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不断高涨的物价、肉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力推进的农民进城的城镇化

逯元华 · 2011-07-18 · 来源:
通胀危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不断高涨的物价、肉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大力推进的农民进城的城镇化  

逯元华  

   

今天上街,见市场上缸豆四元一斤,其他的菜也是贵得出奇,绝大多数人,无法承受,心里不断叫苦:这怎么得了,我们还活得活不出来?我当时就是这样的感觉。而猪肉价格,净瘦肉每斤20元,已是半个月事了。联想到这两天,陕西省西安市,为了平抑肉价,准备每天从储备库存里提出50吨,供给市场一事,颇有感触。投放的首日,50吨的猪肉不到四十分钟就被抢购一空。来晚的只好等第二天了。据记者调查,在交易市场、超市,发现只要有投放储备肉的地方,周围的猪肉基本无人问津。该市每天的实际的需求量是250吨,象这样的平抑肉价,又能延续几天?这是治本之法吗?  

笔者,也算是一个白领,面对这种高物价,还不至于一个月只吃一次肉。但联想到那些困难的家庭,可能只有半个月或一个月沾一点肉腥味了。从今天的新闻知晓,重庆市政府决定,给城里低保户,五保户,还有大学生每月增加30元,农村则20元,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其实,单是肉价涨,倒也不要紧,然而举目一望,又口、耳稍为打听一下,现在几样商品没有涨价?一件质量的女式衣服,就要上千元,可二年或三年前,可能只需要五百元左右。  

一,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据有关专家分析 ,物价上涨,跟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市场有关。目前国际粮食(期货)价格对国内粮价有着重要影响。谷类价格上涨,方便面、牛奶、酒等产品价格上涨就是一种自然的市场反应了。食品类价格的示范效应,也会导致相关企业(即使能消解成本压力)提高价格。  

但本人认为,这是次要原因,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而主要原因应从国内市场去找答案。如一专家分析:2006年以前肉价低而饲料价格高导致的市场风险;预防机制欠缺而猪蓝耳病等疾病频发导致的自然风险,农户理性地选择“用脚投票”(放弃养猪),加上猪肉生产具周期性,导致目前猪肉供应紧张,价格高。这是我国农业技术进步不足、风险化解机制薄弱的必然结果。  

除了上面的原因以外,笔者还认为,这跟一刀切,全力推进城镇化有关,可以说是一个主要原因。  

第一,急功近利的城镇化:  每当周末这两天,笔者朝街上一走,给自己一个深刻的印象:一个小小的县城,到处都是人,特别是到了下午,更是有人山人海的感觉,而从穿着、神态和说话,就能明显感受到其中不少的是农民。(注意:本人绝对没有岐视农民的思想,这点可以人格保证。因为本人小时侯就生活在农村,也是一个农村人,因而对农民和农村还是有不少的了解,对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感情的。)他们 本来应从事农业生产,然而由于城镇化,转户口,成为城里人。公园里到处都是闲坐的,或跳舞的人,或在大街边打麻将的,其中不少是农村到进到城里来的人,不少人的年纪并不大,四五十左右,完全可以在农村从事生产,生产财富的。城里工作的男的,不是也要工作到六十岁人吗?然而都进了城,大多数没有事可做,其实就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市场经济资源要充分利用的要求。年青的好还一点,可以进城里的工厂。精神生活倒也不错,但他们物质生活倒也难说了。同时不少的进城的农民,由于找不到工作,(本来城里就有大量的待业人员,其实质就是失业人员,有人还说人们懒,好吃懒做,真是没有良心!)或即使打工,也收入少,上千元的不多,从而成为城市新的贫困人口、贫民窟。也增加了城市的负担,增加了供应量。人毕竟每天要生存、要消费。  

一个县城则人满为患,照官方的说法,这样可以增加人口,为升级,县升区作准备。相反,除了中心县城外,那些镇、乡,小城镇,则由于人口少,有工作单位的,都晚上进城了,则冷冷清清,萧条,狗都咬人。这种情况,在全国是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其实就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人不劳动,坐吃山空,在相当程度上是培养懒汉。如果他们在农村,大多可以进行生产,自给自足,多余的还可供应城镇,且可繁荣农村,加强农业,且有利于新农村的建立和实现,使农村、农业成为城镇、工业的坚实基础。  

我们不要忘记,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要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关系。大多数农民,在农村,可以减小城镇的消费量。更重要的是这么人多进城,不生产,只是消费,增加消费总量,自然物价上涨,因而笔者实在不能赞同、肯定这种作法,不少的人特别是年纪大一点的,都有此感叹,包括我那七十多的老母亲。而这一切,都是城镇化过程中的表现。城镇化该不该?答案是肯定的,但有一个时间进程问题。本人认为,应在未来二十年或三十年内完成,而不是靠几年,不应一拥而上,不能搞一刀切,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毕竟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几亿人天天要吃饭,这是基本的国情。  

