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作用何在?
鸿鹄在天
大家都知道,身为民国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在他翩翩少年是对于同时汉族的权臣李鸿章寄予无限的希望 。
1894年,正在广州行医的他,终将想法付诸于“医国”的行动。这年初他回到家乡,草拟《上李鸿章书》,并谋划北上天津投书,以实现“实行中央革命”的理想。陈少白在《兴中会革命史要》(1935年)中解释了孙欲上书的原因:“孙先生所以要上李鸿章书,就因为李鸿章在当时算为识时务之大员,如果能够听他的话,办起来,也未尝不可挽救当时的中国。”孙中山持盛宙怀致盛宣怀信(魏恒信函已装入此信封内)及郑观应致盛宣怀信,到达天津,并通过罗丰禄、徐秋畦两人上书于李鸿章。冯自由在《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中说:“孙总理偕陆皓东于是年夏间行抵天津,寄寓法国租界佛满楼客栈。首持港沪友人介函访直督幕僚罗丰禄、徐秋畦等,道达上书意见。罗、徐均允相机协助。旋将上李鸿章书投递”。不管通过什么门径,孙中山上书无获而终。他未获李鸿章接见,书中主张亦未被理睬(引自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做了些什么?http://news.xinhuanet.com/xhfk/2011-10/11/c_122141036.htm}
孙中山的上书失败,告诉了孙中山——只有革命这一条路了,于是他就百折不挠。他成功了,但是他依然无法战胜旧的官僚体制,那些有着众多窃国利益入私囊的文官武将,依然还是革命的敌人。
历史从这一阶段到那一阶段总有个过程,在这些“总有个过程”的煎熬中,催生了无数的意志消沉者,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或者英雄无用武之地,消极地看待前途和命运;也催生了无数的革命家、活动家,他们注重实践,他们不怕苦难,就是人死千次也要寻找真理,他们执着于光明的事业;也在这些个过程中永远地定格了一些历史潮流的反动者。
孙中山的出现和李鸿章的不见面,不仅仅由于官与民之间的隔阂,还由于历史的进程需要一些人永远地错失相见的机会。
老城谋国的权臣哪里有时间看那么多的议案!
那是孙中山的想法很幼稚吗,不是!不这样,那能怎样?只有革命?再建一套新秩序?
其实呢,变与不变,有时真的由不得哪一个个人,无论他是位高权重、才高八斗,是窃居高位、贩卖私货,还是声色犬马、不学无术;都要在每一天他的看似固若金汤的、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在历史的转盘中,突然的改变。【2012年3月4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