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郭春孚 · 2011-10-04 · 来源:
通胀危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郭春孚  

   

中国的通货膨胀在高位、中位,还是在低位?我认为已经到了高位。经济运行进入了危险区,应该采取一系列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将价格这匹野马缚住,并拉回到合理的价位上来。我们千万不能采取“急刹车”的方式,否则容易导致经济半身瘫痪或休克。  

通货膨胀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与工资、物价、生活水平等要素密切相关。它像一个幽灵伴随着经济发展,在经济虚假繁荣期显现出来。可以说,通货膨胀是对经济泡沫的放大。没有一点通胀的刺激,经济发展四平八稳,缺少活力。也就是说,没有通胀,对经济发展并非好事。但是,通货膨胀率并不是高就好,也不是低就好,而是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态,适时作出调整。一般来说,经济运行保持在微有通胀的状态下,就是理想态。  

为了掌握市场动态,笔者除了看有关新闻外,还经常去菜市场、商店调查。以呼和浩特为例,猪肉17.5元/斤,羊肉28元/斤,牛肉21元/斤,鱼16元/斤,鸡蛋6元/斤,普通蔬菜一斤2元以上。别的与粮食、蔬菜等相关性大的商品价格涨幅也攀升至高位运行。夏秋季节正是蔬菜大批上市、粮食收获、牲畜出栏的旺季,食品供应充足,价格理应下降,却仍然上涨,显现反常态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呼和浩特属于牧区,牛羊肉的价格应当较低,可是比一些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价格还要高,这是很不正常的。  

由此可见,中国的通货膨胀目前早已从低位越过中位,攀升至高位,通胀率高企不下,经济运行进入危险期。  

   

正视两个经济问题  

   

现在有两个问题令人不安:  

(一)食品类商品涨价有利于导动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向这一生产领域转移,可问题是产量越多,价格涨得越快。价格不能体现产量,也不能体现供求关系。  

一般来说,哪个行业生产的商品价格高,利润就大,就会带动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向这一生产领域流动,从而产量增加,使商品价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但这种状态并不是永久的,产量多了,价格又开始走低。产量多,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产品价格下降;反之则上涨。可是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有的商品产量越多,价格越高。  

近年来,我国豆类产量增加,特别是东北的大豆产量持续走高,本应该降价,但是由于外资进入大量收购、一部分大豆出口等市场因素的影响,价格上涨幅度很大。这也是产量增加、价格不降反涨的一个典型例子。豆类市场出现的畸形现象,与外商投机有很大关系。外资已经深入到我国许多领域,甚至拓入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和部门,深度扭曲了市场价格,破坏了正常的市场运行态势,使国商有时无能无力。但外因是可控的,只要政府想控,就可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外资加强监管,要求其守规矩,否则严加惩处,这样很快就能起效。  

其它行业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例如房市,商品房盖得越多,房价越高。与前几年相比,商品房的数量增幅较大,但房价却一直上涨。有的媒体说房价增幅降了多少多少,我认为这个数字是人造的。可以肯定的是:房价仍在涨,而且涨幅较大;政府控制房价的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现在的统计数字,是捏造出来的。  

中国的房价是不可能下降的,因为房屋的供给将在很长时期内无法满足国民的需求。政府拿出资金建设廉租房是必须的,但不可能在短期内盖好那么多。房地产开发商正是号准了这个脉,所以才敢将大批房屋空置,而且是宁可空置,也决不降价出售。  

(二)国民的名义工资在增加,而实际购买力却在相对下降。名义工资是国民领到的纸币,实际工资是国民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一部分人的名义工资增加了,由于工资涨幅赶不上物价涨幅,实际工资却减少了;而那些名义工资没有涨甚至有所降低的国民,由于物价只升不降,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就更少。一些大学毕业生被聘用后月工资仅为1200元,按照现在的物价来看,只够吃饭,连一双高档皮鞋也买不来。  

中国经济既不能体现供求关系,也不能体现价值规律,缺少应有的章法,会议开得多,但执行力度疲软。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和规定,有多少落到了实处?国家投资大幅增加,可劳动者从中分割到的蛋糕很小,有许多人还分不上。在新一轮通胀中,吃亏最大的是没有收入和收入微薄者,其次是中低收入者。高收入群体更乐意物价上涨,特别是希望那些相对短缺的物品和奢侈品价格不断上涨,高得一般人买不起,使高消费成为少数富人的独享。老百姓称其为“吃独食”。  

名义上收入增加了,实际上收入没有增加或降低了。即使是公务员,名义收入提高了,实际收入却减少了。过去10元钱能买到的东西,现在100元也买不到。一个农民是万元户,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难道能说他已经是富翁?现在的100元,大概是过去的10元,一万元相当于过去的1000元。他一年的实际收入是1000元,这样的收入增加是不是一种游戏?  

