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谬尔森《经济学》批判
刘晓铎(网名迎春)
一, 批判《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经济学是理论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批判《经济学》是理论战线一场严肃的斗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激烈较量。马克思主义必须、也一定会战胜现代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讲获得者、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权威人士萨谬尔森等著,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第三本流行的教科书,发行早已超过100万册,而且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等各种文字,目前存在于西方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绝大部分是这本书的仿效品。”“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是资产阶级的重要的意识形态工具。萨谬尔森自己写道:‘每个人都知道,当一种思想写进这种书籍(指资产阶级经济学教科书——引者)中以后,不管它是多么不正确,它几乎会变为不朽的’。他承认,他撰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影响一代人的思想’。” (《译者序》 《经济学》第12版 总翻译和校阅高鸿业 中国发展出版社 第1、2页)可见,《经济学》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工具,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斗争的工具,它直接影响“一代人的思想”。《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经济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资本论》第一卷 第24页)因此,批判《经济学》,不仅是使人们从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体系下解放出来,而且是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武装群众的头脑,运用科学的眼光来观察、指导我国的经济活动,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两条道路斗争的反映。批判《经济学》对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国来说,不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其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 与过去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区别
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成为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完全没有立足之地。在大学经济学系中,除了政治经济学专业还讲授一些西方经济学外,其他专业只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完全不讲西方经济学。
作为50年代大学经济系科的学生,我根本没有接触过西方经济学,70年代初期重新回到大学的经济研究所,也没有接触过西方经济学。
改革开放初,兴起了一股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热潮。“----对西方经济和西方经济学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具体地说,一些人对于西方经济学,从过去的陌生变为某种程度的目眩,-----出现了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不加分析、不加鉴别和盲目推崇的倾向。改革开放以后,直到最近几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盲目排斥走向盲目崇拜的现象似乎有变本加厉之势。”这时一批老的经济学家如陈岱孙、高鸿业等挺身而出,明确指出现代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如陈岱孙发表的题为《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的长篇论文,一开头把西方经济学定义为“在欧美经济发达的国家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方面的经济问题进行探讨的经济思想体系”;高鸿业也在《经济学》的《译者序》中指出:“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是资产阶级重要的意识形态工具。”等等。(《经济学》第2页)但是,他们对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在总体否定的同时,还保留部分肯定。如陈岱孙认为:“西方经济学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资借鉴:一是借鉴管理的经验和知识。二是在经济学分析中,广泛利用数学方法。”等等。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老经济学家能够明确指出西方经济学的阶级属性,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是一大进步。但是,我们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必需彻底否定,要从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彻底否定。这些老经济学家虽然最初学习的是西方经济学,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区分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之间的本质区别,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进行全面的批判,因此,还部分肯定现代西方经济学则是一个错误。
我是1993年才购买的《经济学》,开始接触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对于这样一本120多万字的庞杂文献,至今还不可能全面、系统地批判。但是,从对这本经济学教科书的基本概念批判开始,越来越发现这是一本完全没有科学常识的“大杂烩”:作为一本经济学的教科书,不懂什么是经济、生产,不懂什么是货币、资本,甚至不懂货币和纸币的区,完全没有科学概念,是“一盆浆糊”。因此,我认为不仅要指出它是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表现,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概念、哲学基础、方法论也必须彻底否定。
三, 批判的主要内容
1, 主要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现代汉语词典》第352页)而《经济学》的主要经济学概念却混乱不堪,根本不科学。
a,生产
我首先看到的是《经济学》“生产可能性边缘”的图形,当时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人们可以在生产黄油与大炮两者间任意选择一种组合,(参看《经济学》第25页)可以全部生产黄油,也可见全部生产大炮,或者在两者之间任意选择一种组合。作为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参加过生产劳动的人来说,这种经济学理论太脱离实际了。
