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上经常看到讨论剩余价值问题的文章,还有在抖音上也有关于剩余价值问题的各种见解。有位网友就提出了与剩余价值有关的八个问题:
“我也提几个问题供讨论:1、在《资本论》之前有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吗?2、资本家付出的劳动能不能创造剩余价值?3、资本家投入的资本应不应该获得投资收益(资本家从银行贷款需要支付利息)?世界上有没有无偿投入(不寻求回报)的资本?4、资本家能够强迫有人身自由的工人到他的工厂去当雇佣工人吗?5、资本家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商品有没有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认定的,还是由雇佣工人认定的?还是由市场交换认定的?6、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独占了吗?7、决定雇佣工人工资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8、无产阶级是资本家通过暴力或掠夺形成的吗?敬请指教”(今日头条:才思敏捷梦想fj,2023-10-11 )。
本文就这位网友提出的剩余价值有关问题,试作回答。
1,在《资本论》之前有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吗?
回答是,在马克思之前,有多个古典经济学家事实上都在地租、利润等具体形式上考察了剩余价值,但各人的认识有所差别:配弟和魁奈把地租看作是剩余价值的基本形式;斯密码则把地租和利润一起作为剩余价值的基本形式;李嘉图,则把利润看作剩余价值的唯一形式,而把地租看作是利润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李嘉图有真正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这点,想了解的网友可以阅读经济学说史即可具体了解。
2,资本家付出的劳动能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这个问题提得不正确。对于一个老板来说,企业的利润归自己所有,其中也包含他自己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但是,他创造的这一部分价值量,性质上并不属于剩余价值。自己的劳动所得归自己,不存在剩余不剩余的问题。
3,资本家投入的资本应不应该获得投资收益(资本家从银行贷款需要支付利息)?世界上有没有无偿投入(不寻求回报)的资本?
资本家作为资本所有者,他进行投资活动,自然是想取得投资收益。这是他作为资产所有者的本性所决定的。
至于资本家投入的资本应不应该获得投资收益?对这个的问题由各人的立场决定。你若站在资产所有者的立场上自然是觉得应该的。而你如果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你可能会作出否定的回答。
另外,银行收取利息,事实上也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性质上仍然属于剩余价值。
4,资本家能够强迫有人身自由的工人到他的工厂去当雇佣工人吗?
回答是肯定的。资本家为了能够获取剩余价值,他们会采用一切方式迫使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最初英国发生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就是通过剥夺小农的土地和生产资料,使广大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不得不出卖劳动力去工厂打工。
当一个社会把大多数劳动者变为没有生产资料的无产者之后,劳动者也就不得不去出卖劳动力以换取所需要的生存资料。由资本家或资产阶级掌控的社会,总是会使大多数人处于贫穷状态,从而不得不成为雇佣劳动者或预备的雇佣劳动者。
社会发展到今天,资本家不仅要使劳动者变成无产阶级,而且要把劳动者变成负产阶级,从而能长期成为为资本效力的打工人。
5、资本家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商品有没有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认定的,还是由雇佣工人认定的?还是由市场交换认定的?
你这个问题已经包含了答案。既然是资本家的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商品,自然是包含了剩余价值。否则,哪来的资本运动,又哪来的资本家呢?简单的商品生产过程中,他不雇佣工人,他用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这里的商品所包含的就是商品生产者自己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和自己已经积累的劳动(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这里的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完全是商品生产者自己劳动的产物。
一般而言,采用资本经营方式的私营企业,必然是剩余价值生产方式。这是古典经济学的常识。因此,一个企业是不是生产剩余价值,决定于客观的生产方式,而不是某个人或机构的认定。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果,在扣除了成本和满足各种公共需要的项目扣除之后的价值量全部由员工按照其劳动贡献进行分配。那这个企业采用的就是工本经营方式,这里的生产主体是工本所有者,而不是资本所有者,这种生产方式叫做消费价值生产方式,而不是剩余价值生产方式。
6、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独占了吗?
答案是:如果是资本家独资经营的企业,那这个企业员工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这个资本家独占;如果是多个资产者合资经营的企业,例如股份制企业,员工创新的剩余价值由股东按照投入的股份多少进行红利分配。
7、决定雇佣工人工资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市场的劳动力价值或价格水平。某种劳动力的价格总是由市场劳动力的价值水平决定的。随着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周期性的变动,劳动力的价格围绕劳动力价值进行波动,从而决定着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的变化。
8、无产阶级是资本家通过暴力或掠夺形成的吗?
