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宾老研究文革看"回避"文革带来的五大危害
[澄宇按]:最近,为出版马宾老一本著作,我当了一回编辑;几次阅读马老这部书稿,深深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大家都知道,在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斗争中,马老是第一人提出:只有毛泽东思想能够救中国!可是他进一步明确提出:只有发动第二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才能救中国!有些人就很不以为然了。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至今这些同志把文革视为毛泽东的"失误"、"悲剧"、"错误"等等,排除在他们所谓的"毛泽东思想"之外。他们很自然赞同马老第一个口号,而对第二个口号就没有兴趣了。他们不仅对文革没有兴趣,而且在他们反复辟的斗争中,采取了"回避"的方针;就是说,不管你广大网民和人民群众对文革采取怎样积极热议和欢迎怀念的态度,我一概"回而避之"。想当初,他们也许不是这个态度,是热议呢;只是随着毛泽东热的升温,他们"议"不起来了,就换成回避的态度。作为个人,这也算一个进步;但是,作为一个左派群体,那带来的问题就很明显了。从近年的实践看,可以看出"回避"文革有这么五大危害。
一害是掩盖总设计师的真实面目。总设计师是个什么人?他设计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历史,清清楚楚地把他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头子的真面目暴露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他开始欺骗中国人民的那些"好话",已经成为人民认识他的一面镜子。他是地地道道的反革命两面派,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他把否定文革作为他起家的基石,把毛泽东晚年最光辉的理论和实践颠倒为"最大的错误和悲剧",欺世盗名。他把毛泽东营造的一个红彤彤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成"黑砖窑事件"那样黑暗的旧中国。对于这样一个罪深孽多的历史罪人,不去揭露,不去批判,不去声讨,而是"拥之"、"用之",还要在"举毛"的旗子下行之,这就很奇怪了。这些同志一面"回避"文革,一面却围着总设计师这个"反面教员"做他们的"正面文章",什么总设计师的"四项基本原则"啦,什么"有中国特色" 啦,什么"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啦,等等。也许他们在一段时间里曾为总设计师这些遮羞布奋斗过,现在感情难断,还要拾起来挥舞一番。试想,这样的挥舞,岂不掩盖了总设计师的真实面目吗?请学学马老吧,看他老人家是怎样肯定文革和批判总设计师的。论和总设计师的关系,马老还有那么一面之交。但是,马老一旦认清了总设计师的面目,就毫不留情地揭露批判之,因为他心里有文革这面照妖镜。
二害是对官僚买办集团抱有幻想。我国的官僚买办集团是总设计师一手培植起来的,他们忠实地推行总设计师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把资本主义复辟活动引入到罪恶的深渊。不推翻这个反动统治,中国劳苦大众就没有出头的日子。可是,"回避"文革的同志,却对这个反动统治抱有这样那样的幻想。他们把我国主要矛盾丢在一边,即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丢在一边,反修任务丢在一边,大谈奢谈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争斗,给人造成一个假象,好像中国的命运就系在这个矛盾和争斗上。这不是幻想是什么?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争斗从来就是革命者利用的条件,但是,必须在为主要矛盾和斗争服务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利用,否则,只能是竹篮打水。所谓统治集团的分化,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对反动统治形成"兵临城下"之势,岂不是空谈!请同志们看看马老给中央领导写的那些信件,有哪一封散播过这种幻想,相反,封封都是刺向统治集团的利剑,封封都是擦亮群众眼睛的良药。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既有文革这个方向盘,对总设计师又有入木三分的认识,自然就对这个统治集团不抱任何幻想,任务只有一个:揭露!
