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韶山行
文/陈兵浪
1
韶山,相传舜帝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得名,因诞生一代伟人毛泽东而闻名。对于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群来说,韶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向往。尤其在“文革”时期,韶山被全国人民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和井冈山、延安一道被共产党人尊为“圣地”,犹如基督教的耶路撒冷,伊斯兰教的麦加。全国各地的红卫兵身着绿军装,臂带红袖装,高擎红旗,高唱红歌,千里迢迢徒步来到韶山。当时的韶山冲,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歌声飞扬,气势恢壮阔。四十多年过去了,政治狂潮早已销声匿迹,成为人们脑海中的一段记忆,再去韶山,大家心情安然,思绪深邃。
大巴象飞燕在雨雾中穿行,车窗外一片蒙胧。导游小李为了调动大家的情绪,一手扶着坐位,一手握着话筒,用湘南的普通话讲述了几个有关毛泽东主席铜像回韶山的传奇故事,使本来熟悉的韶山蒙上了一层面纱,显得有些神秘。
——“伟人井冈山驻足”。1993年12月5日毛泽东主席铜像从南京起程,按行程计划运输铜像的卡车应抵达湖南省会长沙市停一晚。临近傍晚,大卡车行驶到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境内,数以万计的群众目送主席铜像缓缓过境。当车子驶入湘赣边界的一瞬间,汽车抛锚,发动机突然熄火。司机也查不出毛病,感到十分蹊跷,刚才还行得好好的,又没有故障预兆,怎么就突然间熄火了呢? 围观的江西老表纷纷安慰说:“井冈山是毛泽东最早闹革命的地方,是他老人家的第二故乡,他要在这里住一晚,看一看老区人民!”车队领导一听,也觉得有些道理。加上天色已晚,只有明天请当地的汽车修理工来检修了。次日,东方拂晓,司机突发异想,他面向仰卧在天地间的主席铜像,双手合一,深深地鞠上一躬,“主席,咱们上路吧!”说完,跨上驾驶室,打开点火钥匙,没想到一脚就打着了火。司机感叹到:“真是神啊!”同行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日月同辉的奇观”。1993年12月20日中央在韶山举行了盛大的铜像揭幕仪式,时任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专程来韶山亲自为毛泽东主席铜像落成揭幕。当江泽民主席揭下大红绸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几乎都在注视着耸立在蓝天白云下、背靠韶峰、面向东方的毛泽东主席铜像时,谁也没有想到天上出现日月同辉的奇观,一位资深摄影记者抓拍到了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千载难逢的真实画面。奇景出现八分钟之后,月亮就消失了。
据韶山史料,清光绪七年举人戴炯在《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旗》卷首作《老谱序》中对韶山的古往今来写道:“夫山水秀绝,必生奇才,韶山虽不在中州往来之地,赋客骚人所不到,必将有秉山川之秀,追踪古老先生,其人者,为国之华,为帮之望,使人与天地俱传,日月同辉”。没想到的是举人应邀之作的诗文,竟在十二年后应验。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韶山冲诞生。一轮红日从韶山升起,照亮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时过百年后的今天,历史再次印证了古老先生惊人预见,伟人毛泽东的神灵,将永远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蝴蝶六只飞绕铜像”。就在同一天,在毛泽东铜像边,又出现了一个奇特景观:六只灵动的彩蝶,围着铜像翩翩起舞。心细的人惊叹不已,莫非是毛家的六位英烈,化成蝴蝶,前来向毛主席贺寿?经人一点破,人们心情激动,不禁联想到了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感慨万分,热泪眼眶。
——“杜鹃冬季花开”。那年冬天,韶山出现了一道罕见的自然景象。南方的杜鹃花,一般都在阳春三月盛开,韶山的杜鹃花却提前了三个月开放。铜像的到来,为韶山带来了春天,杜鹃花也为毛泽东重返故里而动情,如火如荼地绽放在韶山方圆五公里内的群山之上,可谓“花随人意开”。
反常的自然景观不仅让韶山人增添几分高兴,几分惊叹,还引起了湖南省领导的关注,一连间出了让世人至今难解的几个谜。为何早不开,晚不开,恰在铜像落成的时候盛开呢? 为何与毛泽东故居相距28公里的宁乡县花明楼又不开呢? 人们难解其意……
导游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讲得有声有色,学员的情绪大多受到感染,心情激动,惊奇不已,我却显得十分理智。敏感的导游见我流露出怀疑的眼神,眼睛看着我认真地说:“你们若不相信,等客车到了韶山后,可以去观赏纪录当时情景的光碟。”看到导游的神情是那么真诚,大家纷纷表示相信。
