接地气”要“接通”
2013年11月19日14:58 来源:解放军报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各部门都强调要“接地气”。领导和机关下基层多了,接触群众广了,坐在办公室看材料、批文件少了,但如果“接地气”只是走向基层而没有深入基层,接触群众而没有根植于群众,身处“江湖”而心在“庙堂”,搞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看问题浮于表面、浅尝辄止,走不进群众内心,说不到群众心坎,不了解群众需求,难以和群众血脉相通、同频共振,那么这种“接地气”反而成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地气”,一为“地中之气”,自然界只有地气和天气上下交融相接,才会出现生机蓬勃的状态;二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庄稼只有顺其自然,融入特定地域环境,才能汲取营养。但无论何解,都讲究一个“融”字、一个“通”字。走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上就是“走心”,关键就是要“接通”。领导和机关“接地气”,就要按照习主席“三个着眼、三个见到成效”的要求,来一场“心灵跋涉”、“党性洗礼”和“行为洗刷”,时刻检查和警示自己:“根”是不是深深扎在群众之中,“脉”是不是与群众紧密相连,“气”是不是与群众融会贯通。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心实意与群众来往、诚实谦恭地拜人民为师,才能接通地气、融会心声,收获在办公室听不到、看不到和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破解难题的新办法,才能做到耳聪目明、头清脑醒,保证决策科学、决断正确,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合乎规律、顺乎民心,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把“地气”接通,重要的是把群众当作历史的主人。只有克服“官本位”,摒弃“衙门”作风,沉入基层、深入民心,盯着群众干工作,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常念百姓之苦、常思民生之艰、常怀敬畏之情,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干群众看得见的事,才能真正同群众“站在一起、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获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确保我们的事业生机勃发、卓有成效。(宁显福)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