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确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创举,大批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知识青年在具有无以伦比崇高威望的人民领袖的号召下奔赴农村,和广大农民生活战斗在一起。这里面所蕴含的丰厚意义实在难以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与论述,尽管有关的文章与著述多如汗牛充栋,对此的结论也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但归根到底也难以涵盖其在主客观上所具有的深刻本质和深远持久的历史意义。
只有在新中国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度,只有在把自己的政府服务指向定格在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类历史上才可能产生如此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非凡举措。谁都知道,城乡之间的差别,知识与劳动实践之间的差别,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差别,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一直客观存在着的恒定思想意识与地域间业已固化的差别。向往城市化的生活,向往劳心者治人式的生活,几乎是再名正言顺不过的普遍阶级意识。统治者认为这是金科玉律般不可变更的天条,被统治者也从未对此产生过多少怀疑甚至他们自己也在不断地努力挣扎着希图自己有一天也能走进城市、走进统治者的行列。
在中国,一个以四书五经为蓝本的科举制度就把学而优则仕的教条牢牢扎根在人们心中,富家子弟书香门第的孩子竞相努力以便鱼跃龙门,穷家子弟如《儒林外史》里范进那样家无隔夜之粮的人,也有几乎把一生的希望都维系在科举考试上的。因为谁都知道,一旦金榜题名,名誉地位钱财就会滚滚而来。被统治者就会一夜之间咸鱼大翻身,被人艳羡地走进食人者的行列。因此幼教诗歌《神童诗》中也就有了这样的句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而这些话谁都明白它根本上是不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它更多属于原本就是统治阶级队伍里的那些子子孙孙们。
至于贫贱如范进者能有金榜题名喜极而疯机会的,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里侥幸金榜题名的十万进士中,恐怕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至于司马迁在《陈涉世家》里借陈涉之口说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虽然不乏激励后人勿信天命凡事当为的积极意义,可说到底,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又有谁去启蒙他们或者由他们内心自悟出这样的道理呢?
倘若一个时代有百八十人有此觉悟水平的话,历代统治者也不可能恪守着家天下的道统不加变革就可以悠然自得地君临天下的。科举选人自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所在,但一千多年只有十万人入列的残酷事实,金榜题名之荣几乎对绝大多数读书人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的神马浮云,至于连衣食都难以自给的广大穷苦之家,文盲是他们的本色,识字对他们来说是近乎于难以企及的奢侈。不识字就读不了圣贤之书,读不了圣贤之书,又上哪里去金榜题名?在失去了经济基础之后,就同样失去了文化基础,失去了文化基础,基层贫民就只能按照统治者的意愿认天命顺天道归天理了。这里的“天”当然指的就是封建的统治秩序,就是客观存在的阶级差别。
毛泽东领导下的新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崭新时代。在这个国度里,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一切旧有的传统都被无情翻转过来,一切旧有的秩序都被彻底打乱。政府成了人民的政府,政府各机构成了人民的办事机构,政府大小官员与职员都无一例外地成了人民勤务员。几千年来被抬高得无上荣耀的知识分子再也没有了昔日的尊贵,全都成了和普通人一样的人民大众。尽管他们依然因为饱读诗书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可完全没有了高高在上的优渥身份与特权,并且要他们从思想上接受劳动人民的再教育,以期望有一天能真正把自己融化到人民大众中去,成为他们中的普通一员。
毛泽东本人就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大知识分子,他深知改造知识分子并使他们能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难度与风险。因为传承历史并秉笔书写历史的人物非知识分子莫属。历代统治者,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与需要,不得已之下得罪过少数知识分子,但大多数封建帝王们都知道如何卖通知识分子,以便他们在自己身后不用刀笔损毁自己。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个皇帝就因为得罪了知识分子,原本并不很坏的形象一直以来都被猥琐狭隘的知识分子们糟蹋得不成样子,这就是秦始皇和雍正皇帝。
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首创郡县制度,可以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居功甚伟,可他却被把持舆论权力的知识分子们骂得体无完肤;雍正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横扫前朝留下的诸多弊端,为康雍乾盛世立下了不可替代的承上启下之功,只因他过于铁面无私,直接触动妨碍了知识分子和豪门大户的利益,在他身后便遭到了恶人们狺狺不断的狂吠。
毛泽东可能是历史上遭受无良知识分子诋毁谩骂诽谤最严重的最高领导人了,在历次运动中不愿接受自己固有身份与思想观念改造的一批所谓的知识分子,一直对毛泽东提倡的知识分子要无条件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号召与行动耿耿于怀如骨鲠在喉,直至在他身后骂了几十年依然余怒未消。就连一些所谓的受人尊敬的大知识分子,也难以抹去自己心中那份来自几千年封建尊贵观念的天然清高,把毛泽东改造领导干部与知识分子思想意识的五七干校污蔑为迫害他们的“牛棚”。由此可见,要想扭转几千年来业已固化的封建尊卑意识是多么的不易,要想改造并根除人与人之间延续了几千年的等级思想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关于毛泽东发动这一声势浩大前无古人运动的动机,根据他一贯的思想来推断,一点也不用妄猜别的什么原因存在。早在延安时期,他就在著名的演讲词《青年运动的方向》里讲得十分明白,也做得十分彻底。对于初到延安的城市知识分子,毛泽东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们的教育引导与改造,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要这些来自城市里的革命知识青年,能够从国家民族和共产党立党宗旨的大义出发,自觉接受艰苦革命斗争生活的磨练,自觉改造掉自己思想里留存的封建劣质性东西,真心实意地把自己融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去,自觉自愿真心实意地同广大的基层劳动人民紧密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地逐步抛弃思想上成分不浅的小资情调、清高意识和自我优越感,完全彻底地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志存高远不计个人荣辱的真正革命者。只有这样,革命的知识青年才能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才能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慢慢担负起驱逐日寇振兴中华建立崭新社会制度的革命重任。
