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这种事情一再出现,原因没那么简单

明人明察 · 2023-11-25 · 来源:明人明察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他们已经理解不了崇高,自己做不到,也不希望别人能够做到。解构崇高,成为他们的精神自觉。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被当代“演艺圈”搬上银幕,结果收获的是各种吐糟。

  因为这些当代“艺术家”根本理解不了支持张桂梅的精神信仰,或者说,他们从内心排斥张桂梅的精神信仰。

  所以,他们就要用艺术创造的“张桂梅”去解构现实的“张桂梅”,用自己想象的“张桂梅”去替换真实的张桂梅。

  现实中张桂梅无私奉献的动力来自共产党人的信仰,这一点张桂梅老师自己说得很清楚。

图片

  但影片中张桂梅的奉献行为就和现实中张桂梅的精神信仰完全切断了联系,被主创人员认同的价值观取而代之。

  但是张桂梅老师在现实中的行为,与主创人员要表达的价值观进行缝合的难度太大,怎么办?那就对原型真实发生的事情进行改造,不惜虚构到影片的原型都不认可的程度,也要让影片的情节与主创人员的价值观产生联系。

  这应该就是为什么原型看完电影之后无法产生认同的原因。因为有人并不想用艺术再现真实,因为表现真实,就绕不开张桂梅的真正信仰。

  对于他们非要这么处理的原因,我们尝试用最大的善意去揣测,是他们如同一些人说的“你不能把信仰共产主义事业作为人物前进的原动力,这太虚了,会让观众没有代入感。”

  第二种可能是一些人说的“我不相信有人会信仰共产主义。”所以,他们也不相信张桂梅对自己信仰的解释。

  还有一种可能,是恐怕一些人最担心的可能还不是票房不如预期,而是张桂梅坚持的信仰成为社会的共同信仰,所以要通过创作展现自己认同的价值观。

  我不排除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但除了这三种可能性,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合理的解释。

  张桂梅这样的题材,得由理解或认同张桂梅精神信仰的编剧、导演出手,才有可能写出好剧本,导出好作品。你让方方写正面歌颂土地改革的剧本,也不可能写好。因为看看她写的《软埋》,就知道她对土改的真实态度。即使写,也是要加进自己的私货,会让人看得别别扭扭。

  

  就如同《我本是高山》的导演执导的《村戏》,塑造了民兵队长“奎疯子”这个角色,阻止女儿偷吃公社花生误使其死亡, 被推举为保护集体财产的模范,换来一年的救济粮,自己却因为失去女儿疯了。看看这种情节的设置,就大概知道他们想表达的是什么。

图片

图片

  是不是用这样一个故事,就能够让很多观众产生感觉:爱护集体财产的人竟然这么不讲人性?

  关键是这种情节的设计严重脱离现实,因为没有代表性。

  艺术虽然允许虚构,但这种虚构也不是任意而为的,可以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

  现在有不少影视圈的人不认同共产主义,却特别喜欢用人性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比如这个标签为导演、制片人的,同样是要把张桂梅的信仰解读为“人性的光辉”“人类最质朴最深沉的一种‘爱’的情感”。

图片

图片

  问题是,我们一些编剧和导演是怎么定义人性,演绎人性,又喜欢把“人性”的光辉分配给谁呢?

  电影《南京,南京》就被人指出,是用艺术化手法展现了侵华日军的“人性”一面,所以就有观众评论这部电影里面的“日本鬼子不再是张牙舞爪的、不再是残暴的没有人性的禽兽,他们杀人似乎都是文质彬彬的,他们到教堂、到难民营、‘安全区’ 去找‘花姑娘’、‘慰安妇’也不再是强抢强夺,而是‘绅士’般地很有耐心地给中国的妇女们‘开会’、耐心地等待中国的女人们‘自愿’地举手、‘自愿’地站到鬼子兵的刺刀前,她们的脸上还带着微笑……

  抗美援朝题材的《金刚川》则是把“人性”的光辉分配给了志愿军的对手,美国飞行员最后“人性”地停止了轰炸,志愿军成功了。

  有一个父亲就吐糟说,他带11岁的儿子去看《金刚川》,看完之后他的儿子告诉他:“最后,是美国人放过了我们!”

