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价年年上涨,这并不希奇,既然要走市场经济道路,高房价是必然的结果,奇怪的是当今经济学界的奇谈怪论,在诸多大师级人物当中,茅于轼的理论说得上惊世骇俗,特写此文与之讨论。
请看他的背景:茅于轼,经济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先后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亚洲开发银行注册顾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工作组专家、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能源组国际顾问、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头衔大得吓人,但是现在的“专假”也很多,在茅于轼的理论使我们信服之前,我不会称他为茅老,而只能只呼其名。
住房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所以昂贵,主要因为之一是地价太高,所以我们要先讨论土地价格。在我的《论房屋价格》里,已有对土地价格的论述,特摘录如下:
“大家都知道,建筑商都是从土地占有者那里先购买土地,那么这以土地作为商品为前提,商品必然就有一个价格,价格是什么呢,用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价格的多少就反应了价值的大小,可是价值由什么来决定呢?包含在商品里面的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这个规律我们不能违反,这是商品产生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人类也只有想到了用产品里包含的劳动时间作为标准,双方都不吃亏,才会发生产品交换,产品就成为商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这是马克思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的天才发现,在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中得到完善,在以往的人类历史活动中得到证实的。
既然商品的价值由劳动时间来决定,那么我要问:空气价值多少,自然界的河流价值多少,一块野生的土地价值多少?
毫无疑问,它们都不是人类的劳动产物,里面没有包含任何的劳动时间,它们的价值是零。
既然用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就是价格,土地的价值是零,价格当然也是零。
我现在要问:土地能不能买卖?
回答是:至少原始的土地不能买卖。。。。
如果严格按照商品的价值规律来交易,商品房的价格会难以置信的低落,因为里面不包含购置土地的费用。”
现在我们明白了,土地的价值是零,这是从价值规律中推导出来的必然结果,而价值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商品经济社会,那么土地的价格也应该是零。
但是偶尔会出现意外,因为当人类社会采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以后,货币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身份,它就可以借用这种特权胡乱解释,把明明没有的价值的东西说成有价值,就象历史老师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乱编造历史一样。
正因为人们购物的时候,只考虑花多少钱,即商品价格,而没有认真考虑它包含多少真实的劳动时间,所以当我们听到某块土地值多少钱之后,也就不再怀疑价格的真实性,最多只是怀疑土地究竟值不值这个价,却没有想到它其实一文不值。
如果这块土地经过人类的开垦整修,又如何呢?
那么它的成本价也就是花在开垦工人身上的工资,不会更多。
可是在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土地都有价格,而且很昂贵,为什么没有价值的土地会有价格?价格因为什么而产生?
因为地主对土地的垄断权而产生,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土地也归私人所有,地主可以因为这种垄断权漫天要价。
这就出现一个矛盾,土地原本不包含人类劳动时间,不包含价值,因而不是商品,可是却被当作商品出售。
土地有价格不仅会损害工人阶级的利益,更加损害产业资本家的利益,因为产业资本家必须先租到土地才能办厂,为了交地租,他们只好把这种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商品因此变贵,这又滞销了商品销路。所以产业资本家对地主的仇恨甚至超过了工人对地主的仇恨。
许多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是,出于维护私有制的阶级本性,他们不敢鼓吹废除土地私有制,因为这样就废除了私有制本身。这也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分析到这里,其实我们已经隐约知道资本主义的道路未来应该怎么走。
消灭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公有,在全民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讨论。
下面我们再看茅于轼的高论:
“
我们来仔细分析这段话,所有的马脚都藏在这句话里。
茅于轼也承认,“土地是没有成本的”,这说明他对价值规律了解得很透彻,可是没有成本怎么会有价格呢,他就给土地按了一个名词“生产要素”
从“生产要素”这个名字看,顾名思义,它应该具备生产功能,茅于轼怎样使土地这个“生产要素”具备创造财富的功能呢?
“他们(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减去成本(如果有的话)所得到的差,就是要素所创造的财富,”
呵呵,这手瞒天过海的手法真是高啊。
开始说:土地没有成本,然后给它戴上“生产要素”的光环,突然抛出另一个观念“生产要素有价格”。
这样,本来没有成本的土地,就不知不觉的有了价格。
要使没有成本的土地拥有价格,按照茅于轼理论就太简单了,给土地待上“生产要素”的高帽子就够了。
最难的一步就是从没有成本跨到有价格,可是既然茅于轼这么艰难的作到了,所以感到如释俯重,看这句话
“所以生产要素是能够创造财富的一些特殊商品。”
能感觉出来,茅于轼做这个逻辑推断的时候,也很紧张,因为他知道里面有致命的缺陷,但是这瞒天过海的手法也能迷糊不少人,最后他最后可以抹一抹汗,喝口茶水休息了
从整个句子的逻辑来看,茅于轼采用这种方式:
承认土地本来无成本,可是土地戴了“生产要素”的高帽,就有价格了,价格减去成本(如果有成本),答案就是土地创造出来的财富。
所以土地同时具备价格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尽管它没有成本价格。
按照这个逻辑,把一件男装叫女孩穿上,好了,小伙子,你已经是男生了,以后和我们同吃同住。
大师果然名不虚传。
茅于轼既然完成土地没有成本却有价格的的推理,接下来就要给土地标价了。
“这说明地价是由需要它的人通过竞争争出来的”
这样,他把土地高价的责任推给了开发商,恐怕开发商们会恨的只咬牙,因为这是把开发商看做傻子。
没有那个买家在能够出低价的时候还要出高价,买家为什么会出现竞争,难道不是因为持土地者故意不卖,专门等愿意出高价者上钩吗?开发商被逼无奈出高价,在茅于轼的解释里,成了自投罗网的主动行为。
茅于轼怎样解释房价飞涨呢?