三害是眼里没有群众。回避文革,不仅是回避毛泽东最光辉的革命实践活动,也是回避亿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活动,这是唯心史观的突出表现。正是由于这一点,这些同志不仅在统治集团里寻找自己理想的领袖人物,而且在为统治集团服务的知识分子中寻找自己的代言人;一旦发现,就给以热情的吹捧。诚然,随着人民群众反复辟斗争的加剧,在为统治集团服务的知识分子中,是会分化出一些反思改革、主持正义的人来。这些人当然是我们争取团结的对象。但是,决不能把他们吹捧成"人民的代言人",他们没有觉悟到这种地步,他们还吃着人家那碗饭呢,他们不可能把话说白,这是人们可以理解的。对他们,应该是两点论,一是热情地肯定他们的进步,二是诚恳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希望。不恰当的吹捧,只能损害他们的进步。
四害是不能正确对待十年反修大论战,因而也不可能引出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
五害是看不到世界革命的新浪潮正在兴起,而且是以维护文革的正确性为旗帜的。
毛泽东同志以他发动和领导的文革召唤普天下受苦的人民群众看到自己解放的道路,也引来了普天下的帝修反的无比恐惧和仇恨。同时,也使一些和他同时代的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陷入迷惘。金日成、霍查当年都积极配合毛泽东反对赫鲁晓夫,一到文革,就落伍了;共产主义战士卡斯特罗对十年论战采取骑墙态度,对文革骂了一番,只是到了自己碰到腐败问题时,才想到毛泽东的文革。忆当年,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在领袖里有几人认同呵,周恩来、朱德、陈毅,都是听共产国际的,搞"城市中心暴动"论,只是经过失败血的教训,才回过头来认可毛泽东。毛泽东把发动文革比喻为"重上井冈山",其涵义多么深邃!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回避文革的同志既不愿意破解修正主义当局为什么把文革划为"禁区",也不愿意倾听群众对文革的再认识。他们自己不研究,别人研究,他们还要嗤之以鼻。现在好了,有了马老的研究,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文革了。马老语重心长地告诫说:"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到了文革要解决而没有能够彻底解决、终于发生了资本主义复辟这一步,一切真正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党内外同志,再不能随便跟着错误潮流、戴着有色眼镜来看文化大革命了,再不要人云亦云地把文革妖魔化了。"
※ ※ ※
马宾:论文化大革命(摘编)
※ 有人说,毛主席现在谈起来是光辉大半辈子,可惜晚年犯了错误。这句话虽然前一句是对的,而后一句大错了。毛主席晚年如同"早年"根据他自己的话来说:都有可能这里或那里有缺点或错误。但是,毛主席恰巧在晚年适时地认真地指出并反对修正主义的危险,及时必要地开展文化大革命。一般,讲人到晚年,总有不如青年、中年之处,但毛主席晚年却是一个光辉的晚年。
※ 在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毛主席就指出苏联修正主义的错误,接着毛主席开展反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三和"和"三无"谬论(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平长入共产主义,无战争、无军队、无武器)。毛主席在《列宁主义万岁》和与苏修论战的《九评》中,从理论上、思想上全面与之斗争。可是,国内的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或者阳奉阴违地与苏修谈判(总设计师),或者在国内搞没有阶级的"社会主义教育"(刘少奇),修正主义分子领导走资本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危急存亡之秋,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 中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为什么叫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这个名字,非常适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但为什么有很多人不理解?这是因为1)他们不理解文化(culture)内涵,文化大革命即是:一)生产斗争;二)阶级斗争;三)科学实验。文化不是文明,不应等同于文明(Civilization)。毛主席领导我们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它包括"抓革命促生产"的生产斗争;它要"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阶级斗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还要搞"两个决裂";与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决裂。它包括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和破除"四旧"。所以,叫做文化大革命。
※ 现在一说到文化大革命,就有人(主要是被整、被批判、被斗争、被惩处过的当中较多同志),当他被群众批斗的时候,"被迫"认错,后来认为"一律打倒"是错误的而总设计师给予"一风吹"了,总设计师的如同"一律打倒"一样,一律"一风吹"了,许多人做了正确的检讨,但不分正确与错误一风吹了不再提了?现在又是表态的时候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年纪大的人,表态的机会不多了。最后说句"说句真话"!当然,还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准!
