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湾岛内因“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否决民间出版教科书使用“日据”一词,引发激烈的“日据”与“日治”之争。“日据”与“日治”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了台湾岛内错乱的历史观、国家认同观、是非观与价值观。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势力是坚决的“日治派”,其坚持使用“日治”的核心是要在历史上割裂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为“台独”制造历史依据,并影响年轻一代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在其影响下,反映中国史观与历史正义的“日据派”越来越成为少数派,甚至执政的国民党也对日本曾经在台湾的殖民统治表示肯定与赞扬。
台湾社会何以如此?
“日据”与“日治”之争的源起
二十多年前台湾出版的教科书和所有文献,在谈到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与殖民统治时,均使用“日据”一词。
李登辉上台执政后,开始了“去中国化”的“台独”活动,处心积虑地扭转台湾的对日史观。在其主导下,台湾教育部门对教科书进行了修改,率先在1997年出版的《认识台湾》课纲上使用“日治”一词。此后,台湾各种机构出版的教科书逐渐全部使用“日治”。
国民党上台执政后,并未立即对此进行拨乱反正。直到今年7月,台湾史记文化、北一、克毅等三家出版社才在编写的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用“日据”取代“日治”,并报请台湾教育部门所属的“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审批。这本是对台湾错误历史认识的纠正,是拨乱反正之举,然而蓝绿共存、尤其是绿营把持的台湾“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却认为教科书使用“日据”取代过去的“日治”,不符合课纲要求,不准出版。三家出版社因此状告到台湾“监察院”。
马英九被迫对此做出表态,他表示,虽然他从小到大都是用“日据”,但民主社会应该包容不同声音,所以他不反对有人使用“日治”,民众对历史有不同看法和记忆,可以容许讨论。随后,台湾“教育部”与出版商、“教科书审定委员会”经过协商达成共识,出版商同意标题用“日本统治时期”,“审定委员会”同意内文称“日据”,另外以“小辞典”方式说明两种说法的差距和演变过程。7月22日,台湾“行政院”对外表示,在教科书审查问题上,“行政院”尊重“教育部”同时接受“日据”及“日治”用字的决定,但从维护“中华民国国家主权”及民族尊严的立场出发,在政府公文处理上,“行政院”将统一使用“日据”用语。
8月初,史记文化出版事业公司出版的高一历史教科书,正式以“日据”取代“日治”,并获审定通过,成为十多年来台湾首个以“日据”取代“日治”的历史教科书。史记文化事业公司社长周世雄表示,这一次挑战成功,是“在夹缝中闯出来的一本书,是代表‘中华民国’史观的教科书,值得欣慰”。
绿营为何反对“日据”
对此,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势力表达了反对立场。
民进党“立委”黄伟哲表示,虽然台湾历史上被日本殖民统治,后来甚至还一度推行“皇民化运动”,但是对台湾老一辈的民众来说,“日治时期”跟现在执政相比,或许民众还比较认可“日本统治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称“马据时期表现更差”。
民进党等绿营坚持“日治”的理由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签署的《马关条约》是正式的国际条约,具有“合法性”。众人皆知,《马关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随即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台湾等被日本占领之领土。1960年12月14日,联合国通过《反殖民地宣言》,表达了反殖民统治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再次证明日本侵略与殖民统治台湾是非法的。
绿营反对使用“日据”而坚持“日治”的核心是出于建构与维护“台独”史观,避免在历史上把台湾视为中国的一部分。民进党发言人林俊宪表示,马当局此举(在公文上使用“日据”)全属意识形态作怪,目的在贯彻“一中原则”。民进党“立委”郑丽君则称,这种做法是用政治力“干预历史事实”,是用行政力量达成“去台湾化”的效果。民进党“立委”林佳龙表示,“日据时代”的用词很明显是站在中国角度来看,那是不是也要用“清据”或“国民党据”?站在台湾人民角度,应该中性去看待历朝在台湾的统治。台联党秘书长林志嘉讲得更直白,“日据”说法代表台湾是中国的,只是被日本占据;“日治”则是台湾历史事实的陈述,反映台湾发展至今是“主权独立国家”,马政府的心态就是想把台湾中国化,切断台湾跟日本的关系。
可见,绿营坚持使用“日治”、反对使用“日据”,核心不是客观探讨历史,而完全是站在“台独”史观看问题。强调《马关条约》是“合法”的,是企图证明台湾从那时就“脱离”了中国,制造台湾不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如果用“日据”概念,反映的是中国史观,证明台湾就是中国的,“台独”就失去了历史依据。这才是绿营反对“日据”的关键所在。
如何看待日本的殖民统治
尽管马当局作出决定,同时接受“日据”及“日治”用词,并在政府公文处理上,统一使用“日据”用语,可是,在今天的台湾,不光是绿营,蓝营内部也充斥着一种肯定与赞扬历史上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的情绪。
马英九上台后,不仅未对台湾社会扭曲的对日史观进行澄清,反而举办一些活动,肯定日本殖民统治者在台湾所谓的“经济贡献”,诸如举办日本殖民者八田与一追思音乐会、设置八田与一纪念园区、推广日本动画片《八田来了:台湾与水的故事》等。台湾“总统府公共事务室”还在《中国时报》(2013年6月19日)发表《八田与一水利,嘉惠台湾人民》的声明,对八田与一对台湾农田水利建设的“贡献”和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给予高度肯定。
