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还是要看一看的,我说诺兰代表着当下好莱坞的最高艺术水平,可能不会得到所有人支持,但我说诺兰代表了当下好莱坞的最高智商,相信这话大家一定都会同意的,当初,他的《盗梦空间》《敦刻尔克》还是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惊喜。其实,诺兰是个英国人,是英国人在美国发展,这次这部《奥本海默》全球上映,这个英国人再次成为全世界影迷关注的焦点,除了他本人的艺术光环外,《奥本海默》的题材受关注程度之高也是罕见的,美国的“原子弹之父”,也是全世界的“原子弹之父”,这个光环太光亮了,罗伯特·奥本海默在1945年帮助美国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1945年8月,奥本海默造出的两颗原子弹被美国空军的飞机投到了日本的广岛、长崎两座城市,瞬间杀死了十几万人,也瞬间制止了日本法西斯的继续战争的冲动,用现在的话说,这是用核武器降维打击了常规武器,对全世界来说,可谓功莫大焉。
但是,现在看诺兰的《奥本海默》这部电影,基调基本是反战的,反核武器的,所以,基本上也是文艺腔的,说一千道一万,诺兰还是一个英国文艺青年,电影大段大段是奥本海默对原子弹诞生之后的反思,以及后来他对美国制造氢弹的反对,挺凡尔赛的,但却非常不现实,因为究其奥本海默的一生,为美国制造出原子弹,而且用真正的霹雳手法制止了日本法西斯,这才是他最大的正能量,如果没有这一段,他真的啥也不是。
但是,对当年的整个美国而言,奥本海默,虽然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但也不过是一个美国的国家工具罢了,爱因斯坦足够伟大吧,但在制造核武器这件事上,爱因斯坦也不过是美国的一个国家工具罢了,爱因斯坦几乎是最早向白宫提出建议要制造核武器,以打击德国纳粹的,但之后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核武器的研发,无所谓,美国政府没有爱因斯坦的支持,一样制造出了原子弹,因为它们还有奥本海默。
其实,就是没有奥本海默,我相信美国还有其他的科学家会担起这个责任,在制造出核武器,以消灭法西斯这件最为伟大的事业面前,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我看都无足轻重,这才是这段历史的本质。现在诺兰在这部电影里把科学家们刻划得非常高大,也把美国的政客们刻划得非常渺小丑陋,这倒是在中国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但我要告诉你,这并非历史的真相,美国可以没有爱因斯坦,也可以没有奥本海默,但如果没有原子弹,美国才真的啥也不是。
电影里,奥本海默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爆炸之后,曾经被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召进了白宫,代表美国政府向他表示感谢,但当时,杜鲁门已经说了,全世界没有人知道是你奥本海默制造了原子弹,但都知道是我杜鲁门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所以,我的这期节目并不建议大家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即使要看,大家最好也能学会反过来看。
《奥本海默》这部电影,如果从电影内容上说,可以分成3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奥本海默从1943年开始,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沙漠主持创建了七八百名科学家组成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担任主任,后来成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爱德华·泰勒协助他,组织起工作团队,一直到1945年7月,洛斯·阿拉莫斯试验室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能领导这样一个巨大的科学家团队,还制造出原子弹,奥本海默的组织才能是非常出色的,而且他一定也是一个极有煽动能力的政治家,但是诺兰这部电影完全就忽视了这一点,所以说,诺兰是个英国的文艺青年,他拍出来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奥本海默。
第二部分,是奥本海默本人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与“共产主义”,即与美国共产党的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与一个叫琼·塔特洛克的情人关系,我觉得,看这部电影的这部分故事,能更容易理解导演诺兰的创作本意,因为关于这段故事,除了这个叫琼的精神病学家可能是真的,电影里表现的她与奥本海默之间的所有故事,应该都是诺兰胡编滥造出来的,据说这部电影是改编自一本叫作《美国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胜与悲》的书籍,我没读过原著,但这里面所有关于琼·塔特洛克与奥本海默的人际关系、理想志趣,还有那几场吸引人的床戏,都是导演给胡编滥造出来的。
第三部分,就是奥本海默搞出了原子弹之后9年,于1954年,被艾森豪威尔政府以其早年的左倾活动和延误政府发展氢弹的战略决策为罪状起诉,美国政府甚至怀疑他就是苏联的代理人,对奥本海默进行安全审查,并吊销他的安全特许权,用我们中国的叙事就是,是将其在体制内打倒了,所以,很可惜,美国的“原子弹之父”,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立了如此赫赫之功的伟大科学家奥本海默在1967年就去世了,享年只有63岁。
1967年是什么时间,正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同一时期,所以以后不要总像文盲一样说只有中国的文革才迫害科学家,其实美国的麦卡锡时代,奥本海默这样的事也不胜枚举。
像奥本海默这种科学家,掌握着美国的核心战略秘密,另一方面如果确实与美国的意识形态敌人有着看似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样的人确实是要在体制内被打倒的,不打倒了还了得,在中国, 在苏联,在英国法国,这种嫌疑身份其实也是非常可怕的。
我看过《奥本海默》这部电影,遗憾还是很大的,说来说去,这就是一部大号文艺片罢了,没什么新意,也没什么深意,这部电影对核武器技术的产生、使用和发展逻辑没有任何深刻的表现,走到“反战”两个字也就到头了,这肯定是诺兰本人的局限性决定的。
其实,作为中国观众,我们看完了两部《流浪地球》,你看完像郭帆这样的年轻中国导演,是怎么用更高级的科学思维来描述和完成电影的,再看诺兰的电影,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小儿科,没有科学思维,也不具有科学品性,里里外外、前前后后就是阴谋与爱情那么一点儿事,比如,《奥本海默》里把奥本海默和琼在做爱时达到高潮,跟后来的原子弹爆炸达到高潮,用同一种意像套在一起,这段戏被很多人正在津津乐道----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亵渎了奥本海默这样一个为人类第一次制造出原子弹的这样一个伟大科学家,因为原子弹并不是奥本海默一个人制造出来的,那是整个美国科学界的胜利,所以这其实也亵渎了那一时刻的美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