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利用小说反党,这是一大发明”,而今,形式更进一步了,小说改编成剧本拍成了电影电视剧了。在文学式微甚至有理论家哀叹文学出现危机面临终结消亡的情况下,电视却走进了千家万户直接面对着普罗大众,不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识字的不识字的是闲还是忙,都要把电视打开看,遇到喜欢看的就多看上几眼。这就比小说受众更广影响更深毒害也就更巨。一部电视剧似乎人人都能看明白,但实际上,如果这部电视剧颠倒黑白肆意造谣歪曲污蔑虚无历史,普通老百姓也就稀里糊涂跟进了,尤其是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而且,技巧方面越成熟,迷惑性就越大。利用电视剧反党,这也是一大发明。
此刻正在山东、北京、河南、黑龙江等卫视热播的《老农民》就是这样。习总刚说完前后两个30年不能互相否定,这边厢《老农民》就把前30年整个否定了。在高满堂这部电视剧里,是把前30年写得一团漆黑,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无穷无尽地瞎折腾。你看不到一点亮色暖色,你看不到农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战天斗地的豪情改天换地的壮举。稍微有点知识有点良知的人都能看出这里的破绽,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前面说了,普通老百姓尤其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容易就稀里糊涂地跟进。一个90后高中生的看法颇具代表性:“建议大家一定看看当下热播的电视剧《老农民》,尤其是对毛时代不了解的人,真的是一部活生生的农村变迁史。1980年之前,中国农村就是没有吃饱饭的历史,一场运动接一场运动,祸害最深的是农民……人民公社下的农民完全是农奴,完全失去人身自由,大跃进造成几千万人饿死。”就在这短短的几句话里,几乎全是错误,小毛孩子却以为发现了真理。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这正是《老农民》这个电视剧最成功的地方,这正是《老农民》这个电视剧的导演编剧最得意的地方。他们成功地对年轻人进行了洗脑,得意于新一代年轻人轻信了他们的胡编乱造轻信了他们的鬼话。
就让我们从这个90后的看法入手,看他错在什么地方,进而就不难发现电视剧《老农民》的毒害。首先是逻辑层面上的错误。为了容易理解,先做一个逻辑判断。假如报上登出一条消息为A,你是不是马上相信了?接着有辟谣出来,说事实真相为B,你是不是动摇了?否定了先前的A而相信了B?再接着又辟谣“辟谣”,说事实真相不是B还是A甚至是C、D,你该相信哪个呢?如此这般,几番轮回,你该何去何从?是不是有点懵了?而事实上,我们几乎每天在处在这样的一个信息大海里,这就需要我们做出一个自己的逻辑判断,需要我们多读书多思考,才能接近事实的真相。几个人描述刚刚发生的同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样,虽大同但总有出入,那么就这点出入,谁说的是真的?况且才刚刚发生。今天的事实明天就成为历史,时间愈久判断愈难。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是你没有自己的逻辑判断。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而说出来的,不是你的历史就是他的历史。一个90后,只看了几集电视剧,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大叫起来,说电视剧《老农民》“对毛时代不了解的人,真的是一部活生生的农村变迁史”是不是有点可笑?看了几集《老农民》,就了解了毛时代?这得是什么样的智商?何况哥伦布也错了,他并没有到达印度。前面也说了,这也不能全怪这个90后,暴露出的正是电视剧《老农民》的毒害不浅啊。这也就转入他事实层面上的错误。
关于大跃进饿死几千万人,早就是被戳破的谎言了。可参看孙经先教授的《还历史以真相——关于我国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变动问题的研究报告》。什么叫饿死?什么叫正常死亡?辛子陵、茅于轼等汉奸学者一会儿3000万一会儿5000万一会儿又变成了7000万,嘴巴抹油没个准,自己语无伦次都不得不承认不是统计数字而是估计的。孙经先教授以充分的证据严谨的逻辑,对这些荒诞不经谣言进行了有力的驳斥。他说:“用数理统计学得到的统计学公式计算的结果,与杨继绳先生他们用他们的公式计算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一样的程度是怎么样呢?用他们的错误公式得到的饿死人数比我们的统计学公式计算出来的饥饿死亡人数差距有多大?用他们的方法,有的县大几百倍,有的县大几十倍、十几倍,有的县大几倍,最少的情况也要大一倍。估计一下,他们的方法平均要大五倍左右。杨继绳先生用他的公式算出的饿死人数是2000万人左右,但是用我们的统计学公式得到的人数是400万人左右,大概差五倍。”美中情局解密文件更是称,大跃进期间并没有发生大面积饥荒,更谈不上这些年被无限夸大传播的3000、5000甚至7000万,不及如此,人口反而还增长了5000万。
