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高尚全挟“改革”自肥: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审计结果的意义
[云淡水暖]
2006-09-18 21:58:05上贴
今年比较具“明星”地位的单位,可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属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算一个,而其会长高尚全先生,更是算具有“明星”效应的人物之一。当然,如果不是高尚全先生在《炎黄春秋》杂志2006年第九期“深化改革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所谓的“所谓‘西山会议真相’”,草民真的还没有余暇注意到这个颇有“级别”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盖因为其之居于高堂,是如此的“宏观”。
这几天有两件事儿再次把高尚全先生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亮相于聚光灯下:
第一件是高会长主动站在聚光灯下,于《炎黄春秋》杂志2006年第九期发表大作“深化改革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这篇文章的焦点,似乎实际上是要对“所谓‘西山会议真相’”来一个了断,因为据草民观察,自从“所谓‘西山会议真相’”引发网络大讨论以来,高会长有日子没有发言了。但草民同时注意到,高会长把“所谓‘西山会议真相’”放在第三节讲述,而在第一、第二节大篇幅地谈“历史”,谈什么“历史”呢,谈自己是如何“参与制定”改革的大政方针,又是如何身居高位的。草民觉得,这有点像那位自称“奉人民之命辅佐”了谁谁的宣传家的风格,是什么道理,草民不敢多加评论,是不是有点“高山仰止”的味道。
第二件是国家审计署把高会长领导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放在聚光灯下,在审计署发表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中,有一段颇值得关注:
【5.用公款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220.99万元。截至2005年底,发展改革委所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全额财政补助社团)用结余资金和下属单位上缴款共计220.99万元为12名职工购买了某保险公司“员工福利团体退休金保险分红型A”商业保险。上述做法,不符合财政部、监察部《关于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用公款为干部职工购买商业保险的险种】,这只是对2005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之前的呢?
220.99万元为12名“职工”购买了“员工福利团体退休金保险分红型A”商业保险,相当于这12个“职工”每人拿财政的钱达18万之巨为自己买了一份回报不菲的分红型保险,如果按照“新华人寿”公司的计算方法举例,如果“企业和员工各承担员工年度工资总额的5%,、企业与员工交费比为1:1,按年缴费”的话,员工退休时可以每月领取500元,18万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回报,草民不会计算,更不知道这个计划是不是一次性缴纳的,但按照员工年度工资总额的10%计算设计,回报应该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然,草民也注意到了高会长在“深化改革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的慷慨陈词“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是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准则的社会主义,是使人民得到实惠,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不知道高会长所领导的单位,把原本属于全体人民所有的财政资金,用于小集团的个人福利,是如何体现其“是使人民得到实惠,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的。
高会长在文章中痛陈“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行政性资源配置中的权力市场化问题,如1980年代中期利用‘双轨’价差牟利,1990年代要素市场化中的‘寻租’,近年来土地批租转让、资金信贷以及资本市场中的‘圈钱’等腐败现象。这是对社会财富的瓜分,引发了广大人民的不满。”,在为广大人民“代言”的同时,私自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拿原本属于“社会财富”的财政资金,寻求个人长期的“保险”回报,算不算是“瓜分”之一种,算不算是“腐败”的苗头。
草民注意到,一些把“改革”二字大书特书,动不动就指斥别人“借反思反对”、“反对”的人物,实际上在“改革”中已经成为既得利益者的一员,他们借助“改革”的舞台,以“改革家”的身份,寻求到或明或暗的多种生财之路,比如明的有担任“独立董事”拿取高额报酬,比如灰色的有截流财政资金为自己买保险等等。
感谢审计署的“铁面无私”,起码昭示了一个警告,不要企图向财政资金伸手,“改革家”更不要挟“改革”自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