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长安街知事公众号发表题为“ 官油子正在年轻化,值得警惕”文章,定义了一种“小油条”:现在确有一些干部,年龄不大却圆滑懈怠、套路深深。
文章称,当“满身泥泞”的敌不过“满身油腻”的,当勤恳干事的赶不上油腔滑调的,更会对选人用人形成严重误导,让那些本欲奋斗一番的年轻人心烦意乱、迷茫彷徨。
文章最后声称,“油条”不分年龄,警惕未老先油。人们厌恶的“老油条”都是从“小油条”演变发展而来的,整治“小油条”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管在萌芽处,防在未然时。
实际上,我相信绝大多数考试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人,都不是奔着混日子去的。但是既然官媒都说官油子正在年轻化,想来也是一种事实。于是我们要追问,究竟是什么让这么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了官油子。我之前看过知乎上一个基层公务员(孟北鱼)的文章,他讲了很多基层公务员的情况,这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我将他某些文章按主题摘录,供大家参考。
一、等级
孟北鱼在某篇文章中写到,“在体制内下级是很难向上级提意见的:比如我认识的某个领导,别说是提意见,即使只是委婉的建议,也会遭致一顿臭骂,在她的眼里,凡是职位比她低的人都是蠢蛋,提出来的都是昏招,职位比她高的人都是智者,说的话都是真理。”
孟北鱼举了一个扶贫相关的例子。他发现某些扶贫政策在实践中完全不可行,比如某政策规定“产业到户资金必须发给贫困户,没有发出去,即属于资金滞留,要追究乡镇的责任”,这些产业必须是指定的产业,如“种植和养殖”,不能用于其他产业,也不能用于“交学费、修房子、交医药费、买吃的、买穿的”。但是在该地,“很多贫困户是没有发展种植和养殖的能力的,比如城中村没有土地、农民工一年难的在家、重病重残老人没有劳动力等”。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钱发不出去就会被追责,发出去了又是违规发放资金(因为不可能用于指定的种植和养殖)。当时的孟北鱼不是官场油子,他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矛盾。孟北鱼建议起草一个正式函,“向扶贫移民局指出他们政策矛盾点”,对此建议,“扶贫办主任签字同意”,但是“分管扶贫的副镇长却拒不签字”,并且把孟北鱼痛批了一顿。孟北鱼说,“副镇长不允许我们提意见,不允许我们指出上级政策的矛盾点”。
这个事情之后,孟北鱼非常失望,他写下了如下的话,“我才发现这群四五十岁的官僚们,他们并不敢对上级的决定提出异议;这群四五十岁的官僚们,他们并不会承认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这群四五十岁的官僚们,他们并不是宽容大度的人。没有人敢指出他们的错误,即使他们的错误已经害一个村支书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即使害一个年轻公务员失去了大好的前途,即使有一个如我一样蠢的愣头青准备正式函告他们,没人敢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也永远不会承认自己错了,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形式主义也好,官僚主义也好,教条主义也好,都是为了免责,他们害怕承认错误,他们害怕被追责,他们永远不会错,所以永远不会改。”
二、欺上瞒下
当年的上级随时准备把锅甩给你的时候,你还会保持曾经的朝气吗?
孟北鱼曾在扶贫口工作,某次会议扶贫局局长明目张胆地甩锅。“县扶贫移民局局长曾经在全县乡镇主要领导会议上说过,2017年我们做错了很多事情,上级部门正在进行相关问题的督查,万一查到了我们县怎么办?乡镇该承担的责任还是要承担起来,不要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扶贫移民局,你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县级部门,推给扶贫移民局就是推给县政府,推给县政府就是推给县领导,把责任推给县领导,你以后还想不想在县里混了?”
请问,这样的话还有半分党性吗?还有半分是非观吗?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成油子,就穿小鞋,是你,你怎么选?
