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能超越“老境界”吗?
——我看“新常态”(之二)
赵 磊
拙见二:新常态意味着新思路,然而直到目前为止,顶层设计的思路似乎仍在老常态的境界中左右摇摆。
“新常态”要有什么样的新思路,官方的解读下了不少功夫,也有不少创意,最大的亮点就是“创新驱动”。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的感觉是:“新常态”的愿景,“老常态”的境界。为什么这么讲?我注意到,“新常态”的境界仍然超不出供给学派的思路,别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了,就连凯恩斯主义的政策都视若离经叛道。
今年7月份在和李民琪教授座谈经济形势的时候,我有这样一个判断:经济走势进一步下滑表明,“既定的存量资本已经越来越缺乏活力,需要注入增量资本来增加新的活力”。但是,“用增大供给的办法来解决供给过剩,只能是扬汤止沸”。(参:《成都学者对话李民琪:中国问题不在供给,而在需求》)
7月份我在一篇博文中谈到:“刺激供给的政策解决不了产能过剩”,“如果调结构落入‘空转’将会怎样?其结果,本届政府不得不重复上届政府的做法来‘保增长’:采取制造公共需求的宏观政策来维系越来越狭小的市场需求。可以预测,如果经济指标进一步恶化,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必然趋向于扩张性的宽松。这种概率或越来越大。”(参拙文:《我对当前局势的看法》)
下半年以来,经济进一步向下的压力不断增大,官方出人预料宣布降息,宽松的货币政策越来越明显。今年11月份的经济数据刚出来,CPI和PPI有通缩加剧的压力。很明显,明年1月进一步降息降准不可避免。
一旦降息的窗口打开,明年通胀的压力将随之上升。在当前通缩的“新常态”下,老百姓对基本生活的物价都大有无力承受的切肤之痛,一旦通胀加剧,百姓的感受将会如何?
经济活动并不仅仅是生产力层面的活动,还包括生产关系层面的活动。离开生产关系层面来谈经济,是片面的。“创新驱动”没有错,很好;“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很OK。但是,创新驱动主要是生产力层面的活动,技术创新不仅寓于生产实践之中,需要必要的时间积累,而且也离不开相应的生产关系支撑。
生产力的创新永无止境,可是当生产关系不给力了,你生产力的创新再正确,也动弹不了——这就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如果生产关系失衡了,那么生产力的创新既给不上劲,也找不着北,你上哪里去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就目前世界和中国的产能过剩情况来看,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不在供给,而在于需求。“需求不足”是9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基本宏观背景。虽然中国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可以通过投资需求来暂时掩盖消费需求的严重短缺(2008年以后政府4万亿投资就是典型)。但是近1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这个基本难题的症结,越来越集中于消费需求。随着收入分配关系的尖锐化和两极分化矛盾的显性化,投资需求也越来越无力缓解消费需求不足所造成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不是说投资需求就没有潜力和空间了,问题是,在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在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的今天,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严重障碍。要说结构性问题,这就是最大的结构失衡。
那么官府的政策呢?虽然“新常态”强调要有“新思路”,很遗憾,要么口头上说说,要么王顾左右而言他。此话怎讲?道理很简单: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若想有效解决消费不足和消费扭曲的问题,必然触及收入分配关系;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就难免有损资本的利益(“新农合”等公共政策的立意和效果值得充分肯定,但远远不够)。
一句话,如果真正重视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就必须抓住收入分配关系这个要害。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但常谈常新。不说也罢。
问题的症结有如“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可为何官府似乎不得不避而不谈呢?窃以为,“新常态”的愿景之所以仍然摆脱不了“老常态”的境界,或与决策的立场有关,而立场往往又是利益的结果。
顺便说一句,《我看“新常态”(之一)》挂出来后,有人不高兴了:“(官府)这里一出点积极的东西,赵磊先生就马上来评头论足。⋯⋯我看他就不希望出现什么进步。”虚心接受批评,为了不给“很大很大的大棋”泄气,我真心期盼如下:
若能把“为人民服务”的决策立场贯彻下去,若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执政的落脚点,嗟呼!何至于此?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