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说,战争,特别是在遥远的国度和本国边界外遂行的侵略战争,将始终导致涉及战争国家的经济崩溃和货币贬值。毫不奇怪,在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从国际收支盈余国转变为赤字国家。”1
到1971年,由于越南战争的拖累,又面临西欧国家和日本日益激烈的竞争,美国变成了“真正的赤字国”。1美国是真正的赤字国,因为除了海外军事支出之外,美国民用部门也遭受贸易赤字的困扰。1971年8月,形势是如此严峻,以致于尼克松总统下了重手,将美元与黄金脱钩,放弃布雷顿森林协议,该协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国际金融基石。从而,美元成为法定货币,开始稳步下降,大部分主要国际货币走向汇率自由浮动。
尼克松总统制定这些货币政策的顾问是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先生主张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货币主义,并断言,只要货币供应量可维持每年3%的增长,美元的价值就能够一直维持。2弗里德曼先生还坚持认为,货币的浮动汇率能够以金本位时期的同样方式保持贸易平衡。他说,如果美国进口过多,美元的价值将下降,美国货币贬值将阻止进口,增加出口,从而恢复贸易平衡。2
对于弗里德曼先生和美国人民,不幸的是,自1971年以来的经验已经证明弗里德曼先生的货币主义和经济新自由主义只不过是一种谬论,因为美元已经丧失其80%的价值,而美国的贸易赤字已创下前所未有的记录。结果,美国成为一个债务国。3作为债务国,美国的债务规模是巨大的。截至2007年6月底,美国联邦债务接近10万亿美元,消费者债务是2.47万亿美元,抵押贷款债务是7万亿美元。消费者过度支出,其财务状况极度恶化,岌岌可危,25%的家庭不具备信用卡的资格,30%的信用卡持有人超过60天未偿还其债务,他们购买的40%物品是使用“信用卡,而不是现金、支票或借记卡。”4
更可怕的是,美国人是“负储蓄”——“他们的支出超过其税后收入,不是用尽了他们的储蓄,就是借入更多。”4这给美国带来巨大的问题,在美国,消费贡献了70%的国内生产总值。5因此,“美国经济依赖于资产膨胀和不断上升的债务,以推动增长。”资产膨胀是一个专业术语,用来描述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其它资本品等资产价格的提高,而在实体经济中,发生的是商品和服务的日常性通货膨胀。6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验,可以用来说明资产膨胀是如何将实体经济转变为泡沫经济的可怕后果。由于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日本政府承诺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干预货币市场,以降低估价过高的美元。到1987年底,与1985年高峰期相比,美元兑日元的价值下降了50%以上。11到1987年,日本中央银行也逐渐将利率降至2.5%的低点。廉价的资金进入东京股市和房地产业。为了弥补日元升值造成的出口贸易的汇率损失,日本企业转向金融投机。随着货币的升值,国际投机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入日本。东京日经指数达到40000,而日本股市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宠儿。结果,东京证交所的净值“占世界股票价值的42%以上。”12
在日本房地产行业,投机活动也十分猖獗,甚至各大银行都投入巨资。14商用土地价格飞涨,“在泡沫的鼎盛时期,一种普遍引用的说法是,东京皇宫下面的土地价值超过了整个加利福尼亚州的土地价值。”13
对日本而言不幸的是,当日本央行提高利率,来压缩过度投机时,泡沫破灭。甚至直到2002年,“土地和房产价格一直没有停止过下降”,“在东京和大阪尤甚,两地的房产已经丧失其价值的近50%,商业建筑丧失高达80%。”14
对日本而言,同样不幸的是,日本央行向华尔街发出了提高利率的信号,导致摩根斯坦利和所罗门兄弟这些投行使用复杂的衍生品和其它金融工具,大举进入市场。这造成了东京日经指数的自由落体式下降。由于出现恐慌性抛售,华尔街金融家通过做空股票大发横财。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日经指数从高峰期下跌超过1万亿美元,面值最终下跌近5万亿美元。12
股市的急剧下跌,造成企业很难筹集新资金,因此,许多企业破产。日本经历了罕见的失业率,现在超过5%,并还在增加。因为价格和家庭收入下降,日本在泡沫后又陷入了通货紧缩。15
日本资产价格膨胀导致信贷繁荣和过度借贷,这是基于股票和资产的价值膨胀。随后的资产价值崩溃转而使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导致银行压缩贷款,从而造成了日本经济的衰退。因此,“银行体系的不确定性上升,进一步拖累股市,这又持续了信贷紧缩周期。”9
在泡沫之后,日本银行部门面临房地产不良投资和不良贷款的问题。在注销数千亿美元的不良贷款之后,据估计,日本银行部门的不良贷款是日本政府所公布的两到三倍。16从而,日本进入了长期的经济不景气,日本的银行参与了日元“套利交易”,企图恢复其财务状况。“套利交易”是一个用来描述金融投机活动的专业术语,一方以低利率向某国借入弱势货币,又在该国以高利率投资于强势货币,以便从货币升值和利率差中获利。18
在2001年网络泡沫后,美联储立即采取措施,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避免经济衰退。因此,美联储设计的经济复苏,演变成一场信贷泡沫,从而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在美国,根据新自由主义的指导,资产膨胀不被视为通货膨胀,而是看作经济增长或“财富创造”。不幸的是,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整个经济负债累累。到2006年,由于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的家庭债务“从6.99万亿美元飙升到近12万亿美元——惊人地增长了70%。”17然而,同一时期,由于房地产繁荣,美国家庭的净值也增长至创记录的水平。17
对美国的工薪阶层而言,不幸的是,工资停滞不前抵消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因为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几乎是零。16在这种情况下,利率的突然提高,不仅将对美国房产部门,而且对美国家庭净值和整个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利率从2004年夏天开始提高,导致次级抵押贷款的大规模违约和家庭房产价格的急剧下降。到2007年8月,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是如此严重,以致于转变成信贷紧缩和金融危机。
