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3年,可以说是中国电视节目的“模式引进年”。从年初的《我是歌手》到年中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再到第四季度开始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几档当红的电视节目无一不是引进海外版权,没有一档是本土原创的。
不必讳言,这些类似制造业中“整车引进”的电视节目都取得不俗的收视率以及畸高的广告收入,比如《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总决赛10条15秒广告就累计吸金3242万元。另外,由于国内电视台严格对这些海外模式按图索骥,并在模式出口国“飞行导演”的耳提面命下照猫画虎,这些“进口”版的电视节目确实在情节创意、舞台调度、拍摄手法上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不过,在肯定“模式引进”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把“模式引进”作为振兴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的不二法门具有相当的副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无节制地引进近似饮鸩止渴。长此以往,不仅可能使中国电视节目的原创能力进一步萎缩,还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价值观的混乱,使重建文化自信的目标更难以实现。
近年来,各地方卫视的“引进”行动一哄而起,再加上一些电视台跟风抄袭等因素,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而电视台寄希望于引进,就意味着很大程度上放弃原创,即便有了原创节目,也不容易获得在黄金时段被推出的机会。而且由于“模式引进”需要支付高额版权费,客观上会减少流向原创团队的资金,本土原创团队将很难留住人才。这种状况延续下去,等于把电视文化产业的创意空间拱手让给海外竞争对手,让别人的大脑支配我们的眼睛。
此外,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也是社会价值观的载体。海外电视节目,尤其是综艺节目,很多强调娱乐至上,甚至常常通过展示隐私来吸引眼球,这和我国“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是有冲突的。比如在各种引进的模式中,选秀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电视及其他媒体高密度的宣传“轰炸”下,通过选秀一夜成名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夜暴富,成为许多人的最大梦想。而在光焰万丈的选秀明星的映衬下,诚实劳动或踏实学习,就显得格外不合时宜,社会心理由此变得更加浮躁。
电视作为受众最多的大众传媒之一,如果长期大量复制来自西方的电视文化商品,从创意到拍摄角度都依赖海外“飞行导演”的指点,就必然会使中国的电视文化产业沦为西方电视文化产业的附庸。不客气地说,这也是文化殖民化的一种形态。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引进之风越刮越盛,但仍然有许多电视人坚持从本土文化资源中寻找灵感。比如央视去年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既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意韵,也切中时下很多人“提笔忘字”的毛病,掀起一股不小的汉字旋风。
和中国的其他产业一样,中国的电视文化产业也面临转型升级,不仅要占领国内市场,同时还应努力打进国际市场。电视文化产业体现中国的软实力,因此决不能只走“模式引进”这一条路,而应依托现实生活和中华文化,创作有中国特色的“原创节目”,最终让“中国创意”像“中国制造”那样行销全球。(是《国企》杂志社研究部主任)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