不仅如此,国民党执政的台北市政府竟然搞起纪念日本殖民统治的活动。6月17日是日本对台湾实施统治的所谓“始政纪念日”。对台湾人民来说,这是一个耻辱的日子,也是一个黑暗的日子,因此被有良知的台湾人视为“耻政纪念日”。然而,没想到在一百多年后的这一日,在国民党执政的台北市,台北市市长、曾参加抗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郝柏村之子郝龙斌竟然主导举行日本人兴建北投公园百年庆的嘉年华活动,甚至还斥巨资复原日本殖民者兴建的“西本愿寺”。
今天的台湾,没有一座抗日纪念馆。不论蓝绿,都在修复、重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遗迹,举行各种纪念日本殖民统治的活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日本于1895年才占领并统治台湾。而早在清朝刘铭传任巡抚时期,就在台湾先后开办了近代煤矿、邮电局,修建铁路与海底电缆等,使得台湾现代化走在全中国前列。而日本是在对台湾的殖民统治稳定之后,才逐渐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主的。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与台湾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日本是侵略者,是殖民主义者;台湾是被掠夺者,是被侵略者。
日本在台湾的经济建设,是出于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需要,是为了日本国的利益,甚至是为了日本侵略战争的需要,在经济上是掠夺台湾,是剥削台湾。这是任何殖民统治者的出发点与依归。尽管日本的殖民统治在客观上一定程度促进了台湾的现代化发展(若没有日本的殖民统治,台湾的现代化发展很可能更好),但不能因此肯定日本的侵略行径与殖民统治。
对于这一点,台湾人民认识得并不清楚。前几年,台湾上映的电影《海角七号》,受到广泛吹捧与肯定,并创下新的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反映的是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台日青年之间的爱恨情仇。本片将侵略与被侵略、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完全忽略,背后反映的其实就是日本“皇民化”的思想。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台独”媒体《自由时报》竟然刊登一篇文章,歌颂台湾女性自愿充当日军慰安妇。在全世界不断谴责日本违反人类文明、强迫殖民地女性充当慰安妇并要求日本政府道歉的今日,台湾竟然还有这样的文章见诸报端,实在让人无语。
难怪今天台湾还存在一个极力亲美崇日的“皇民化”组织“台湾民政府”,主张台湾为“日本天皇保有所有权,美国总统握有占领权”,将日本侵略战争称为“大东亚战争”,鼓励民众参拜靖国神社,甚至日前以“在2013年大日本国所属‘台湾民政府’首次诚挚向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谒陵”。在台湾出现这种神经错乱的社会组织,足以显示日本“皇民化”思想在台湾社会的影响有多深,有多可怕!
台湾社会何以如此
台湾社会这种历史观与价值观的扭曲转变,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
日本对台湾长达51年的殖民统治及“皇民化”教育,在台湾培养了一批亲日、媚日的“皇民化”分子,这些人因此获得了财富,并进入上层社会,李登辉就是其代表,他们对台湾人的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影响。此外,日本在殖民统治台湾时期搞经济建设,发展现代化,让只追求实惠与利益并从日本那里获得好处的部分台湾人,对日本抱有了一种好感。当然日本长达51年的殖民统治也在台湾社会、文化与经济领域留下了许多遗产与痕迹,诸如象征日本统治台湾的总督府依然存在,并成为今天台湾政治中心的“总统府”;度量衡仍采取日本标准,如土地面积单位用“甲”,房屋建筑面积用“坪”,等等。这些日本文化的影子与印迹,增加了台湾民众对日本的好感与历史记忆。
中国收复台湾后,“二二八事件”的发生加深了台湾民众对国民党政权的不满。加上后来国民党执政腐败,实行白色恐怖统治,让台湾部分民众更怀念日本殖民统治后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与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占领并管制日本,为了对付与对抗中共(中国大陆),没有对日本的战争罪行进行彻底清算,更在没有战胜国中国的参与下签订了对日本的《旧金山和约》,留下了后患。同时,退败台湾的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为了对抗中共,实现“反攻复国”梦想,极力发展与日本的“友好关系”,对日本以德报怨,甚至邀请日本甲级战犯岸信介(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访问台湾,并秘密训练台军,这也助长了台湾社会对日本的友好认知。
李登辉执政后,开始了“去中国化”的“台独”分裂行动,公开肯定与美化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在李登辉的主导下,1997年,台湾当局推动编撰出版了《认识台湾》教科书。在该书中,“日治”取代了“日据”,日本的殖民统治也被大力宣传。在其影响下,不仅台湾社会的两岸史观、“统独”观发生了改变,而且对日史观也发生变化。
到了民进党执政时期,陈水扁不仅在“去中国化”与“台独”分裂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进一步肯定与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台湾社会逐渐陷入了一个迷失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媚日、赞扬与合理化日本殖民统治的时代。2007年5月,台湾“教育部”委托偏“独”的台湾历史学会发布一项《海峡教育与教科书用词检核计划》,将“日据”列为“不客观历史价值判断、刻意褒扬或贬抑的非中性词”,全面推广“日治”用语。
而马英九上台执政后,没有对这些错乱的历史观进行及时的拨乱反正,造成今日台湾社会的对日史观出现严重的扭曲。如今,马英九即使自己不认同“日治”,但已无力改变台湾社会错误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只能容忍两者并行。这是残酷的政治现实,也是一种政治上的无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