※ 为什么我坚持以后还是用"文化大革命",并不是我固执,而是这才正确。有人说"文化大革命"被搞臭了。这是因为我们换了一个修正主义的鼻子,是香是臭,因阶级立场不同而异,广大工农革命群众没有说臭。
※ 说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主要在打击面太宽,另一方面就是"残酷"、"无情"。本来,这个运动必然宽,而且一旦斗争发动起来有各种原因必然残酷、无情。虽然毛主席也谈到要一个和风细雨的方式,毛主席规定大部分不捕,一个不杀;提出要文斗,不要武斗;抓革命,促生产。只对走资派斗,群众则大联合。但是,由于长期高中级干部中修正主义未得到批判的结果,干部一被结合,其中,修正主义分子把领导权掌握以后,却发动起群众斗群众了(这一派修正主义分子干部组织一部分群众斗争另一部分修正主义分子领导的群众),变成群众斗群众,所谓派性斗争。而派性斗争本质上就是修正主义分子夺权的斗争。这不是毛主席的错,这是对修正主义斗争输了一着,这点应该用来教育自己教育群众,今后防止被修正主义者利用。一定要说明,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劳动人民大众发动的大革命,除掉被敌对阶级阴谋破坏而外,本阶级绝对没有任何理由"自己斗自己"。
※ 有人说,文化大革命中要求高干两个决裂……是不是太左了。因此,不要纯之又纯的共产主义,还要允许搞点资本主义。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就是这样定的。但是,在大胆的放、大胆的改、开放无边、改革无底,直至"四化"--私有化、腐败化、西化、分化,到基本化光了,化透了。但是,这时,还没有人说这已是错误,多少年来说清党整党,未整未清。
※ 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已经基本上变成资产阶级政党,或本来就是钻进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在得势之后,率性公开站在资产阶级立场,镇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宣扬"三和"、"三无"理论,甚至宣布资产阶级分子可以入党。已经把历史上国际国内修正主义者用过的遮羞布都不要了,赤裸裸地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为资产阶级服务,为帝国主义服务,对外充当帝国主义走狗,对内剥削、镇压、屠杀人民。中国工人丧失企业主人地位并成批地失业,农民集体经济被破坏,一方面赋税加重,另一方面医疗、教育变成个人承担。总之,农民又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从各阶层汇成的小资产阶级队伍,他们头一天充满发财致富的幻想,第二天变成无处安身,没钱吃饭的城市流民。
※ 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实际上又是一次整党清党。这次文化大革命,必须在正确总结1965-1975年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和修正主义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避免第一次文化大革命中走资派夺了权,复了辟。"走资派(派:派遣、操纵),派走资,走资派走资",另一方面就是在走资派操纵下"群众斗,斗群众,群众斗群众"。如同巴黎公社,因为没有经验而失败。需要精通马克思主义,又置身工农群众之中的领导,领导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种干部,我们党已经有了,这是我们的大幸事。
※ 要研究革命的现状、当领导作斗争的路线、斗争的策略、为什么走修正主义路线。其历史根源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期,领导权被修正主义分子篡夺,而十一届三中全会背叛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修正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不搞阶级斗争,不搞群众运动。而这条修正主义路线还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总设计师理论现在还要加上江总的"三个代表"观点强迫群众,使得革命直不起腰来。所以,必须翻案,必须造反,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遵循毛主席革命路线搞第二次文化大革命。
※ 毛泽东一生贡献大,文化大革命是其中突出的一部分!修正主义者和一切反动势力说毛泽东在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的一场灾祸,是因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但是,历史证明,这是毛泽东晚年最光辉的革命活动。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确定是失败了。但是,失败了并不是错误。如同马克思评论巴黎公社失败了,并不是错误。如果必得要说文化大革命是因为有失误而失败,但是这个失误是毛泽东党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有意破坏造成,然后栽到毛泽东同志头上。
※ 不是文化大革命错了,而是总设计师把文化大革命全盘否定了。总设计师的第一是不要搞阶级斗争(不是他在某些时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第二是不要搞群众运动(一贯脾性:叶公好龙,龙来了又怕龙)。是他错了。背叛了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以后历史证明他的继承者搞的是一套修正主义货色,而这正需要再发动文化大革命革除之。
