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www.mtime.com/movie/79784/comment.html
我们遗忘的崇高——《铁人》观影小感
到单位后,第一次有包场电影看。必然是教育片——新中国建设初期铁人王进喜的事迹《铁人》,刘烨参演。
一听说是为了叫我们受教育,我就反感,我听的说教已经太多。对这电影很抗拒:自小包场的教育类电影,都是枯燥的战争片,通常一阵冲杀会师之后,散场了我还没搞明白谁好谁坏,实在不是愉快的观影经历。记忆中最好的包场电影是《离开雷锋的日子》,显然“个人事迹+明星领衔”,是教育片深入人心生动易懂的好路子,难道此片也...?
看电影和听大课的时候,我都喜欢坐在最后排,这样的距离便于统观全局,避免只看见一张张超大特写的人脸。不介意坐在陌生人身边,这样更可以旁若无人的投入,呵呵,比如感动比如流泪。
开场之前,百无聊赖。同样的看电影,我惦念着楼上的大片,《铁人》就勉为其难,刘烨也不足以吸引我,或者说,这样的体裁我一直回避。自看过《火烧圆明园》悲愤的浑身发抖,我都不敢去看太现实主义的东西,怕我控制不住情绪。
然而开场以后,我渐渐被电影吸引住,最先发现的东西,是刘思成(刘烨饰)的自闭和矛盾,源于孤独,他追求的世界缺乏同类缺乏认同感。
孤独,人类永恒的恐惧。
赵一林是他最好的朋友,但显然两个人完全不同,是一对鲜明的对比。赵代表了拈轻怕重的现代新青年,看重自身利益和得失,自由主义,自作聪明,不踏实,轻浮,有点玩世不恭。刘思成代表了坚韧、正直、能吃苦、踏实、认真,舍己为人的一类人,他继承了上一代人的优秀高尚品格,这就是我最欣赏的一类。
全情投入的看下去,一种深深的震撼从各个方向猛烈的撞击心灵,以生命难以承受的重量,类似于《集结号》,又更实在。贯穿始终。
拣最感动的说。
井喷,没有重晶石,没有搅拌机,负脚伤的铁人扔掉拐杖领头跳下水泥池,用身体和水泥,跟着大家一个个跳下去...天寒地冻的那么多人用自己的身体活水泥,那真个叫“奋不顾身”!虽然自小就知道这样一段事迹,真个看到影音再现,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还是震撼的流泪。比起流行大片里的个人英雄主义为全人类或某个人的空泛的牺牲,平凡岗位上现实主义的牺牲与奋不顾身,是不是更能够打动人心,叫你体会到最朴实最原始最深层的感动?——为了崇高的使命勇于牺牲勇于奉献,那种忘我,在牺牲和奉献的时候,根本没有在心里盘算过什么责任使命——因为责任和使命已经刻在骨子里!现在的人,有几个做的到?
第二次流泪是思成父亲小知识分子刘文瑞逃走那幕。闹饥荒的灾年,挨饿受冻,所有的人都在苦撑,小知识分子挨不住逃跑了,铁人疯狂的寻找他挚爱的徒弟,在火车站找到的时候,竟没有强迫他留下来——如果当时他一把把小知识分子拉下火车,我就不会感动——但他不但没有逼他留下,还鼓励他,好好活,并把身上的粮食全给了他,我们听的见揣在怀里仍冻的硬邦邦的馒头多么的掷地有声。同时给他的,还有自己老婆做给他的护膝棉垫,做师傅的,怎不心疼徒弟冻伤的腿?到底是爱惜他,理解他,宽容他,尊重了他的选择。
铁人最令人感动的,就在于任何事,他都是为别人着想,一定要牺牲的话,他最先牺牲的就是自己。我以身作则,你认同我可以被我感化,不能的话,我也不强迫你。可以想像,换做是我,在火车上也会多么矛盾,我可能一时热血沸腾为了他留下来,也可能实在不愿苦挨要走,但这样走,心里必定背上一辈子的愧疚和负累。不只是对不起师傅的栽培,更是侮辱了师傅所代表的自己也一直敬仰的崇高人格。可以说,他背叛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很多很多年以后,一个文工团的领导来思成的开采队视察,餐桌上夸夸其谈,骂思成的父亲是逃兵,思成愤怒而悲哀,父亲真的是逃兵吗?