第二,急功近利的城镇化,使农村萧条,出现了新的“三农”问题,包括粮食问题,生猪供应问题。  

笔者在去年春节前,回到了离县城不远的老家,给自己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跟改革开放前三十多前农村没有什么两样。不,还不能完全这样说,因为现在所看到的农村,是没有人气,荒凉和破败。还是春节前,外出打工的不少的都回来了,都还是这样。联想到平时,农村的境况,那就可想而知了。这实际上就是三农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缩影。多年前,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到现在更多的只是纸上的东西。当然,这不能代替全部农村,但大多数农村估计可能都是这样。希望国家有关机关,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深入调查。  

城镇人口增加,消费总量增加,而城镇附近的农民,又多数由于城镇开发,无地可种了。只有吃低保,或靠土地补贴生活。由于离城中心远,卖菜不方便,城效的农民也不愿种粮、种菜。于是只好靠商贩到到外地甚至外省,去长途贩运,因为运费,成本增加,也必然抬高物价。这种种原因,这粮价、肉价又如何不涨呢?可见,粮食、猪肉和蔬菜,应主要是靠本地方解决,而外地的只能是补充、调节。  

第三,粮食问题主要靠自己、靠本国解决。  

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源泉是内因,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中国是人口大国,已达十四亿了,是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主要靠自己、靠本国解决。然而,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种粮食?已有不少粮食大量进口,如大豆,其中还有害人的要中国人命的转基因大豆。据了解,还有现在的农民种粮种菜,其种子不能自留,也无法自留,都是上街到种子公司去买,其实较多的种子公司是被外资控制的。贪婪无比的外资,倒是要感谢我们的农民、感谢中国人!  

随着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的提高,粮食价格必然提高。养猪需要不少的粮食,如玉米,随着粮食价格的不断提高,猪肉价格也就跟着上去了。人们叫苦不迭,“幸福指数”不断下降。同时,我国现在无论是粮食,还是菜,都没有达到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而解决粮食问题、人们的吃肉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需要大量的农民种粮,还需要大量的农家去生产,去喂,发展生猪事业。  

总之,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大规模的推进城镇化,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其造成后果,已开始显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的负作用就是粮食价格飞涨,特别是肉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每天生活、饭桌,因而现在不少的人都在骂娘,一谈到时事,都哀声叹气,无奈,当然谈得更多的是物价、肉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1989年的发生动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物价飞涨。我们必须引以为鉴。  

二.解决肉价问题的主要方法:  

第一,要控制城镇化进程,不能急功近利,欲速达不到。要一切实际出发,从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特别是从农村出发,城镇化是要逐渐  

推进,而急功近利的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民进城,转户口,有两个主要的后果;其一是拆迁自焚,不时见诸报端,很可能成为社会大动乱的导火索。其二是大量的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镇,增加了城市的负担,同时他们大部分没有从事生产,特别是对物价推高起了重要作用。三是也不利于新农村的建立。由于农村人口,大量进城,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同时修的大量农村公路,实际上是白修了,浪费了钱财,土地。又造成了新的三农问题。因此,要控制农村人口,进城,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当然,为了让农民较快的富裕起来,提高他们生产的积极性,政府应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并帮他们修农民新家、大力修农村公路。不一定都要进城,成为不生产的闲人。  

第二,要保护耕地,扩大生产,鼓励农民种粮、喂猪。  

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是消费的基础,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只有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生猪生产,增加物质财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吃穿问题,这是治本之策。为此,要坚决落实中央规定的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政策,保护耕地,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鼓励农民扩大生产。同时,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可对粮食生产户进行按产量的财政补助,而不是按亩。据了解,有些地方,一些农民和地方政府虚报种粮亩数,而实际上是耕地荒芜,骗取国家的粮食补贴。还要对养猪户进行补助,且按猪的出栏头数、母猪生仔头数进行补助,国家最近就采取了一些这方面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肉价飞涨的问题。

                            

                                   2011年7月18日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2.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3.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4.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5. 元龙||美国欲吞并加拿大,打脸中国亲美派!
  6. 俄罗斯停供欧洲天然气,中国的机会来了?
  7.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8. 华东某地方农村调研总结
  9. 哪些人不敢承认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
  10. ⾼龄劳动者:延迟退休、社保困境与超龄压⼒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掩耳盗铃及其他
  8.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9.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0.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