※ 1976年6月5日,毛主席在重病中召集华国锋、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汪东兴、王海容等人谈话。他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同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打进北京,总算进了紫禁城。对这件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得不好后代怎么办?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新中国五十年大事记》)
毛主席的这段话是多么寓意深长呵!文革已经结束26年了,目前,对这件事仍然在争论中。即使左派队伍,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持否定态度,未能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评价。如上述,这可是毛主席一生中办了两件大事中的一件呀。否定了文革,就等于否定了毛泽东同志反修防修的重要思想和实践。这一点,连总设计师都不得不承认,尽管不是真心话。他说:"现在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在这场伟大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同过去所有重要阶段的革命运动一样,始终贯彻着两个阶级和两条路线的斗争,……而在这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代表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在中央领导同志中,在全党范围内,就是少奇同志和我两个人。"(1966年10月26日的《检讨》)"1952年我到北京以后,特别是'八大'选为总书记的十年中,我的头脑中,无产阶级的东西越来越少,资产阶级的东西越来越多,由量变到质变,一直发展到推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变成党内最大的走资派之一。"(1968年《我的自述》)"文革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我对中央保证,永不翻案"。(1972年8月2日给毛主席的信)总设计师在毛主席去世后,他180度的改变了自己对文革的看法。"'永不翻案',靠不住啊!"毛主席言中了。总设计师出尔反尔,我们先不谈他。
如何看文革,许多外国人比我们看得还清楚。美国人莫里斯•迈斯纳在他1985年写的《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一书中,用六章的篇幅来阐述文化大革命。其中有一段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说:"关于文化大革命性质和后果的争论在未来的很多年中还将继续进行,还需要几十年才能够写出一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比较准确、比较深刻的完整历史。"(见该书389页)很显然,这位友人是针对彻底否定文革的思潮来婉转地说出这番话的……
2000年7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王光美、刘源著的书,名为《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在这本书里刘少奇之子刘源(现为武警部队中将副政委)对文化大革命是这样评价的:"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说不尽的毛泽东,就有说不尽的刘少奇。他们共同演出了惊天地而泣鬼神的许多大戏,其中有轰轰烈烈的三幕:第一幕是史无前例的'政治大革命'。共产党夺取政权、改造社会,毛刘亲密无间……","第二幕是毛泽东发动史无前例的'经济大革命'即'大跃进'。毛刘分歧,教训深刻。""毛泽东的'经济大革命',给国家、给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和灾难"。"第三幕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毛刘分裂,革命一败涂地。'人人参与,人人上阵','人人受侵害,人人受愚弄',人人受到物质精神的折磨。刘少奇蒙冤逝去,戏缺了主角,粉墨登场的,陪毛泽东玩了一场大闹剧。刘没能好死,毛也不得好活。真正忠诚的,毛费尽心机去迫害;欺骗利用他的,却无可奈何,再也无力无心去追杀。……临终,懵懂也悲,明白更悲。毛泽东的悲剧,缘于不能纠正错误;刘少奇的悲剧,来自不怕坚持真理。这一幕,随毛刘共同悲剧而告终。"……
刘源说:"毛、刘矛盾并非自'四清'始,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毛、刘二人在对中国国情的判断上就开始有了根本分歧。刘少奇认为,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是我们政治上的主要敌人,经济建设是全社会的中心任务,应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来创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这个叫做'新民主主义'的过渡是相当长的。而毛泽东认为,资产阶级是主要敌人,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中心任务是阶级斗争,通过不断改变所有制关系就能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分歧和矛盾或隐或显地贯穿于此后的各个时期。"(见该书124页)刘源在书中明白无误地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存在一条与毛泽东路线相对立的路线,即"刘总设计师路线"。他说:"刘少奇的面目真正恢复了,刘总设计师路线被肯定了"。(见该书122页)刘源在书中半是谩骂半是攻击地说道:"文革中的错误,就其个人(毛泽东)原因,首先就在于毛泽东头脑深处的封建意识遗留。他早年向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王道乐土','大同世界'这一类理想,伴他终身,见言见行。马列主义加渊博的封建文化功底,浪漫性加实用性,革命加技术,使他有着非凡的创造力,也有狂热的随意性。这些特质,促进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成功,也带来无法估量的浩劫与混乱。今天的历史,确凿无误地记载了他新中国成立后的实践;在经济上,他崇尚小农平均主义式的、封建空想社会主义(封建乌托邦);政治上,则是晚年淋漓尽致的表现所证实的,帝王君主或个人专断加无产阶级专政(孤家寡人)。他的错误是长时期积累形成,并逐渐才得到显现的。 "刘源的这些话,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正确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功过是非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可以对照研究的材料。