说到人民公社、浮夸风,是不是全是毛主席的责任?不要在他老人家去世了,就把屎盆子全扣在人家头上。做人要厚道。看看谁在稻子堆上笑就什么都知道了!有图有真相。要知道,毛主席那时已退居二线了。谁说的“一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谁说的全国6亿农村人口都实行公社化了,只剩了5,000万城市人口,形势逼人,公社非办不可。倒是毛主席听有关领导汇报说亩产可达10万斤,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说是不可能的事,指着一位领导说,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是“放大炮”。《人民日报》曾经登一幅5个小女娃站在稻秧上的照片,毛主席摇头风趣地说:“娃娃,下来吧,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呢?”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毛主席到湖北省,听省委第一书记讲有一块实验地水稻亩产上万斤,摇头说他不相信。外国朋友问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么产生的,毛主席一笑置之,说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文革总被说成是一场浩劫,经济学上讲边际效益,不要吃了第七张饼,把前六张饼的作用都给否定了。没有文革,就没有改革。至于说文革是打到刘的权力斗争,说起来好像那么一回事,究其实是最偷懒最不动脑子的说法。这种说法格局太小,要知道权力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切的动作包括今日的反腐,表面形式都离不开权力。打虎不是武松怎么打?反腐没有权力怎么反?关键是能不能超越。毛主席那时的权力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影响力谁能取代?想打倒刘还用发动文革?开个会一决定弄到济南合肥的一审判不就完了?再说刘1969年就去世了,干嘛还要持续七八年?显然毛主席有更宏大视野文革有更大的意义,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失败了。这一点,连西方一些学者都不否认。
那么该如何看待那时农民的苦呢?既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俗话说,老百姓老背兴,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老百姓老农民都是最底层都是最苦的。前30年农民苦不苦,不比封建王朝了,就看看解放前的民国吧。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流离失所,要说有自由,的确,有迁徙的自由有要饭的自由。宁当太平狗,不当离乱人,如今“果粉”对这些视而不见反而拼命地美化,这和妖魔化毛时代如出一辙。更好笑的,经常拿着民国时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图片,说成是毛时代的,硬生生地安到前30年农民身上。即便和后30年的农民比,某些方面有过之无不及。现在的农民背井离乡抛妻别子,由农民变为农民工,在30年改开中付出的最多却得到的最少。没有各种待遇,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在城市奋斗半辈子,还没有立锥之地,买不下一平米的地砖。年关将近,竟薪水拿不到,从此踏上漫漫讨薪之路,讨不到工钱还要挨打甚至小命都没了。刚刚发生的山西太原农民工讨薪却被打死的事件,还不让人怵目惊心吗?还有,眼下轰轰烈烈正进行的土地流转,仅有的一块土地又要没了。城市不留,乡村又回不去,成了流民,成了自由流动的农民。真是自由了,自由得一无所有,自由得可随意找哪个资本家剥削。当年梁漱溟和毛主席关于工人农民有过“九天九地”的争论,毛主席批评梁漱溟不懂“大仁政”和“小仁政”,梁后来也有自我反省。的确,农民是做出了牺牲,但治大国不是小孩玩过家家。回老家问一些老人,他们说,那年代苦是苦了点,但精神很乐观,有主人的感觉,人与人之间团结亲密。真得向这样的老人致敬,说得非常客观,这之中就有我的母亲。要知道,姥爷的成分是地主,母亲自然受到牵连,但同样母亲知道是被小人报复了,姥爷也知道怎么回事。姥爷在村里有名望,开批斗地主大会,考虑姥爷的岁数大,根本就是走走过场。姥爷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死去的,但也称不上是饿死,属于自然死亡。听说毛主席逝世那一天,村里人都沉默落泪,去社里设立的灵堂,一路五里,有人嚎啕大哭。说毛主席分给她田地、房子,今后谁管啊。我见过其中一两位,后来都成了孤寡老人,没儿没女,死得确实很凄凉。
