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中央党校宋昌惠教授: 能不能说清楚改革前的“利益格局”什么样儿?
[ 寒梅冬雪 ] 发表时间: 2010-07-20 09:30:37 [ 发短信 ] [ 回复 ] [ 树状 ]
请教中央党校宋昌惠教授: 能不能说清楚改革前的“利益格局”什么样儿?
看了公明“怀旧”一文,特看了看宋昌惠教授的文章。说实在的,有个问题,宋教授说的实在模糊。
比如说,宋教授说,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来的利益格局,那么宋教授能不能说清楚点:改革前的利益格局什么样儿? 宋教授说的“特权”阶层包括哪些人? 或群体? 在利益格局中,占有多大比例? 所得利益占几何?
宋教授除了说清楚改革前的利益格局,还要再把改革后的利益格局也说清楚: 改革后利益格局怎样分布的? 哪些利益阶层? 旧的特权阶层哪里去了? 有无产生新的特权阶层? 旧的利益格局中“弱势”在新的利益格局得到哪些改善? 提高? 旧的利益格局中的不公平在哪儿? 新的利益格局中的公平在哪儿? 等等。
若只笼统说句改革就要触动一些既得利益阶层,这话就不像是教授说的了,很空洞,也很粗鲁,万一要触动的那个利益阶层是广大人民群众呢? 那么改革不仅是错的,而且是反人民的了。
比如,我就认为工人阶级在旧的体制中、利益格局中就是“既得利益者”,我也认为“农民阶级”、“城市平民”在旧的体制、利益格局,从社会保障说,也是“既得利益者”,这样的既得利益者,占了中国总人数多少? 如果改革是革掉他们的利益,而且这些人其实是国家的主人,那么就必须说清楚,改革后的利益格局中,这些群体状态如何了?
其实上面这样的问题属于最基本的问题吧? 似乎像宋教授这样的人,从来不屑详细说。 我看了宋教授的文章就一个感觉:改革就是对的,就是好,不能问“为什么”,就是好,就是应该的。
寒梅
2010.7.19
读宋公明“怀旧”一文有感:怀旧的背后是成熟
[ 寒梅冬雪 ] 发表时间: 2010-07-20 10:58:58 [ 发短信 ] [ 回复 ] [ 树状 ]
读宋公明“怀旧”一文有感:怀旧的背后是成熟
很喜欢公明文里一个小例子:“小时候哭着闹着想要的玩具,等真的到手,不到三天就玩厌了。”
这个例子,其实揭示了一个原理:无论是物种、人类、还是社会,各自发展的过程就是遵循一个个连续不断的“需求-满足,新需求-新满足,。。。”的过程。
人,到了20岁,如果还在为没得到糖果哭闹,那一定是“智障”了。
一个社会,都到了社会主义阶段了,还在以封建社会的满足做奋斗目标,那也一定是出毛病了。
每看有人,尤其当官的,在那里用“封建官吏”为官标准要求自己,真让人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
说点儿童心理学。
我认为,尤其中国为官者,应该补点这方面知识,尤其党校教授们。毛主席对小孩子很懂,很尊重,所以他懂人,懂社会,懂世界。
孩子们“放养”式的玩乐、玩耍为什么重要?
比如,孩子对糖果的喜爱属于“动物天性”里“奢侈”的那部分欲望。 而孩子还有另外一个天性 --- 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小孩子对事情的专注时间很短,糖果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如果他能很快被旁边其他趣事吸引住了,他的“欲望”就得到了转移。玩乐的满足感完全填补了“糖果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缺”,那么他就完成了一次心理健康成长。
而有的孩子,就非盯着要糖果,不给就哭闹,没什么能让他转移注意力,从心理学说,属于偏执,这样的孩子如果没创造环境激发他其他兴趣,没让他在玩乐中,尤其群体玩乐中得到释放,那么,“糖果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失望和不满,可能就会一直留在他心中,而且长大后,会以某心理疾病的方式反映出来。
从小到大,人的心理成长,就是无数个这样的“欲望-满足”堆起来的,螺旋式上升。
因此每当看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那里说毛泽东时代多么黑暗的,从心理学讲,属于总停留在“糖果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悲伤中。 而歌颂毛泽东时代的人,不管那时候有多少欲望得不到满足,仍然觉着幸福,从心理学说,他们的心理成长是健康的。这是值得骄傲的“心理素质”。
如果“以人为本”的话,抛开政治,“怀旧”是正常的心理状态,而且这种心理状态折射的是对人、对生活的尊重。而批判现实也是正常的,不批判怎么改正?总不能说“批判过去才能改变现在”吧? --- 除非过去跟现在一模一样,“批过去能改变现在”还勉强说的过去。
不知道中央党校的宋昌惠教授,是不是只看眼前从不“怀旧”? 一个人没历史就到了今天,或者一个社会对过去讳莫如深或干脆认为过去就是垃圾,是件很悲哀的事,从心理学说,其实这都是病态,或者人还没有很成熟 --- 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能自我控制,不管过去有多大的悲伤,也能从容的面对。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