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配“普世”?:
为南方报系收购美国新闻周刊被拒打个抱不平
云淡水暖
6月18日,诸多报纸刊载了一则新闻,“南方报业集团洽购美国新闻周刊遭拒绝”(中国广播网),或者是“南方报业集团洽购美国新闻周刊遭拒 非价格原因”(天山网),据报道:
记者拨通了向熹(南方周末执行总编)的电话,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记者:近日网络上有关于成都博瑞、南方集团等中国机构赴美收购《新闻周刊》(《Newsweek》)受挫的消息,并说你在操盘此项目,请问这些是不是事实?
向熹:我今天也看到了网络上的消息,是事实。这些信息是公开信息,境外媒体前几天已经有报道了。
……
记者:网上消息说美方拒绝中国财团的理由不是价格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向熹:没有明确的原因,…无需解释理由,不是价格原因,是境外媒体根据情势的判断。我个人觉得原因较复杂,但有一点,卖方不真正了解中国有理想的媒体人、媒体机构的愿望。…
草民一看顿失有些晕厥,美国的“卖方”怎么会“不真正了解中国有理想的媒体人、媒体机构的愿望”了呢?因为,一提到向熹先生的名字,连草民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美国总统奥巴马,起码,奥巴马总统的新闻团队,是把向熹先生的群体——南方们看成“中国有理想的媒体人、媒体机构”,而且是情有独钟的。身为美国媒体的卖方,怎么会记不得奥巴马总统与南方的一段佳话呢?
就在去年,2009年11月18日的《南方周末》“深度”版,用斗大的字体刊登了一个标题“奥巴马接受南方周末独家专访”( http://www.infzm.com/content/20091118.shtml),中间是一大幅照片,向熹先生与奥巴马总统“促膝”而坐,侃侃而谈。
其实,深意在于这个“独家”,可谓是令人“漫卷诗书喜欲狂”,来自网络坊间的信息,《南方周末》的同门兄弟《南都周刊》的主笔,笔名“石扉客”的,在自己的twitter写道:“向熹泪流满面”,如果属实,可以想象南方们是如何地看重此次被“独家”的荣耀。
作为一个佐证,南方报业评选的“2009年度记者”,就是坐在奥巴马被“独家”专访的现场的另外一位,叫做张哲,南方报业评选张哲的“入选理由”是这样描述的:(张哲)与向熹一起坐在奥巴马对面的那一刻,注定将载入报史甚至中国新闻史。…
好家伙,不但被认为代表了南方们的“报”而载入史册,而且还自认“代表”了“中国新闻”且要“载入史册”。
获此殊荣者张哲先生发表在南方媒体网站上的获奖感言“南方报业2009年度记者张哲:我的2009年 两个标签”中,是这样描述的“作为记者的我,2009年无疑被贴上了两个标签:‘奥巴马’和‘加沙’。… 这是一个绝对可以入选中国传媒年度事件的独家专访。…一天之内打通我手机的还有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等等,大片(因为:批)的知名国际媒体记者。…但正如很多评论所讲的那样,这次专访是国际社会对南方周末25年来不懈努力与坚持的巨大肯定和回应。…奥巴马的点名专访,…它同时也是国际社会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樊篱,对这份报纸的一次不保留的肯定与赞赏。…”
显然,在南方们自身的潜意识中,已经深深地将自身“融入”了“国际社会”,草民要在这里补充一下,应该是“国际主流社会”,说白了,就是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发达社会。在媒体的层面,这个“主流”就是与张哲先生和南方们不无自豪地列举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等等“大批的知名国际媒体”,因为这些“主流媒体”作为西方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元素,代表了国际的“主流价值”,也即是被文化精英们挂在嘴上的“普世价值”。
如果不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何来“正如很多评论所讲的那样,这次专访是国际社会对南方周末25年来不懈努力与坚持的巨大肯定和回应。…奥巴马的点名专访,…它同时也是国际社会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樊篱,对这份报纸的一次不保留的肯定与赞赏。…”
奥巴马这面“大旗”对南方们的“情有独钟”,被南方们解读到了极致,“点名专访”带来的光环和软价值,简直令人陶醉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而且,南方们也的确是把西方版、美国版的“普世价值”讴歌到了高处不胜寒的位置。
比如,“现在,圣火翻过壁垒,跨越海洋,带着风一样快的思想,再也不可阻拦地向东方来了。我们在人群之中,我们躁动。是看到西方来了吗,看到普世价值来了吗,看到人的自由吗,人的权利吗,人被点燃的理性吗,人挣脱了绑缚的生命力量吗,人所面向的更高的生存吗。”(《南方都市报》“圣火”)。“‘南方的立场’,其实应该是中国的立场,也是普世价值的立场:…自由民主的理念在中国茁壮成长,也需要有母爱般的耐心来培育 ”(《南方都市报社论精选第一集》鄢烈山)
既然如此,在美国名刊《Newsweek(新闻周刊)》经营不下去了的时候,挟奥巴马的“点名专访”之不凡来历,自认“这次专访是国际社会对南方周末25年来不懈努力与坚持的巨大肯定和回应。”,而且要借收购一个西方知名媒体平台登上西方“主流”行列。实现“拥有全球传播的平台,是大家一直以来的追求。”(向熹)的远大目标,怎么会被兠头泼来这么一盆凉水呢?
按照,向熹先生的说法“不是价格原因,是境外媒体根据情势的判断”,那么就是说,南方们是出得起高价的,而卖方不买帐。
草民不禁要为南方们打个抱不平,简直是岂有此理,凭什么呀?难道咱们的南方被“奥巴马的点名专访”是浪得虚名?难道 “国际社会对南方周末25年来不懈努力与坚持的巨大肯定和回应。”是虚晃一枪?
再说了,咱们南方哪一点怠慢过西方版、美国版的“普世价值”了?在因为拉萨事件被以CNN为范例的西方媒体歪曲、造假报道的时候,南方的长平先生及时在金融时报发表了“西藏:真相与民族主义情绪”,为西方媒体找理由;当CNN的主播卡弗蒂(Cafferty)破口大骂“他们(中国人)基本上还是过去50年来的那群呆子和暴徒”的时候,南方的主笔熊培云及时发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土匪”的冷言冷语。
难道说“普世价值”的世界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咱们南方深及骨髓的西方版、美国版“普世价值”的认同感和关于这个“普世价值”的喋喋不休,不是赢得了“国际社会对南方周末25年来不懈努力与坚持的巨大肯定和回应”了么。
草民忽然想起了鲁迅笔下的赵桂翁赵老爷,阿Q喝高了,对人说自己姓赵,是赵桂翁的“本家”,赵老爷找到阿Q问罪,…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岂有此理 欺人太甚,阿Q怎么就不配姓“赵”?
同样的道理,洋赵桂翁们也太过分了么,既然是“普世”,既然取得了“普世”们的“巨大肯定和回应”,买一个主流的“普世”的外套怎么就不行啦?难道“普世”还要看“血统”,咱不配“普世”?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