其实,我心里知道,这一切奇特的现象纯粹是自然界的巧合,朴实的中国百姓往往喜欢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世间万物,编成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心中的崇拜情结。这是五千年中华历史的文化缩影,也是古老民族的情感积淀。
2
大巴在雨中奔驰了两个多小时后,进入韶山。
韶山的天空雾雨蒙蒙,轻纱曼舞,仿若仙境。下车后,我们按照“主席铜像广场——滴水洞——毛泽东同志旧居”的游览路线行走。
毛主席铜像广场以前是没有的,是韶山市政府在1993年规划的新景点。韶山广场十万平方米,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因为主席铜像的传奇故事,广场被韶山人称为“最有灵气”的地方。也许今天是毛泽东同志逝世三十七周年的缘故,当我们来到广场时,只见毛主席铜像面向东方,背靠韶峰,矗立在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前,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5个贴金大字。铜像周围松竹掩映,群山拱护。
今天,自发前来韶山瞻仰主席故居的人群还真不少,我们排队等待。游客们很有秩序地肃立在毛主席铜像前举行悼念仪式。两名威武的武警战士迈步引路,大家毕恭毕敬地敬献美丽的花篮,空中徐徐飘逸着怀念毛主席的歌曲,场面肃穆动人。当轮到我们进行悼念仪式时,发现毛主席铜像前面早已摆满了鲜艳的花篮、花圈。从敬献花篮、花圈的落款上看,这些自发前来悼念毛泽东同志的人群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更多的是来自公司团队和个人家庭。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集体向伟人铜像敬献花圈,鞠躬哀悼,绕铜像行走了一圈。仪式完毕,大家在广场自由徜徉。
导游介绍:毛主席铜像高6米、重3.7吨,红花岗石基座高4.1米,全高10.1米,成功地塑造了领袖在开国大典时的伟人风采。毛主席铜像是按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形象设计的,主席身躯伟岸,手执发言稿,身着中山装,双目炯炯,微露笑容,神采奕奕。铜像由著名雕塑大师、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和他的高足国家一级美术师程允贤设计,国家一级企业、航空航天工业部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主席铜像10.1米高象征着十月一日国庆日,基座高4.1米象征主席党内掌舵四十一年。这里的清明节、12月26日、9月9日,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前来自发悼念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
听着导游的深情介绍,亲眼目睹韶山广场群众自发悼念毛泽东的情景,我的心情也渐渐激动,沉静的大脑思绪飞扬…… “文革”结束后,中国开展了一场激烈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党中央明确地提出反对个人崇拜,毛泽东渐渐走下神坛。全国改革开放以后,言论相对自由,各种思潮激荡,思想碰撞。曾几何时,许多所谓的“精英”任意地贬低毛泽东人格,诬蔑毛泽东形象,尤其在八十年代末,各种非毛言论泛滥,神州大地乱云飞度,妖雾弥漫。谁知,这些乱象只是天空瞬间的乌云罢了。没过多久,民间、国外又兴起了毛泽东热,且热潮恒久不息。这可是发自人民的内心情感,而不是人为的造神、人为的吹捧了。
记得有一年,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西藏某地发生地震,有一位藏民大叔冒着余震的危险在倒塌的房子里找东西,记者问他不要命的找什么宝贝?没想到那位藏民回答说:我找家中珍藏的传家宝——毛泽东锦绣画像,令采访的记者惊讶不已,不知如何应答。邻国巴基斯坦的前总理本·布托曾经这样评价毛泽东:“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据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曾感慨道:“毛泽东无愧于世界级领袖,‘毛泽东热’在中国内部乃至国外不降反升现象,更令人不可思议,美国人应当研究他的思想精髓。” 是的,中国人民从盲目崇拜毛主席到由衷热爱毛泽东,从死记硬背毛主席语录要联系实际领会毛泽东思想,这是一个历史的飞跃,更是一个民族的进步。是的,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遗忘甚至背叛了曾经为这个民族、为这个国家做出杰出牺牲、巨大贡献的英雄,我想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离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仰望巍峨耸立的毛泽东主席铜像,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毛主席天安门城楼宣布建国的湖南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万岁!”