人各有志,小知识分子做逃兵,谁都没有权利批判他错。如果你批判了,先想想换做是你,在那样的情况下,你会不会逃,你会怎么做,或者,你根本就不会去参战,又何来做逃兵?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当时直想跳到那个领导面前,指着他鼻子骂:你没有上一线,没有象他们一样牺牲过,你凭什么轻佻的骂人家是逃兵?!你有什么资格?!
小知识分子从一线退下来后,并没有过什么优越的生活,而是拖着在油田冻伤的老寒腿,到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做教师,直到生命终结。那个小学校一共两个老师,另一个是他妻子。退到二线,他仍然在奉献,并把这种奉献精神传给了他的儿子。
这种精神正是这个时代缺乏的。但新时代的人,认同并继承这种精神的很少。
建国初期以及战争年代,如铁人这样崇高到“不知道自己崇高”的人有很多,他们不过是在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视名利如粪土的“最高境界”。他们的牺牲可以说是情势所逼,但最可贵就在于情势逼迫之下,他们趋向于牺牲自己,而不是牺牲别人。这也是《集结号》的纠结:为什么你不把自己的兄弟留下等待根本不会吹响的“集结号”,要留下别人殿后,留下就留下了,明知道他们牺牲,还连个名分都不给!
敢于牺牲的人,真的在乎名利吗?决不,他不能容忍的是把牺牲当逃兵的“侮辱”!
《铁人》中的劳模表彰会,有些人专门写稿子叫铁人念,但铁人念不来,他不在乎什么劳模,他是个实干的人从不玩虚的,官僚主义人情世故他不懂也不想懂。而今我不想懂,就要被长辈们大骂“幼稚”。他们已经学乖了,人们说现如今,“会做事不如会做人。”
80后或者90后,是被架空的一代,忧患的不是肚子,是心灵。书店里铺天盖地的理想主义玄幻历险小说和现实主义励志谋身小说,教你躲避现实,或者适应这个社会,什么样的社会?——“快鱼吃慢鱼”,“当我们被老虎追,我不需要比老虎跑的快,只需要比你跑的快...”
“人吃人”么?
时代不一样了,牛奶喝了会死,菜农的青菜永远要洒满水以中秤。有人戏谑的说,“革命工作苦啊:反应慢的会被玩死,能力差的会被闲死,酒量小的会被灌死,身体差的会被累死,讲话直的会被整死,能干活的会被用死。所以啊同志,人们不能太敬业了,董存瑞拿的太稳了,刘胡兰嘴巴太紧了,邱少云趴的太死了,黄继光扑的太准了,张思德跑的太晚了,白求恩会的太多了。教训啊,同志们善待自己吧......”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物欲横流谋身为重,人不为己天地诛,恶者以权谋私损人利己,善者不过在独善其身,谁会顾着谁,谁又有足够的“能力”去顾着谁,去顾着崇高?蝙蝠侠维护正义惩治邪恶,百折不挠对正义的坚持成为他人性的闪光点,但他却连自己的爱人都保护不了,还落得身败名裂。他那双慷慨为高谭市民修高架桥的父母,也是死在恶徒手下。
但奇幻电影的善良博爱到底都是理想主义层面的,娱乐为主,现实需要的是踏实,以及容忍。为富不仁者众,甚至有些人的慷慨不过是拿济贫作秀,但只要真的拿钱出来做慈善,真正惠及于民,管他真心还是作秀?
