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办社,建设山区
(李琳、马明,1955年9月15日)
本书原编者按:这里说的是李顺达领导的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办了三年,变成了一个包括二百八十三户的大社。这个社所在的地方是那样一个太行山上的穷地方,由于大家的努力,三年工夫,已经开始改变了面貌。劳动力的利用率,比抗日以前的个体劳动时期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一十点六,比建社以前的互助组时期也提高了百分之七十四。合作社的公共积累已经由第一年的一百二十元,增加到了一万一千多元。一九五五年,社员每人平均收入粮食八百八十四斤,比抗日以前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七,比建社以前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点一。这个社已经做了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三年的结果,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五年计划的百分之一百零点六。这个合作社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能够大量增产,为什么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不能够更加大量地增产呢?
山西省太行山中的平顺县西沟乡,原来是一些荒凉闭塞的山庄。这个位于海拔1200公尺的高山庄里,荒山秃岭,耕地块小零散,土薄石厚,自然条件非常不好。例如西沟自然村的473亩耕地,被分成了2700多块;而且因为多半是梯田坡地,边岸常被雨水冲刷,水土不易保持。1943年到1951年的九年当中,全乡先后组成26个互助组。组织起来的农民利用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和财力,攀登在这些山野里,集体修边垒岸,逐渐保持水土。并且用里切外垫、整修梯田、淤滩地的办法,扩大耕地,逐年为全乡人民增加收入。李顺达原来领导的那个互助组到1950年每亩产量已经比抗日战争以前增长了77%。人民的生活也随着由抗日战争以前的“糠汤菜水家常饭,吃顿小米是过年”,改善为“米麦生活变花样,油盐调料加醋酱”。但是那时互助组受各家分散经营的限制,许多较大的山地建设和农业改革无法进行,山地的贫困面貌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到1952年,为了适应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需要,由李顺达领导建立了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的建立,很受农民欢迎。就在这一年,入社农民已经占全村农户总数的51%。
美好的远景鼓舞了人心
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扩大,使山区巨大的增产潜在力有了挖掘的可能。可是当开始还不了解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保证继续增产的时候,曾经在这里辛勤劳动几十年的农民们,都感到这个贫瘠的地方已经走投无路。按照他们的说法是:“黑老山沟、土少尽石头,不说用机器种地,连拖拉机的腿也放不下,哪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劳动力和畜力都组织起来,各样技术都试过了,想来想去,再增产没有盼望了。”社外富裕中农桑荣河搬到潞安县平川以后,社员路文全、李德才等五户也准备搬家下山。区村和社里的干部对于这个新发生的问题也没有个好办法。不让走吧,生产内容贫乏,没有个好奔头。让走吧,眼看全年的生产计划完不成,而且全国的山地很多,让谁去建设呢。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中共平顺县委会和西沟村党支部,首先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建设山区的“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方针,通过发动群众具体制定山区长期建设计划,让农民看到社会主义的美丽远景。1952年初,平顺县委领导西沟村农民实地勘察、仔细算账,从农业、林业、牧畜业三方面发掘潜在能力,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从1952年到1954年的三年全面建设计划。这个计划标明:三年以后,全村农民的总收入,将由原来折合粮食925石4斗8升,提高到2175石。计划中规定的修滩地120亩、修小型水库、闸山沟七处,把细小的泉水和雨水积蓄起来,便可以使全村干旱缺水的耕地摆脱旱灾的威胁。在山野的荒坡上,种植牧草,繁殖牲畜。从这个计划中,农民普遍地感到建设山地有方向有奔头了。早已搬家下山的郭长则听到这个计划,后悔自己不该搬走,正在准备搬走的李德才、郭宝山等也就安心山地生产了。
