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评价“十二五”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今天(10月28日)有地方党报发表文章这样表达:“在‘十二五’期间,让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先‘中产’起来。”文章称,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十二五”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在社会结构方面能否形成一个“中间阶层”。文章援引了“专家”们创建的“橄榄型模式”,说这种“橄榄型社会是稳定的社会”的判断也已经得到学界和公众的普遍认可。简言之,也就是在允许部分人富起来的前提下,还要“保持”部分人继续穷下去。
此前,有专家对该模式是这样定义的:一个社会大致可分为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劳工阶层和贫弱阶层四个阶层。以中产阶层作为缓冲地带,可缓和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对立情绪。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比例应该是富人大约占10%-15%,中产阶层占60%-70%,劳工阶层占10%-15%,社会底层占10%以下,这样“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才是最稳定的社会。
按照这个理论,在“阶级”概念“被淡化”以后,新的“阶层”竟然按人口比例重新“创建”。这个“阶层”阶梯的“蓝图”是:10%-15%的“富人阶层”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决定社会的生死予夺;60%-70%的中产阶层作为社会“蚁民”,通过“理财”和股票,以及房子和车子成为主流;20%-25%的人从事“劳动”(我将后两个阶层合并了,因为穷人阶层也要劳动)以供养80-75%的人的衣食住行,而且这些人永远只能是最底层的“劳动阶层”。
中产阶级一词起源于美国。美国自称是中产阶级“大本营”,在某些人眼中,美国因此就变成世界上最公平、最合理、最文明、最稳定和谐、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很久以前,美国学者撰文,要求美国政府通过经济的影响力,在中国大力“培植”中产阶级,只有这样,中国才会按照美国希望的方向发展下去,自由民主才会在这个“专制”“独裁”的国度里生根。
然而,美国社会至今对中产阶级是个什么玩意儿尚未表述清楚。中国“中产阶层”的概念应该是美国人说的“中产阶级”吧?因为美国并不忌讳“阶级”这个名词的。那中国的中产阶层又是个什么标准呢?虽然众说纷纭,但称其为“比较富”、“小康”大概是没有争议的。那么,建立了强大的“中产阶级”阵营,让三分之一的人“‘中产’起来”,而让其他的劳动者阶层继续贫穷,中国社会就可以彻底“稳定”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人民群众企足引颈,等待“权威”对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解读,难道这就是解读的结果?
国企的“改革成本承担者”、企业退休职工、农民及农民工、城镇流动打工者,这些原本的国家主人而又是现代的社会底层,他们用三十多年的的辛勤和汗水换来了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换来了十几亿人赖以生存的五谷丰登。他们如今变得贫穷,绝非是先富们所说的“懒惰”和“愚昧”!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人用勤劳和智慧繁荣了国家,同时也养肥了先富。假如我们用“缓冲”带将他们隔离在十二五小康目标之外,中国社会不可能谐和稳定。
文章还认为,社会学的相关研究发现,衡量中产阶层的标准大致应包括收入和财产、职业声望,以及自我认同等三个方面。收入和财产,“收入中等,宽裕有余”是中间阶层的基本追求。中产阶层的收入中等,并以其消费的方式和财产的拥有表现出来。一般来说,有房有车,有一定的金融资产,是中等阶层的显著标志。“职业声望”是什么?“知识分子、白领、专业人士常常是中间阶层的近义词”(已明确不是劳动者)。在自我认同方面,由于中产阶层意味着一种个人和家庭有尊严、可持续的生活形态受到社会大众的追捧,进而形成一种时尚。这种描述,让很多人垂涎欲滴,管你三分之二,老子先“中产”再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让一部分人先富了。可是许多富人并不希望穷人共同富裕,这是被证明了的铁的现实。中国民众宽容了这种不公平,也满怀希望地期待着十二五,急切期盼着共同富裕,因为人一生有几个三十多年?而“文章”如此撕裂群体,是稳定还是和谐?
我也在读“十二五”,据我理解,“十二五”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未找到重新确立新“阶层”的理论依据。同时,我也关注不同的“解读”,我对某些“专家”的奇谈怪论嗤之以鼻。然而,按“阶层”小康的论点出现在“党报”上让我惊讶,在人们呼唤公平正义的时刻,我们还要再去制造又一个“三分之一”?
可点击查看以下文章: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