(以下引述了美国著名作家韩丁为他的《深翻》一书中文版所写的序言,气愤地批判了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和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大革命问题)
在抄录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心在激烈地跳动着。这位美国学者对我们中国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的认识,是多么生动、多么深刻呀!事实上,他以极朴素的语言和鲜活的心灵感悟已经回答了《决议》所提出的几个重大原则是非问题,明白无误地指出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我想,我们左派队伍中,那些对文革仍有这样那样否定看法的同志,当你看到韩丁的这篇序言后会受到启发的,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的。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到文革要解决而没有能够彻底解决、终于发生了的资本主义复辟这一步,一切真正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党内外同志,再不能随便跟着错误潮流、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文化大革命了,再不要人云亦云地把文革妖魔化了。
与文革问题有关联的还有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这两个问题是与文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应当给予肯定的。因为开展文化大革命,就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革命实践。从理论渊源上看,毛主席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观点与列宁讲的"我们主张不断革命。我们决不半途而废。"(《列宁全集》第9卷221页)的观点是一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毛主席针对总设计师 1975年5月29日提出的"三项指示为纲",用学习理论、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代替阶级斗争,进而否定文化大革命而提出来的。毛主席说:"什么' 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86页)这两个观点从理论上看,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从实践上看,也是完全正确的。当然,我们在基本肯定文革的同时,如同评价"巴黎公社"那样,也应看到存在这样那样一些不足或错误。毛主席说:"对文化大革命,总的看法:基本正确,有所不足。……文化大革命犯了两个错误,1、打倒一切;2、全面内战。打倒一切,其中一部分打对了,如刘、林集团。一部分打错了,如许多老同志,这些人也有错误,批一下也可以。无战争经验已经十多年了,全面内战,抢了枪,大多数是发的,打一下,也是个锻炼。但是把人往死里打,不救护人员,这不好。"(同上书488页)毛主席的这个评价在今天看来也是客观的、正确的。这些不足和错误与文革的主流和成绩相比,毕竟是支流。历史上任何一次推动历史前进的大革命,哪能没有一些瑕疵呢?对此,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就是了。至于一些老干部、老知识分子,受到冲击,吃了一些苦头,是值得同情的,但是,也要从积极方面考虑。社会主义革命不同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就在于它不仅要消灭私有制,还要解决人们的私有观念问题,而解决人们私有观念,是谈何容易呀!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几百米,那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所以,毛主席号召我们要"斗私批修"。文革既然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触及一下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作风,与私有观念决裂,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很可能是一笔宝贵财富。事实上,在文化大革命中挨过整、甚至蹲过监狱的许多老同志,有着像大海一般的宽广胸怀,他们像韩丁那样,经历过一段认识过程,已经理解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对文革给以充分肯定。
我们一定要为毛主席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及其革命路线"平反"、"正名",勇敢地搬开阻碍我们继续前进的这块认识上的绊脚石。不然,我们就不能继续革命,不能继续前进,无产阶级和一切要革命的人们就不能重新翻身解放。
