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71岁老太太花50万元修建毛主席纪念馆
大河报 :记者 杜文育 通讯员 万晓磊
本报讯 71岁的汝州老太太齐春信,在10多年间花费5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毛主席纪念馆,免费供人参观。面对记者采访,老太太说:“30年前毛主席逝世时,我就有建馆的想法了!”
在禹州、长葛、新郑三市交界处有个陉山,纪念馆就位于山东南坡的悬崖边上。老太太和74岁的丈夫张永建正等记者到来。据同行的王先生介绍,山下边的村庄是张永建的老家禹州市无梁镇寇庄村,老两口退休后回到村里,开始收集有关毛主席的报道、图片、纪念章等。
走进纪念馆,一座2米高的毛主席汉白玉坐像一尘不染,墙上挂满了毛主席的照片和文字说明,屋右侧,还摆放着电视机,有关毛主席的VCD放满了两个盒子。
1997年7月1日,纪念馆开建。附近许多乡亲纷纷来帮忙,这让老太太很感动。“乡亲们这样关心我,说明乡亲们也都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老太太说。2001年,5间水泥结构的纪念馆落成。2003年3月,她又建成了5间水泥结构的房屋,用来陈列朱德、周恩来等人的图片、资料。
老太太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人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了他们。”村民们说,纪念馆建成后,许昌、长葛、开封、广东等地都有人来参观。9月9日,纪念馆还要举行纪念毛主席逝世30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人们将前来给毛主席像献花。
【相关文章】阅读:
河南汝州退休职工齐春信,自费建造毛主席纪念馆
|
河南省新郑和禹州交界处有座陉山,悬崖边有座毛主席纪念馆,这是中国首座由个人建造的毛主席纪念馆。纪念馆建造者,是一位靠几百元的退休金生活的普通禹州市民。就是这样一位71岁高龄的老人,用10年时间,在世代都不通路的陉山上建立起一座26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是什么原因让她在山上建立纪念馆?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建馆过程?2006年12月14日,带着疑问,记者踏上了探访陉山毛主席纪念馆的历程。
见到齐春信时,老人正在院子里吃面条。见到客人到来,老人赶紧起身招呼,得知记者来自省城报社,老人很激动,盛了一碗老人们都喜欢吃的豆面面条,又拿来一瓶啤酒和一袋花生米来招待记者。
老人很慈祥,花白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点缀着国旗色的大红棉袄,使她看起来神采奕奕。她就是齐春信,一位71岁高龄的老人,用10年时间,花费50多万元,在新郑和禹州交界处的陉山悬崖边建了一座毛主席纪念馆,这是中国第一座民间毛主席纪念馆。
念头:1976年萌生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9月10日,全国各地开始开追悼会。“追悼会当时是在禹州一中大操场上开的,参加人非常多,群众哭得很悲伤,我也流了很多泪,当时我想,毛主席这么伟大,应该建立纪念馆,让他的思想祖祖辈辈往下传。”齐春信说。从那时起,她就有了建立毛主席纪念馆的想法。之后,齐春信就开始收集毛主席的照片、像章、语录等。
建馆:山里劈出来的纪念馆
1997年,已经为建馆奋斗了20年的齐春信,第一次把建毛主席纪念馆的想法告诉了老伴张永建。齐春信说,陉山与毛主席家乡的韶山走势相像,她很满意。
“当村民得知她是建毛主席纪念馆后,纷纷来帮忙。”齐春信说,要建馆,必须平山,我们顺着山路,选了路边不太陡的一处,开始开山。陉山是石头山,没有炸药,他们只有一点一点地用铁锛撬。有时碰到重达几吨十几吨的大石块,十几天才能把它拿掉。
半年之后,方圆百里的群众都知道了,新郑、禹州和长葛三县的百姓,不远百里上山干活。山上没吃的,他们就自己带来面、菜。人多时,干活的有200多人。家远的晚上就住在山上,睡在蒲席上,四个人才盖一条被子。冬天冷的时候,就多垫点草。“大家干活很积极,下小雪都不停,一听说为毛主席干活,离陉山100多里的禹州市顺店乡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背着萝卜来了。”提到这些,齐春信很是感动。一直到2000年,他们终于把建馆用地平好。
2001年3月开始建馆,9月份才建成130平方米的5间平房。“拉砖车要爬坡,山路没硬化,装砖的时候只能装前面一点,一辆三轮车一车才拉200块,每天我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的,生怕拉砖车出事。”齐春信心有余悸。
坐像:四处奔波
2003年,毛主席塑像开始提上齐春信的日程。她先是跑到南阳,想把塑像做成玉的。无奈造价太高,只好作罢。然后她又到洛阳铜加工厂,看看能不能把像做成铜的?做成铜的需要几十吨铜,重量太大,也只好放弃。之后,她去毛主席的家乡,看看当地是怎样塑像的,在这里她学到不少东西。
后来,有人建议他去北京,在一熟人的帮助下,在北京定做了一尊毛主席坐像。“这座主席坐像高2.99米,底座长2.36米,宽2.16米,白色汉白玉质,立在纪念馆的正中心,非常肃穆庄重。”齐春信告诉记者。 展品:来自各地
据齐春信介绍,纪念馆展品一部分来自自家的收藏,一部分来自主席家乡,还有一部分来自北京。“我去韶山3次,在家乡的毛主席故居,先拍照,然后再洗出来放到纪念馆。”齐春信表示,现在展馆展出毛主席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64幅,还有好多展品由于空间不足,没能展出。
资金:绝大部分是自己的
“山上建馆花费巨大,您是一位普通退休职工,哪来这么多钱?”记者问。
齐春信说:“都是自己的,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子女给我的钱,还有向亲戚朋友借的,还收到的群众募捐款3万元。 富人几乎没有赞助的,也有不少干部来参观,都没有捐款。”说到这,齐春信有点心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