……响彻云霄的洪钟之音顿时传遍地球,庄严地向世界发出宣告:一个中国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死亡,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成立!谁能想到,代表中国人民发出时代最强音的历史巨人不是率先倡议成立共产党的大学教授,也不是留洋归国的志士才子,竟然是一位出生在湖南的山沟的叛逆青年,战斗在江西、陕西的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忠实信徒呢?是上帝的偶然垂青?还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呢?不得而知。
韶山烟雨氤氲,山水蒙胧,我的思绪也随烟雨变得飘渺……
3
滴水洞,韶山一个秀丽的景点。导游说,滴水洞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非一个真实的山洞,它指的是一个南北长约一公里的峡长山冲。它之所以称“洞”,是因为以前这里确有一个山洞,韶山人俗称“吊水洞”,后因修造水库而淹没,如今这里又建了一个人工洞作为景点,与当年为毛泽东修建的防空洞,合成为“滴水洞”。
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在韶山一号水库游泳,中途休息的时候,毛泽东心情舒畅,顺手指向滴水洞山谷深处对陪同的地方领导说:“咯(这)个地方不错,待我退休以后给搭个茅棚,要得波(不)?”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湖南省委立即组织力量,从1960年开始至1963年完工,修造了当时代号为“二0三”的防空小别墅。
滴水洞,碧峰翠岭,茂林修竹,山花野草,舞蝶鸣禽,自然景观清雅绝伦。《毛氏族谱》赞之曰:“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当然,滴水洞成名还因于毛泽东在1959月8日在武汉给江青写信称此处为“西方的一个山洞”而闻名。
上午十时左右,我们一行来到了已对外开放多年的滴水洞别墅,里面保留了毛泽东同志当时居住的原貌。会议室、卧室、乒乓球活动室……,陈列室给我的印象是简陋整洁,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导游给我们讲了毛泽东在滴水洞居住的两件真实的故事:一个是毛泽东在滴水洞小别墅召集湖南省委领导开座谈会。在落座的时候,毛主席没有按惯例坐在会议室中间,而是坐在会议室旁边的席位,省委领导见状惶恐不安,不知所措。主席幽默地说:“你门是我的父母官,我是你们的臣民,应当你们坐上席。大家一听,轻松多了。”还有,毛主席卧室的藤椅过小,肥胖的身子坐下去后很紧。经常出现人一起身,屁股夹着椅子带起来的尴尬情景。省委领导见了,要给他换一把皮坐椅。主席说:“我不是资本家回来了,不需要去买皮沙发。家里有什么椅子就坐什么椅子。”从这些小故事里,可见毛泽东在故乡待人的确和蔼可亲,没有丝毫领袖威严,俨然是一位久别故乡的游子归来。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回过两次故乡韶山。一次是1959年6月,阔别家乡整整三十二年。毛泽东这次回到故乡是心情是高兴的,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带着成功的喜悦,谈笑凯歌还。据史料记载,毛泽东这次回来做了九件事:一是到父母坟前念养育之恩;二是看望邻居;三是去了自家旧居;四是了解群众生活;五是关心韶山建设;六是尊师重教到学校;七是到韶山水库游泳;八是勿忘祖辈到毛家祠堂;九是请韶山村60岁以上的老人吃了一顿饭。
可见,毛泽东对故乡的深情之厚。他感谢父母,感谢故土对他的哺育之情。他难忘故乡的老人与小孩,难忘故乡的教育与生产。1910年,胸怀大志的少年毛泽东违背父亲要他学徒做生意的意志,发誓要做一番大事业。临行前,毛泽东挥毫留给父亲一首言志诗《出乡关》: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弹指一挥间”,三十二年过去,毛泽东回来了!他实现了自己“指点江山”的宏伟理想,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毛泽东带领人民打下了一个红色的新中国。在父母的坟墓前,毛泽东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轻声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言语中饱含着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和“不孝”的愧疚。