※ 我对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抱肯定无疑的态度,表现在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我是文化大革命中的过来人,我对文化大革命认为是历史的必然,毛主席发起和领导文化大革命,是"肯定"(总设计师在被迫下也肯定)。总设计师说文化大革命错了,是"否定",(毛主席,"四人帮",广大工农兵学组织被否定)这是事实。但是,辩证法指出:还有否定之否定,即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否定--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失败的否定)。失败为否定,胜利为肯定。这里说的第二次文化大革命本身就是胜利。毛主席说,文化大革命失败了,但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就是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失败是成功之母"。
※ 在宣布文化大革命开始前,我曾带领几个工程师同志到大庆学习,到大寨学习。1959年我被批判并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我当然不服,因为在北戴河会议上,我赞成大搞群众运动,但我不赞成搞小土群的钢铁厂。在文化大革命中,"支左"在全国第一个成立革命委员会时,推选我为革委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支左干部为市革委会主任,我为第一副主任(这一天是毛主席批示"鞍钢宪法"的日子)。
毛主席号召干部参加劳动,号召办五七干校,我带头报名并进干校,革委会决定委派我为五七干校校长,赴盘锦办干校。
后来,鞍钢革命委员会整风审干,清理阶级队伍。因为两次被国民党逮捕,并在苏联一个大学学习五年,群众要求审查我的历史,我被囚禁沈阳单人监房五年半。
我在沈阳监狱中,读了马、恩、列、斯和毛主席著作共100本左右,写了学习笔记……
1968年8月,出席省委召开扩大会议期间,将我弄到省招待所一栋小楼,进行审查,住到一间只有铁床一架,书桌一张,板凳一个的屋子,墙上贴的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进屋后,上身只穿背心短袖衬衫一件,下部有短裤,皮带被拿走。一日三餐,给我送饭。这一夜很难入睡,想的是时间不会很长,无非是审查弄清历史问题,而这一点正是我想要求解决的……中间我有一次出狱了,为什么?是总设计师一度解放到鞍山视察,他要搞"整顿,发展,巩固,提高",到鞍山视察,他在与市委同志接见中,问道,你们这里那个马宾呢?毛远新在场,他们互相问一下,谎说,下厂子去了。总设计师说,把他找来。于是紧急派车到沈阳,把我接到鞍山。我不知情况,见面后什么也没说。一块吃了一顿晚餐,席间卓琳跟我说了一些小平同志出来,什么也不知道,生产也不懂,意思靠你们了等等的话。我因为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听了就算听了,饭后又把我送到沈阳拘留……
我时时想出狱,似乎天天做梦都是在外面的自由自在的活动,但是白天我却担心早出狱。一出狱这些书就没有工夫看了,而且要看的东西很多很多。我想到 1932年和1935年两次我在国民党监牢里看到许多被捕者,他们自己准备被枪毙,还争取在活着的一天教育在狱的犯人。审查我,还给我马克思主义的书看,我就打消我与捕我、审我的同志对立了;关键是要有信心,就怕彼此对立。我不采取对立态度,自然也就不抱怨看守我的人了。国民党的监狱我坐过,性质和待遇完全不同,国民党监狱最" 残酷"的地方,是那里不给书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为实现我的梦想,在全国建设头十个几百万吨的现代化钢铁工厂(毛主席的号召是赶英超美),而且按照"鞍钢宪法"建设,首先建设上海宝钢,扩大改造鞍钢。为执行党的决定,我从工厂建设学习,改为对外经济工作和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工作学习,这就和文化大革命思想结合起来了……
现在离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初期阶段,已经快三十年了,看来我们应该规划、计划,积极准备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下一阶段,或叫第二次文化大革命。
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人人要做的准备。
文化大革命是涉及全社会各阶层全体人民的革命,它具有与历史上一切革命不同的特点,而带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革命性质……
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第一,肯定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基本上是成功和胜利的,这是要明确肯定的。第二,决不能是再也不要搞文化大革命,而是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文化大革命。第三,要认真准备,打好"战则必胜"的基础,要好好研究形势,周密制定计划,防止破坏和搞内战……
说到这里,必须指出总设计师对毛泽东思想的背叛。总设计师"不读书,不看报"。他提倡"不争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要学习革命理论。没有革命的实践,只是空洞的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是盲目的实践。总设计师在他的一生中,除掉"跟着走"而外,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怎能"摸着石头过河"呢?无怪乎他说,共产主义谁也说不清,共产主义是遥远的事,一代(30年),几代,十几代,几十代也不见得看到共产主义。再加上,劝人不学习,不争论,所以,他是最反对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因此,第一次文化大革命批总设计师,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还要批总设计师!
