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亮剑》
《亮剑》播出以来,争议颇大,欢呼者众,批评者亦众。我的看法,编导者是想以某种历史的“真实”,玩点蚍蜉撼大树的小儿科,丑化一下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污蔑为痞子的胜利,为右派们推翻共产党寻找历史借口。虽然这有点“无限上纲”和“戴帽子”、“打棍子”的味道,但事实只能让人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有什么办法?
但是,由于真理、科学、逻辑从来不在右派手中,当他们按下葫芦的时候,瓢又浮上水面来了。当他们以李云龙的形象丑化人民军队的时候,又为他们更为害怕的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找到了根据。
历史上任何一场大革命,总是鱼龙混杂,沙泥俱下的。即使在血与火的年代,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也不可能每个成员都纯而又纯。像李云龙这样的流氓无产者分子加入进来,恶习一时没有得到很好改造,靠着一些小聪明取得一些胜利,同时聚集起自己的小山头,居功自傲,仗势抗令,是完全可能的。这充分说明,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任何时刻都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加以武装和改造。同时也充分说,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延安整风,建国后毛泽东旨在不作李自成而开展的历次政治运动,直到最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并不是如某些右派所污蔑的那样,是封建专制,是争权夺位,是杀功诛勋,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的。
在《亮剑》中,李云龙与赵刚是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搭档,但在革命胜利和做了大官以后,二人尽管感情如旧,思想认识却已经出现明显而重大的裂痕。最初的分野表现在如何对待功劳、对待享受上,实质上反映了一个已经停步不前,要当李自成了,一个则要坚持继续革命。后来李云龙虽然以一篇优秀的军校毕业论文“进步”了,没有继续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但编导者要告诉人们的,也只能是这种业务上的“进步”,不敢也不愿按照赵刚的思路发展下去。如果那样,他们就必须肯定毛泽东、肯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肯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岂不事与愿违了?
另眼看《亮剑》,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07.10.17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