生产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黄油要有生产黄油的设备和对象,用生产大炮的设备、对象,不可能生产出黄油,反之,用生产黄油的设备与对象,也不可能生产出大炮,黄油与大炮的生产生产资料根本不同;劳动者生产大炮,要具备生产大炮的技能,生产黄油又需要有另一种技能等等。所谓的在生产大炮和黄油之间,可以任意选择一种组合的理论,完全是脱离实际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空想。因此,我写了《生产可能性边缘与大炼钢铁运动》一文(刊于《沿着毛泽东指引的道路前进》第286页),开始了对《经济学》一书的批判。
以后继续批判了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经济学》说:“在全部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它表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用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衡量整个经济的经济运行表现。”还说国内生产总值等是“20世纪的这个伟大的创造。”等等。(《经济学》第169、170页)我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体系,进行了反复不断地批判,写了《国内生产总值是错误指标》(刊于《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我国经济状况》一书)等一系列文章,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包括我国所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混淆了生产与收入、生产与支出等,把不同的事物、概念直接等同,是一种荒谬的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用收入、支出表现国内“生产”总值,充分说明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生产,竟然荒谬到把生产与收入、支出直接等同的地步,反映出资产阶级把“赚钱”,包括赚纸币,看作是“生产”,而且上升到理论形态,公然作为国家指导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理论。有关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批判,这里不重复。仅以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现生产总量,就充分表现出西方经济学对生产的错误认识。
《经济学》说:“-----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和资本”。(第72页)也表明《经济学》根本不懂什么是生产,更不懂生产过程包括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两个方面,把资本这种生产的社会形式,也作为生产物质内容的要素,混淆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及劳动过程时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的劳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本论》第一卷 第202页)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劳动过程,是从人类能动的角度讲生产,这里讲的劳动要素,就是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也称生产资料。可见,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要素,有生产资料,但是没有资本。生产资料与资本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概念,不能混淆。
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离开了生产资料,在任何社会形态下生产都无法进行。而资本则是生产的一种社会形式,不是生产的物质条件。生产资料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就不再是资本,因此,资本不能成为生产的要素。把资本说成是生产要素,是把资本主义经济说成是“永恒与和谐”,是资产阶级利益的表现,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所在”。可见,把资本说成是生产要素,也说明《经济学》根本不懂什么是生产,把生产社会形式的资本,也作为物质生产的生产要素。
《经济学》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本流行教科书,竟然没有生产的科学定义;用来表现生产总量的国内生产总值,竟然是收入、支出,混淆生产与收入、支出的区别,抹杀生产领域与分配领域的界限。
综上所述,《经济学》的生产可能性边缘理论、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表现生产总量以及生产要素论等,都说明它根本不懂什么是生产。
不懂什么是生产,必然不懂什么是经济。连研究对象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经济学》,能够成为科学著作吗?答案是否定的。
b,经济
经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地位。
经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的地位,是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基础。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马恩选集》第三卷 第574页)可见,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列宁也指出,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来,对于建立科学的社会学具有决定性意义。
什么是经济
什么是经济?任何一本经济学都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否则连研究对象都不明确,根本不可能写出科学书籍。但是,《经济学》作为西方世界第三本经济学流行的教科书,就是没有经济的定义,不知道什么是经济。
《经济学》没有经济的定义,但是它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国的经济总量,可见《经济学》认为“生产总值”就是经济,而实际计算的“生产总值”却是“收入”,通俗的说法就是用“赚钱”。可见,《经济学》所谓的经济,实际上就是赚钱,是货币收入。用货币收入表现经济,显然资产阶级利益的表现,是错误的经济理论。
为了对比鲜明,这里先说说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概念。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的定义是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再生产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生产的物质产品只有经过流通、分配,最后消费了,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经济是指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而物质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出经济是物质产品的再生产,而且指出生产、再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人和人的关系下)进行的,因此,再生产的过程,既是物质产品的再生产,也是经济关系的再生产,是物质产品再生产与经济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物质产品的生产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所以,马克思把经济即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称为“一般”,而把经济的社会形式称为“特殊”。经济是指物质生产、再生产的“一般”,必须和再生产的社会形式“特殊”区别开来。《经济学》把资本说成是生产要素,就是混同社会形式与物质内容的表现。
