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最近有人似乎要对此进行重新定义,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并试图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历史虚无主义。“这些言论打着“学术”的旗号,以自由探讨的名义,偷换历史范畴与概念,故意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其实质仍不过是既往历史虚无主义表现的翻版,只不过是从理论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予以更加赤裸裸的否定。
“如果我们信奉和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都成了虚无,那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制度又将安在?”近日,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郑清坡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批判恰恰是以支流否定主流,以个别现象否定本质,以阶段性、局部错误否定整体发展过程,否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并非历史全面的、辩证的看问题。况且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概念充斥着偷梁换柱与故意曲解,其本身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集中体现。
郑清坡指出,抓住中共历史上曾经“左”的错误和失误,有意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相混淆,抹杀取得的巨大成就,试图借此否定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道路,这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惯用的手法。
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某些错误和失误,我们党从来没有予以掩盖和否认。这一点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都讲的很清楚,《决议》中讲到,“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这些左倾错误论点,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必须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至于毛泽东同志所重用过的林彪、江青等人,他们组成两个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背着他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性质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地区发展又极其不平衡的基础上展开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并不多,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正是这样一个长期摸索过程,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这也只是探索过程中的失误。而这些失误除毛泽东领导上的错误直接原因外,更有很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对此,《决议》也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其主要原因仍在于社会主义运动和建设的历史较多,对一些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多还有待继续探索。特别是,“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学著作是我们行动的指针,但是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答案。”这样在领导思想上,就会习惯于沿用过去熟习的旧方法和旧经验,从而导致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加之国际环境的恶劣,使当时中国承受着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压力。郑清坡说,离开这些具体的历史环境,以今天的眼光和标准看待那段历史,孤立片面地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和错误,甚至把党所进行的艰难探索过程说的一无是处,显然不是尊重历史的态度。在历史研究中,只看支流,不看主流;只讲缺点错误,忽视成就,都不是历史全面的、辩证的方法与态度。
事实上,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在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和错误的摸索过程中向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后,因没太多现成的经验,在经济建设上照搬了苏联模式,这在当时虽属必要,但也并未停留于此,而是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寻找比较适合我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要辩证地看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和存在的失误,而不是静止、孤立的一味暴露和指责。实际上,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某些失误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毛泽东在1962年曾讲到,“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接着他讲到,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经验的总结,“只有在那个时期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就不会很快掌握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同样,如果没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也就不会很快找到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郑清坡表示,近30年来的成就也正是在前一阶段探索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取得的,是前30年探索的经验累积。
因此,从根本上说,历史虚无主义者在立论基础上并非历史全面的、辩证的看问题。更不用说其在历史范畴和概念上的偷换和有意曲解。他们将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体系与基督教神学等量齐观,只看到二者之间外在的某些相似之处,而看不到它们显著的根本区别,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纳入宗教的思维框架里,其实质是庸俗化了马克思主义。他还以早已为众多学者所批判的“历史终结论”来解释马克思主义,毫无根据的强加“共产主义终结历史”的观点于马克思,进行毫无根据的攻击。
历史虚无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意曲解还不限于此,如其在指责,“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连邓小平都多次承认,他和他的同志们还没有搞清楚,既然连他都没有搞清楚(详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116、137页),却要考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还有不少像上述有的批判者一样,指责别人“反社会主义”。”实际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一个探索逐步深化的过程。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一个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这里,他们显然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是有其政治目的的。”郑清坡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