可以说,延安时期是共产党人得以锻炼成长并最终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没有这一时期的彻底实践教育和政治组织储备就不可能有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共产党人的一切努力都为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做好了雄厚的各种人力储备。新中国一经成立,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很快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并逐步取得一系列非凡重大的建设成就,这与延安时期的全方位深刻努力和打下的坚实基础一点也分不开。
有人说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个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的年代,一个是延安时期,另一个就是发端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上处于政经一线的诸多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很多就是来自延安时期的知识青年们和当时的军队与地方行政工作人员。今天,在祖国领导和建设岗位上挑大梁的人员中,起领头雁作用的大多都是当年的知青经历者们。火热而有条理的实践斗争生活,使没文化知识的人既学得了丰富文化知识又积累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使有知识的人,在实际斗争生活中不但丰富发展了自己已有的文化理论知识,更使他们把所学知识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而完美地体现出了知识本身应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于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其他动因,说法不一。有说是为了减轻城市就业工作压力的,有说是为了应对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疏散知识青年到乡下去以图核战突然爆发后保护人才需要的,也有说把城市知青下放到农村去是为了加速城乡结合,改变并提高农村落后生产技术水平的。总之,各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或许各种说法都涵盖于其中。笔者始终认为,知青下乡接受锻炼,更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使然。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毛泽东虽然自己是大知识分子,又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他一生所系根在国家与人民,除此之外在他身上实在难寻出一己之私。他虽然出身农村,是天生的农民,可他又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优秀知识分子和坚定革命者。如果按照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才华过上锦衣玉食的上等生活。他当年曾担任过国民党中央的代理宣传部长,若不是出于自己崇高革命理想的需要,就在那里一直发展,即便后来做不了万人之上的国民党党魁,起码也能跻身于极少数人才可能拥有的显赫高位。可是他忘却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把自己置身于革命斗争需要的山沟沟里点燃了红色革命武装斗争的烈火,当上了被国民党政权和国外反动势力一直叫骂的共匪头子。如果不从政,毛泽东拿起他的一支如椽巨笔,无论搞学术研究还是搞文学创作,那也一定是难得的一流高手,照样可以衣食无忧安享尊贵,照样可以青史留名。可他偏偏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这些唾手可得的令许多人羡慕得双眼都滴血的美差,毅然走上了一条献身国家民族和人类崇高事业的不归路。他年轻时在长沙读书的时候就和好友一起利用暑假走遍长沙附近许多县乡,零距离接触农村与农民,对他们的生活细心观察体验,了如指掌。他后来之所以被人誉为农民运动之王,当与他年轻时候的用心与付出是分不开的。唯其体验深透,才收获甚多,这是那些坐在书亭里凭空想象的空头革命家们永远也难以理解也难以企及的。
因此说到知青上山下乡的动因和意义,笔者认为起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存在:
一、它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传统,把知识直接变为为民所用的实践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所谓的文化知识一向是统治者统治人民奴役人民的工具。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的劳动人民全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他们的一切文化知识都来源于祖辈的口传和现实生活里及少数读书人的言传。他们所获取的知识大都是经过统治者篡改之后有利于自己统治的御用知识,而这些御用知识对于他们的生活又是丝毫不起作用的。实话说,学校越多越能使文化科技知识得以普及,越能提高全民的文化道德水平。可有一条谁都承认,知识的学习贵在使用。有谁敢说自己自小到大所学知识有百分之二十在生活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恐怕没有,除了极少数所学与所用有直接联系的特殊人员之外,许多人所学的许多知识既没化为生活工作的能力,也没有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