结果,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进入了新的危机时期。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市场恶化,造成美国国内外的市场和金融动荡。最令人震惊的是,次贷危机揭示了美国金融体系的腐朽性和阴暗面,幸存的几个大金融机构甚至可能都有问题。
因此,为了避免危机,美联储采取紧急措施,大幅度降低利率。不幸的是,虽然美联储降低了利率,但银行不向美国消费者放贷。事实上,美国的银行正在步日本银行的后尘。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的银行从事“套利交易”,它们以低利率借入美元等弱势货币,再贷给强势货币和高利率国家的客户。因此,美国资本正流入欧洲。“美国银行以2%的利率建立或借入信贷,再以6%或更高的利率贷出——当欧元兑美元继续升值时,还可得到投机性的外汇收益。”18
这样,美国的银行希望通过有利可图的贷款来修复其资不抵债的资产负债表,这正是1990年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的银行所采取的措施。但是,美国的银行是纯粹从事金融投机,而不是为公共利益服务,因为这些活动既不会增加就业机会,又不会重振美国经济,避免严重的经济衰退或萧条。另一方面,投机活动带来的结果之一是,欧元相对于美元的价值将得到加强,因为投机性资本流入欧洲。这将降低空中客车公司和汽车工业等欧洲出口行业的竞争力,从而有利于波音公司和底特律的汽车工业。
资产膨胀崩溃的另一个后果是,投机性资本流入石油和其它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引发了石油,粮食和其它商品的价格上涨。恶性通货膨胀的恐惧再次出现在第三世界许多缺粮的国家,而且可能带来世界许多地区的饥荒。18、19
事实上,美国一直输出通货膨胀,特别是对中国等出口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米尔顿·弗里德曼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指导下,“贸易赤字被说成是自由市场选择的结果。”6因此,美国的贸易赤字已经失控,而且由于贸易赤字,“数以万亿计的美元现在存放于外国银行,只等着寻找去处。”20
这为中国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当美元贸易盈余转换为当地货币时,中央银行不得不大幅度增加货币供给,这将稀释人民币的价值,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甚至恶性通货膨胀。有些国家将其货币盯住美元,还有些国家在美国的压力下,向资本自由流动开放其金融市场。这些国家的通胀压力会更糟糕。
因此,日本和美国的资产膨胀经验再次表明,对绝大多数日本人和美国人而言,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汇率自由浮动理论,确实是一场灾难,因为它制造了泡沫经济,随之而来的是衰退,甚至萧条。
注释:
1. Hudson, Michael: “Debtor Nation”, acresusa.com.
2. Fekete, Antel E. “Paper Tiger Prey on Gold Bugs”, safehaven.ca, February 29, 2008.
3. Barisheff, Nick : “Gold-Myths and Misconceptions”, October 24, 2004.
4. Ette, Fagh Ali: “No Way out of a Hard Landing”, Newsweek, WashingtonPost.com, October 29, 2007.
5. Skousen, Mark: “Which Drives the Economy: consumer spending or saving investment?”, IPD Columbia University.
6. Palley, Thomas: “The Debt Delusion”, thomaspalley.com, February 26, 2008.
7. Lowe-Lee, Florence: “Korea’s Real Estate Market: Are we Overreacting to Skyrocketing Property Prices?”, keia.com.
8. Breener, Bill: “Devastating Crisis Unfolds”, New Socialist.
9. News Releases: “Resolving the Japanese Financial Crisis”, iie.com, October 25, 2000.
10. Hopkins, Dave: “War and Property Inflation”, ecorrealty.org.
11. Economist.com : “Research Tools Economics A-Z”.
12. Engdahl, William E. : A Century of War, Pluto Press, 1992, PP. 225-227.
13. Wikipedia : “Japanese Asset Price Bubble”.
14. Maciamo: “Quick Review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Japan Reference.
15. Stock-market-crash.net: “The Nikkei Bubble”.
16. Lincoln, Edward J.: “Making Some sense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Japa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September 2003.
17. Saxena, Puru: “Banana Republic”, , goldeditor.com September 29, 2006.
18. Hudson, Michael: “The Fed Sinks the Dollar—The Price-Wage Squeeze”, michael-hudson.com.
19. Dorsch, Gary: “Fed Rate Cut Back-Fire, Lend to Quagmire of ‘Stagflation’”, safehaven.com, March 6, 2006.
20. Schiff, Peter: “Inflation: America’s Greatest Export”, safehaven.com, February 22, 2008.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