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火柴小女孩,毛泽东时代的“贫穷”,说说“制度性的无助和无望”
[ 红色土地,青青草 ] 于2008-01-23 10:45:27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贵州发现一个火柴女孩,寒冷的冬天划火柴取暖,满身满脸污泥。看着很“可怜”。说明什么呢?这个社会很差吗? 肯定会有人出来抗议,“哪个社会没有这样的事?美国不还有衣衫褴褛无家可归者吗?” 一定还会有人说,“毛泽东时代,农村连肥皂都没的用,穷的饭都吃不饱,比这个还差”。。。
火柴女孩,毫无疑问,很煽情。 说毛泽东时代农民用不上肥皂,吃穿都很差,再摆几张那时候一日三餐咸菜窝头和小孩脏着小脸留着鼻涕穿着补丁摞补丁衣裤的照片,估计也很煽情。不是有位前领导人,因为看到一张农村老父亲刻满皱纹老脸的油画,顿时对毛泽东时代“反省”吗? 我要说:且慢因为火柴女孩就下断言这个社会病入膏肓了;同样的道理,也不要因为毛泽东时代物质生活贫穷就否定那个年代! 我们这个社会浮动着一种情绪,否定和肯定都完全取决于“个人感官刺激的毫微之间”!根源在哪里? 如果一张油画就能引起对一个时代的否定,根源就在这里。他让我们整个社会是非判断的标准从此变得幼稚,变得如此不系统,不科学,不理性,粗暴蛮横不讲道理。
一个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是因为它有制度,决定一个社会“好”“坏”的,不是它富裕的程度,而是它的制度是否提供给了每一个社会成员足够的保障?
什么是保障?我没有饭吃了,我知道我会被帮助。我流浪了我知道我会被帮助。我没房住了我知道我会被帮助。我没钱我知道医生也会为我服务;我贫穷我知道我不用担心上不起学;我是农民我不担心没有地种;我是工人我不担心没有工作;我是文盲我不担心我没有前途;我长大了我不担心就业;我跟领导闹矛盾了我不担心饭碗不保;我是残疾人我不担心生存;我是孤寡老人我不担心没有人管我;我受委屈了有冤屈了我不担心没有人为我主持公道;我心里不痛快了我知道找谁去倾诉去理论,我知道我整个人都在被国家保护着,让我觉着安全。
回顾一下毛泽东时代,上面哪一条没有被做到?如果去问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逐个问他们上面的问题,他们的回答一定是“是的,是的,是的。。。。” 毛泽东时代穷吗? 穷。我1971-1974就在农村,我记得我经常吃的就是棒子面贴饼子,就块咸菜。没有咸菜的时候,就把饼子一切两半,洒点粗盐粒。我如果把我当年吃的拍成照展示出来,一定有人也为我洒下“同情”的眼泪。我是不会理解“同情的眼泪”所谓何来?难道看不到当年吃着粗粮的全国人民都很踏实快乐吗?刚刚建国没多少年的国家,短短时间就发展到不发愁不担忧生活工作学习了,就是吃喝玩乐差点,这样的社会有什么可指责的?
摆无数张毛泽东时代贫穷的照片,也不能让我否定那个时代。我要看那个社会给予人们的保障。
摆无数张现在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满汉全席的照片,也不能让我肯定这个时代,我要看现在社会给予人们的保障。
贵州火柴女孩照片让我唏嘘吗?让我唏嘘。但我不能因此断言什么。简单的贫穷说明不了什么,我想看看女孩背后的社会。贫困着的人们,是因为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所限?还是因为制度性的无助?无望?没有保障?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