我们追求的终极社会,是“天下为公”,“没有人能以权谋私”,多么的振奋人心,虽然还差的很远很远。但从好的一面说,大多数人还是心怀善意渴望“真善美”的,不同的是,这个时代我们更加在意个体自身的发展,本来个体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交相辉映是最理想的状态。没有人有权利叫别人为了集体的利益牺牲自己,如果要牺牲,你怎么不先牺牲了去。自我牺牲是一种觉悟,不是强迫,感化永远比暴力更令人持久信服,就象暴政多败国。强迫人改变行为,不如以身作则感化他的思想。
我们不是救世主,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有那么点现实主义的私心。我们看重的,是工作合不合意,报酬够不够多,生活够不够好。简朴是优秀品质,但不是说我们不去努力改善生活水平和生存方式——我们做一切事的根本目的,就是——好好的活着,更好的活着。
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物质已经比较丰富,我们不必用身体活水泥,但这样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感悟——它让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自己的生活态度:当我们为利益的不均衡心存恨意,为工作的繁琐心生厌恶,大概可以籍由它平衡自己的心态;当我们生活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为不知如何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而挣扎痛苦矛盾迷惘,大概可以凭借它找到一点积极的动力。
它叫我们知道,生命里还有一种崇高,支撑我们期待更美好的明天,做一个更好的人。
写了这么多,不小心犯了夸夸其谈的坏毛病,当然我的思想也存在极大程度的“理想主义”,赞赏的人格自己未必做的到,但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好。
作为教育献礼片,能做到子一辈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父一辈那么的震撼心灵,在父辈和子辈的重叠里突显各种思想观念的冲突,算的上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这10元票价物超所值了。
(完)
《铁人》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新尝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主旋律电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范式和清晰的特点。首先,无论是哪个时期拍摄的主旋律电影,总是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为范围。其次,无论哪个时期的主旋律电影,总是以重要的历史人物、时代的精英人物和普通劳动者为表现对象。再次,无论哪个时期的中国主旋律电影,在客观再现历史本真面目的基础上,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塑造为主要手法。最后,主流意识形态询唤的痕迹明显,简单一点说总是把教育性和宣传性放在首位,缺乏对于人性本真的挖掘和真实心灵状态的展现。
《铁人》:站在塔里木油田回望东北大庆
妖夜回廊 发布于:2009-05-29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它被赋予了全国劳模、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崇高精神等等这些关键词,那是主旋律的需要;作为一部当代电影,它也具备了双线推进、人性挣扎、价值冲突、弱化政治等等的时代语,这是当代的体现。总的来说,《铁人》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当代主旋律电影。
1、能将如此主旋律的题材拍成这么好,导演功不可没,为了使单调的题材丰富,电影引入了当代炼油工人的平行主线,穿插进行:大庆油田,全国瞩目,黑白画质,上下一心——塔里木油田,无人问津,现代彩色,各自个精彩。
2、主旋律电影的主题都是永恒不变的,但这部电影还能带给我们与时俱进的思考。
大庆油田和塔里木油田前后50年两代炼油工人价值观的转变、冲突与被侵蚀,单一的价值观已被多元的价值观同化,一心效国的理想已被各取所需的现实取代,极端崇高的铁人精神已被享受为先的物质诱惑。
大庆油田时代除了铁人王进喜、除了一批又一批的跟随者、除了万众一心的为国捐躯之外,同样有着和时代不和谐的油田“逃兵”。但正如刘思成为自己的父亲辩解那样,他们为了那口油井也曾忘我的工作过、受伤过、牺牲过,实实在在的付出过,他们实在是熬不住了,选择了中途退场,裹奖不属于他们,但他们也没有害人、没有卖国、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难道就需要背负着一辈子的不光彩吗?难道就能够抹煞掉他们为国家的强盛祭奠出的那份青春吗?这不是一种平反,这只是一个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在追求以人为本、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的一种思考与进步。
3、时代不同,大家对责任的担当和困难的评价也不同。大庆油田年代,炼油成为全国瞩目的行业,那是国家翻身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动引擎,在冰天雪地的东北以落后的机器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石油奇迹。而当代的塔里木油田,炼油似乎成为了冷清弱势的行业,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靠的是金融、服务、经贸,中石油和中石化只有在股票领域才被时刻关注,而背后的炼油工人已被国家、人们所逐渐遗忘,现在有高科技的仪器设备钻井炼油,即使在沙漠也不见得有多困难。