三、形式主义
孟北鱼在文章中多次吐槽形式主义,下面这个例子非常形象。
在扶贫工作中,国家有个全国扶贫系统,于是,“省里面为了我省特色,花大量金钱请某软件公司做了个省扶贫系统”。上行下效,市里面为了“创新”,“也花大价钱请公司做了一个市扶贫系统”,县里面为了“体现先进”,又“花巨资请软件公司做了一个县扶贫系统,还开发了一个手机扶贫APP”。这些系统有用吗?孟北鱼是这样说的,“现在来看,除了第一个全国系统,其他都成了压在基层工身上的累赘”。
为什么成了累赘呢?孟北鱼举例说,“我们曾经在某一年大半年时间都在修改系统,因为贫困户的信息和数据每年都在变化,于是我们每年都要进行数据更新,数据的采集和更新理论上说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但人不是机器人,实际情况也要比理论复杂得多,实际工作中要想得到准确的数据并录入系统通常需要2个月,某年我们修改国家扶贫系统结束,马上修改省的扶贫系统,结束后又马上修改市的扶贫系统,结束后马上又修改县的扶贫系统,由于日常工作繁杂,我们只能晚上和周末加班修改,待本县扶贫系统修改完毕,已经大半年了,掐指一算,再过三四个月又该修改国家扶贫系统了。”
孟北鱼曾经吐槽,扶贫的工作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上面,真正去扶贫的时间并不多。这些折磨基层公务员的形式主义,“反而成了某些官员口中的政绩,借以平步青云”。孟北鱼总结说,“ 有一句名言:你做了什么不重要,你怎样宣传才重要。”
变成油子,你心情舒坦,保持曾经的理想,整天气塞郁结。试问,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怎么弄呢?
四、资料式创新
孟北鱼说,“个别官员无能,却又想要做出政绩,你想让贫困户收入每年都增加1000元是很难的,更难的是贫困户即使增加了1000元收入也不容易看出来。而搞“资料式”创新就简单多了,一点想法,几个人加几天,满满一桌漂漂亮亮的档案资料就出来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某次孟北鱼去xx村学习扶贫经验,真是大开眼界。“现场会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让各个单位的人查看XX村摆在桌子上那一堆密密麻麻的资料,XX村的第一书记很自豪的跟我们一一介绍,我们把扶贫资料归为了9卷,比省里规定的还多三卷……我们把贫困户的信息分成了6大类,这是全国首创……我们把每个贫困户的信息都单独装一个盒子,每户一个档案,一共有56个档案……这墙上我们提出的改善民生7大措施……这块展板上是我们对于XX村的6步脱贫规划…… 各个单位的参观者马上拿出手机对着桌子上、墙上的一堆档案文字拍照,我也被领导勒令要把每一张纸都翻开,把内容拍下来,然后回去做一份一模一样的。”
某次,“一个级别很高的扶贫部门意识到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太多,资料档案繁复无用,于是开展了一次奥卡姆剃刀行动”,孟北鱼很开心,总算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了。级别很高的扶贫部门要求在“行动中对各种档案的内容进行删减,其中规定贫困户手中只需一本扶贫手册即可”,但是,“我们的直属上级部门马上在里面加了‘四项帮扶’文件。我问上级部门,上上级部门不是说要简化资料,奥卡姆剃刀行动只准贫困户手里有一本扶贫手册吗?上级部门答,你懂什么,这是我们的特色工作,是我们才有的创新工作,以后领导来检查,好让他们看看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朋友们,你觉得是基层公务员愿意变成小油条吗?哪个油条不是在油锅里面炸出来的呢?
我虽然不是公务员,但是对官场陋规和形式主义也深恶痛绝,我觉得官媒提到的小油条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希望能进一步挖挖根源,不解决产生油条的油锅,油条就会不断被炸出来。
为了防止某些人胡乱解读,我要明确声明,我相信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是好的,孟北鱼写的这些并不是主流,而且我国也正在整改和处理,详细明天一定会更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