※ 他(总设计师--编者)本性难改,旧病重发,从各方面反对毛泽东思想,向中国人民,向中国共产党,向马列主义,向毛泽东思想发难。
严重而危险的是刘少奇、总设计师反毛泽东思想的人,他们总是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手段,装成各种面孔来欺骗人民。比方,他们装成最拥护毛泽东主席的,装成最亲密的战友,而实际干的是另一套,如赫鲁晓夫之对斯大林,口蜜腹剑,当面是一套,背后捅刀子。整整一个世纪(三十年一个generation),证明了这些新老修正主义者的嘴脸。
总设计师得到人民认同后,立即翻了脸:(一)反对毛泽东思想,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否定了为人民服务……(二)否定了"鞍钢宪法",把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被群众批判的干部不论是否有什么问题一律平反,并组织他们向广大革命干部和群众反攻倒算(反对政治挂帅,、党的领导、两参一改三结合、大搞群众运动)。(三)然后推行一条屈服美帝国主义投降路线,一边要"教训"越南,发动侵越战争,一边要"教训"朝鲜,向美帝、日本投降。咋看,以为该人很有气魄,对外国美帝,如赫鲁晓夫敢于吹胡子瞪眼睛,实际力劝属下"韬光养晦",无止境地韬光养晦。(四)这也难怪,他本就是混进工人阶级队伍来的一个大地主、大军阀的四川豪门弟子,在四川老家,因军阀混战,无法存身,从家里拿了大把银洋,出国避风,在六亲无靠的情况下,找到"为人民服务"的差事,从此混进党内,这在共产党初级初始组织中是很自然的;既然得到信任,桥牌老手就可大施技巧;但一切沉渣污水逃不过人类最后的大革命的清扫。他企图最后把无产阶级导师毛泽东彻底打倒,把一切"走资派"(即一切被群众审查的科级以上现职干部)都保出来。这个阴险的桥牌老手,居然狠下毒手;这个狰狞面目,能逃脱不只中国人民包括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揭露和打倒吗?!
※ 这大大有利于广大人民提高觉悟(信息革命成百成千倍地提高宣传效率,促进人民觉悟,并勾通世界关于人民信息,组织世界人民革命行动)。使世界人民的觉悟提高,一天等于过去几十年。目前,正在开始随着时间的延长,其速度将是原子裂变速度进行。我们这一代,已经看出苗头,我们的后代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当然,如同物体加速度下降,我们遇到的阻力困难还在加倍。不过,问题产生也将产生问题的解决,顺应时代,产生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式的革命者、思想家,同时也必然产生他们的接班人;他们在伟大思想发展和群众运动中,在克服肩负艰巨的任务和克服困难的斗争中,一个接一个地解决问题经受失败和胜利,推动历史螺旋式地前进。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