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是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叫做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这个阶段大约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第二个就是垄断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叫做垄断时代的资本主义,也就是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只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才变成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第一个基本特征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一)从自由竞争到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垄断以前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特征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处在自由竞争阶段,生产和资本有不断集中的趋势。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剥削时指出: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每天在生产中所创造的价值,大大超过他所得的工资数。比如一个工人的日工资是100元,只要劳动4个小时就可以创造出来了。但资本家要他劳动8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样,工人一个劳动日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就在200元钱以上。除去100元工资,有一半多被资本家剥削去了,这就是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处在自由竞争阶段,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自发形成的,资本可以自由流通,哪个部门可以赚更多的钱,资本就投到那个部门。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要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在竞争中,资本家要使自己的商品销路好、赚钱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打败竞争对手,主要靠商品质量比别人高,价格比别人低,资本比别人足。这就需要不断改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不断地把剥削得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扩大企业再生产的能力,使资本总额日益增长。那些大企业,由于资本雄厚,有条件采用先进技术,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低,又容易得到银行信用的支持,在竞争中就占优势。 所以,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总是大企业、大资本排挤、控制、吞并小企业和小资本。马克思说:“竞争的结果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家垮台,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一部分归于消灭。”这说明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集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过程,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过程,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到大企业资本家手中。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自然而然地引起垄断。当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绝大部分商品生产和销售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的时候,这些资本主义大企业通过相互协议或彼此联合起来,对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进行操纵和控制,以榨取垄断高额利润,控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垄断。那些联合起来的大资本集团,以及在一个或几个部门起决定作用的单个大型企业,就是垄断组织。
高度的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垄断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一,当生产集中到很高的程度时,一个部门的生产为少数大企业所控制,它们之间就容易达成协议,建立垄断同盟;二,由于生产的高度集中,企业规模巨大,要开办能同现有大企业进行竞争的新企业,就会遇到筹集巨额资金等困难,这样,就使竞争受到阻碍,而少数大企业就能比较稳固地保持垄断地位;三,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势均力敌,十分激烈,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保存各自的实力,这些大资本家不得不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垄断协议,彼此联合起来,共同操纵市场,结成垄断同盟。因此,列宁指出:“生产集中引起垄断,则是资本主义发展现阶段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是“由量转化为质”,“是最新资本主义经济的最重要的现象之一,甚至是唯一的最重要的现象”。
在加强生产集中和垄断的过程中,“联合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列宁指出:联合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一个极重要的特点”。所谓“联合制”,就是指联合企业,即把许多不同的,但彼此有关的生产过程或生产部门联合在一个企业中进行生产。这种联合制大企业在竞争中具有许多有利条件,由于它有雄厚的资本,可以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生产效率较高,它可以大大节约流通费用和对中间人的支付,产品成本较低,这就使联合制企业有较高和较稳定的利润率,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所以“联合制”成了垄断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联合制”的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大大社会化。
(二)垄断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变成了帝国主义。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垄断组织的发展史经历了三个基本时期:(1)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由竞争发展到高峰,垄断组织开始萌芽。(2)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许多中小企业破产,促使生产的集中,垄断组织有了广泛发展,但还不稳固,是一种暂时的现象。(3)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直至今日,垄断组织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有了很大的发展,它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重要部门,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垄断组织主要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四种形式。
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参加卡特尔这种垄断组织的资本主义企业,仍旧保持着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的独立性,它们只是根据共同签订的协定,划分销售市场,确定生产规模,规定统一的垄断价格等等。辛迪加是比卡特尔较高级更稳定的垄断形式,参加这种垄断组织的企业在生产上、法律上仍然是独立的,但商业上独立性已经丧失,它们的商品销售,甚至原料购买都按照协议的规定由辛迪加的总办事处统一办理。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它是由几个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者与产品有密切关系的大企业合并组成的,加入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的独立性,一切有关生产、销售和财务等各方面的业务,都由托拉斯理事会统一处理,原来的企业主就成了托拉斯的股东,仅仅按股份领取股息。
康采恩是范围更大的更高一级的一种垄断组织,参加康采恩的不仅有各个不同工业部门的工业企业,而且还有贸易公司、运输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等企业(其中最大的企业或银行是这个庞大组织的核心),它在金融上依附于一个最大的资本家集团。
这些垄断组织的各种不同形式,只是表现了不同的垄断程度。其目的都是一个,都是为了控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命脉,保证资本家获得最大限度的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是怎样控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命脉,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呢?
