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11月16日发表了《致信高校教师:请不要在课堂上抹黑中国》的文章,提到有80%的学生反映有教师在课堂上牢骚满腹,甚至把中国当成了负面案例库。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上就始终在流行着种种负面思想,其中崇洋媚外的思想最是根深蒂固,以“外国月亮比中国圆”为代表,外国一切都是好的,中国一切都是坏的。在这种思想引导下,中国出现了大面积的知识分子外流现象,甚至在八九十年代公派欧美留学的留学生,有百分之九十都选择了不再回国。
与之相对的,中国刚刚建国的时候,钱学森、钱三强等一大批在外国学业有成、在各自领域处于巅峰水平的知识分子,不顾国内科研环境的薄弱,冲破各种阻挠,毅然选择回国。而在往前的民国时期,也同样有许多知识分子选择归国报效,甚至还有大批的东南亚生活富足的华人华侨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有的知识分子一腔热血、奋不顾身的投身到国家、民族的革命和建设中去;而在中国打开国门,迎接新时代的时候,却有另一批知识分子选择对外国的国旗宣誓效忠,甚至其中有一些还成为外国敌对势力对华恶意宣传的唇舌。
1840年至今,中国和中华民族沉沦到谷底之后慢慢爬升,在这个过程中,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里出现了严重的民族自信的动摇,“崇洋媚外”作为一个中华民族从未有过的思想倾向,在能够接触更多信息的知识分子当中广泛流行。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20世纪到21世纪,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大学里,这种思想一脉相承。
80年代公派出国留学的名额有限,“不幸”留下来满腹牢骚,再过几年与当初的“幸运儿”一接触,看着人家满身的外国货不禁自惭形秽,根本就没注意到“幸运儿”的双手上怎么也擦不干净的油垢。哪怕他们知道了光鲜的昔日同僚绝大多数在外国的“体面”工作无非是在中餐馆里洗盘子,他们也认为:给外国人洗盘子也好过于给中国人上课。
他们的愤愤不平、传递给了他们的学生;他们的学生留校、继续给新一代的学生们愤愤不平。
今天在中国的大学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大骂中国、中华民族的,是当初“不幸”一代的后人,“倒霉二代”。他们要贯彻长辈的“谩骂基因”,却比他们的长辈更偏激,起码他们长辈在课堂上谩骂的时候,例如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可算是言之有物,而“倒霉二代”们站在了课堂上,却找不到很多、很直观的证据,于是,造谣和抹黑就成为了他们继续谩骂、发泄不满的必然选择。
2008年三月,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美国CNN用剪切图片的方式抹黑中国被中国网友发现,三十年来公信力极高的外国跨国传媒才在中国民间第一次受到严重的质疑。以此为标志,外国“高大上”的形象开始坍塌。最普通的中国人开始认真反思过往三十年来“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是与非。2008年接下来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团结与自信主导了中国社会心态,“外国”与“中国”的形象较量中,“中国”首次占了上风。这之后的六年间,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日益提升,“海归”成了新名词,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知识分子出现了大面积的回流。
在2014北京apec会议期间,不论是出于奥巴马中期选举失败、瘸腿的现实,还是出于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交恶,还是考虑到“伊斯兰国”的严峻挑战,还是因为中韩两国的接近,奥巴马这次在华的发言和表态相当友好:不仅多次重申美国无意遏制中国,还首次将东伊运定性为了恐怖组织。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国内尽管仍旧有许多争议,但总体来说,批评多过诋毁、建议多于抹黑。找回民族自信的中国人不再纠结于中国和外国比起来到底“好不好”,而是争议着怎么样做会更好。80年代一度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崇洋媚外思想受到大众的嘲笑和鄙视。
然而,思想的惯性是强大的,马列哲学统治中国六十年,社会上仍旧有封建思想的残余。在中国日益自信的时代,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中国仍旧有市场。而且,越是接触的信息多、越是知识水平高,就越容易无视现实,陷在“美国梦”里无论如何也醒不过来。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存在着左右之争,区别在于其政治思想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其立场是无产阶级的还是资产阶级的。同时左翼思想和民族思想走的很近,而右翼思想则往往和国际思想不分彼此。
从其自身来说,左翼知识分子多是民族主义者,强大的民族自信让他们更多的思考中国怎么才能做到最好,强调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右翼知识分子多是“国际主义者”,脆弱的甚至消无的民族自信让他们更多的宣扬外国的才是好的,崇尚“普世价值”。左翼知识分子对国家和社会存在的问题,其心态是“恨其不争”,右翼知识分子对国家和社会存在的问题,其心态是“恨其不死”。左翼知识分子的出发点是建设性的,而右翼知识分子的出发点则是破坏性的。
例如,针对腐败问题,左翼知识分子会提出加强人民监督、加强机制完善,强化在职问责和退职追逃,提高工人、农民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加入到反腐败的人民战争中来;右翼知识分子则会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建议:鼓动群众上街、三权分立与美式大选,共产党靠边站、军队国家化、国企私有化、土地私有化。
明眼人可以看的很清楚,左翼知识分子的建议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群众在改革成果分配中的比例来拉近官员与人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地位,从而强化监督和制衡。而右翼知识分子的建议则不在乎社会是否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下降,他们的思想核心是推翻共产党,他们更愿意采用香港占中那种街头颜色革命的方式来达到他们的目标。
学生们是单纯的,没有经过社会磨砺,他们头脑里的思想更多的是来自书本和自己的小圈子,所以,课堂上成为了右翼知识分子最好的宣传、鼓动的阵地。不论是台湾的反服贸、还是香港的占中,逆潮流而动的右翼知识分子无不将单纯的学生当做了挡箭牌和敢死队来实现他们的政治野心。有这些同为华人文化圈的事件为例,中国高校里的右翼知识分子越发不安分,甚至谋求在香港占中的同时,在国内鼓动学生进行支援。否则,在课堂上诋毁、抹黑中国的事情已经有好多年,为何主流媒体现在才发声?
左翼知识分子随着毛泽东的被“清算”曾经集体沉沦,占据传统三大传媒的是右翼知识分子集团。然而,大学扩招,扩大了知识分子数量,两极分化,使更多的知识青年投身到左翼,互联网时代,打破了右翼知识分子的信息垄断。左翼知识分子正式成为一种复兴力量发起了对右翼知识分子的挑战,也给迷茫中的人民提供了对比分辨的机会。
什么样的声音是批评,什么样的声音是诋毁;什么样的声音是建议,什么样的声音是抹黑,在互联网的时代里,不仅传统三大媒体不再能指鹿为马,便是曾经神圣的一言堂的高校教师们,也不再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骗就怎么骗。
正如中华民族自信的回流一样,左翼知识分子、爱国知识分子的回流也是历史的必然。每一块版面、每一张讲台,都是批评与诋毁、善意与恶意、建议与抹黑的陈列版和斗争舞台。
真理,越辩论、越明晰,人民自会作出自己的选择。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