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3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名为《“除夕不放假”的得与失》。
因为当时也出了新规定,除夕被踢出春假长假序列,也不再具有法定假日的身份。
当时新闻舆论和专家们的说辞,认为“除夕不放假”是隐形福利,相当于是偷偷摸摸给国民增加待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亲民色彩。十年之后,专家们拿出的还是这套说法,看来专家们学术水平并没有进步。
对此,中国青年报进行评论。
第一,“除夕不放假”的皆大欢喜,是以削弱制度的权威性为前提的。如果“除夕不放假”指向的只是个别群体,比如说仅仅指向公务员,那后果可想而知。
第二,在劳动者弱势的背景下,如果一些资方就是“不解风情”,不肯除夕放假,那一些劳动者只能望眼欲穿了。
第三,中国青年报直接呼吁,“既然听懂了民意,也愿意顺应民意,倒不如大大方方,将春节假期多加一天。”
12月13日,除了中国青年报,新华社也进行了发文,标题是《近九成公众不满“除夕不放假”:不近人情》。
在关于“如何看待2014年放假安排”的调查中,接近6万人参与了这项调查。88.4%的被调查者,不满意除夕不再是法定节假日,支持者仅为8.1%。
转眼到了2014年,也是执行除夕不放假的第一年,这件事被拿到了两会上热议,因为蔡继明作为人大代表,也是除夕放假的首创者,中国青年报对其进行采访,并刊登了标题为《除夕不放假是“长官决定”》的文章。
蔡继明的原话是,“没有经过立法机构,到了最后决策时,就是‘长官决定’,这靠不靠谱?”
2014年12月10日,又到了年底,新华网这样评论:如果把问题换成“你是否愿意除夕在单位上班”,相信99%的人都会选择“不愿意”。也就是说,“除夕放假”实际上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今年除夕不放假,人们对调休也是怨声载道。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时间拨回1998年,总理定下了公务员工资三年内翻一番的目标。不过在当年,却遇上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又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财政上有些困难。
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张国宝,在年夜饭上,向总理提议:“现在这个形势恐怕涨工资已不现实,是否可以增加节假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休息机会,也是提高福利的一种方式。”
这个提议,得到其他人的一致赞同。
从起草方案到最终决策,终于赶在 50 周年国庆前夕,正式下发文件。中国人第一次通过调休,获得了长达七天的五一假期,黄金周的概念就是这时候来的。
三个黄金周,老百姓增加了假期,服务业得到了消费,也实现了民意的丰收,真是赢麻了。
随之而来的各种衍生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旅游质量大幅下滑。于是另一种声音随之出现,黄金周的存废之争开始打响。
虽然保黄派的声音很大, 但2007 年还是取消五一长假,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节日,与周末放在一起连休 , 从而形成“小长假”。
从此,万恶的调休制度就出来了。假期还是比原来的假期要多出一天,但人们感觉这样比以前更累了。
假日改革课题组的组长蔡继明教授,在政策实行后,遭遇了网暴,不仅被称为“菜叫兽”,他的个人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也在百度帖吧被网民扒出并曝光,不断接到骚扰与恐吓电话。最后,蔡教授不堪其扰,将百度公司告上法庭。
有些事情啊,我们不能学西方,导师列宁就说过:
自由派总是一只手搞改良,另一只手又收回这些改良,使之化为乌有,利用这些改良来奴役工人,把工人分成一个个集团,使劳动者永远当雇佣奴隶。因此,改良主义,即使是非常真诚的改良主义,实际上变成了资产阶级腐蚀和削弱工人的工具。各国经验证明,工人相信改良主义者,总是上当受骗。
2006年,当时中国准备颁布劳动合同法,一审稿刚出来,就遭到了“人民富豪”们的炮轰。
4月23日,在上海关于《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研讨会上,上海跨国企业人力资源协会的代表徐婷婷(加拿大籍),在发言时就威胁:“如果实施这样的法律,我们将撤资。”
欧盟商会给全国人大写报告,认为《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会“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紧接着,美国商会也公开表达:“会让中国的投资环境变得消极起来”。
商业教父柳传志也表了态,他说:“《劳动合同法》我们看了以后还是紧张的。我们还是太注意照顾现有企业里面员工的利益,而这种东西,实际上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为此,劳动合同法不得不进行重大修改,全国总工会对此的评价是:“不得不做出一些倒退性让步”。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变了,用老马的话说,资本主义揭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一切都是铁血般的雇佣关系,伴随着监视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一场大型监狱,老板微信遥控指挥,7x24小时在线工作,一个不注意,或者稍微回复慢一点,就被骂得狗血喷头。
说是放假,实际哪有一次真正安稳的假?于是,家就成了人们的港湾。
人们为什么要回家呢?这就不得不提起春运,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问中国的火车站为什么要修那么大?
这有两个版本的答案,理性一点回答,那就是四十多年来,中国的农民依然还在交这笔改开税,他们像候鸟一样往返,不知疲倦,三代农民为中国建设,付出了泣血的代价。
如果感性一点回答,那就是中国的火车站必须大,只有大,才能装下这股强大的迁徙意志,甭管你是自诩品味小布尔乔亚,还是不知愁滋味的学生,或者是什么老板,除夕这天,我们就是要回家。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就是这么质朴的道理。
是什么让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让所有的城市和乡村,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变成了每一个人的故乡?就是除夕的力量,对此,你可以无视,可以傲慢,可以不讲道理,但这股力量,它就是客观存在。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