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环球时报》出于爱国公义,对高调回国的“叛国者”胡娜进行了义正词严的谴责与批判。这原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谁想到,这样的爱国举动,竟招致包括凤凰网在内的一些媒体们,对《环球时报》进行大肆的批判与攻击。几天过去了,相关媒体对《环球时报》的批判与攻击,非但没有偃旗息鼓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整个事态的发展,不啻于一次新的事件。我姑且将这一新的事件,称为“新胡娜事件”。
“新胡娜事件”缘起于相关媒体对胡娜画展及胡娜本人的热捧,但媒体的最终焦点却落在了《环球时报》 对胡娜的谴责与批判上。按理来说,《环球时报》作为主流媒体,通过谴责“叛国者”弘扬爱国主义,理所应当,无可厚非。但为什么却成为众多媒体攻击的“靶子”?“新胡娜事件”的爆发折射出了什么?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盛行
在相关媒体以及许多人看来,胡娜之所以成为“叛国者”是历史的阴差阳错。因为,在“胡娜事件”之后不久,中美之间的外交关系便趋于缓和,两国政府间以及民间的交往就恢复了正常。而胡娜的行为放在今天来看,也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也更不会上升到国与国的高度。所谓“胡娜事件”,只不过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美关系,浮浮沉沉,起起落落,但总体来看,是向前发展的。特别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中美两个负责任的大国,更是捐弃前嫌,相向而行。从风光旖旎的安纳伯格庄园,到庄严神秘的中南海瀛台,两国元首推心置腹,握手言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值此中美两国握手言和,阔步向前之际,《环球时报》重提两国之间的一段不愉快的往事,多少有点不合时宜。
二、个人功利主义的盛行
通过回朔历史,还原“胡娜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发现胡娜当年的叛逃行为证据确凿;胡娜的行为对中美两国造成的外交困难证据确凿;胡娜的行为造成了中方的利益损失证据确凿。也就是说,将胡娜定为“叛国者”是准确的。尽管,胡娜在事发多年后辩称“自己当初只是单纯的为了追求个人梦想”。追求“个人梦想”没有错,但通过损害祖国的利益,来实现所谓的“个人梦想”是绝对错误的。如果按照胡娜的逻辑,那大概就不会有“罪犯”、“汉奸”存在了。因为,他们也可能只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
其实,早在2004年胡娜就曾回到过中国,并在此后多次回国。但胡娜的这几次回国,行事相对低调,也未引起媒体的关注。可为什么,胡娜的这一次回国,却引发了如此大的风波?某些媒体为什么要对其热捧?是她的画作,太令人震撼了吗?
在这里,我想提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词语——“炒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就是一个“炒作”的时代。为了“炒作”,一些人,一些媒体,一些个人,已经毫无底线,毫无操守可言。而这次某些媒体热捧胡娜的本质就是为了利益而进行的赤裸裸的炒作。他们拿胡娜曾经作为“叛国者”的特殊身份进行炒作。
胡娜第一次为了个人功利,选择了背叛祖国。而这次,胡娜选择了炒作,而且炒作的正是自己“叛国者”的身份。胡娜的所做所为,将个人功利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三、集体爱国主义的衰落
在“新胡娜事件”中,《环球时报》四面受敌。我们看到了敌人对《环球时报》疯狂进攻,但却迟迟等不到援军的到来。也许,在一些非主流媒体上,还能听到一些零星的声音。但主流媒体的集体沉默,让我怀疑《环球时报》还能撑多久?
“新胡娜事件”清晰的折射出了集体爱国主义衰落。集体爱国主义曾是一面多么鲜艳的旗帜,现在却在一寸寸的陷落。难怪,胡娜们回来了,大摇大摆的回来了。
也许,要不了多久,我们爱的国,就成了胡娜们的国。
2014.11.23 北京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