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用时超13个小时,提出批评意见313条。报道称,会上不断听到掏心见胆的话,撞击人心。一句句发言真刀真枪,火辣辣叫人出汗。
大多数群众对此表示赞赏、肯定和支持。当然,也不乏阴阳怪气、讽刺挖苦的。这说明,对于“推墙派”而言,共产党无论如何做,都不会让他们满意。对于共产党和现行体制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佯装不知;对于共产党的过失,他们不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大肆渲染。如何对待和处置这种情况,如何营造并维护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舆论氛围,已成为考验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问题。
兰考之所以令人瞩目,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焦裕禄。当年,焦裕禄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忍着肝癌的剧痛,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如何对待这笔精神遗产,不但关系兰考的发展,也检验兰考领导层的精神境界。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就在民主生活会上,发出被很多人压在心里的“兰考之问”:为什么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财富,50年了经济仍比较落后,10万人没脱贫?为什么兰考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还那么多,社会矛盾大事小事不断?
按说,有了这笔精神财富,兰考的发展应该更好才对,而事实上兰考这些年虽不能说没有发展,但并不尽如人意。是焦裕禄精神不管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兰考发展的一般化,原因恰恰在于焦裕禄精神没有得到大力弘扬。用王新军的话说,面对困难和问题,是自己冷却了,退缩了,摆困难、讲客观多了,自我要求标准低了。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的话更直白,说白了我们变了,变成“官”了。
更有甚者,有的干部竟把焦裕禄精神当成包袱,一听到焦裕禄就烦,甚至说:“倒霉就倒霉在焦裕禄,因为他,兰考很出名,大家都盯着,都在对比。”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却被一些干部视为包袱,这种怪现象的根源就在于,他们的精神境界与焦裕禄相差太多——焦裕禄要奉献,他们要索取;焦裕禄要艰苦奋斗,他们要安逸享受;焦裕禄为民众办事,他们则为自己办事。焦裕禄精神给了他们无形的压力,让他们感到不自在。于是,焦裕禄精神被他们束之高阁了。
一个地方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的客观条件,但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一种精神的弘扬,有赖于一种氛围的普及。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给人以内心的触动。笔者以为,解答“兰考之问”更根本的办法,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把那些背离焦裕禄精神的人拿下,让愿意弘扬焦裕禄精神的人上来。对于兰考如此,对于全国亦复如此。▲(是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