然而,电影以真实的镜头和坦诚的内心旁白带出了炼油工人的责任感和困难挫折,前辈千斤重的梦想和不可估量的沙漠折磨都成为了他们的头号敌人。不可否认,铁人王进喜前辈是个时势造英雄的例子,但还有千万个非铁人的平凡工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了他们的“英雄事迹”。
同样的道理,这部电影不会创造“时势造英雄”的神话,因为它和很多优秀电影相比有着很多先天的缺陷,但在同类型电影中它却出色的上演了自己的“英雄事迹”。
P.S 电影我是参加单位组织观看的,由于迟到进场十分钟,我对电影及其工道个歉。@妖夜
刘思成是现代版的王铁人,他父亲怀着终生的愧疚按铁人的模式培养他,用铁人的模式压抑他。他身上有铁人的意志、品德、情怀,但这种高尚在现代生活中却处于一种“傻子”的困境,这种高尚在他体内排斥,与周围的环境排斥,所以他痛苦。结尾处,刘烨和黄渤在沙漠中挣扎,其实是现代人在精神的沙漠中寻找灵魂的出路。有人说“现在,钱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当王进喜在演讲台上激昂地说:“共产党员就是家里的孝顺儿子,你就是吃苦受累的命,你们就认了吧!”相信没有人会怀疑他的真诚,没有人会怀疑那一代人的真诚。
看过这部片子的共产党员们,你们有没有反思一下,为什么在中华民族最艰难险阻的时候、物质条件严重溃乏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的子民会无怨无悔的舍身。而现如今,人们不再相信共产主义,人们没有了信仰....生命的意义变得都那么虚无。
这是为什么?!
——《铁人》盛大首映 重塑“铁人精神”
什么是“铁人精神”? 在当代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弘扬“铁人精神”意义何在?影片《铁人》将带给金融危机困境下的人们以怎样的心灵震撼和思想启迪?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铁人》这部影片的上海首映典礼。
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北京金桔梅文化投资公司和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联合出品,全国总工会、上海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摄制的电影《铁人》,被评为今年建国60周年重点献礼片中的优秀作品,得到了中宣部、中组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六部委大力推荐,即将在“五一劳动节”在全国院线隆重上映。
4月30日,出品方之一的上影集团携手上海市总工会,在上海影城举办了隆重的“电影《铁人》上海首映盛典”暨上海职工文化活动月启动仪式。此次首映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上海市总工会领导陈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文广集团总裁薛沛建、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等领导、劳模代表45人以及影片导演尹力、主演吴刚、刘烨、黄渤等一行二十余人共同出席了首映盛典,到场的还有无数热心的媒体和影迷观众。
40年前,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资匮乏,大庆油田担当起了为祖国供油输血的重任。在石油大会战中,大庆涌现了“铁人”王进喜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至今为人称颂。电影《铁人》着力表现当年这段感人的历史,追忆了大庆油田艰苦创业的难忘事迹,塑造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石油工人的英模形象。“铁人”爱国爱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震撼人、鼓舞人、感动人”的强烈效果。
爱国精神
——“国家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
黑白色的影像把我们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落后的设备,艰苦的环境,匮乏的物资都无法阻挡石油工人们的建设热情,他们就这么为着理想和信念,为着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奉献着自己的血汗。
国家要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人吃不饱贫血,国家吃不饱也贫血啊!贫血就没有力气,没有力气就等着遭人欺负吧!”从前的国家积贫积弱,饱受欺凌,新中国的石油工人重任在肩,誓要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
影片当中有一场震撼人心的演讲,工人出身的“大老粗”王进喜,以他朴素的爱国热情,激情满怀地道出了这样一番豪言壮语——
“我……王进喜!代表我的井队发个誓……为了让国家永远不贫血,我们自己的血已经烧热了,已经给备下了!为了让这个家里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
“同志们……都把胳膊举起来,拧成一股劲儿,把落后的穷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让瞧不起我们的人欺负我们的人……统统见鬼去吧!”
