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 :中国人重温毛泽东时代的回音
(原标题:毛泽东又来了:中国人欢迎遥远的回声)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6-19
舞台上的女英雄以庄严崇高的姿态唱出经典咏叹调:“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这是歌剧《江姐》的一幕。
位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正举行首届歌剧节。13部歌剧中既有西方传统歌剧,也有4部中文歌剧,而当中两部是老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洪湖赤卫队》和《江姐》。
曾几何时,民众唱革命歌剧是无奈之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唯一获得批准的娱乐就是毛泽东之妻江青主持下的八部“样板戏”。《江姐》是老式的革命剧,是共产主义极端时代的公认象征。因此,你可能以为它在歌剧节上演是政府强加的任务。
但是,尽管歌剧票价不菲,《江姐》的听众甚多,而且非常投入。一个和父母一起来看歌剧的小男孩大声问“江姐为什么没有提到毛主席?”这场革命歌剧成了一家人一起观赏的节目。人们想看这样的节目。
近年来,对毛泽东时代的怀念情绪在中国很活跃。你可以看到青少年戴着红卫兵帽子穿过紫禁城,可以在以文革为主题的餐厅订位。
毛泽东的革命从一开始就借助音乐的推力。在三四十年代,日常的项目就包括每天早晨唱半个小时歌。在1942年的讲话中,毛泽东呼吁可以打动群众的大众艺术。继《白毛女》之后,《江姐》等融合民歌和革命情感及西方乐器表现的曲目涌现。
毛泽东达到了目标,至少很多作品仍然流行。革命歌曲仍然是中国歌手的主打歌,他们认为这些歌曲比后来的同类作品好得多。
如今革命歌剧已经不再是一项义务,而是一种商品,人们可以购买,可以欣赏。因此,它已经变成它曾经试图教导人们去推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部分。(:Anne Midgette;原题:毛泽东又来了:中国人欢迎遥远的回声;译者:星岛环球网/驴家的带鱼)
译文为摘译,英文原文www.stnn.cc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