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应战 ——从延坪岛炮战说开去
朝鲜又在挑衅!
这是延坪岛炮战后西方舆论一边倒的叫嚣!在他们的炒作下,半岛的稳定与和平又一次遭到了朝鲜的破坏,大炮轰鸣就是很好的诠释。
中国应该管束朝鲜!
这是延坪岛炮战西方声色俱厉的指责。似乎由于中国的怂恿,朝鲜才变得这样无法无天,并且大有如果中国不听话,甚至连中国也要一并收拾的架势。如美国的《纽约时报》就威胁说,“如果中国不约束肆意妄为的同盟国朝鲜,将会在中国领土附近更频繁地看见美国”。
对此,中国人有什么意见呢?
拥有话语权的那些中国人,一般倾向于同意西方的舆论。特别是中国主流的“专家”、“学者”们,从来都是西方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这有中国主流媒体上清晰无误的白纸黑字为证。他们是很配合西方的,其中积极者,比如曾被《纽约时报》称之为“受人尊敬的专家”者流,还要跟着起哄架秧子,鼓应噪对朝鲜采取果断措施。
另外一些中国人则对西方的严厉要求抱着相当的委屈。他们一般都抱怨说力不从心,难以措手,认为自己做些呼吁尚可,约束实难,总之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焉!
如此一来,朝鲜简直就成“世人皆欲杀”的恶魔了。反倒是“三八”线对面的那个整天舞刀弄枪、尽日喊打喊杀的家伙成了可怜的羔羊。这大概就是现实世界无情无义的真实面目。
但是,笔者以为,延坪岛炮战并不是西方所描述的那样,事情若果然如西方所说的那样,朝鲜是一个朝不保夕、即将崩溃行将垮台但又不断挑衅的独裁世袭政权,难道西方还需要中国出面搞什么“管束”吗?从西方色厉而胆薄的叫嚣中,难道我们就没看出点什么吗?
一个确凿的事实是,朝鲜大炮发出的不是挑衅,是狠揍,是对挑战的应战。
什么叫挑衅?军事挑衅的基本特征,就是摆足架势叫打,以此来观察对方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人家门口搞军演,整天叫嚷要武力威慑别人的,是十足的挑衅;在有争议的海区(或地区)采取激烈行为制造危机的,也是赤裸裸的挑衅。这样说来,谁是挑衅者呢?显然,挑衅者非大韩民国莫属。因为在过去的一年中,大韩民国一直在朝鲜的家门口舞刀弄枪,并且明白无误地说要“威慑”朝鲜。
这是公然的挑战!如何回答这个挑战呢?朝鲜的大炮发话了,直接轰击敌人的阵地,这是挑衅吗?这是对挑衅的回答,是货真价实的狠揍,早已迈过了挑衅的台阶进入到更高层次了。为什么朝鲜要狠揍韩国呢?用嘴上回答说你的威慑没起作用,我没被威慑住。这样说管用吗?我们说,这很可能不管用。退一万步说,即使有点管用,但至少也没有说服力。
怎样才能让人信服,怎样有可靠的说服力呢?让大炮说话,这个语言最有说服力,谁都听得懂,无可置疑。显然,朝鲜完全明白这个道理,一万口唾沫也不如一发炮弹有说服力,不但朝鲜人懂得这个道理,大概地球人都懂得这个道理,这尤其是西方最能听得懂的语言。
一个国家在挑战,一个国家明白干脆地应战,挑战与应战,这就是延坪岛炮战的真实含义。
这是很能给人以一些启示的。
对待挑衅,历来不外两种态度:一种是躲起来的办法,这种办法可以冠以许多学术阐释,比如“理性应对”呀,“保持淡定”呀,“冷静观察”呀等等,总之是当缩头乌龟;另一种则是坚决反击,延坪岛的炮击就是很好的例子。
那么,究竟是哪种效果好呢?
这就言人人殊了。有人说,第一种效果好。因为这样可以取得西方的信任,可以增强双边战略互信。那么多中国人信从或者呼应西方的舆论,大概就是为第一种态度留下必要的伏笔。
但也有人说,还是第二种态度正确。延坪岛炮击就是一个范例。朝鲜对大韩民国进行军事打击已经取得显著的战略效果:
第一,迫使大韩民国及西方不敢承认这是应战,因为如果承认是自己挑战朝鲜应战,那下一步自己怎么办呢?继续接招吗?那意味着战争;当缩头乌龟吗?脸皮子还得要一些。这可怎么办呢?要说西方政客颠倒黑白本事从还真不是浪得虚名的,他们确实是有些真本事的。看看,他们现在只字不提半年多的军事威慑了,他们立刻把一顶轻飘飘的小帽子抛给朝鲜:挑衅。这样一来,事情整个颠倒了过来,变成了朝鲜挑战他们应战了。如此一来,就好像他们是多么不好战,是多么被迫才拿起武器似的,豺狼一瞬间变成了羊。
第二,他们用行动承认,以前他们所施展的所有那些“威慑”,统统都泡了汤,威慑来威慑去,自己倒挨一顿胖揍。所以还得再搞威慑的把戏。而且,指望大韩民国这个中看么中用的东西怕是不管用了,所以只得主子直接出马撑腰。
第三,这次威慑是有些新内容的,是把航空母舰大编队开到了黄海,航母是杀人利器固然,但为什么一定要开到黄海来呢?航母一般都是杀人于千里之外,摆在日本海、黄海本无区别,之所以要开进黄海,并不只是为杀人那么简单,也并不仅仅是“威慑”朝鲜,是不是要在警告朝鲜的同时,也向与朝鲜有关的国家传递点什么信息呢?就如《纽约时报》而言,“如果中国不约束肆意妄为的同盟国朝鲜,将会在中国领土附近更频繁地看见美国”。
这就很有些意思了。
其一,这次挑衅对象又是谁呢?
显然,被告已不只是朝鲜。朝鲜边上中国怕已经成了被告,因为他们说中国要“管束”朝鲜,自然有对以前中国支持朝鲜的行为加以谴责的意思于其中,也还内含警告中国不能再支持朝鲜意思。这样一来,是不是中国也成了被告呢?不然,那么多中国人为什么要扭扭捏捏、委委屈屈地诉说力不从心呢?
其二,以前挑战,朝鲜已经做了回答,绝不示弱地应战了,这次又会怎么样呢?这是很值得思考的。据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经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就字数而论,显然数量上比朝鲜发出的炮弹要多很多。只是不知道这能不能算得上应战,或者说不知道这样的应战是不是比延坪岛的炮击更有力,抑或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吧。问题在于,如果此一回合朝鲜的大炮不再发言,那么这次威慑到底又吓倒了谁呢?
也许,还不如说是侮辱了谁为好,这样讲可能要更确切一些吧。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