例如:1870年垄断组织在当时新兴的工业国德国只有6个卡特尔,还处于萌芽状态。至1887年增加到70个,1896年增加到250个。1905年增加到385个。这385个卡特尔由12000个最大的企业组成,集中了占全德总数一半以上的汽力和电力。在当时另一个新兴的工业国美国,1879年出现了第一个托拉斯-美孚石油公司,到1900年已有185个托拉斯组织,1907年又增加到250个。到1909年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已占美国企业总数的25.9%。可是这四分之一强的企业却拥有美国工人总数的75.6%,当时这些企业的产值为163亿美元,占美国总产值的79%。这时的托拉斯已开始在美国的工业部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891年美国炼糖公司控制了美国炼糖能力的98%。1901年美国钢业托拉斯控制了美国钢产量的66%和铁矿石产量的4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生产集中和垄断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垄断组织手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垄断程度更加提高。号称“托拉斯之国”的美国,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公司,1901年只有1家,1960年增加到96家,1971年达到289家。资产在10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公司,1906年只有6家,1971年增加到20家。1970年,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占美国工业产品销售总数的65%,利润的74.8%。从主要工业部门来看,集中和垄断的程度是相当惊人的。1971年,在钢铁工业中,美国4家最大的钢铁企业的钢铁产量,占全国钢铁总产量的51.5%,其中美国钢铁公司一家就占22.6%。在汽车工业中,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占当时全美汽车总产量的95%,其中通用汽车公司一家就占54.2%。在石油工业中,5家最大的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绝大部分石油的生产和销售。
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更高程度的发展,垄断组织已越来越向综合多样化发展。尤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为了加强垄断组织的竞争能力,开展了一个综合性的“合并”运动,通过收买股权的办法,将各种不同业务的公司合并起来,由同一个管理系统控制,把经营范围扩展到多种行业。
垄断组织超出一国范围,越来越向国际化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国际化垄断公司,就叫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急剧发展,使得大垄断资本对世界生产和贸易的垄断更为加强。
所有这些,充分说明了“经济垄断主宰了一切”, 这就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三)垄断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空前激化。主要表现在: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自由竞争时期,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比较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使整个生产达到全面社会化的程度。列宁指出:“竞争变为垄断。结果,生产的社会化有了巨大的进展。”
一是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少数垄断组织控制了大量生产资料,霸占了原料来源,垄断了大批熟练劳动力,掌握了最好的工程师,操纵了交通路线和工具。高度集中的生产资料必然要由高度集中的劳动力共同使用。这就造成了生产资料使用的高度社会化。
二是生产过程的社会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仅企业内部作了很细的分工,而且社会上的分工和专业化也越来越发展。有许多工厂甚至只专门生产某种零件或某一机器的部件。各个企业或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几乎所有的生产过程都成为互相依赖、互相牵制、不可分离的全面社会化的过程。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后,生产社会化已从一国的范围扩大到世界的范围。
三是技术发明和改良过程的社会化。垄断组织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击败竞争对手,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为此,它们雇佣大批科学家、研究人员,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专门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改革的工作,使技术发明和改良的过程,成为在垄断组织统一支配下的社会化过程。
四是产品的社会化。由于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劳动产品已经不是一个工厂所生产的产品,而是许多工厂工人共同劳动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垄断组织垄断了市场和销售,并且可以对市场的需要量作出估计,它们所生产的大量产品, 既向本国销售,又向世界市场倾销。这样就造成了产品的社会化。
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既然生产已达到最全面的社会化,那么资本家对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不是可以从整个社会需要出发,不再受市场上商品涨价落价的支配,不再竞争,从而可以使生产摆脱无政府状态了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社会化了的生产资料仍旧是少数人的私有财产,生产的目的,仍是为了追逐高额垄断利润。只要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改变,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对无产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就不会改变!而且由于垄断组织处于优势地位,可以对其它企业施加强大压力,从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并加紧对外掠夺。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发展得更加尖锐。在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同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加深了。垄断资本家通过加速机器运转,极力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并且千方百计压低劳动力的价格,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资本家规定了商品的高额垄断价格,工人不但工资很低,而且在购买生活消费品时又要受到资本家的剥削。此外,资产阶级国家还通过增加税收和滥发钞票,使通货膨胀,物价高涨,工人受到的剥削更重。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恶化。因此,无产阶级反抗垄断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必然要加速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本主义固有的一切矛盾尖锐起来。
垄断使竞争更加激化。
列宁指出:“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