翻遍了历史,真正给农民以地位的,真就是毛主席。历史上历次起义的农民,在统治者那里,都冠以“寇”、“匪”,极尽污蔑妖魔化,就是到了毛主席这里,称之为英雄,作为重点讲述。在帝王将相那里在今日公知那里,农民起义是作为暴力来讲的,那是历史的倒退,就是到了毛主席这里,肯定了他们在历史上革命的作用,说他们不甘剥削不甘压迫的阶级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毛主席建立的新中国,开创了一种人类历史上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农民的地位提升了,上升为国家的主人。看不到这一点,看不到这样的历史性的进步,只是简单的从个人角度说苦说累,那是比较渺小的,格局小视野小。而在电视剧《老农民》那里,你恰恰看不到这些,也就难怪这个90后说出那样一番话。看电视总比看小说轻松,更比看学术书籍轻松,只想着从电视剧里获得事实的真相,无异于缘木求鱼。更何况,有些电视剧是事实的歪曲反映呢?
文艺是为着什么人的问题,本来是早在70多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解决了的问题。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当然也有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主义的文艺,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的文艺。建国前后涌现出一批站在工农兵立场反映工农兵精神面貌的好作品,比如《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红旗谱》、《红岩》等。自1840年外敌入侵,中国人连自信力也失掉了。一百多年后,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更是指精神上站起来了,反映在文化文学上,充满了自信。可改开后,中国人又一次“睁眼看世界”,魂魄又一次丢失,什么又都是西方的好,精神的脊梁骨又一次折断,自信力又一次失掉了。伤痕呀反思呀,哭哭啼啼,好像受到了莫大的委屈,《河殇》、《活着》、《白鹿原》、《酒国》、《丰乳肥臀》等粉墨登场,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西方殖民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反攻倒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连西方都看出来了,他表面上中国的,骨子里是西方的。把《老农民》和《暴风骤雨》和《创业史》比较一下,哪一个更真切地反映了那一段前后的历史?《暴风骤雨》和《创业史》等是站在农民立场上书写昂扬斗志的精气神,而《老农民》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哀唱“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挽歌。改开后,新兴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又诞生了,又有老农民重新变成了老地主,但更有更多的老农民更加的老农民甚至变成了流民。
就我本人来讲,一开始也比较右。我的从右到左的转变也是有一段历程的,毕竟一开始看的书看的电影电视都是在右翼的控制之下。当初我还右的时候,看到一个又一个真相,我惊讶不已。他们否定文革,我就想,没有文革就好了;后来他们否定人民公社大跃进,我就想,没有人民公社大跃进就好了;再后来他们否定反右扩大化,我就想,没有反右扩大化就好了。一度想,毛主席若是在一建国时就牺牲,什么错误也没有了,多伟大多好。后来一看书又不对,他们接着否定延安整风,否定共产党的革命斗争,连共产党都是非法组织了,没注册嘛。再再后来,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等都给否定了,那肯定什么呢?原来是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文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就不应该有,有也是劣等的。于是我的怀疑渐渐增长了,不满了,最后终于与这帮崇洋媚外的洋奴决裂了。如果硬要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逐渐清醒了学会了思考。毛主席不是感谢日本人吗?我也感谢右右公知洋奴们。语文没学好的,是理解不了这个感谢的,不是有人不解毛主席感谢日本人吗?这些年来,我看到的从右到左的转变的很多。有没名的普通人,也有有名的学者,比如摩罗、孔庆东。因为人民的立场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能把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吸引过来。我相信这个90后的高中生也一定会有转变的。
电视剧《老农民》已播了一半,还在播,最后两个建议,一是国家广电总局停播此片并追究责任严惩不贷;二是让《老农民》继续播,做个反面教材也挺好,让更多的年轻人觉醒起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