1959年6月25日的夜晚,毛泽东彻夜难眠,寂寞披衣起坐,回忆往事,怀念牺牲的亲人、战友,感慨万分,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七律·到韶山》:
1959年6月25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32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王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另一次回韶山则是1966年6月17日的事了。这次回到韶山,显得有些神秘。毛泽东在滴水洞住了十一天。在这十一天的时间里,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里思考了什么呢?新闻界没有做任何报道,也没有留下文字纪录。据说,毛泽东在滴水洞里又写了一首诗:
《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毛泽东一贯推崇“诗言志”。从诗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当时的毛泽东在思考党和国家命运的大问题。当时首都北京正经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如:五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处理所谓"彭、罗、陆、杨反党集团";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在杭州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在中国大陆轰轰烈烈的兴起。
在党的九大召开后,大家才知道毛泽东还在“西方的一个山洞(即是在滴水洞)”里还给江青写的一封意味深长,思考深邃的“家书”。
毛泽东在信中说了心中的担忧:“……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觉不安。我历来不相信,我那几本小书(指《毛泽东选集》),有那样大的神通。现在经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今年4月的杭州会议,我表示了对于朋友们那样提法的不同意见。可是有什么用呢?他到北京5月会议上还是那样讲,报刊上更加讲得很凶,简直吹得神乎其神。这样,我就只好上梁山了。我猜他们的本意,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我就在20世纪60年代当了共产党的钟馗了。……”
信中所提到的“我的朋友的讲话”,是指林彪5月18日在政治局引用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政变事实,要求全党高度警惕,并说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当时主席看了很不舒服。历史就这么怪,强调警惕政变的人到头来自己搞起政变来了。
毛泽东为什么把重大的政治问题,采用家书的形式写给江青呢?这是一个历史之谜。毛泽东在每天所看到的材料中,都有林彪吹捧自己的话,非常不自在。“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这些话,都写进了他给江青的信中了。
信中 ,毛泽东还说:“这样的运动时间不能太长久了,两三年足矣!”然而,毛泽东万万没有想到,这场运动就象潘多拉魔盒打开,大小鬼涌出,最后自己也难以有效掌控了,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历史性的灾难。 后来,副统帅林彪的叛逃,足以证明了毛泽东的忧虑不是无端的猜忌,而是英明的判断。然而,从信中,我们也隐隐地觉得了此时的毛泽东心情是十分的不平静,甚至有些“高处不胜寒的”的复杂心情。
对于故乡韶山冲,毛泽东有一种无比的眷恋。据毛泽东身边人员回忆:6月28日上午,汽车马达响了,毛泽东依依不舍离开滴水洞。汽车拐过一道弯,他朝祖籍地--东茅塘深情地望了一眼。汽车开到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门前,毛泽东叫司机赵师傅停了一会儿,他轻轻地掀起窗帘,贪恋地看着小时候十分熟悉的毛氏宗祠。当汽车过了这段路,毛泽东再也没有左顾右盼,目光又开始俯瞰天下,思考红色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了。
毛泽东经长沙到达武汉,不顾已上高龄,以惊人的勇气来了个“万里横渡长江”,给世界来一个精彩的亮相,仿佛在给人们诠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志在千里。”深刻涵义。
当毛泽东列车回到北京,中国大地上,“文革”运动早已如火如荼地兴起……
“仙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滴水洞别墅的主人早已离我们远去,滴水洞别墅也已对游人开放多年,然而静谧的滴水洞在百姓的眼里依旧显得十分的神秘。瞻仰领袖故居、探秘地理风水和考究“文革”起因的游客络绎不绝。无论各自在“文革”中的遭遇如何,大家都有一种共同的认识:毛泽东的确很伟大!