无论是红旗下长大的老一辈,还是年轻一代的80后,这样的话语都会让人热血沸腾。当年他们一无所有,当年他们豪情满怀。支撑他们的是对这个民族的信念,是对这个国家的热爱,是为了集体牺牲个人的献身精神。
这样的一种精神,激励着我们的前辈为这个民族抛头颅洒热血,这样的一种精神支撑着我们的父辈在落后年代战天斗地、艰难前行,如今,这种精神也必将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崛起凝聚新的能量。
《铁人》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当下重提“铁人”精神,必先要发扬铁人的爱国精神,国家要强大,社会要发展,民族要团结,都离不开铁人的这种爱国精神。
奋斗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铁人》剧组以铁人精神拍《铁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这部恢宏巨制。影片将40年前的时代气息、劳动氛围,极富质感地呈现在今人面前,给了我们年轻观众最直观最强烈的影像体验。
刚到大庆的时候,由于没有吊车,大型设备都要人力搬运。在泥浆泵猛然下滑,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抄起一根撬杠插在泥浆泵的底部,用身体死死顶住它,高声喊到:“挺起来!没长脊梁骨啊?都给老子挺起来!”石油工人硬是用自己的脊梁,担起了千斤重担,挺起了中国的脊梁。
“石~~油~~汉~~子! 一~~声~~吼~~啊!
地~~球~~也~~要!抖~~三~~抖~~啊!
石~~油~~汉~~子!脾~~气~~大~~呀!
老~~天~~捣~~蛋!咱~~不~~怕~~呀!”
气吞山河的劳动号子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井场。“伟大的工人阶级,是任何困难也压不垮的!为了建设富强的国家,我们石油工人下决心,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铁人的精神,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民族的希望。
三年饥荒,生产队没有粮食。众人饿得手脚发软,瘫倒在炕上。王进喜拿着从别处运来的一点粮食煮给徒弟们吃,一边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都听我一句!饿得腿软胳膊软没关系,心软了可不行,心一软多结实的老爷们儿也撑不住……”
没有设备有血肉之躯,没有粮食有铁一般的意志,没有条件,他们创造条件,石油工人有的是打不垮,累不死的“铁人精神”。这种“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无数建设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
所以说,《铁人》也是一部励志片,影片重塑“铁人精神”,对当今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意义深远。中国的崛起需要传承和发扬这样的“铁人精神”,民族的复兴离不开这种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全国劳模朱志豪就表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艰苦奋斗是永远要坚持的。” 杨怀远说,“铁人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的,他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为国争光的精神。”
科学精神
21世纪的世界高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的浪潮已经将全球纳入一体化世界,当代中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我们祖国的建设者不仅需要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同样不能缺少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科学精神。
影片《铁人》中,刘文瑞是一个小知识分子,拥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格外受到“铁人”的照顾,在众多徒弟中,“铁人”最器重的就是他。当有人问起王进喜,为什么他对刘文瑞时有偏向,“铁人”说,他有技术,是个知识分子。即使最后他钦定的接班人刘文瑞因吃不了苦而逃跑,“铁人”也并没有怪罪于他,而是用一种更富人性关怀的方式来对待。
我们往往被“铁人”的豪情壮志所震撼和打动,却很容易忽略他其实也是一个心思细腻,有勇有谋的人,他的这种尊重知识、求贤若渴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必不可少,在那个年代就更难能可贵了。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铁人精神”所包含的科学精神越已广受人们所重视,科学文化作为软实力,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更是民族崛起的重要保障。
我们相信,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度,这样的科学精神一定能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结语:
《铁人》的意义在于它传递了一种社会价值、一种在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精神品质。当市场大潮冲刷整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很多时候被利益所驱使,爱国主义精神、集体意识日益淡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铁人”为我们的个人提供精神的指引,为我们的国家找到复兴的动力。
“铁人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一代的建设者,要以“铁人精神”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在“铁人精神”指引下,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以铁人一样的勇气和毅力肩负起建设国家开创新时代的重任。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虽然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贫穷落后,饱受欺凌,但相较于人类5000年的文明历史,这一百多年并不代表什么。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这个民族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春天使中华大地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百年征程,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已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首往昔,正是一个个王进喜这样的民族楷模,以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带领这个国家重新铸就了一个民族的强国梦想。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