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就很难有正确的实践。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与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是分不开的。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毛泽东思想是党的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是这些年,有一种思潮认为毛泽东思想只能指导过去时,而不能用来指导现在时;认为毛泽东思想只能用来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但不能用来指导现在正进行的改革。这其实是用后三十年来否定前三十年的做法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
长期以来,确实存在着一种声音,习惯性的用后三十年的发展来全盘否定前三十年的成就,不是用唯物史观来客观的总结前三十年,而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前三十年,并以此全盘否定毛泽东思想对改革的指导作用:这样做不但在理论上是极其荒谬的,在实践中也是极其有害的。
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说,一个党都存在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全盘否定了前三十年的历史,那么这个党的历史根基就给切断了。对历史的评价无疑会影响我们对未来的方向抉择和道路选择。一旦不恰当的否定了自己的历史,那么对自己前方道路的选择也很容易出现失误。解决不好“从哪里来”的问题,也就很难解决好“到哪里去”的问题。
从理论传承的角度看,同样是如此。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我们的党章也一再明确的把毛泽东思想列入我们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十八大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这些都说明,毛泽东思想不是过去式。
特别是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面临着更大的阻力,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强大的改革动力,同时还要防范改革出现颠覆性的错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对深化改革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这就更需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确保深化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在正确的轨道内进行。我们要通过改革来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其初始设计不但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整体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原则的制度化。既然改革从一开始就定位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推倒重建,这样一种性质的改革的整体设计,必须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思想的这些基本原则不但是我们国家制度初始设计的基本设计原理,而且也应该与党的其他指导思想一起,作为我们国家深化改革整体设计的基本设计原理。
那么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有那些呢?我认为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初始制度设计正是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这些基本原则,把这些基本原则贯彻于我们的国体、政体中,体现于我们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其中,人民性是毛泽东思想各项基本原则中的核心。我们国家的既有制度设计,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的。我们的国家性质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还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都是为了体现人民的意志,实现人民的利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在进行深化改革的整体设计时,这些基本原则,也理所当然的应得到尊重并落实到改革的各种措施中。
要遵循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把毛择东思想的基本原则贯彻到深化改革的整体设计中,我认为就是要在深化改革的整体设计过程中,坚持方向观念、底线思维、边界意识和群众路线。
方向观念,就是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方向对于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改革方向决定改革性质,方向错了,性质也就错了;方向错了,就容易出现颠覆性错误;方向错了,改革力度越大,就距离正确越远,就距离“邪路”越近。苏联改革之所以导致亡党亡国,是因为在改革的方向上出现了问题,其改革不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发挥社会主义的活力,而是通向了资本主义,最终酿成了倒向资本主义的彻底变色。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历经各种艰辛,付出巨大牺牲,才找到的唯一一条适合中国的道理。从1840年到1949年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历经各种尝试,遭遇各种失败,证明了一个基本道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毛圭席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之前各种道路探索和制度试验都没有实现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目标,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并通过社会主义建设,让中国迅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一个具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国家,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又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毛主席对于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始终坚持毫不动摇的,这一点,我们在今天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对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明确宣示,也是对各种非社会主义的改革思潮和做法给予的明确否定,是十八大政治报告宣誓中国不走“邪路”的具体化。所以在进行深化改革的整体设计时,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改革把握正确的方向,时刻铭记改革整体设计必须把方向意识摆在首位,所有的改革措施的具体设计和统筹安排都要服从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总目标。
底线思维,就是刘云山同志最近强调的“要坚决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条底线,坚决反对任何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图谋”。改革方向一旦明确了,改革性质一旦确定了,改革的底线也就应该确定了。改革的底线思维就是为了确保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保障改革的性质始终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在我们之前有苏联改革的教训,在当前也存在着改旗易帜的思潮和势力的情况下,强调底线思维具有极端必要性。底线思维就是要给改革的整体设计和实施设定了一条红线。无论是哪个领域的改革措施,都不能突破红线,一旦越过红线,改革的性质就发生变化,对这种改革就要亮起红灯及时喊停;如果发现有一些越过红线的做法,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和整改。改革强调大胆的闯大胆的试,并不是没有限制条件的,而是必须在底线之上。
这个底线思维,应该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深化改革的整体设计,可以从是否会危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否会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否会损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会弱化中国的独立自主地位等几个方面来设定红线,通过这几个红线形成一个防护网,来保证改革不会突破底线。
边界意识,就是对方向、性质和底线的进一步具体化。深化改革的整体设计,必须要明确边界在哪?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这些都需要在整体设计中加以明确。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出发,确定改革边界,有利于防止出现颠覆性错误,确保深化改革不会造成我国社会主义初始设计基本制度框架的根本性颠覆。对于社会主义的改革来说,至少有三个“不能改”:国家性质不能改,基本政治制度不能改,基本经济制度不能改。改革是体制改革,而不是基本制度的改变,更不是根本性质的改变。对于支撑社会主义大厦的各个基本制度,只能完善和加强而不能改掉、改没。改革应该是在机制、体制和具体制度层面,而不应该在基本制度层面。进行机制、体制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各项基本制度的良好运行,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整体设计把改革的边界清晰起来,哪些是可以改的,哪些是不能改的,就不会再混沌一片了。苏联的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打着体制改革的旗号来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不但改革的初衷无法实现,而且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的宗旨,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党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不但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改革取得成功,同样也离不开群众路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也应该是改革的根本工作方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当然需要贯彻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路线。这就要求,深化改革的整体设计,在价值趋向上必须“一切为了群众”,体现群众的要求,符合群众的利益,让群众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化改革的整体设计不能走关门设计的精英路线,而是要先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了解群众的想法和要求,广泛征集群众的建议。方案形成之后,还要继续征求群众的看法和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作进一步的完善。这样就尊重了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力,保证了群众成为改革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承受者。这样制定的改革方案,自然也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凝聚起改革的共识。这样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群众就很容易号召起来,化作他们自觉的行动,使党的改革整体方案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有了群众的拥护,改革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这就是“一切依靠群众”。
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适用于深化改革的整体设计,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把握改革的方向、底线和边界,也因此能够更好的推动深化改革,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改革不出现颠覆性错误。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贯彻到改革的方向观念、底线思维、边界意识和群众路线之中,有利于确保我们的改革沿着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和建立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保证改革的人民性,这样改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