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降价售房,各地不时爆出新闻,开发商降价被叫停。 降还是不降,这成了开发商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对每一个单独的房地产商而言,降价出售是他们回笼资金,避免资金链断裂的重要手段,对很多中小房地产商来说,甚至是当前最主要的手段。 但是,降价出售的必然后果,就是房价从一个点的崩塌,迅速蔓延至一个面的崩塌,进而出现一系列的风险。很多房地产商的贷款是用住宅抵押的,抵押物价值暴跌,可能会触发抵押贷款中的强制条款。 因此,对房地产商的总体监护人而言,房价不能这样降。 首先来看第一点,为什么说现在降价销售是回笼资金的主要手段。 我国将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分成四类: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
国内贷款,顾名思义就是各种贷款,包括银行和非银机构,其中银行是主体。2022年国内贷款合计1.74万亿,占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的11.67%。 利用外资的比例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自筹资金,既包括股权筹资,也包括债权筹资。比如,股东自有资金、上市房企定增获取的资金,都是股权筹资的自筹资金,发行信用债获取的资金就是债权筹资的自筹资金。也就是说,自筹资金也包括了借来的钱。这一部分2022年占比35.54%。 其他资金占比最大,主要构成就是卖房回款。其他资金最重要的两部分,一为卖房的定金和预收款,一为卖房的按揭贷款。2021年时,银行、信托、债市、股市都被遏制的情况下,房地产商的定金和预收款增加了约0.74万亿,收到的个人按揭贷增加了约0.2万亿。也就是说,在市场监管趋紧的时候,只要消费者认定房价会涨,就仍然会买房,房地产商最大的资金来源就不会缺。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大家心知肚明。中小房地产商还有几个能通过贷款、发债、增发融资的?唯一的自救途径就是赶紧卖楼,抓紧回款。 卖楼就卖楼,为啥要打折呢?因为我国存量房严重过剩,不打折卖不出去了。我国住宅拥有量并不平均,部分家庭拥有多套住房。下表是西南财大2011-2017年统计数据。从2017年数据看,两套房家庭有39.4%的空置率,三套房家庭有48.2%的空置率。
有多套住房的家庭,部分住房往往闲置。闲置的住房也要还贷款。在楼市快速上涨的时候,涨价幅度可以覆盖贷款利息,但是楼市不涨了,甚至下跌了,怎么办?还放在手上烂掉吗?还放在手上白白耗费利息吗?赶紧出手吧。 空置率到底有多高呢?西南财大做了一个分城市的统计,一线城市空置率相对较小,二三线城市空置率明显更多。但不论是哪种城市,空置率都超过合理区域(合理区域在5-10%)。
贝壳去年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住房空置率调查报告》,也印证了西南财大的数据。 贝壳报告称“通常认为空置率在5%-10%之间是合理的,低于此区间则认为空置率过低,表明住房需求旺盛,潜在需求较高。高于10%则认为空置率过高,表明住房供给过剩,存在库存积压风险。贝壳研究院调研28个大中城市发现,其中仅有9个城市处于合理区间,大部分城市处于10%-15%,6个城市高于15%。总体而言空置水平较高,新开发项目可能因为销售困难导致库存积压风险。”
不仅仅是二手房,我国新房的供给也是过剩的。以城市规划为例。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有计划”的规划,但是放到一起就变成无序的竞争,导致我国城市规划远远超过实际需要。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以上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人口达34亿。 2016年新华社记者报道,“在特大城市限制人口、中小城镇扩容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城镇迫切希望加速发展,纷纷提出2020年、2030年人口倍增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以上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人口达34亿。这些规划能容纳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新城,谁来住?” 如此这般的规划,要建多少房子?卖得掉吗? 我国房子早就过剩了,就是有人愿意承认,有人不愿承认。 中央党校的周天勇在2016年时发文称,2015年底“城镇住宅存量大约在32881万到35411万套之间”,如果算上2015年正在施工和新开工的,2016年后即使新楼盘一个也不开工,“城镇全部住宅供给将达到41594万—44594万套……可容纳12.69到13.6亿人口居住。” 在这样的情况下,2018年后新开盘项目去化率明显走低,房子越来越难卖了。中银证券报告称,“重点城市开盘去化率降至历史冰点”。
一方面是需求不断萎缩,一方面是供给面临过剩,再加上大量二手房涌入市场,烟花璀璨,只能愿大家安好。 在这种情况下,打折促销,回款自救,就成了中小房企的主要诉求。 但是这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你能打折,我也能打折,大家都打折,于是房价螺旋下滑。但是我国房地产商的贷款一般都是有抵押的,而《民法典》规定,“抵押财产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请求恢复抵押财产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恢复抵押财产的价值,也不提供担保的,抵押权人有权请求提前清偿债务。” 也就是说,如果周边房子下降,导致抵押物价值下降,银行可以要求开发补充相应担保,如果开发商做不到(现在的民营开发商哪一个能做到?),银行可以强制要求提前清偿。至于怎么提前清偿,我就不知道了,想来总是有些手段的。 目前,房地产开发贷余额13万亿,加上信托、委托贷款肯定会更多。如此大规模的贷款出现抵押物价值降低,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就是一个两难的局面,不降价麻烦,降价也麻烦,房地产商的囚徒困境。 也许,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地产资本的兴衰》,全文发布在“佐伊的读书圈”。 为防止有人断章取义,我要明确声明,我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总会挺过去。 经济下滑的时候,普通人怎么才能多看一步、少踩些坑?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