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不但没有消除竞争,相反,使竞争在广度、深度、强度上都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竞争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必然的活动规律。垄断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也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绝对规律,当然也根本不可能消除竞争。随着生产资料愈来愈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巨头手中,他们操纵了国民经济命脉,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加强自己的垄断地位,竞争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刻。例如,在垄断组织内部,参加卡特尔、辛迪加的资本家为了争夺最有利的市场、占有更大的生产和销售额而进行激烈的竞争。参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各个大资本家之间为了争夺领导权、股份控制权和利润分配权展开了争权夺利的剧烈斗争。各垄断组织之间,为了争夺原料来源、争夺销售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等等,也存在十分尖锐的竞争。
二是因为帝国主义阶段的竞争已经不是所谓“自由”竞争,而是垄断组织对不屈服于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行扼杀。这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自由竞争阶段,各个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来打击竞争对手。在帝国主义阶段,少数垄断资本家凭着生产的全面社会化,靠垄断组织的活动、金融勾当(与银行的勾结),投机活动和欺骗、讹诈行为,不择手段地从剥夺原料、剥夺劳动力、剥夺运输工具,剥夺销路直到剥夺信贷,宣布抵制等等来扼杀那些不服从自己摆布的竞争对手。例如,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就存在着这种扼杀与反扼杀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垄断组织为了加强他们在某些生产部门中的垄断地位,用尽一切卑劣手段,来扼杀那些不服从自己摆布的独立企业。
三是因为帝国主义阶段竞争的实质是少数大垄断资本家用暴力争夺统治地位。正如列宁所指出的: “统治关系和同它相联系的暴力,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的典型现象,正是万能的经济垄断组织的形成必然引起而且已经引起的结果。”垄断组织为了千方百计把它的竞争对手置于死地,从吞并直到使用炸药等破坏性的暴力手段,在一切地方为确立自己的统治开辟道路。因此,这种竞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就更大了。
(例如美孚石油公司为了垄断石油业,采取武装袭击、火烧油井等暴力手段,甚至炸毁别的企业埋在地下的输油管来促使竞争对手破产。 )
四是因为垄断资产阶级都要力图在垄断本国经济的基础上同国外的垄断资产阶级争夺垄断世界资源和市场的霸权,疯狂地要从全世界上把竞争者排除掉。这就必然要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全面的、剧烈的竞争。因此,帝国主义列强总是拼命地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不断扩大军火生产,加强国民经济军事化。同时,在发展军火工业中,充当“军火商”,最大限度地获取垄断高额利润。这就充分说明:在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与竞争并存,垄断使竞争的领域更广泛,斗争更剧烈,这是帝国主义经济关系中的一个最深刻、最根本的矛盾,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不断发展和激化的根源。
垄断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加频繁和深化。经济危机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予盾激化的产物。垄断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垄断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疯狂竞争,盲目地扩大再生产,使各个生产部门之间更加不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更加严重;同时,由于垄断资本家的残酷剥削,生产不断扩大的趋势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起来,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不出去,造成大量积压,结果必然会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期间,生产大幅度下降,资金无法周转,股票价格猛跌,企业纷纷倒闭,整个社会经济出现瘫痪和混乱状态,甚至把大批积压的商品毁掉。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者胡说什么资本主义可以通过垄断组织“实行计划经济,消除经济危机”(其典型者莫过于臭名昭著的凯恩斯主义),列宁严厉地批驳了这种谬论。指出:“在几个工业部门中形成的垄断,使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所特有的混乱现象更加厉害,更剧烈。”
一是工业内部的混乱现象日益严重。垄断程度最高的重工业,尤其是煤铁工业这种基础工业,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决定作用。这些部门的生产集中和垄断程度很高。垄断资本家利用这种特权地位,对其他工业部门实行控制和掠夺,这就使重工业和轻工业、 原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更加严重,生产更加缺乏计划性,使国民经济比例更加失调,造成经济危机。
二是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发展愈加不相适应。列宁指出:“作为一般资本主义特点的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不论租种好地坏地都要向地主交纳地租,农业利润比工业利润低,所以,垄断资本家就不愿意向农业投资,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的落后,农民生活越来越贫困,工业的国内市场不断缩小,使工业品相对过剩,必然会爆发经济危机。
三是技术发展的差别扩大,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更加混乱,经济危机加深。在帝国主义阶段,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存在停滞的趋势。但由于垄断和竞争并存,垄断资本家在有利于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时候,就要想方设法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会造成有些企业、有些部门的生产和技术,在一定时期内有较大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不相适应的因素、混乱和危机的因素日益增加。”
垄断加深了危机,危机加剧了竞争,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和被并吞,促使生产和资本更加高度集中,从而又强化了垄断。帝国主义将会在这种垄断加深危机、危机强化垄断的恶性循环的不治之症中走向死亡。列宁深刻地指出:“不是纯粹的垄断,而是垄断和交换、市场、竞争、危机并存,--这就是一般帝国主义的最重要的特征。”“正是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原则’的结合才是帝国主义的本质,正是这种结合在造成崩溃,即造成社会主义革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