虽然数票子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人们更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名义工资高,能够给人一种虚荣感,使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工资低,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少,生活压力大。  

我国的工资发放分为公私两大块:一块是国营企业、国家机关等,另一块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企业的工资相差较大,同样是在企业工作,但收入大不一样。为了搞平衡,平息怨气,国家这一块工资已涨了多次,福利也让人满意。私营企业的工资难涨,福利难调,特别是在这次经济危机发生以来,私营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涨工资困难重重,增福利更是难上加难。外资企业的工资相对较高,员工的工作量也较大。  

发工资是有可依据的标准的。国家有一个工资标准,并且每隔几年上调一次。针对私企,我国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但问题仍然存在:有多少企业执行了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太低,仍然有利于老板,员工的付出得不到合理的回报。这种“老板拿大头,工人得小头”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还要维持多久?不合理的财富获取模式,有可能激化老板与员工的矛盾。  

工资增长有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区别,经济增长也一样。这里有一个定量分析的问题,扣除物价上涨、人民币贬值等因素,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是实际增长。统计方法有多种,采取不同的方法统计,得出的结果大相径庭。  

   

生产和市场双感冒  

   

新一轮通胀的扰动作用在经济运行中已经显现出来,就是生产和市场双感冒:  

(一)生产感冒主要体现在计划调控的力度不够强,缺少具有指向性的实体调控,激活生产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而不是依靠发挥诸多经济要素的合力,不是依靠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资金过度流向富裕群体,总体结构与地区结构均不合理,致使生产忽冷忽热。  

总体上说,生产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要解决国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就必须创造极大的物质财富;要人民共同富裕,也必须有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文件和讲话都是秘书写的,他们对生产全局不太了解,对生产态势把握不准,难免有一些偏离实际。上面脱离实际,下面就会远离实际。所以坐办公室的人,尤其是秘书,更应该经常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而不是看材料、听汇报、抄讲话。  

对中国的物品产量进行定量分析,应该是能够满足国民需求,而且略有剩余,具体表现为少数物品稍有欠缺,需要进口;有些物品产量过多,需要出口。政府要制定对策,限制国内有缺口的商品出口,扩大国内有剩余的商品出口。  

外向型企业主要是为外销而进行生产的,由于受制于世界市场或地区市场,生产计划更难安排,所以盲目性更大,而且由于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增大,国外市场的变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外市场感冒,中国企业吃药。中国不惜耗费宝贵的资源为美欧生产了廉价商品,但人家不领情,采取多种手段反倾销。我们的企业哗啦啦倒了一片。个别产品盲目生产,或流通渠道不畅,造成滞销。与此同时,掠夺式开发资源性商品,导致中国由资源富国变成了资源穷国。这类商品国内的消耗量就很大,还大批量出口,造成国内供不应求。煤炭源源不断从海上运到国外,稀有金属也成了外国争抢的香饽饽。他们还紧盯着中国的粮食市场,以及其它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可是我们没有对出口商品的定价权,国内同类企业又恶性竞争,致使价格始终处于低位。忍痛割肉换钱,本来做的是亏本买卖,却鼓吹赚了大钱,日哄老百姓。  

用资源换外汇吃了大亏,应该醒悟了。资源共享在国内是可以的,对于外国来说就是骗人的,是发达国家用来忽悠发展中国家的“口头禅”。拿美国的资源与中国共享,美国同意吗?  

生产感冒不完全是结构出了问题,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结构是管长远的,不是三两年就能调整好的。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喊调整结构,可是究竟怎么调整,往哪里调整,调整到什么时候才算到位,等等,并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方案;而且地方如何调整结构才符合中央的要求,做到全国一盘棋?如果每一个地方一个结构,那么这个结构肯定是不科学的;如果全国是同一个结构,那么这个结构肯定是僵化的。前者会造成经济乱象,后者会导致经济僵死。这就需要明确国家经济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的区别,还要明确规定地方不能突破国家的大框框。发展经济要突出两个特色——地方特色和中国特色,两张牌一起打,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推出特色商品。  

国家调整结构主要是调整行业结构,宏观调控两大部类的生产;企业调结构主要是调整产品结构,微观调控产品对市场的适应度。无论国家还是生产单位,都要不断降低资源消耗,优先开发绿色产品,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国民收入。  

投入生产中的资金量是有度的,投资不足,经济发展缺少起助推作用的流动性,会导致经济旱灾,这就像人缺少血液一样;投资过度,经济发展会被泛滥的资金稀释或因流速过快冲垮,造成经济洪灾,就像人的血液过多一样。总之,投资不足,则流动性不足;投资过多,则流动性过猛,对经济发展都是有害的。不投资不行,但投资要适度,不能盲目投资。  

