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宣布全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在平静的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虽然此次利率改革不涉及存款部分,但此次对贷款利率“全面放开”的措辞,引发业界对利率“市场化”加速的预期。
但是,这倒底是利率市场化还是利率自由化呢?应该说是利率自由化。很明显嘛,放开管制,相对来说就是完全自由了。而所谓市场化,即利率受市场供求变化影响波动,难说在此次完全放开管制之前不是一贯如此而已吗?那为什么有关方面都声称是利率化,对利率自由化讳莫如深呢?这恐怕就和利率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属于新自由主义的重要内容有关了。新自由主义鲜明地代表了金融资本的利益,反对对金融资本的严格监管,主张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推动金融自由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实施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政策并把它推广到世界各地,其结果是,金融市场缺乏监管,信息极不透明,欺诈成风并且带来了严重的金融泡沫。同时,金融自由化的盲目发展还使金融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虚拟资本和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急剧膨胀,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不断向金融资本和金融部门倾斜,经济增长日益依赖于金融泡沫支撑下的财富效应。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离必然导致资产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实体经济危机。
世界银行研究发现,在调查的44个实行利率市场化(自由化)的国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自由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如东南亚、拉美地区、日本等。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自由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扩大了银行的投资渠道和领域,为追逐高利润,银行的冒险性和投机性增强,纷纷将资金投向高风险资产,自由资本占总资产比率不断下降。尤其是泡沫经济时期,银行大量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破灭后,股市、房地产价格暴跌,银行坏账大幅上升。
阿根廷是拉美率先推行利率市场化(自由化)的国家。但其利率市场化(自由化)却是在国内经济不稳定背景下展开的。早在1971年2月,阿根廷就开始了部分利率市场化(自由化)的尝试,但不到一年便夭折,原因是大量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率先市场化(自由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975年,在恶性通货膨胀的压力下,阿根廷第二次启动金融改革,再度推行利率市场化(自由化),除了储蓄存款利率上限仍定在40%外,取消了其他所有利率管制措施。1977年6月全部放开利率管制,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利率的全面市场化(自由化)。但利率市场化(自由化)并未有效缓解阿根廷国内通胀率高企、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局面,反而增加了经济金融的波动性。改革实施后,阿根廷国内利率迅速上升,利差进一步放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热情高涨,国内资金供不应求,资金需求者转向利率较低的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导致外债过度膨胀,大批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倒闭,最终导致债务危机,阿根廷政府只好在20世纪90年代初放弃了利率市场化(自由化)政策。
最新的世界金融危机更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存在根本性问题。
我国向来坚决反对新自由主义,利率、金融自由化的后果又这么严重,难怪有关方面闭口不谈这次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实质是利率自由化了。
但是,打着利率市场化幌子的利率自由化,人们终究会有看穿其把戏的一天。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