供给、需求与生产、消费是两类不同的概念
《经济学》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初步论述》,一开头就引用“无名氏”的话:“你甚至于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博学的经济学家——它所必须学的就是‘供给’与‘需求’这两个名词。”(第100页)供给与需求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是经济学的概念,不能替代生产、消费。《经济学》的整个论述,都是用供给代替生产、需求替代消费,用偷换概念的手法,把商品买卖中价格变动影响供给与需求,替代了物质生产与消费,贩卖“市场机制”的神话: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少。其实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不像《经济学》所说的随价格的增减而变动。当前欧洲的天然气、石油价格猛涨,但是,天然气、石油的生产仍然上不去,证明价格变动不能直接决定生产、消费,把经济与供给和需求等同,不符合实际,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生产的三个基本问题与经济组织
《经济学》的第二章《经济组织的基本问题》说:“任何社会------都必然要遇到三个基本的和相互关联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物品?----为谁生产物品?”(第38页)这里先不说商品和为谁生产,这些问题属于经济关系的范畴,与经济“一般”是不同性质的问题。就这三个“经济”问题,并没有说明“经济”究竟是指什么?“经济”的内涵是什么?经济组织也不能说明什么是“经济”。
总之,《经济学》虽然名为经济学,但是,却没有说明什么是经济?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现经济,是错误的;把供给与需求说成是经济,也是错误的;所谓的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更没有说明什么是经济。可见,经济在《经济学》中成为了一个“大杂烩”,既可以大讲经济“规律”,也讲政府的各种政策,还包括财政、会计、经济统计、货币银行、经济学说史,乃至“工会和集体协议”(第二十九章)、“贫穷、平等和效率”(第三十四章)等等,就是不讲什么是经济,这就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第三本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
c,货币
货币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经济现象,但是,《经济学》不懂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定义
《经济学》的货币定义:“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交换的媒介,是支付食品、电影、汽车、学费的手段。”(第95页)根据这个定义,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凡是能够作为支付手段的,都是“货币”,所谓的“虚拟货币”,因为能够发挥支付手段的作用,也成为了“货币”;纸币可以作为支付手段,也成为了货币。这个定义只说明了一个现象,即货币可以与食品、电影等交换,但是,没有揭示货币为什么能够与食品等商品交换,没有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不是科学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货币的定义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政治经济学词典》许涤新主编 第370页)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资本论》第一卷 第107页)
货币理论涉及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等一系列概念。马克思从商品货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抽象出这些概念,揭示了商品货币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商品货币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早就指出:“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然而,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象是斤斤于一些琐事。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镜下的解剖所要做的那种琐事。”(《资本论》第一卷 第7-8页)马克思用了几十年的功夫,揭示了商品货币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经济学、特别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上升到了科学的高度,是公认的无与伦比的经济学巨著。我们不继承马克思的科学经济学理论,反而接受浅薄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这是人类认识史的大倒退,是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耻辱。
有关商品货币的理论,马克思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就不重复。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金(或银)的定义,与《经济学》的“货币是交换媒介”存在着本质区别,前者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是科学,后者只描述了现象,是伪科学。
货币与纸币的区别
当前世界上“流通中货币”是纸币,而不是货币,纸币与货币存在着本质不同。《经济学》的“货币是交换媒介”的定义,抹杀了货币与纸币之间的本质区别。在《经济学》中找不到“纸币”的概念,混淆了货币与纸币,因此,现代西方经济学对纸币流通中的一些现象、问题,也不可能有科学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金(或者银),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政治经济学词典》上 第399页)不是货币。
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而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只是作为货币符号,替代货币(金或银)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政府不能“发行”货币(金银),只能“发行”纸币,如人民币等。
由于纸币是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因此,我国只允许人民币流通,其他国家的纸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等,不能在我国流通。
货币(金银)与商品交换的规律,是等价交换,而“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资本论》第一卷 第147页)国民党统治时期,先发行法币,以后因为滥发纸币,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改发金圆券,由于继续滥发纸币,金圆券严重贬值,市场上实际是由“袁大头”(银元)发挥流通手段的作用,就是货币与纸币区别的最好证明。