1952年秋天,李顺达到苏联参观返国回村以后,全西沟乡顿时活跃起来。李顺达拿出一些照片给大家看:西伯利亚茂密的森林、山里的大材木场、巍峨漂亮的洋房、通达山顶的马路……。李顺达又具体地介绍了苏联西伯利亚山区农民按照斯大林改造大自然的计划,遍山植树造林,出产了大量木材,供给国家的建设,格鲁吉亚山地的集体农庄,农、林、畜牧相结合,也已经机械化和电气化了。大家想想苏联,看看西沟,明白了苏联的今天就是咱们的明天,西伯利亚农、林、畜牧的结合发展就是咱们的方向。李顺达又告诉大家,必须从远处着想,从近处着手。他们便根据苏联建设山地的经验和当地的具体条件,把原来的三年建设计划修订为五年建设计划。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以后,接着又制定了全乡15年农、林、畜牧业全面发展的远景规划。这个远景规划分别规定了全乡适宜于发展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区域,根据这个规划,全乡18000多亩光秃山坡,要进行封山育林、种植各种果树、木材树和牧草;500多亩干河滩上,要淤起300亩肥沃的河滩地,各种优良品种的牛、羊、猪、鸡和蜜蜂,也要大量地繁殖起来。这个计划实现以后,西沟乡将是一个“果木成林,牛羊成群”的地方。每人的收入将比1952年增加八倍。中共西沟乡党支部在制定上述这些长期建设计划当中,召开多次农民座谈会,认真征求意见,发掘哪怕是最微小的增产潜力,并且经常用实现长期建设计划的意义、办法和计划的具体内容鼓舞农民建设山区的热情。现在西沟乡包括三个自然村,已经联合组成了一个大社,入社农户占全乡农户总数283户的97%。他们从亲身体验中感到,只有将所有的劳动力和财力统一组织起来,合理使用,才能实现这个远景计划。
合理地使用劳动力
为了保证长期建设计划的实现,只限于过去在1920多亩耕地上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量,远不能满足在20800多亩辽阔的山野间全面建设农、林、牧业的需要。但是以往的劳动力利用率是很低的,农民中有一种说法:“半年辛苦半年闲”,“吃正月、做二月、三月头上还可歇一歇”。这种多年的冬季休闲的习惯,自从建立互助组以后就有了一些改变,可是因为集体劳动和分散经营的矛盾,劳动力的浪费现象还是很惊人的。
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建立以后,为充分地利用劳动力的潜在力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合作社从以下两方面使劳动力的使用日趋合理。
首先,加强劳动的管理。这有三个办法:
第一、按照全社长期建设和年度计划的需要,建立劳动组织。在社务委员会的领导下,共设有田间工作队、林业股、畜牧股、基本建设股和财务股等组织。同时,把所有的劳动力投入各项生产,并且根据各个人的技能,进行分工分业,以发挥个人的专长。
第二,实行合理的劳动报酬制度,保证工作质量和各项生产计划的均衡地完成。开始,由于对于投入造林、修滩等基本建设的劳动工规定暂不分红,结果发生了重视农业生产,忽视长期建设的偏向。后来实行所有劳动日统一分红,保证了两项指标的均衡完成。为了克服有些社员在劳动中图快不顾好的单纯追求劳动工分的毛病,还在主要作业中实行了“按件记公”的办法,劳动的质量、数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坚持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以后,只1955年妇女在社内做的劳动日就达到8967个,占农业劳动日总数的35%。
第三,坚决减少非生产性劳动的浪费现象。例如,过去远地山地的肥料都是用人担送,现在采取牛羊就地修圈,就地积肥的办法,每年节省的工作日在2400多个以上。1955年全社辅助性的杂工,由1954年占总劳动日的7.8%减到3.3%。
其次,党组织在劳动过程中,组织了劳动竞赛,并且通过宣传网把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党和政府对于山地人民的关怀和社内的生产成绩等实际例子,不断地向社员进行宣传。这激励着西沟乡农民对山区的热爱,并且使社员们保持了战胜自然的积极情绪。“山是山,山地前途大无边”。成为他们共同的语言。在那土地封冻和春雪未消的时候,社员们就冒着风寒,爆炸高山石块,整修用石头垒砌的梯田岸边。最近增修的95亩河滩地,是他们从远处石山上抬来石头垒好地边、拦蓄将被洪水冲走的泥沙淤成的。这里的每一寸土,每一株树都是付了很大的代价才培植成的。