图片

图片

  所以,就难怪美国观众看到了这部电影的片段欣喜若狂,爱不释手,要求作为美国的征兵广告。

图片

  是拍这些电影的导演艺术手法不高明吗?对那位父亲反映的情况,就有网民回复:你儿子很厉害,一眼看穿破了导演想说的。

  有没有稍微有点人性的日本鬼子和美国大兵?不排除有。但他们在他们的军队里面,根本就不具备代表性,上面影片里的情节更不会出现。有代表性的就是对中国人杀戮成性,没有人性可言的日本鬼子,就是把武器和弹药优势发挥到极致,还创造出“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美军。

  你看这些演艺圈的,他们宁可脱离现实,滥用艺术虚构,也要实现他们想要的场景,传达他们想说的价值观。

  

  还有张桂梅电影这个编剧,有人就评论她因为太想把剧情导入女性主题,引入女性叙事的轨道,表达“女性帮助女性”,而不是一位坚持信仰的共产党人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图片

图片

  所以,她刻意用“女性帮助女性”替换张桂梅的信仰。而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不分民族、更不分性别,是解放所有劳苦大众。

  如果让这个编剧去写《红色娘子军》或《洪湖赤卫队》,大概也会照着“女性帮助女性”的路子去写。

  中国的妇女解放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像国外的那些女性结婚之后还要冠夫姓的事情,作为社会现象早就没有了。中国的男女平等比西方甚至比港台都好多了。因为就是和张桂梅有同样信仰的共产党人,他们在革命过程中解放劳苦大众的同时,也解放了女性,在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同时,一并解除了封建社会族权、父权、夫权、神权对女性的束缚。

  所以,如果只是关注女性权益,关注男女平等,就没必要这么费尽心思地用“女性”替换她的信仰去诠释张桂梅的奉献行为,就不该排斥张桂梅老师的共产主义信仰,因为共产主义运动自带妇女解放的任务。

  党在一大之后就组织出版《妇女声》,主张实现劳动妇女的解放。二大制定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伟人就曾写文章描述过旧社会中国妇女受夫权、父权、族权、神权“四座大山”的压迫,提出要在阶级解放与民族解放中争取劳动妇女解放,“女人能顶半边天”也是他老人家说的。只有坚持张桂梅坚持的共产主义信仰,并为之奋斗,才能完全解放妇女。

  现在把女性物化的最大因素,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资本主义。看看,阿根廷的那位最彻底的自由主义者,都在主张卖淫合法化了。欧美很多国家也在这么做。

  

  我是挺佩服这部电影的投资方是怎么把配合这么好的编剧和导演组合在一起的。

  中国的影视圈现状问题很多,早就不是一个秘密,最严重的就是缺失张桂梅老师坚持的信仰。因为缺失这种信仰,他们理解不了崇高,驾驭不了红色题材。

  随着老一辈的人民艺术家逐渐谢幕,新一代的这些艺人是在文艺界“告别革命”“告别崇高”的思潮中成长起来的,这两股思潮,各有侧重,还形成相互配合,对于解构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所起的作用巨大。

  他们不承认世上有真正的崇高,因为这等于承认他们自己的堕落。

图片

  中国人重新在社会大范围向往崇高,推崇崇高,既是推动中国革命成功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国革命成功产生的精神产品。中国革命的成功,让中国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解构崇高,就必须同时解构革命。反之亦然。

  中国负责精神产品生产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大一不分)知识分子,自从拒绝了崇高,就开始以片面展现中国人的负面因素,求得西方的认同,被动或主动地用西方的政治正确,通过以偏概全的方式,丑化中国人,拿到一个个西方人设置的奖项,博得自己的江湖地位。看看某一个时期的中国获奖作品,很多都是这种。正面表达中国的,有几个获得西方的大奖了?