通货膨胀只是纸币流通特有的问题,是纸币特有的现象。金(银)货币本身有价值,流通中货币超过货币的需要量,金银就会退出流通,不会存在通货膨胀。
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着“内需不足”的致命问题,政府为了“熨平”经济周期,刺激“内需”,都滥发纸币,结果不断爆发通货膨胀。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懂货币与纸币之间的区别,不懂纸币流通规律,因此,不可能找到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也解决不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货币是经济运动的一种社会形式
上面论述生产、经济的部分,都涉及生产、经济分为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讲了生产、经济是与人类社会共存的“一般”,而社会形式却会随着生产力等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生产、经济的“特殊”。货币、资本等就是经济运动的特殊社会形式。《经济学》说货币是“交换的媒介”,抹杀货币是经济的社会形式性质,把货币、资本这些社会形式永恒化,是错误的理论,是由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商品货币关系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封建社会,地租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商品货币关系只是次要的经济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商品的总量大幅度增长,但是,商品货币关系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却急剧下降,不仅大量生产资料不能买卖,退出了商品货币关系,一些消费品也逐渐退出商品货币关系,如公有制经济职工的住房,公费医疗的部分药品等。可见,商品货币是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只是生产、经济关系的一种,而不是物质生产的内容,它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毛泽东在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以后指出,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过渡时期复辟资本主义的经济根源。他说:“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三册 第413页)这是继承马克思、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预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马恩选集》第三卷 第441页)这里讲的“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指的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而《经济学》所说的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则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是经济的一种社会形式,最终必将被消除的论断,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反动。
D,资本
《经济学》说:“资本一词通常被用来表示一般的资本品,它是另一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第88页)这个定义和货币一样,否定了资本是一种经济关系,掩盖了资本是社会形式的属性,把资本说成是生产要素,属于生产“一般”的范畴,从而与人类社会永久并存,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资产阶级利益的表现。
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生产。”(《马恩选集》第一卷 第363、362页)资本主义生产、再生产的社会关系,在流通领域是资本家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商品,在生产领域是剥削无产者的剩余价值,在分配领域是利润与工资的关系,在消费领域资本家还要剥无产者“一层皮”等。说资本是生产要素、否认资本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就是掩盖资本家对无产者的剥削关系,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理论。
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不断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所谓的“内需不足、消费乏力”等,根本原因就是雇佣劳动经济制度。资本家拼命剥削无产者,工人获得的工资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必然出现“内需不足、消费乏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论》第三卷 548页)当前我国出现的内需不足,消费乏力的问题,就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必将被消灭,被公有制的共产主义所替代,这是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论》第一卷 第831-832页)巴黎公社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等,就是“剥夺者被剥夺”的历史。尽管历史发展是曲折的,出现巴黎公社的失败、1991年苏联解体、资本主义复辟的事实,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潮流,正是在这种曲折的过程中充分显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在曲折过程中显现。
当前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些人,仍然坚持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认为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要“利用”、“合理配置”等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反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大倒退。
2,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攻击
《经济学》的读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他们顽固坚持资产阶级立场,攻击马克思科学的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承认:“----出现了马克思的批判资本主义的巨著《资本论》(1867年,在马克思逝世后又出版了两卷),10多亿人,约占世界人口1/3,生活在把《资本论》当作经济学真理的国度里。”“马克思的经济学是从劳动价值论开始的。”“----虽然这些观点已经成为僵硬的教条----在几十年过去之后,马克思的戏剧并没有按照他的剧本而演出成为明显的事实----马克思怎么能预见到,在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会指出办法来成功地管理宏观经济,来缩小失业后备军以及来维持前所未有的经济稳定呢?”(第3、1290、1292页)这些是资产阶级顽固阶级立场的表现。其实《经济学》自己就承认:“美国经济在我们的整个现代史上一直受着经济周期的折磨”,再看看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现实,哪里有什么“前所未有的经济稳定”?!