1955年全市共投入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家庭副业在内)等的劳动日61368个(每个男劳动力平均220多个,每个女劳动力平均78个)。这样全社劳动力的利用率,比抗日战争以前提高了110.6%,比建社以前提高了74%。
精打细算
农、林、牧业全面发展的建设,还需要许多财力、物力做保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自力更生,不能等待国家的援助,但是“家底”还很单薄。社务委员会分析了这种情况,根据“因陋就简,勤俭起家”的精神,确定了就地取材,挖掘一切物力、财力的潜力。具体办法有:
一、从多方面找寻增加现实收入的生产门路,积累为着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从1952年到1955年的四年内,每年全体社员投入社内的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占总收入的14.3~28.23%。1955年全是利用地边、村边废弃的小片荒地共增产各种青菜31万斤。1955年春季,副社长申纪兰提出的“发动妇女上山拾羊粪”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以后,所积攒养粪大约值1000元以上。
二、各项生产都注意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全社计划养猪100口,原计划每年需要购买谷糠三万斤和粗粮5000斤。喂猪的妇女们想出“少喂糠、不喂粮,多喂野菜和玉米轴”的办法,1955年在毛猪增加到137口的情况下,采集了野菜35000斤,并且以149000斤玉米轴做饲料,总共节省了价值1800元的粮食和谷糠。过去每年的大批玉米秸秆当柴烧掉,又购买商品肥料来补充肥料的不足。近两年农民已经改变了这种习惯,1955年用玉米秸秆沤肥9600担,足够160亩地施用。
三、堵塞浪费,减少非生产性的开支。原来从1952年到1954年建筑新房60间的计划被取消以后,暂时把一部分旧房旧窑作为全社的羊圈和牲口棚。建社初期因为畜牧业经营不善,损失二三千元。1955年,根据社员意见,减少了津贴羊工抽烟、养两只狗等五项不必要的费用,共节省开支6470元。为了保证牲畜安全过冬、避免发生冻瘦死亡的现象,现在全社已经打草贮青57万多斤。
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在进行以上这些工作的时候,特别注意了对于社员的合理化建议的鼓励和采纳,社员的各种物资投资和劳动,都经过民主讨论付给适当的报酬。这样就保证了逐年的生产投资,并且逐年增加了公共积累。全社公共积累的价值已经由1952年建社时候的120元增加到1955年的11911元,增加了近100倍。
西沟乡的旧面貌正在改变
四年以来,经过贯彻执行“勤俭办社,建设山区”的方针,西沟乡的旧面貌已经在开始改变。站在最高的后背三头俯瞰,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景象:山顶上新植的一片片绿色树林,已经和生长在层层的梯田里的庄稼衔接起来。新开垦的梯田、坡地1955年长起了茂盛的玉米、谷子等作物。成长中的加拿大杨树、东北苹果和青岛葡萄等优良树种,再过一两年就要开花结实。此外,还扩大了几处牧场,有千余只马、牛、羊时常在那里牧放。1955年,全社总收入折合粮食达到862766斤(其中农业收入为609663斤),每人平均884斤,超过抗日战争以前77%,比建社以前增加25.1%,超过一般社外农民23.3%。从生产总值上看已经达到全乡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100.6%。
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球鞋、手电灯、雨伞和毯子已经成为农民的普通用品。现在全乡的小学校由抗日战争以前的一个增加到四个,社办的民校有五个,参加学习的社员有442人,并且有114个男女青壮年加入扫盲识字班。其中达到扫盲标准的毕业生49人,识字500到1000个的22人,并且培养了会计员、记工员、读报员、技术员共43人。此外,社里还设置了图书馆、收音机、电话机和田间使用的图书包,并且有八音会(八音会是业余乐队)、读报组等学习文化娱乐组织。新建的卫生所,接产站,都有简单的防疫注射设备,还向农民进行日常的保健卫生教育。西沟乡的农民提到卫生上的变化的时候说:“解放以前,白天地主们剥削我们的劳动;黑夜臭虫、跳蚤又吸我们的血。家里不能睡,还得搬到院里去过夜。现在可以安安稳稳地睡觉,痛痛快快地劳动了。”
“毛主席像太阳,光芒照到西沟乡,自从办起合作社,生活过得喜洋洋。”西沟乡的农民正充满信心地更加勤俭地进行他们的山区建设。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