毛泽东对此问题早已洞悉得入木三分,他对自己从苏联回来的长子毛岸英的谆谆教导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很不看好单纯无用的书本知识,他最看重的是工作实践。在他麾下的将帅星河里,许多人原本就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可在实际斗争生活中他们既学习打仗又学习文化知识,学以致用的实践,使这些原本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人一个个出人意外地成了一流军事家乃至颇带文气的儒将。彭德怀的领兵打仗能力举世皆知,可他在《彭德怀自述》里表现出的不亚于打仗的出众文采也令不少人叹为观止;杨得志不过是一个不识字的修路工,由于参加了红军,一边学打仗一边学文化,他不仅成了赫赫有名的开国上将,由他撰写的回忆录《横戈马上》所表现出来的出色文采也让人击节赞叹。
知识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算是有用的知识。知青们由城市转而深入到农村,不仅人得到了锻炼,所学知识也自然转化成了生产力。谁敢说下乡到各地的知青带去的只是一群生龙活虎的热血青年而不是一次空前绝后的文化知识大普及?谁敢说下了乡的知青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体验不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有效城乡大融合?谁敢说有了知识的青年人把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之后不是为自己的人生积累了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吃了苦受了磨练的城市知青,不管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他们都会有自己该有的担当与责任,都会有自己无可战胜的信心与勇气,都会有自己不虚此生的感慨与庆幸,都会有自己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的自豪与荣耀。
二、知青运动加速了城乡之间的大融合,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历史鸿沟
城里人与乡下人在中国这样封建秩序维系了几千年的古国里始终泾渭分明,始终难以愈合。知青运动使得成千上万的城市年轻人一下子涌进了乡间,不管在其后的日子里他们是如何艰难地适应农村适应农民,也不管农民们是如何艰难地适应他们,总之,带着昂扬的人生理念,这种有绝大多数人自觉自愿的行为所带来的人际关系大交合直至大融合行为,都是一种崭新的人际融合行为,它带来的新鲜感和冲击波一定令进入者和接纳者既心存顾虑又惊喜不已。那时候人民领袖的至高威望和正确动议,不仅令血气方刚的知识青年亢奋不已并心悦诚服的接受,就连许多不识字的农民也丝毫不存疑惑之心。对知识青年们来说,伟大领袖既然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并且告诉大家“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那就义无反顾地响应,毫不动摇地执行。对于农民们来说,这些城里年轻人一个个都是金枝玉叶,都是一肚子文化知识,能来到咱这偏僻乡村,也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作为毛主席派来的客人,岂敢怠慢丝毫?陌生的距离感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很快就烟消云散了,相互关心学习,共同生活劳动,成了他们的主题。许多知青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与成长,他们先后被社员们推举为老师的,推举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推举上大学的。那时候的下乡知识青年,是时代的一道亮丽风景,侯隽、邢燕子等知名知青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在长期劳动实践中,不少下乡知识青年娶了农村姑娘作妻子或嫁给农村青年作妻子,城乡大融合的趋势在那个特定时期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迅速得以扩张弥散,有力促进了区域间、民族间的大团结大融合。这是谁也不能够抹杀的历史功勋,将永远留存在共和国乃至人类的发展史上。
三、大批城市青年在农村得到了空前锻炼,为今天的祖国建设造就了一大批卓越人才
当金钱名誉利益越来越成为当今许多数人追求的主题时,当越来越多的人贪恋优越的城市生活越来越淡漠基层劳动人民时,当虚胖的人群越来越多、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众时,有谁想象得到这背后潜伏的巨大危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单纯的物质追求和无节制的浮华享受几乎消磨殆尽了我们民族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向心力。当贱视劳动人民、漠视他们酸甜苦辣生活现状的风气日益蔓延而没有节制的时候,当众多国人只追求肥大体态而筋骨日益脆弱、精神日益萎靡的时候,当小孩子们被功利性教育整治得只追求分数而毫无爱国爱民信念的时候,谁敢说一旦国难当头,沉溺在靡靡之音下的国民有能力、有担当地再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我们民族的钢铁长城,确保国家民族渡过难关平安无虞?
想想那时候的人们,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毅然决然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奔赴千里戈壁、扎根白山黑水、劳作黄土高坡、驰骋千里草原,歌声、号声、劳作声,如黄钟大吕一般声声入耳;大干、苦干、加巧干,如万马奔腾一样烈烈入目。一代有志青年,在广阔天地里得到了空前锻炼,学得了人生真实的知识,练就了人生不可或缺的实在本领,磨炼了人生弥足珍贵的斗争意志,造就了战胜各种困难的顽强毅力,修炼了无坚不摧的盖世武功,锻造了一颗永不褪色的赤子之心。正是凭着这一点,许许多多的知青人才才得以在党政军各界和经济领域里大展身手。倘若没有了接受锻炼的知青一代,今天的中国真不知可否能够经受得了眼前内忧外患的频繁攻击?倘若不是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的高瞻远瞩和果断决策,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是否依然能够顺利执政、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在中国依然前行?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古人的教诲,毛泽东始终如一践行着。知青上山下乡,干部必须坚持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就是对古人教诲的发扬光大。只可惜有的人太过自以为是,认为书斋里就可以走出盖世英主,办公室里就可以诞生盛名宰相。殊不知,温室里是永远长不出参天青松的,温床上是绝对诞生不了长跑冠军的。任何人才的培养,都是要经受过百般磨练万般锻造的。一心希望天下之人和谐共荣不分彼此你我的毛泽东,始终都在追求着这一点,实践着这一点,为此他不惜把一切顽固坚持等级观念的所谓读书人和权贵们得罪殆尽。真是甘苦只自知,毁誉两由之。
总之,知青运动的伟大意义只有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才能最终被人们慢慢理解并逐步认可与接受,因为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它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