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4周年!
他们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亮剑长空、勇斗劲敌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肩负着
保卫国家领空安全的神圣职责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成长历程
1949年11月1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
伴随着共和国诞生的礼炮声
横空出世
在抗美援朝、国土防空、阅兵
军事演习、科研试飞
紧急空运、抗震救灾等
重大任务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向祖国和人民
一次次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列宁号”:1930年2月,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缴获1架国民党空军的飞机并命名,这是工农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
“马克思号”:1932年4月,红军攻下漳州城,该机被俘获
1946年3月1日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
在通化成立
航校有100多架各式飞机
有30架左右可以使用
这些飞机都是日军撤退时遗留的
而且一部分是东拼西凑攒出来的飞机
有的起落架轮胎竟然是
从老农马车上卸下的轮胎
东北航校为以后空军的成立
奠定了基础
为空军培养了大批人才
为保卫北平安全
1949年6月
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
指示军委航空局
迅速组建一支航空作战分队
负责北平的防空
空军司令部旧址(北京市原东交民巷22号)
1949年,11月11日
中央军委电令宣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
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军委航空局即行撤销
原航空局所有人员及业务工作
全部交空军司令部
从此,空军正式成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1951年1月21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与美国空军第一次空战
此战,击伤美机1架
飞行员赵志财被美机击伤
跳伞时因高度过低而牺牲
1951年11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轰炸机部队
首次执行昼间和夜间轰炸任务
何中道(左)和李永年(右)首次击落美军战机
1952年9月20日5时36分
我防空警戒雷达发现
在上海东南133公里
高度1500米处
1架美军B-29型轰炸机正直逼上海
“打!坚决打掉!”
华东防空司令部
第一时间命令驻江湾机场的
空军2师起飞拦截
当时正在担负战斗值班任务的
长机何中道、僚机李永年
受命驾驶米格-15型歼击机
迅速升空,直奔战区
最终将入侵我国领空的
美国B-29型飞机击落坠海
1954年,国产第一架飞机“初教-5”首飞成功
1956年,歼-5,由试飞员吴克明首飞
歼-7,首席试飞员葛文镛
1957年12月,空军开始装备,运-5运输机
直-5,1963年首批装备空军部队
轰-5轰炸机,1967年8月装备空军部队
199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次空中加油成功。歼8-Ⅱ受油机与轰-6型加油机首次空中对接加油成功
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次成建制、大规模走出国门,参加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事演习
2015年第一次飞越宫古海峡
2017年空军第一次承办国际军事比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捍卫了祖国的领空
显示了大国空军的力量!
与此同时
我们的祖国也培养出了优秀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女战士
蓝天“花木兰”
人民空军第一批女飞行员
新中国成立不久
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
培养女飞行员
1951年初
空军从华东军政大学
和航空预科总队
选调55名女学员
于4月进入牡丹江第7航校学习
她们刻苦学习,不怕困难
把自己锻炼成为
优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女战士
这55名女学员
满怀为新中国妇女争光的信念
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顽强毅力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训练
女飞行员驾驶飞机顺利起飞
飞行得跟汽油打交道
她们当中的许多人
闻到汽油味就反胃
为了克服这个不良反应
她们就把汽油洒在手帕上
经常闻一闻
强迫自己逐步适应汽油的味道
操纵驾驶杆、拆卸发动机力气不够
她们就刻苦锻炼臂力
第一批女飞行员(14名)在第7航空学校毕业时的合影,前排左起:邱以群、万婉玲、戚木木、王坚、武秀梅、周映芝、周真明;后排左起:陈志英、施丽霞、伍竹迪、秦桂芳、何月娟、黄碧云、阮荷珍
航校的各级干部和教员们
对培训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
十分用心
当时的飞机非常简陋
没有无线电设备
每次她们飞行时
机务人员特意在飞机尾后挂上红布条
用这种标志提醒空中
其他飞机和地面指挥员
给她们以特别的关照
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伍竹迪和战友们
1951年11月
女飞行员黄碧云、邱以群、戚木木
施丽霞、陈志英、何月娟、武秀梅
阮荷珍、周真明、万婉玲、周映芝
王坚、伍竹迪、秦桂芳14 人
仅用7个月就闯过了一道道难关
全部掌握了飞行技术,学成毕业
同期的女空中领航员
空中通信员和空中机械员41人
也先后毕业,无一掉队
女飞行员代表戚木木
汇报了她们学习航空技术的经过
