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高层对话,为什么被国内媒体(包括官方媒体在内)定义为战略对话?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释。
老牌帝国的英国最初是靠侵略和殖民他国而立国的,而美国则是二战之后依靠强大的军事武器威慑性开始立国。到20世纪初,美国制造业逐步超越英国,金融上的特征性事件就是铸币权从英国逐步向美国转移的过程,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国完全接手了国际贸易的铸币权,美元成为各国主要储备资产。其中一个显著性事件是,在1943年至1944年美英两国关于战后货币体系的谈判(也就是所谓的经济战略对话)中,美国为了尽早终结英国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美方对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的浮动汇率作了极为严格的限制,据此放大英国在金融上的不利因素,使各国无法通过汇率调整来调节国际收支,降低了这些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冗余度。简单说,美国霸主地位的支撑来自其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也最终成就了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阵营中政治、经济、军事的核心地位。通过世界资源的有效控制,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塌的越南战争,反而促进美元霸权的强势地位,苏联崩溃之后,北约组织依旧存在,奠定了美国世界一超独霸的地位。
抛开简单化论述,对英美霸权更替进行详细分析,就知道军事战略、经济战略、科技战略以及政治战略融合的复杂性非常大,也就明白今日之中美与昔日之美英的战略关系没有可比性,最重要的是,中国不具备多个可靠盟国为基础。但现在偏偏有那么一大帮专家拿当初美英关系来比中美关系说事,所以,对“战略对话”“战略伙伴”有必要追根溯源。
“战略伙伴”“战略对话”之说由何而来?
美国总统克林顿是最早提出“战略伙伴”之说,接下来,美国总统布什又提出了“战略竞争对手”说。目前仍在进行的中美多轮对话,中国方面称之为“战略对话”(Strategic Dialogue),而美国一方则称之为“高层对话”(Senior Dialogue),原因是美方认为只有与盟友的相关对话才能称为“战略对话”,美国不认为中国是盟友,由此可见中美“战略对话”的细节含义本身就是中国一厢情愿之说。
“高层对话”指的是国际上的双方(或多方),就重大的、关键性的问题进行交换态度、沟通意见的外交活动。中美经济对话是2006年9月布什总统时期设立的,是中美现有20多个磋商机制中级别最高的一个。对话每年两次,轮流在中美举行。具体事项如何其实不需要记住,但要记住一点,那就是此次战略对话是在美国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狂妄姿态百般凌辱中国,不了了之又再次发生中美撞机事件之后的事情。
战略,即谋略,国家战略即国家各大领域的全局策划和指导,直接的说,是一种主权行为。国家战略由国家主权性决定了战略是以国家全面利益为出发点,在没有遭遇军事重大侵略时期,不存在任何牺牲一种利益成全另一种利益作为代价,也就不存在主权可以谈判的可能性。而全面性分析就知道,中国国内大肆鼓吹的“战略对话”是由美国引进而来的舶来品,属于汉奸口味浓重的假政治外交学术的用词。起先,中国的经济改革着眼于“市场换技术”,而从当前经济结局来看,中国经济战略界已经溃不成军。之后,从各种外交重大事件连贯性分析,所谓的“战略对话”明显着眼于地缘战略安全问题,以市场换周边安宁成为“战略对话”的底线。这种战略已经不叫战略,完全属于被殖民国家的一种奸略。“市场换技术”与“市场换周边安全”的区别是,当初的“市场换技术”可以公开性宣讲,而“市场换周边安全”却是不敢公开的妥协战略。因为美国不把中国当战略伙伴,亚太战略重点布局威慑遏制中国,中国进一步的深化反倒是让国企参合美资。明白了“市场换周边安全”的意义,很多人就会明白南海东海危机不过是美国对中国经济掠夺的一个重大筹码,力求维持争议和勉强应对不过是讨价还价的下作犯贱的手段。从经济改革到军事现实战略和政治战略的综合性判断,很多人或许明白某些少数人物的“良苦用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