3, 哲学基础
无产阶级作为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阶级,能够也必然会客观地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因此,作为无产阶级利益表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然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而资产阶级作为历史发展潮流的对立阶级,必然反对揭示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坚持他们的主观“选择”。这就是两种经济学存在着对立哲学基础的阶级根源。
《经济学》说:“经济学是什么-------目前,经济学者们同意类似下列的一般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第4页)这里所说是“经济学者”,是指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者,不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者。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的自然规律。”“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第一卷 第11、12页)这里要突出的是两本书哲学基础的根本不同:《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和社会如何“选择”,而《资本论》则是揭示“自然规律”、“自然历史过程”,两者的对立十分鲜明。《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而《资本论》的哲学基础则是历史唯物主义。
列宁指出:“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究竟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呢?他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在此以前,社会学家不善于往下探究象生产关系这样简单的和这样原始的关系,而径直着手探讨和研究政治法律形式,一碰到这些形式是由当时人类某种思想产生的事实就停留下来;结果似乎社会关系是由人们自觉地建立起来的。”“这个假设之所以第一次使科学的社会学的出现成为可能,还由于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列宁选集》第一卷 第4、6、7、8页)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必然要求实现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必将被历史淘汰。
《经济学》充分显示出资产阶级迷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永恒存在的神话。《经济学》说:“市场经济是一架精巧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它也是一具传达信息的机器,把千百万不同个人的知识和行动汇合在一起。虽然不具有统一的智力,它却解决着一种当今最大的计算机无能为力,牵涉到上百万未知数和关系的问题。”(第70页)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说成是“理想的社会”,不过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客观现实,使他们不得不承认“市场机制失灵”,不得不承认“美国经济在我们的整个现代史上一直受着经济周期的折磨。”(第313页)但是,他们仍然坚持:“近50年来有了什么变化呢?第一,经济科学已经掌握了如何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知识来控制衰退使它在出现后不致于扩大成为長期持续的萧条状态。如果马克思主义者在等待资本主义在最后的危机中崩溃的话,他们就是徒劳的。第二,混合经济中的选民们会要求执政党——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采取扩张性的行动以防止持久萧条。”等等,(第330页)充分显现出《经济学》顽固的资产阶级立场。
4,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它的方法论必然是“实事求是”,而《经济学》以历史唯心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它的方法论必然是主观“选择”。
《资本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经济学,不仅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也在于它的科学方法论。列宁说:“马克思在四十年代提出这个设想后(指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引者注),就着手实际地(请注意这点)研究材料。他从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取出一个形态(即商品经济体系)加以研究,并根据大量材料(他花了不下二十五年的工夫来研究这些材料)把这个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做了极详尽的分析------他使我们有可能看出商品生产的社会经济组织怎样发展,怎样变成资本主义组织而造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个对抗的阶级,怎样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并从而带进一个与这一资本主义组织的基础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地位的因素。”(《列宁选集》第一卷 第9页)列宁所描述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方法。“‘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第801页)《资本论》把商品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从交换价值背后揭示了价值;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抽象出价值形式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揭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进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最后显现出资本主义经济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等等。总之,《资本论》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趋势,通过对经济历史发展的抽象,给人们展露无遗。所以,列宁说《资本论》“是大家公认的无与伦比的模范。”(《列宁选集》第一卷 第11页),“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马恩选集》第一卷 第14页)
《经济学》正好相反,抹杀事物之间的区别,就经济现象论经济现象。它把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经济,说成是价格机制、市场经济等,掩盖这种经济关系的本质;作为以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竟然不懂什么是经济,没有经济的科学定义,抹杀政治、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区别,掩盖经济在社会中的基础地位,是资产阶级利益表现的一个“大杂烩”。正如高鸿业在《译者序》中所说:“萨谬尔森在此书中几乎涉及了西方经济学所有的科目。”“它包括财政学、会计学、经济统计、货币银行、公司财政、经济周期、劳动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济学说史、国际贸易与金融等科目。”(《经济学》第20-21页)连什么是经济也说不清楚的经济学,却包括了政府的政策、公平等道德观念,以及西方经济学所以科目的内容,这样的经济学教科书根本不可能成为科学著作。
四,高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旗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党和国家,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学领域现代西方经济学却泛滥成灾,有关国际经济的报道、宣传,更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统天下,这种状况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一定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科学经济学的大旗,不断地批判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批判《经济学》,收复失地,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旗帜重新在我国高高飘扬。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