特别是国家所投的资金,最终大部分都流入了富裕阶层,并没有流向中低收入者,也没有流向创业者,致使马太效应更加突出的显现出来:穷的愈穷,富的愈富。这样的投资有可能促进了生产,但没有增加人民的收入,因而这样的投资是没有意义的。  

(二)市场感冒凸显在商品流通反常、价格上涨和劳动力价格忽高忽低。

商品流通反常主要是指它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有的商品倒流,有的商品乱流。改革开放以来,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成为一个不可逆的经济趋势和困扰政府的市场难题。由于中国人多,劳动力供应总体上过剩,所以劳动力价格普遍偏低;但是在特殊时期,有的地区、有的企业劳动力不足,出现了“民工荒”。与商品价格上涨比起来,劳动力价格只是微涨,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幅员辽阔,有的地方农牧业因天灾人祸减产是在所难免的,但大部分地区的产量不受影响。可是只要有的地方遭灾,农副产品必然涨价。这就说明我们的流通渠道不畅,不能及时地将丰收地区的产品销往灾区;也说明我们经济的抗干扰能力弱,一个地方遭灾,全国得病。  

有没有降价的商品?从全国来看,价格上涨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持续上涨。有的媒体说商品价格的涨幅降了,这是一种哄人的说法,涨幅降了不等于价格降了。我调查的结果是价格普遍涨了,而且还在涨。有人说价格运行平稳,我认为既不平也不稳。肉价一个劲儿往上蹿,猪肉每斤有可能突破20元,土豆的价格是前几年苹果的价格……我预测,在元旦、春节期间,食品的价格,特别是肉价、菜价还会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届时,那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智者不知会说什么?  

劳动力价格忽高忽低,主要是指农民工和城市打工者的工资收入不稳定。经济形势好了,企业的效益高了,他们的工资就增加一点,反之则会一降再降。  

对于商品的分配就是对于财富的分配,一个贫困人口一年的消费能力不及富翁的一顿饭,这种分配方式结出的果实一定是苦的。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名义收入增加和实际收入降低的人数都增加了。  

生产、流通和分配这几个环节都存在问题,市场怎么能没问题?如果生产、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分配环节没问题,经济质量就不会迅速恶化,分配的正向功能可以使现有的问题得到部分消解,也就是说合理的消费可以化解一部分经济问题,从而导引经济逐步趋于良性化。可是,生产的盲目性、流通的无序性、分配的偏私性,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反向因素,这些具有破坏性的因素长期存在便会融合和发酵起来,从而对经济产生野兽作用,促使经济偏离理性,盲目地跟着感觉走。既增加了市场费用,又增加了经济成本,导致中央对于市场动态很难把握,甚或掌握虚假的经济信息。  

完全运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是不科学的,美欧的经济危机就是太迷信市场的结果。说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可是美国政府对外骗发展中国家,对内骗国民,一个大骗子可以冠冕堂皇地欺骗民众几十年,像好莱坞的大片。生产这一块是千万不能离开计划指导的,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大中型企业,政府不能完全放开,任其像脱缰之马狂奔。对那些资源消耗大的企业,一定要严格管理。当然,对于那些小商品运用市场手段来调节是可行的。这里有一个大与小的区别,对大市场一定要坚持实行计划调控,对小市场实行市场调节。小商贩在马路两边摆摊做生意,最好不要管,因为他们方便了居民购买,增加了个人收入,促进了商品流通,繁荣了市场,还解决了本人的就业问题。他们有事可做,对社会稳定大有好处。  

有人说,猪肉价格上涨,是因为猪肉供应量少了。前几年猪肉价格波动大,猪肉价格低,成本增加,养猪专业户减少了饲养量。这两年猪养的越来越多了,虽然饲料价格有所上涨,但涨幅远比不上猪肉价格,为什么猪肉价格还一路坚挺?可能是贩卖这个环节的利润太多了,消费者受到了多层盘剥。  

   

采取渐进式举措应对通货膨胀  

   

通胀是一种价格上涨的现象,小上涨小通胀,中上涨中通胀,大上涨大通胀。其实质是货币贬值,如果投入流通中的货币量太多,实物供给量少于需求量,价格失去控制,那么货币就会贬值。物价上涨,钱不值钱,就是通胀。  

并不是所有的价格上涨都是通胀。例如,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为了拉动某一个行业的发展,规定提高某一种商品的价格,这种价格上涨就不是通货膨胀。  

中国发生的这次通胀,其成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是国家整体进入“经济盲区”——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出了问题,而中国正是在私有化和市场化理论主导下进行的改革,有的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些人对经济症结作出误判,既要防通胀,又要防滞胀……中国经济究竟如何发展?为了维持高增长率和高就业率,便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将大把大把的资金投入生产领域,没想到大部分流入了富裕阶层手里,不是济贫,而是增富。本想雪中送炭,却成了锦上添花。  