4
从滴水洞别墅出来后,毛家饭店用餐,津津有味地品尝当年毛泽东爱吃的红烧肉,一道油而不腻的韶山家乡菜。下午,冒着雨,前往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故居早有很多来自各地的瞻仰者在排队等候。弯弯的人流,长长的哀思……
毛泽东同志故居坐落在韶山市韶山冲上屋场。故居系土木结构,“凹”字型建筑,坐南偏东,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为南方农宅形式,背山面水,泥砖墙,青瓦顶,一明二次二梢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二间,后有天井、杂屋,共13间半。湖南山区常见的房子样式。
1929年,毛泽东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维修几次。过去的门匾是郭沫若的书法“毛泽东同志旧居”,现在的门匾“毛泽东同志故居”是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6月27日所题。故居陈列物品中有许多是原物,毛泽东父子卧室中的床、衣柜、书桌、长睡椅和摺衣凳,堂屋中的两张方桌、两条板凳和神龛,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都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生活印痕。
故居前有一口亩地左右的池塘,塘中栽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故又叫“荷花塘”,与之相毗邻的是南岸塘。荷花塘与南岸塘绿水莹莹,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放眼青山,绿水、苍松和翠竹把这栋普通农舍映衬得生气盎然。
在瞻仰毛泽东主席故居的过程中,大家的目光凝聚在故居墙壁上悬挂的六位亲人烈士的黑白遗照上:
妻子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人。19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捕入狱。1930年11月11月4日在长沙城浏阳门外的识字岭英勇就义,时年29岁。
大弟毛泽民(1896-1943),又名泽铭,字咏莲、润莲。1921年参加革命活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被新疆督办、军阀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27日,被害于乌鲁木齐,时年47岁。
小弟毛泽覃(1905-1935), 字润菊,1922年秋进入湖南自修大学学习。192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4月,在瑞金突围时牺牲,时年29岁。
长子毛岸英(1922-1950),又名毛远仁,毛泽东与杨开慧烈士的长子.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总部秘书。1950年11月25日,在朝鲜平安北道遭美机轰炸,不幸牺牲,年仅28岁。
堂妹毛泽健(1905-1929),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岗山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曾任游击队队长。同年春夏间,在作战中负伤被捕。次年8月,英勇就义与衡山县,时年24岁。
侄儿毛楚雄(1927-1946)毛泽东的侄儿,毛泽覃的儿子。生于1927年8月13日。共青团员。1945年9月,遵照毛泽东指示,参加八路军,后任中原军区干部。次年秋,护送张文津、吴祖贻赴西安参加和平谈判的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惨杀于陕西省宁陕县东江口,时年19岁。
凝视烈士的遗像,游人感慨万分,情绪的潮汐再度澎湃,有的老人甚至默泣。在几十年的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象毛泽东家庭那样牺牲巨大的并不很多,况且除了大弟毛泽民年近五十外,其他的亲人都是不到三十岁的青春年华,实在令人深感惋惜、痛心!由此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毛泽东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情怀。
毛泽东,一位令人民由衷敬仰的人民领袖!有人说,中国历朝历代都是为自己做皇帝打江山,国家留后代,只有毛泽东是为人民打江山。老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毛泽东当上国家主席后,他的娘舅,也是支助过毛泽东读书的长辈,跑到北京,要做八千岁监国爷,毛泽东热情接待,耐心地解释:共产党的国家主席不是皇帝,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结果气得娘舅不打招呼跑回了韶山,到处说毛泽东不孝敬,并至死不理外甥毛泽东。还有,毛泽东的两位亲生女儿李敏、李纳以及在韶山种田的本家叔侄的后人,至今过着清贫艰难的生活。据说,毛泽东在去世的前一年,给亲密战友周恩来总理写了一首词:
《江山谁来守?诉衷情》
当年忠贞为国筹,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对中国充满忧虑,担忧革命事业发生曲折,担忧他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愿将要“付与东流”。他问自己,也问周总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究竟“靠谁守”?这首词,字数虽然不多,情感真挚,至今读来令人沧桑心碎,令人潸然泪下。
从毛泽东同志故居出来,天空依然雨雾蒙蒙,细雨淋湿了我的头发、淋湿了我的脸颊,也湿润了我的情感。夜色人静,我彻夜难眠,写诗一首:
《韶山祭毛主席》
秋雨绵绵润韶峰,流水孱孱滴仙洞。日月同辉照千秋,山河万古旗永红。
九月九日国殇日,泪水化雨洗长空。神州巨龙腾飞时,华夏黎民思毛公。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准提升。然而,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增大、官员贪污腐败、旧社会卖淫嫖娼、赌博、贩毒、拐卖妇女儿童等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尤其是很多共产党人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的问题不得不令人堪忧。新一届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进平同志上任不久,在中共中央高层会议上特别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我想,习总书记的话语是十分地深刻,值得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去思索、去醒悟。
参观韶山,感悟颇多。韶山的细雨,给我积满尘埃的心灵又一次洗礼,先烈的事迹给我迷茫的世界点燃了一盏信仰的明灯。对于我说,已近知天命的年龄,盲目的崇拜早已消逝,狂热的追求化为记忆。然而,理智的大脑使我由衷地感受到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是如此的迷人,感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灿烂,更感受到全国人民对毛泽东的衷心热爱。可以肯定地预言: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不管世界沧海桑田,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精神灯塔,韶山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景仰的一块圣地!
注:9月9日,长沙天气阴天多雨。长沙税务学院课程是赴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现场教学。下午归来有感。
: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吉安市作协理事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