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如烟三十年,我们走在大路上
云天
黄纪苏的新剧《我们走在大路上》隐约地令人感觉到沉重。他将一个躁动、充满欲望与挣扎的社会中人的不屈不挠的生命之迹深刻地昭示给世人。在剧中,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工人、农民、干部、学生等群体命运升沉起伏;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隐痛,也由此得以呈现。1980年代后的气功热、出学潮、双轨制、抢购风……一幕幕虽恍如隔世,却又清晰地泛起在眼前。1990年代初,在那一声声“烦着呢”的咏叹里,回味的是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后,理想大厦轰然崩塌的场景;而在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华民族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快速崛起,一方面,是民族复兴的百年历史机遇;另一方面,社会分化带来的缕缕伤痕也铭心刻骨。而在这剧烈变化的世态中,人,却日甚一日地消失在信仰真空的迷津里,变成自己心灵的仆役和囚徒。
对于《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部包含着深刻思想内蕴的作品来说,似乎很难在现有的戏剧形式里找到对应。似乎因为此,《我们走在大路上》全剧呈现出隐约的表现主义风格。舞台空无一物,演员没有道具可以依凭,唯有以自己的身体和灯光、音乐与台词之间构成一种张力,来折射出剧精巧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走在大路上》一剧的语言简约、凝练、有力:世俗对理想的侵夺、人们精神世界的混杂,就在那犀利的对白中呈现得淋漓尽致。舞台上光影和舞台设计非常出色;戏剧节奏时而汪洋万顷,时而惠风和畅。但与剧作所蕴藏的思想含量相比,戏剧形式仍显得单薄乏力。不过,深刻的思想之流随时会冲决细弱的形式外壳,流光溢彩的戏剧语言也会被强大的思想光芒所淹没。
自由的?人道的?精英式的?超越世俗的……当代中国,没有哪一个声音比这部剧所蕴藏的历史感和忧患意识更催人奋进,更有力量,更深广忧愤。然而,戏剧中包蕴着的丰富的社会思想史背景知识,却在无形中形成了知识的壁垒,能与之审视、对话的人并不多——这是该剧摆不脱的尴尬。但饶是如此,在对汉语语言节奏感、美感的玩味、把握之上,在对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透辟观察之上,中国当代剧作家中能与黄纪苏比肩者,寥寥无几。黄纪苏凭借其史家的幽微洞察,深刻犀利的批判锋芒已然甩开了踽踽爬行的思想队伍,超越了同一时代的思想者,凌然越于前方,走在大路上。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