国际因素是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对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是一个融入其中的经济大国,自然要受牵连。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而应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从国内因素来考量,能起到近期效应的措施有:  

(一)治理通胀,就是要从流通环节突破。疏通流通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让商品直接进入市场,卖到消费者手里。特别是要引导商品顺流,而不是乱流。也就是把商品直投到消费者手里。例如,内蒙古的土豆在秋天以低价卖到了河北,在冬天却从河北运回来卖高价。原因是内蒙古没有大型的存储窖,河北有,储存几个月后,土豆涨价了,二道贩子就从河北贩回来,高价出售。这种商业行为既增加了经济成本,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是标准的瞎捣腾。  

(二)减少政府盲目投资,增加政府定向投资,建设危机调控基地。在城郊结合部,国家投资建设一批国营农业现代化基地、养殖基地、科研基地、民族工艺品生产基地和民族文化园区等,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和特色经济,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既可以生产国民所需的生活用品、土特产品等,又能够解决附近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种投资起效快,项目成本低,国家可以直接调控。  

(三)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更多地回笼货币,挤压流通中的货币量。存款利率只能小幅提高,可能所起的作用不大,但提高贷款利率和贷款的门槛儿,可以立竿见影地起效。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要适度,要悠着点来,动作不能过大,不能一下子搞死,避免出现“一放就活,一管就死”。可以考虑分几次提高,而不是一次到位。  

(四)对高收入群体增收财产税,缩小收入差距,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财富过度集中超过了发达国家。富人之所以能富起来,除了个人奋斗的因素外,还有国家的资源和劳动者的血汗等因素起作用。当财富量突破一定数额后,属于个人的是小头,更多的属于国家和全民。富人钱多的愁花不完,我国奢侈品消费位居世界前列;贫困户没钱愁眉苦脸,生活捉襟见肘。分配公平是民意之一,我们要想方设法将贫富悬殊控制住、降下来、化解掉。  

(五)保持就业率不下降,并且能够有所增长,将解决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一起布局。除了种地的农民以外,绝大多数人都是靠工资生活,能不能就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生活质量的好坏,幸福指数和痛苦指数的高低。所以,就业问题永远是我们的一个大问题,千万不能放松。要保持就业率不降反增,就必须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服务机构。说到底,生产是决定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力量,生产不发展,其它经济成分就无法发展,所以一定要抓好生产。第一部类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其它部类。搞好分配是以搞好生产为前提的,否则就是画饼充饥。要让贫困人口有饭吃,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救济,还是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当然政府有义务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就业机会。贫富悬殊主要是由分配不公造成的,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分配问题。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在保持合理的差距基础上的公平分配,是人民可以接受的贫富不均。均贫富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搞平均主义。  

(六)提振国民消费信心,维持正常消费,不因物价上涨而不敢消费,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消费适度增加,使生产有一个小缺口,可以刺激经济发展;消费下降,一些产品的产量就会减少,从而会抑制生产发展。经济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政府要与人民站在一起,结成互信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中国这么大,个别地方受灾并不可怕,物品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只要解决好流通环节的问题,没有什么可怕的,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你的消费拉动了经济,就是为发展经济做出了贡献,因而正常消费是有理的、光荣的。  

战胜通胀,信心是不可或缺的。不仅领导人要有信心,而且要让人民有信心。只有人民给力,政府才有底气、才有后劲。  

   

对来自美欧的经济冲击波,我们要审慎应对,无论在经济问题上,还是在金融、政治、军事、文化等问题上,都可以采取一些强硬措施,不要束手束脚、畏首畏尾。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涉及到国家利益该硬不能软,但不要四面出击。对于那些国内需求量大、供给不足、价格比较高的商品,要限制出口。我们发展经济主要是为了满足国民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出口赚外汇。财富不等于钱,而是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人民不要名义上的外汇,而要实实在在的财富。  

外国的军事围剿是存在的,对中国推进经济侵略也是事实。有的外国人想从中国捞取巨额财富,有的国家想做空中国。掏空中国人民的腰包,挖空社会主义中国的墙脚,是一些中外反华反共势力联手要实现的目标。我们不能置若罔闻、掩耳盗铃,也不能过度紧张、害怕。一些人是用脚思考的,我们用手就可以战胜他。各国都围绕着国家利益转,当我们站在中国的利益上出手时,他们就会将伸出来的脚缩回去。  

这是中国崛起的大好时机。我们要利用这次抵御经济危机冲击、化解通货膨胀的天赐良机,把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好,优化各种经济要素。我们一定能够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6.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7.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8.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