总起来说,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发展形成的两极分化导致的。在历史上既有私有制的自然发展形成了富有和无产者这个对立面的情况,也有采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私有制而形成无产阶级的事实。
9,除了以上网友提出的八个问题之外,还有人提出了一些问题:例如,资本家经营的企业亏损了,是不是就证明了剩余价值不是劳动者创造的呢?
其实企业亏损,并不证明剩余价值就不是工人创造的。所谓剩余价值,是指实现了销售之后的商品所形成的价值。一个产权企业如果发生亏损了,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未能实现销售,因而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未能转化为价值或剩余价值。这并不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工人所创造。因为一个产品如果不能实现销售,它本身就没有成为商品,产品所包含的劳动没有转化为价值和剩余价值,这并不说明劳动者没有提供剩余劳动。所谓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而形成价值量。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有4个小时即可形成,那现在劳动者提供了8小时的劳动量,其提供的剩余劳动就是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的价值有没有转化为价值,是与劳动者无关的,因为劳动者提供的剩余劳动已经包含在制造的产品中。这能不能转化为剩余价值,是另一回事。
第二,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实现了销售,但并没有实现盈利。这与剩余价值是不是劳动者创造的问题事实上也没有关系。因为同样的道理,按照市场劳动力价值水平确定的工资收入,劳动者的四个小时即可实现,但现在劳动者始终提供了8小时的劳动,这4小时的剩余劳动并不因为企业产品销售问题形成的盈亏而有所改变。
而且,无论某个企业或企业某个时间里的销售出现非正常情况,从总体上来说,资本家所以采用资本经营方式来进行生产,就因为其预付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因此,某个企业或企业的某个阶段的非正常情况,并不说明剩余价值不存在,也不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劳动者所创造。
关于剩余价值的概念及一些相关问题,资产阶级的古典经济学家已经有所涉及,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之后,才建立了完整的、系统的剩余理论体系。《资本论》正是这一理论的展开。对于剩余价值范畴的理解,大家可以阅读《资本论》第二篇一一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篇整个内容就一章,即第四章,内容共分为三个小节:一,资本的总公式;二,总公式的矛盾;第三节,劳动力的买和卖。在这一部分内容中,马克思详细分析了货币是怎样转化为资本的,详细分析了资本运动与简单商品的运动的性质区别,从而说明了什么是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形成的原因。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理我们了解资本与货币的区别,有助于我们了解资本运动的性质和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和来源。
当社会进行生产,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时,这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特性。只有当我们为其它人生产产品而且经过市场卖出去时,因为它需要交换,这时的产品才成为商品,价值便成为商品的属性之一。货币是什么呢?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价值表现形式。
在简单的商品生产中,生产的出发点都是使用价值。那是商品生产者为了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出卖自己生产的商品,换回自己需要的产品。因此,这时的货币只是起中介作用,方便商品交易。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货币成为了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为卖而买,在这里资本所有者是看中了卖出之后得到的货币与自己预付的货币之间的差额一一剩余价值。
从预付100元到最后运动结束得到110元,这多出来的10元,就是剩余价值。那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为什么会多出10元呢?
我们分析一下资本所有者的预付资本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则是雇佣工人的费用。而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只是转移到了新的商品中去,这种转移并不会使价值发生增加。因此,我们把这部分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称为不变资本;但是雇佣劳动力的一部分的资本,他的价值是可变的。在这一部分,资本所有者支付的工资是劳动者维持自己生存的消费资料的价值水平,而进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其劳动形成的价值却是远远大于资方付给他的工资部分的价值量的。因此,用于支付劳动者工资的那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即是劳动者提供的超过自己工资的那部分价值量,即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与工资是相对应的范畴。而工资正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体制。正是因为劳动力的卖和买构成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客观条件下,资本家买的是劳动力,而资本家得到的是劳动形成的价值。于是剩余价值就发生了。
一个蒸汽机燃烧的是一吨煤,但它所牵引的一车煤却几百、上千吨;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来说明劳动力与劳动的成果之间的关系:资方支付给劳动者的是劳动力价值,即维持其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是劳动力使用所产生价值的却是远超这些支付给劳动者价值的生产成果。于是就有了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价值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即是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存在形式。没有劳动力的商品化,也就没有雇佣劳动者,自然也产生不了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
当我们讨论剩余价值问题时,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剩余价值,形成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假如这些基本问题都没有搞清,讨论剩余价值是没有意义的。
认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是要熟悉和了解劳动价值论。因此,我们必须对商品的两重性,对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对价值的概念及表现形式的发展历史等基本内容应有全面的理解。剩余价值不过是价值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条件下的特殊形式。同样的道理,弄懂了劳动价值论,特别是熟悉了价值的基本范畴和原理,对认识价值在生产资料公有化条件下的特殊形式也同样重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