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南都网转载新京报关于文革红卫兵的文章《昔日红卫兵忏悔文革期间母亲因被自己举报遭枪决》。
南方系媒体再次炒作文革红卫兵忏悔一事,企图以文革中的红卫兵个体“忏悔”、具体细节,来裹挟人民对于文革整体历史所蕴含的伟大历史意义作出错误的判断。可以预见的是,他们的企图是虚妄的。
但就在这篇关于文革红卫兵忏悔的文章中,、编辑却犯了一个明显而且致命的错误:没有弄清“造反派”和“走资派”的历史定义,得出荒谬结论。
文章截图如下:
分析当时的历史,张红兵的作为“固镇县任卫生科科长”的父亲,是作为被打倒的对象,理应是“走资派”的成分,而、编辑竟将张红兵之父强行划为“造反派”,真是前言不搭后语,如何同一个人一瞬间竟是“革命造反派”又是“走资派”?
百度百科中的“造反派”是这样写的,
——“造反派是文革时期以“造反”自称、标榜的一种群众组织,及其与他们的政治实践相关连的一整套思想方法、行为特征、价值取向。”
—— “‘造反派’是与‘保皇派’相对。指文革初期在红卫兵之后走向社会,以下犯上,对当时的领导体制和具体负责人持对抗、批判态度,并采取实际对抗行动的群众组织。最初受到歧视和压制,如被视为调皮捣蛋、不安分守己的害群之马,被宣布为非法或反动组织,扣发参与者的工资,整理参与者的材料,等。该词当时仍按传统价值来阐释,含贬义。”
——“1966年秋冬,通过毛泽东八次接见红卫兵(以学生以主体)造成的气候,造反派组织获得迅速发展,已占压倒优势;而党政领导和基层单位失去了运转、整合功能,陷入瘫痪状态。参加这类组织就成了时髦──进步、革命的标志。文革早期的‘保皇派’纷纷转而加入造反派了。红卫兵是此一阶段造反派的主体。造反的本质就是造反,鼓吹打乱、改变现有的秩序。造反派赖以成事的最大秘密(公开的),就是他们其实是奉旨造反。对最高权力来说,表层的反社会行为下面是实际上的亲社会行为。”
——“‘造反’一词遂变几千年贬斥色彩而含褒义:由‘乱臣贼子’、‘无赖轻薄’摇身变成了‘社会中坚’、‘文化英雄’。”
百度百科中的“走资派”是这样写的,
——“‘走资派’这个‘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用语,首次出现于1965年1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文件《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
——“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十六条》中这样规定:这场运动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后来,林彪、江青集团进一步抛出了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政治纲领,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级领导干部,使许多干部被抄家、批斗、迫害。”
南方系们,现在知道“荒谬”在哪里了吧?“革命造反派”是一个当时最好的名词,其父亲如果真是造反派怎么可能以此名义被批斗呢?请南方系把“故事”讲得有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吧。
南方系媒体一笔失误,历史真相隐隐约约。
附:昔日红卫兵忏悔文革期间母亲因被自己举报遭枪决
http://ndnews.oeeee.com/html/201308/07/92010.html?bsh_bid=269848526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