她激动地说:
“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把我们培养成女飞行员
是人民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只有在新中国
妇女才有广阔的道路。”
她代表女飞行人员表示
一定要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努力奋斗
朱德、邓颖超等在飞行表演后与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合影
1952年3月24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中南海接见参加飞行表演的女飞行员,图为毛泽东与刘亚楼交谈,询问女飞行员训练情况
经过半年多紧张的
昼夜间复杂气象训练
女飞行员们开始独立执行任务
第一次执行空运任务的女飞行员
是正驾驶秦桂芳和副驾驶周映芝
第一次执行空投任务的是陈志英
她是女子飞行中队的第一位女中队长
还有的女飞行员在
抗美援朝战争中多次执行空运任务
秦桂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女飞行员之一,也是第一个执行空运任务的女飞行员
新中国的第一批女飞行员
她们驾驶着飞机飞遍了祖国各地
执行过空运、空投、抢险救灾
人工降雨、航空测量、科研试飞
和专机飞行等任务
她们以实际行动
为新中国妇女争得了荣耀
为祖国争了光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赢得了荣誉
当然,这些荣誉
也离不开“空中机械师”
愿做“铆钉”护飞翔
一个扳手、一把钳子
为飞行员搭建安全的天梯
一颗铆钉、一种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深耕40年
精严细实、万无一失
是他一辈子的追求与目标
易崇德,6次荣立“三等功”
他一心坚守在机务工作上
为提高飞机出勤率
飞行日利用率作出较大贡献
完成了飞机维修难点的研究
空中机械事故的预防
节约航油、航材等10项技术创新
1949年,易老报名参军
当时上的是二野军政大学
也叫西南军政大学
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当时来挑选新中国第一批空军
易老说他就被挑选出来了
到当时在成都刚成立的
空军预科总队学习
半年以后
被分配到济南市第五航空学校的
机械班学习
6个月要毕业
易老的女儿回忆说
小的时候她都叫易老“周末爸爸”
就是因为易老只有周末才能回家
但是兄弟姐妹们并不会觉得爸爸不称职
因为回到家的爸爸总是在
那个物资不充裕的年代
变着法儿地给孩子们做好吃的
易崇德人如其名,“平易近人”
他一辈子与飞机为伴
只钟情一件事
就是甘愿作一颗小小的铆钉
甘愿为战鹰和飞行员搭建“天梯”
助他们振翅高飞
翱翔在祖国的蓝天
“81192,请返航!”
“呼叫81192,请你立即返航!”
22年前
33岁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王伟
为保卫祖国领空
遭美机撞机被迫跳伞坠海
美机违反飞行规则
突然转向
将飞行员王伟驾驶的飞机撞毁
“呼叫81192,请你立即返航!”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
你们继续前进!”
王伟被迫跳伞坠海,壮烈牺牲
十万军民搜寻14个昼夜
依然没找到他……
英雄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
得知王伟没有生还可能后
参加搜救行动的海军舰艇鸣笛致哀
参与搜救的军民面向大海肃立默哀
中央军委追授王伟同志
“海空卫士” 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81192,如今已能返航
碧海青天追觅
却不见英雄身影
只留一颗爱国红心
向着热腾腾的太阳
守护着五岳向上的中国
人民空军:
大国新佩剑 护航新时代
2013年11月23日
我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当天
空军进行了首次战斗警巡
对于李德兵和他的战友们来说
警巡东海已经成为常态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 李德兵
9年前,李德兵第一次驾驶战机警巡东海
到今天我们的海空力量
实现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管控
歼-20常态化担负作战值班
可以说守护祖国空天的实力在不断增强
底气也更足了
如今,第五代战机歼-20已经遍布东南西北中,列装越来越多,飞得越来越远
被誉为“和平之鹰”的运-20航迹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成为人民空军奋斗强军的重要标志
10月15日
空军航空兵某部
出动2架运-20飞往阿富汗
向地震灾区运送救援物资
自10月7日以来
阿富汗赫拉特市
多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
造成数千人伤亡
10月15日
人民空军航空兵某部
出动2架运-20飞往阿富汗
向地震灾区运送
由中国政府和中国红十字会
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这批物资总重近50吨
是运-20继去年6月以来
第2次向阿富汗运送
地震灾后救援物资
空军航空兵某部龙贻飞说:
“空中2架运-20
向阿富汗运送救援物资
地面也通过中欧班列
运送物资前往震中灾区”
经过近4小时
近3000公里的飞行
2架运-20于15日中午
抵达阿富汗赫拉特国际机场
驻阿使馆工作人员、阿方红新月会
阿方政府人员
在机场迎接并表示感谢
如今
空军运-20的航迹已经
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
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中
运-20飞赴汤加、阿富汗、巴基斯坦
送去希望、传递友谊
彰显“大义中国”使命责任
人民空军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
而又写满荣耀的道路
在历史的天空上镌刻下闪光的航迹
今天
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空军振翅高飞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