“因为土地是一定的,经济适用房一多,供给商品房的土地少了,商品房当然就贵”
在这里他认为,是土地稀少导致地价太高,把房价抬高了。
可是又有一个理论:
“为什么房价高?因为大家买得起嘛。。。为什么有钱人喜欢拿钱去买房,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投资机会,。。。所以有钱人都把钱拿去买房了,房价自然就高。”
在这里,又把房价高的原因赖给买方投机。
不过我们从他的话里可以看出,房价过高在于:第一,地价不合理
第二,投机炒做。
这两个原因在茅于轼看来都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不值得一晒,看他的话:
“供给商品房的土地少了,商品房当然就贵”“ 所以有钱人都把钱拿去买房了,房价自然就高。”
意思是,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更希奇的还是上句话“因为土地是一定的,经济适用房一多,供给商品房的土地少了,商品房当然就贵”
仔细推敲,他的理论是,房子越多还越贵,因为待用土地越来越少。
茅于拭不知道经济学里一个粗浅的常识吗?市场价格是有供需双方决定的,作为买方来说,他并不关心开发商的成本,只想用最低的价钱买到最好的房子,如果供给增多,买方就会打压价格。作为开发商来说,他关心的是利润,在保证能得到利润的条件下,他应该赶快脱手,因为他并不是炒做商,资金长期不回笼对他也是损失。也许他会利用地价上涨偶尔抬高售价,但这是例外现象,不能得出上面的结论:说因为土地越来越少,已经建成的住房生产价格就必然涨价。
在住房增多的情况下,房价还在疯涨,那只可能是投机商在捣鬼。
茅于拭想告诉我们,为了制止房价上涨,应该停止修建解决中低收入的经济适用房,至于怎样解决中低收入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他的回答是:
也就是说,如果低收入人群住了经济适用房,有人就会吃亏,他们得赶快提高自己的收入。
可是怎样提高人们的收入呢,他回答:
可是茅于拭莫非不知道么?正是托了改革开放的福气,才出现低收入人群,他们想依靠改革开放来提高收入,恐怕是做梦。即使真的有这个可能,恐怕只有看自己的儿孙了。
要想有高收入,必须奋斗,怎样激发低收入者的奋斗意识呢?他说:
为了让低收入的人奋斗,必须保护高收入人的财产,当然首先是住房了。
以上就是茅于轼关于房价的经济理论,但是我们决不能认为他是没有良心的学者,因为他自我表白如下:
可见,茅于轼的上述理论决不是为了迎合那些集团的口味,而是发自良心的直言。
茅于轼不仅不赞成兴建经济适用房——因为土地减少还会使已经建好的房屋价格疯涨,同时建议“通过增加土地供应来增加住房供应。”
那就不明白他的逻辑了,再多的土地,也是随着建房增多而减少。既然已有的经济适用房因为未使用的土地减少而涨价,那么增多的土地岂不会使已有的住房价格涨到天上去?
大师就是大师,的确不一般。
他想怎样增加土地呢?
“其实我国根本不存在任何性质的粮食危机,也没有必要限制农用地改变成非农用地。如果放宽对土地的控制,增加住房用地的供应,房价能够大大地下降。”
可是农用地减少,粮食不足怎么办,他有办法
那就是把耕地改为住房用地,至于粮食,可以靠进口保证。
首先,我们要明确指出,根据前面对住房价格上涨的分析,即使土地增多,那也只会落在掌权者的手里,土地所有者和投机商有更多的机会搜刮百姓,因为制度没有任何改变。
其次,如果因此出现粮食不足而导致饥荒,请反毛人事看准了发泄对象,债有头,冤有主,可别往毛泽东的身上赖。
现在大家理解为什么大师们要拼命诋毁马克思理论,因为一旦承认他的理论,这些专家们的学说就要彻底破产。要记住这一点:土地无价值,所以不能买卖。
从茅于轼滔滔不绝的理论中,我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他的那张嘴实质是什么呢?
粪坑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