  这股思潮的影响太大了,以至于清华美院的毕业作品都要用眯眯眼作为自己的审美标准。

  

  中国有那么多不需要发挥想象力就可以出好剧本的题材,在题材的丰富程度方面,中国的演艺圈比美国的同行要幸运得多。比如抗美援朝,我们的志愿军前辈创造的很多奇迹,是编剧抓破脑袋都不敢去想象的,比神剧还神。不像美国的编剧,为了表现美国的伟大,还需要靠发挥想象力无中生有。编到现在,脑细胞耗死不少,好莱坞都编不下去了。

  但中国的这部分“艺术家”们能够利用好这些素材“金矿”创作出经典作品来吗?

  最近的抗美援朝电影,就是那个拍出无极的导演陈凯歌,执导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就很有代表性,票房遭遇滑铁卢,还被一些观众评为“从剧情到演技,从特效到剪辑,从文戏到战斗,无一不是败笔。”

  既想蹭电影市场需求的热点,不肯错过抗美援朝这个艺术金矿,把观众的钱赚了,又不肯接受支撑抗美援朝胜利的新中国体制优势和精神因素,甚至有一些都不愿意承认抗美援朝胜利的一方是中国,就往一锅粥里添自己酿制的调料,他们拍的是他们希望的抗美援朝,是他们想象中的抗美援朝,他们要用艺术创造的“抗美援朝”扭曲真实发生的抗美援朝,替换我们头脑中对抗美援朝的共同记忆。

  结果,越来越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认为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他们连抗美援朝这样的题材都拍不好,还指望能拍好张桂梅?

  他们已经理解不了崇高,自己做不到,也不希望别人能够做到。解构崇高,成为他们的精神自觉。

  

  电影曾经被列宁认为是在所有艺术中可能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但电影从来都不只是艺术。电影通过塑造角色形象、展现故事情节,唤醒情感体验等方式,都在传达一定的价值观。这方面,做得特别突出的,一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二是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的韩剧。很多中国人想象中的美国和韩国,就来自他们的影视作品。

  看了中国的第五代电影的那些获奖影片,外国人会对中国有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用这种思维和驾驭中国的主旋律电影,怎么可能拍出来的作品不让观众感到别扭。

  重复强调一下:既想蹭电影市场需求的热点,不肯错过抗美援朝这个艺术金矿,把观众的钱赚了,他们又不肯接受支撑抗美援朝胜利的新中国体制和精神因素,甚至都不愿意承认抗美援朝胜利的一方是中国,想继续利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观众,所以,就往一锅粥里添自己酿制的调料,拍的是他们希望的抗美援朝,是他们想象中的抗美援朝,他们要用艺术创造的“抗美援朝”扭曲真实发生的抗美援朝。

  结果,越来越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认为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为什么拍不好?关键还是志愿军的精神,他们根本就不认同。他们理解不了志愿军为什么能在那样的条件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他们理解不了志愿军的精神动力源自哪里。志愿军的精神动力源就是四个字“保家卫国”。他们保卫的是人民要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是最终目标要实现共产主义的新中国,这个国家不再是一盘散沙、个人顾个人的原子化社会,而是互帮互助,几亿神州尽尧舜的新社会。新中国就是他们的大家,和他们小家的利益实现了空前的一致性。

  为什么很多从国民党军解放过来的战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成为日后家喻户晓的英雄,这个转变光靠空泛的政治宣教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先是从解放军的官兵一致,军事民主感觉到两支队伍的不同,听说解放区的战士家里来信都分了地,不再担心再被刘文彩们敲骨吸髓地欺负,强烈的对比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冲击,所以精神面貌和战斗意志的转变仿佛就是一瞬间,判若两人。

  这些,你让一帮羡慕民国是岁月静好“黄金时代”的一些当代“艺术家”如何认同?何况,这些“艺术家”还大都患有深度的崇美症。抗美援朝是武器落后的志愿军,打败了他们的理想国,这是他们一些人几十年都接受不了的事实。好不容易有机会拍摄抗美援朝题材了,不搞点小动作,都对不起一些人的崇美症思想钢印。

  但现在的观众不是十年前跟着他们走的公知粉,分析力、判断力都并非十年前、五年前可比。所以,这一次,他们又低估了观众,高估了自己对观众的了解。

  这类题材,不是他们能驾驭的。既然拍不好,就请放过这类题材,留给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来拍。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看今朝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7. 历史的“魔镜”
  8.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